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社会保障 >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贫困与中国的努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贫困与中国的努力

发布时间:2019-01-24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 浏览:【字体: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难题,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共同的目标。全球化趋势下,全球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不平等状态进一步激化,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福音,并没有普遍地造福全球,全球的收入差距和数字鸿沟不断扩大,因此,全球化背景下贫困问题更为凸显。一方面,全球化正以其独特魅力祛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隔膜、猜忌和敌意,推动人类走向公平正义、和衷共济、共享发展的大同世界。另一方面,21世纪以来,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分化,引发了世界经济力量格局的不断转化,南北贫富差距逐步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正被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扩大。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全球化时代的反贫困

dedecms.com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凸显的贫困问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家一直努力加快推进贫困治理与贫富差距治理。不过,在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社会发展成果时,不同政治属性和拥有不同政治传统的国家、组织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执行力截然不同。

dedecms.com

(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反贫困实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联合国及其国际组织为全球的反贫困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联合国分别于1961、1971、1980、1990年制定并实施了《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合作方案》《第二个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发展策略》《联合国第三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联合国第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缓解和消除贫困。1995年12月,联合国又通过了《第一个联合国消灭贫穷十年(1997—2006年)》,号召全世界行动起来,为消除贫困而努力。2000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商定了一套时限为15年的目标和相应的指标值,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其中,减贫是MDGs的首要目标。2007年12月,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第二个消除贫穷十年(2008--2017年)》要求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其双边或多边的援助方案和预算中要给予消除贫困更加优先的地位。2015年9月,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包含了一套涉及17个领域169个具体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反贫困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90年的19亿左右降至2015年8.36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发达国家的反贫困实践

织梦好,好织梦

作为全球化受益者的发达国家在这场全球的反贫困行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自身的反贫困行动也收效甚微。按照MDGs的承诺,发展援助委员会员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发展援助应占到国民总收入的0.7%,但是,2000—2015年,仅卢森堡、丹麦、挪威、瑞典全部年份达标,荷兰、英国部分年份达标,美国从未达标。美国贫困是收入差异所造成的相对贫困问题。美国从认识到贫困问题并采取制度化手段解决,用了80多年的时间尚未完成,贫困问题甚至越演越烈。联合国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9月,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其中1850万人处于赤贫状态。

本文来自织梦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国家开始建立“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欧洲国家更重视为穷人提供“社会保护”,特别是为穷人提供直接的物质帮助和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欧洲各国都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社会服务体系,设立了从老年福利保障、失业者保障、医疗服务到家庭(儿童)津贴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福利项目。高福利政策减轻贫困的同时,也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损害劳动者积极性的作用,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欧洲各国纷纷改革其福利制度。改革的结果一方面确实刺激了经济效率,但同时又使贫困问题趋于严重化。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 内容来自dedecms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基本上属于物质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称为极端贫困。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以印度农村的反贫困治理为例,英迪拉·甘地(1966年)执政后,印度开始绿色革命,发展“技术农业”。拉奥政府时期(1991—1996年),印度继续推行反贫困战略和措施,包括实施各种反贫困计划、健全公营分配系统,侧重点是利用外国投资和技术,使其满足经济发展和扶贫的需要。而后的瓦杰帕伊和古杰拉尔政府取消了对农产品贸易限制,利用价格机制刺激农产品生产,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印度政府通过开展“国家乡村就业计划”和“农村无地人口就业保证计划”来解决农村无地农民就业问题,尤其是辛格政府(2004--2014年)上台后,印度花了3200亿美元加大了对公路、铁路、供水灌溉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莫迪政府组建后,更是实施了一系列反贫困措施,试图从改善环境、促进高科技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来改变农村的贫困现状。2014年政府发起“厕所运动”,旨在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环境;2015年印度政府提出“数字印度”倡议,意在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远程医疗服务,为落后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便利的服务。2016年政府投资16亿美元,发起“印度创业”计划,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施税收优惠减免,鼓励自主创业,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农村的反贫困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率明显下降,区域性扶贫成效显着。

copyright dedecms

二、中国贫困治理实践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1985年,中国政府首次确定的农村贫困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206元。按照这一标准,1978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高达2.5亿,占农村总人口的30.7%。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贫困人数急剧减少。1978—2017年,中国已有7亿多农民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2017年的3.1%。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 dedecms.com

中国扶贫减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一直是国际社会的领跑者,是世界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减贫目标的国家,1990—2011年,中国贫困人15减少了4.39亿。无论是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这些全球贫困治理的多边国际组织,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给予高度肯定。2015年10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来的致辞中说:“千年发展目标成功地帮助全世界十亿多人摆脱极端贫困,中国在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占据了全球减贫的3/4。”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扶贫开发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了依靠大规模的投入、技术进步和有效的制度创新之外,还与基于自身国情选择的独特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路径存在密切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盲目照搬国外发展、扶贫道路和模式,在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对消除贫困给予高度重视和加倍努力,坚决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精神得到焕发,先富帮后富,走出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中国扶贫开发的基本路径与经验,也是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原因。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一,始终坚持政治社会稳定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始终奉行以社会稳定为首要的政治思想,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制度保障。与很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以及在这个党领导下的强有力的政府,尤其有一个富有权威的中央政府,这是中国扶贫开发走向成功的重要政治前提。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极大进步,这为扶贫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尤其是伴随中国贫困现状发生转变,扶贫开发已不再是单纯的收入增长问题,也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联,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先后解决了温饱问题、解决极端贫困的饥饿问题,在新世纪初又在温饱问题基础上实现小康,现在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现代化出发。这不仅是中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逐步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的过程。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不忘初心,坚持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与历史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迈进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国40年增长奇迹与扶贫减困奇迹的不竭动因,也是其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站在时代高度,准确把握时代国情特征,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实践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逐渐消除了绝对贫困,迈向共同富裕。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发展,共同富裕是不变的初心,是中国扶贫减困理论与实践的核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与政治优势。与西方政党仅代表少数人利益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发展观与人民意志和诉求的完美结合,在实现国家强大的同时逐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1986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扶贫体制机制,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组建了从中央到县级的扶贫开发领导和工作体制。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以来,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直接负责、从中央到地方合力攻坚、社会广泛参与的精准扶贫机制,而精准识别、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社会帮扶以及脱贫退出机制则分别致力于解决精准性问题和(或)攻坚克难问题。以精准扶贫脱贫为基本方略的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党和社会各界全面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走出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路子,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凝聚了党心民心。 dedecms.com

中国的扶贫成就、理论与实践为国际社会反贫困工作提供了经验,也促进了世界反贫困知识的积累、丰富和传播。正如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所言,中国解决了8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中等收入国家借鉴。世界银行目前正与中国在多方面展开密切合作,比如世行正在对医保体系进行试点改革项目,努力确保偏远地区民众能够获得社会服务和医疗保障,如果成功将会给整个医保体系带来重要变化。世界银行不仅帮助中国发展,同时也从中国吸取相关经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 dedecms.com

中国扶贫开发过程中,曾面临着资金有限、经验不足、扶贫模式单一等困难,以联合国代表的国际组织积极提供物资、贷款、技术、项目指导、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援助。中国扶贫能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与帮助。同样的道理,国际社会的反贫困斗争同样也离不开中国的广泛参与。中国也愿意同国际社会一起参与到世界扶贫减困的光辉事业之中,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中国也正积极致力于为全球减贫事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 织梦好,好织梦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在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保障人类共同安全,促进人类共同福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成熟思考与设想,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为了加速推动建立公正公平公开和谐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且将推动全球和谐和平发展,推动人类建立利益与共、安全与共,共筑安全、共谋发展,以集体之力、合作之力,来共同应对危机和挑战、共同应对全球贫困治理。 内容来自dedecms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一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命运共同体。事实上,作为中国方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可,并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和平希望与发展力量。2018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些年一直在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扶贫减贫事业,未来5年内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即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向发展中国家提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拓宽双边援助、经贸渠道,建立了更加广泛的对话合作机制,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积极行动,有效地推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知、认可、认同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安全、全球治理以及贫困治理阐述的中国方案,已然赢得越来越广泛的赞誉与认可。中国扶贫开发的理论、实践与经验,也将极大推进全球贫困治理的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