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国际战略 > 评论:“一带一路”全球化的庄重声音

评论:“一带一路”全球化的庄重声音

发布时间:2017-03-1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金在线 浏览:【字体:

  [摘要] 在伊斯坦布尔,我偶遇了一名土耳其摄影师。得知我是中国人后,他兴奋地打开电脑,向我展示他所拍摄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丝绸之路。 copyright dedecms

  时代周报特约评论员 李靖云 内容来自dedecms

  在伊斯坦布尔,我偶遇了一名土耳其摄影师。得知我是中国人后,他兴奋地打开电脑,向我展示他所拍摄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丝绸之路。照片里不仅是历史遗迹,还有繁荣的城镇、道路,其中一座桥是拜占庭帝国时代专为丝绸之路修的,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摄影师说,这条路上的商旅往来依然频繁。 本文来自织梦

  后来到了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以丝绸和香料贸易成为传奇的黑暗市场里,乳香和没药仍在,义乌小商品却已当上了主角。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正来自于这些本就千年不衰的贸易往来,也来自于更方便快捷的交往。 织梦好,好织梦

  三年半前,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打破了全球化的争议与喧嚣。三年半后你发现,这已经是整个世界全球化唯一庄重的声音了。 本文来自织梦

  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情咨文提出“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历数TPP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罪状”时,中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五次提及“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寻求国际合作。两国政府于庙堂之高清楚地告诉世界,二者选择的道路有什么不同。 本文来自织梦

  从全球化到逆全球化

dedecms.com

  从2013年到2017年,时间的跨度带来的世界历史向度的变化。如果从时间节点看,TPP开始高歌猛进的时候,也是“一带一路”出台之际。一方标榜自己为贸易最高最新标准,通过高门槛的准入制度,意欲建立一个新的贸易体系;另一方只是一个针对亚欧非广阔的发展中国家的倡议,一个完全开放且宏大的目标。然而“全新高标准”遭遇的是英国退欧,特朗普建隔离墙、退出TPP。非但TPP,连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岌岌可危。世界仿佛拿错剧本,欧美国家以反全球化为政治议题,不断互掐互怼;而中国将在今年5月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将是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全球以发展为议题的政治论坛,寻找互利合作将是会议的主题。

内容来自dedecms

  立场往往和利益绑定。“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所以支持继续全球化,欧美是全球化的利益受损者,所以反对”——但事实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相反,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历史上是被被动拖入全球化。

内容来自dedecms

  也许全球化是某一文明的澎拜雄心,却经常收获黯淡。哈佛大学通俗史家尼尔 弗格森慨叹曾经的大英帝国长期是唯一的全球化主动力量,“在世界近1/4的疆域里强制推动自由贸易和各种法律制度,以及投资保护”。在殖民地模式下,大英帝国构画的全球化终未能继,它最后收获的是超出以往任何规模的对抗战争。 copyright dedecms

  “二战”之后,美国基于政治同盟关系确立的一整套国际体系,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成为了全球化的主动力。这一体系的开放性和公平性远远优于帝国殖民体系下的全球化,但诚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在全球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从属于它,全球化是老虎,但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对其他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

copyright dedecms

  今天,美国牛仔还是被全球化老虎颠了下来,polarization(极化)代替gloBAlization(全球化)成为它的主题。虽然世界仍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开放,但如何建墙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主流意见;虽然各国都还在讲如何致力于更均衡平等,但如何让强者更强,如何让弱者依附的讨论也登堂入室。强势者不再走向“中间”,而认为首要保护优势地位——这是“极化”的本质。“极化”趋势和全球化本不相关,但一元全球化本身并没有避免“极化”的能力。强力的主导者既需要世界有多元的参与者,参与者又必须服从于他唯一的标准,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本文来自织梦

  世界可能是平的,但随时也可能是一堵墙。特朗普或许是第一个把建“墙”作为其基本政策纲领的国家元首,但“墙”不仅存于边境,也存于人心,更在于中心和边缘的自我认知。

本文来自织梦

  存在于历史,成长于现实

织梦好,好织梦

  人类的历史就是全球化的历史。即使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文明都在不断走出自己的界限,碰撞并交流。人类社会既喜欢建立界限,又喜欢突破界限,如果说过去的全球化有所成就,也正源于此。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带一路”的倡议,也在于对这一人类社会的特性的认可。它基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但当中有对历史、地理联系的再述,对长久交往的回忆,对现实现存发展的描述。中国理解的,并不是某一国家一元化的全球设计。

copyright dedecms

  习近平以国家元首身份,在阿斯塔纳和雅加达,以追忆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发出倡议。三年来,从发出倡议到制定规划,从道路到港口重点项目的确定,以及产业到金融的具体合作计划,中国领导人走过“一带一路”的辽阔区域,通过具体的国与国的交往来确定“一带一路”的方向。

内容来自dedecms

  作为古老文明的记忆,丝路的历史辉煌其实不在于帝国赫赫武功,也不在于流传至今的文明成就,千百年的文明交往既存在于过去,又成长于现实。对于有着66个国家,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广阔地区而言,历史和现实无法割裂,从来都是“共同”的。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带一路”以历史为起点,但并非是历史的追忆。正如全球史家麦克尼尔父子所指出的那样,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只是把旧大陆世界的文明网络与美洲串联起来。即或在西方的世界体系逐步主宰全球之时,“丝绸之路”仍在历史的延续中。走西口和下南洋,是近代中国人不停的脚步;而顺着季风向南向东,仍然是阿拉伯人不变的职业;就算在今天,最古老的丝绸之路,也还是欧亚大陆上人员贸易往来的通道。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周期是有机体的心搏,每一个国家的周期更迭都不同。不同周期的需求导致了冲突,但不同周期的变化,也是解决各自周期波动的基础。正因此,更深化的经贸往来才更必要。发展有很多困难,全球化也并非完美,但没有一个文明是靠建墙来获得繁荣和稳定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既是“一带一路”的坚实起点,也是千年不变的目的。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