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国际战略 > 构建包容性城镇化发展新战略

构建包容性城镇化发展新战略

发布时间:2016-12-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科学发展》2016年第9期 浏览:【字体:

摘要:将包容性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提出“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一项重大理念创新。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也是加快落实协调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实现形式。包容性发展与城乡一钵化具有内在关系,包容性城镇化战略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即以协调发展理念为主线,为推动包容性城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包容性城镇化 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

织梦好,好织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遗留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但并不是盲目的,稳健协调发展才是根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协调”这一发展理念,指出我国现阶段存在严峻的城乡二元分化困境。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和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于2016年5月16日举办了“城乡协调发展与我国包容性城镇化新战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姚勤华主持会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教授、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教授、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宝以及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常州市社科联、上海海关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近40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围绕“包容性城镇化战略”这一主题发言,为现实问题出谋划策,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 dedecms.com

一、协调发展新理念重在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教授指出,协调发展是重要的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新理念关键是要引领问题导向,面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结合中国国情,着重关注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城镇化问题做出科学、准确地阐释,推动国家协调理念的发展,为国家决策做出贡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指出,“十三五”已经对城乡协调发展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国家十分重视,“城乡协调发展与我国包容性城镇化新战略研究”能够在构建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做出上海学者的贡献。他认为,重大项目研究要切实结合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现状,多学科、多角度、多领域展开课题研究,针对处理好利益格局深入开展调查,与时俱进,谨慎论证,大胆推进,为国家解决城镇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copyright dedecms

二、包容性城镇化是协调发展的实现形式和重要手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课题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副所长权衡研究员指出,该课题的大背景还是五中全会讲到的协调发展战略,重在聚焦城乡协调发展。他认为将包容性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提出“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一项重大理念创新。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也是加快落实协调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实现形式。权衡认为,包容性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具有内在关系,包容性城镇化战略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即以协调发展理念为主线,为推动包容性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他提出几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一是在理论上如何把协调发展理念和包容性发展结合起来?如何在经济学层面提出中国特色的城乡包容性发展新概念和新话语,加快实现中国话语与国际话语的交流?二是包容性城镇化问题提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哪里?实施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核心是什么?抓手是什么?三是城乡空间结构和城乡市场经济制度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这些重大问题如何形成有机的整体?提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copyright dedecms

包容性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目的在于增长,既需要现实依据也需要理论配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认为,包容性城镇化发展丰富了增长这一概念,在结合中国国情和经验的基础上,此次课题研究成果有望为包容性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但是理论的诞生离不开实践,因此张军教授提倡要展开实地考察并深入调研,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在城乡发展问题上,张军教授强调指出,要结合已有的20多年高速发展差异化的经验,加以总结研究,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包容性城镇化概念。 dedecms.com

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张幼文研究员对“包容性城镇化”这一概念提出独到见解:一是肯定了这一概念界定的重要意义,认为目前的不包容是所有矛盾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因此包容性概念的理论核心就是目标之间的兼容性,从而实现增长目标在多领域下的分享性成长。二是包容性的城镇化本身就容纳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主题。在城镇化过程中,新成为城市人口的群体是否能够共享发展是如今城镇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包容性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三是中国特殊体制、特殊发展条件,使得有些问题更加弱化了。比如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导致城市迅速膨胀,GDP的追求导致对城镇化当中其他目标更加不兼容、不包容,而这正是中国的特殊条件。四是推动城乡协调和包容性城镇化发展,一定要考虑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包容性战略究竟能够多大程度上覆盖、解释甚至指导中国实际情况,这是问题的关键,应当将城镇化问题放到新周期的背景下考虑。 copyright dedecms

三、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是实现包容性城镇化的基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吴先满建议,要将共享发展的思想理念结合到包容性发展课题研究中,在全国进行试点案例分析,对问题进行实证调查,使问题导向切中要害。他认为,“如何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不容忽视,可以作为问题重点研究。课题应当在解决农村的土地制度这一关键点上提出新见解,带动城乡一体化,再来实现包容性和城乡协调发展。针对资本和金融问题,吴先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农民土地的资本化、规范治理小贷公司、形成和谐合理的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经营制度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社科院信息所所长王世伟表示,包容性发展已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聚焦的重点和发展特征,课题组应该将政治、社会、环境、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分析考虑,重视新形势下协调发展的特点,在理论体系、定量研究和实践框架上适度加强纵贯研究,实现宏观突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姚先国教授指出,包容性城镇化发展,目前最大的短板体现在体制上,因此应该重点思考如何破解改革僵局,不要让改革流于表面,要实行能带来实质性突破的改革。课题组在经验借鉴上不能止于简单总结,要提出独特的可行方案。因此,他建议将课题研究聚焦到新发展格局下的增长动力、增长效应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思路上,引领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上海社科院世经所胡晓鹏研究员认为,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思想导致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发达以及金融本身贡献能力弱,这也是如今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一现状,他认为包容性城镇化应当处理3个方面的金融发展关系,即“输血金融和造血金融的关系”“草根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关系”和“线上金融和线下金融的关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陶希东认为,构建包容性空间以及如何处理城镇的包容空间与土地的集约化关系等问题也是包容性城镇化新战略亟待考虑的问题。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凌在研究城镇化过程中也要关注居民权益协调问题,应当重点关注在城市“新二元结构”下公共服务碎片化的现状,以及户籍制度涉及的政府内部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的体制机制等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包容性城镇化应当体现全国各地城镇化多样化与共享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苏州大学商学院夏永祥教授认为,该课题是在“十三五”背景下提出,课题开展需要清晰理念的指引,唯有充分了解课题的目的、意义以及价值导向,才能在更深入的层面去解决复杂的现实决策问题。江苏省常州市社联主席陈满林结合常州的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对包容性发展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包容性发展一定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证才能推动其实现。必须重视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科学规划和布局,注重对城乡尤其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注重补民生的短板,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就业等,注重新兴城镇品质建设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条突破旧有思维、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推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指出课题组应当加强对城乡差异化分析,参考过去经验,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适当关注失衡点分析,即对三农问题给予一定的篇幅,城镇化并非简单地去村化,应该要把农村的特有的优秀文化,通过城镇化得到提升,这才是解决中国农村的问题。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干春晖则认为,包容性城镇化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共享、普惠和共同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五、包容性城镇化新战略应当注重产业与文化包容的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周振华研究院强调,从经济上看,农村产业是趋于萎缩的,同时农业现代化止步不前,造成农村的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从文化上看,文化的传承流失十分严重,乡村文化在淡化,因此提出包容性城镇化战略十分必要,但关键要把概念和内涵讲清楚。一来不能只是吸纳农村的资源,要均衡城乡的发展机会;二来不能只有一个发展模式,要建立分别适应城乡的发展模式,让城市和乡村都能享受到增长的成果。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殷德生院长认为,应该把包容性内涵这个问题作为核心提炼出来。在实施过程中城乡相容和撕裂的问题往往并存,如何做好判断是值得探讨研究的。研究城乡关系,视野要放在全球角度,再来反观中国的情况,这样才能得出更多普适性的经验,而不是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大空间或者小空间之下,从而降低相关政策的效能。建议课题组能在专题研究中体现出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故事性、理论的逻辑性和发展的战略性。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张忠寿院长赞同课题的创新,建议将研究的落脚点紧扣在包容性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及找出包容性城镇化和协调发展逻辑的内在关系上,这样更能契合研究主题。上海社科院世经所赵蓓文研究员也强调,要着眼全球视野,从要素流动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城镇化问题。外资的流动,包括现在全球的产业变迁和中国的产业变动,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流动,使得更多新的要素和当地土地结合,形成新的要素,从而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包容性城镇化发展。这一观点,无疑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dedecms.com

难题的解决需要现实政策的落实,政策落实的合理性又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全面小康视角下,可以看到诸多不协调的城乡关系等现实困境日渐突出,例如“三农问题”和农村贫困化困境、城乡二元结构与发展差距、社会排斥与城镇内部的“新二元结构”、城乡资本和土地要素配置的不合理性、城镇空间分布不合理与城市群发展滞后的困境以及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与乡土文化流失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些城乡发展中不协调因素的解决需要新的战略理念的指引。研讨会围绕“包容性城镇化新战略”的观点讨论和思想碰撞,对于理解我国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