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山东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下)

山东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下)

发布时间:1970-01-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二)临床医学研究。针对严重影响我省居民健康的重点疾病,结合我省研究优势,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慢病,会同省科技厅,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部署消化道肿瘤防控技术研究、肺癌防控技术研究、乳腺癌防控技术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控技术研究、脑血管疾病防控技术研究、糖尿病防控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防控技术研究,各病种联动推进,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循证评价、示范应用一体化布局,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政策等所有领域,鼓励“医研企”深度合作,重点突破一批重大慢病防治关键技术,搭建重大慢病研究公共平台,建立健全重大慢病研究体系和创新网络,为加快重大慢病防控技术突破、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促进技术合理规范应用、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遏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支撑。继续推进脑科学研究,以脑认知原理为基础,开展大脑工作机理、重大脑疾病智能诊断、类脑智能算法及硬件等研究,在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引领相关学科发展,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推动脑疾病诊疗方式和类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支持一批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复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等研究的重点项目。完善不同癌前疾病的筛查-随访策略。确立并推广相关疾病的标准操作程序。基于干细胞、组织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重要致盲性角膜病防治相关的应用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开发诊治新技术和方法。开展老年常见共病诊疗、康复与护理新技术研究。开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和保存技术标准及产业化的系统研究,推动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器官再造等方面取得突破。

copyright dedecms

  (三)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重点针对避孕节育、不孕不育、出生缺陷等生殖问题开展研究,围绕围产期影响母胎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加强提高胚胎选择的技术水平,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等研究。开展高龄孕妇再妊娠的安全性研究。对常见严重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诊断和干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重大畸形和常见遗传病产前诊断技术研究平台。研发新型避孕药、避孕节育新器具。

内容来自dedecms

  (四)新药研发与诊疗装备。鼓励医疗机构、医学院校与医药企业合作,申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针对我省临床用药需求,开展新药发现、筛选、评价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新药创制基础研究能力,开发一批结构新颖、机制明确、疗效确切和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重大新颖产品,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支撑我省新药创制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加快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重点研究多模态分子成像、大型放射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内镜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诊疗、功能医学超声、个性化介入治疗、医学影像、康复医学等关键技术与设备。发展互联网医疗和主动健康技术,重点发展智能感知、远程监控、移动医疗、健康物联网及医疗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着力突破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医疗大数据平台,研发无创检测、可穿戴医疗、便携式体检、高性能普适等技术与设备,发展适用于基层医疗和个人的低成本便携普惠的健康监测、干预和康复技术与设备。 内容来自dedecms

  (五)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构建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预警平台,研发食源性疾病爆发识别的关键技术,完善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研究病原因子和病因性食品关联性分析技术,推动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和多级联动数据库建设。开展食源性疾病人群调查,掌握全省食源性疾病的实际发生状况和趋势。构建以食品安全为导向的特定类型食物消费状况数据库和食品污染物数据库,建立适合我省实际需求的评估模型,完成6-8项化学污染物风险评估项目。开展医用食品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功效评价、营养组学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适合特定人群食用的精准且可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医用食品配方及产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环境、职业危害和伤害防治技术研究。建立环境与健康大数据平台,开展环境污染对人群生命早期健康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针对环境和工作场所中污染水平高、公众关注度高的化学污染物开展暴露组学研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生物标志物。开展重点职业病危险因素控制和致病机制、早期诊断、临床诊疗途径、健康监护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控制研究。加强医用辐射设备质量控制与防护检测技术的研究,掌握省内医用辐射应用现状,探讨辐射剂量水平及辐射健康影响因素。针对我省胶东半岛核电厂建设项目,研究辐射安全防护与健康效应评价及控制关键技术。加强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性疾病的发生、防控和诊疗方法的研究。开展卫生应急与响应综合技术研究。 dedecms.com

  (七)中医药传承创新研究。深入开展继承挖掘,系统整理和挖掘中医古籍文献,深化中医理论、辩证论治方法研究,加强针灸机理、中药药性、方剂配伍理论研究,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研究。研发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中药新药,推动重大新药创制。继续加强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建立以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为核心的中医临床研究网络。组织实施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确保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和成果价值,促进全省中医药临床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dedecms.com

  (八)重大卫生政策及卫生管理科学研究。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开展卫生筹资与发展策略、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分级诊疗等相关研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探讨加速卫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措施和方法研究,卫生科技资源管理改革与优化配置研究,卫生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重点工程

copyright dedecms

  (一)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联盟构建工程。在卫生计生信息化基础上,建立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的全过程的医学研究数据链;通过虚拟数据访问和分布式网络技术,从临床诊疗(电子病例)大数据入手,构建多中心单病种病例随访大数据队列,并与病人入院前、出院后的大数据(居民健康档案及基本公共卫生、健康体检、健康保险、健康/疾病监测、高端客户健康监测)数据库实现联接,创建“山东省医疗卫生大数据整合系统”;研发大数据驱动下的病例随访队列云平台系统,实现医疗卫生大数据实时获取、导入和融合,并与生物标本组学数据库、医疗保险数据库等自动连接,实现临床信息采集、疗效观察和院外追踪随访的自动化、网络化和实时化,实现单病种病例随访队列设计的计算机自动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从而,为上述重点研究任务提供数据支撑共享平台。 织梦好,好织梦

  (二)大型健康/疾病队列研究平台建设工程。在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病例随访队列云平台系统”的基础上,着眼于今后能够牵头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临床/自然人群研究队列进行重点支持。尤其在人群现场研究方面,重点整合完善我省现有大型自然人群多中心研究队列,统一标准进行长期随访,构建代表人群的全维度、动态、定量生命组学数据库和知识库;选取若干重大疾病和罕见疾病,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或完善可共享的单病或多病临床队列和自然人群队列,建立可开展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研究的队列数据库平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医学生物标本库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工程。为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型健康/疾病队列研究平台,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多中心生物医学标本库。建立我省肿瘤、代谢系统等重大疾病临床样本协作网络,促进规模化临床样本向大数据资源的转化、整合、管理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物样本多层次组学信息库,针对10种左右的肿瘤、代谢系统等若干重大疾病,整合来源于临床样本协作网络的多中心临床样本资源,采集基因组等组学信息,建立组学和临床信息相结合的数据库体系和生物医学大数据检索系统。从而,为上述重点研究任务提供共享生物标本支撑平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利用省内外、国内外的学术资源优势,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的师资队伍,形成统一的培训机制,针对我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需求,定期举办科学研究设计、实验技术、现场研究、数据分析、项目申报、成果申报等专题培训班,建设我省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通过举办软科学研究培训班等方式,提升卫生计生行政管理人员政策创新素质,推动卫生计生管理实践创新。同时,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我省医药卫生行业急需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本文来自织梦

  (五)“医研企”协同创新装备开发工程。推广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合作研发经验,大力破除阻碍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合作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为纽带,以资源开放共享为手段,鼓励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和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模式,促进医产学研紧密结合。借助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交叉,研发实用安全的大型放射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内镜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诊疗、功能医学超声等,加快我省医疗器械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

dedecms.com

  (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引导医疗卫生等机构和企业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支持医疗卫生等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完善内部技术转移功能。引导一批公益类科研院所转制为非营利性科技服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评估评价、知识产权和专利服务等机构。发挥科技社团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纽带作用。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依托有条件的地方和机构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七)新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紧扣县级公立医院服务需求和发展需要,以补缺项、补短板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落实县医院功能定位为目标,依托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和学科,分专业建设100个左右新技术培训基地,每个专业基地面向全省县级医院,围绕县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以急需加强的诊疗科室为重点,每年举办4期以上培训班,推广应用至少4项适宜技术,使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医院得到规范化诊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得到初步诊断和处理,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同时,制定适宜技术推广目录,以市级医院为主体,采取举办培训班的形式,面向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继续加强适宜技术推广普及。与扶贫相结合,优先面向贫困地区推广应用适宜技术。 copyright dedecms

  六、保障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一)落实“科卫协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健康山东建设和深化医改全过程,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事业发展的作用。加强与科技主管部门的协同,共同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协同谋划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建设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智库,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在科技创新战略规划、需求凝练、政策制定等工作中的作用,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多渠道加大对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争取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卫生与健康科技项目和经费投入的比例,推动重点科研计划、工程项目、基地平台等的建设和实施。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自主投入。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公益性、慈善性基金支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建立健全鼓励企业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投入的综合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鼓励科技人员依据合同法和科技成果转化法,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培训等横向合作,单位应与合作单位依法签订合作或协议,约定任务分工、资金投入和使用、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分配等事项,经费支出按合同或协议约定执行,净收入可按照单位制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对完成项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对科技人员承担的横向科研项目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在业绩考核中同等对待。 copyright dedecms

  (三)落实激励政策,激发创新活力。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改革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非科研编制事业单位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与岗位职责目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保障水平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水平。加快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政策,提高用于人员的经费比例,取消劳务费比例限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扩大机构和团队的创新成果使用和处置自主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健全“职务发明”奖励制度。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奖励并举,探索对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提高主要发明人收益比例。对于积极参与“医研企”协同创新的机构给予支持鼓励,促进协同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发挥疾病资源丰富的优势,调动各创新主体积极性,支持鼓励参加大型国际科学研究项目和合作网络。着眼卫生与健康科技前沿,引进先进技术和智力资源,加强科技人员国际交流培训;推动卫生与健康先进适用技术、技术装备、高端制剂、疫苗、科技服务输出和合作,开拓技术和产品的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国家的卫生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充分发挥港澳台地区国际前沿的平台优势,与之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技术产品全球化应用和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支持在济南市建立一个具有高端、引领、国际、融合、共享等特色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医学中心。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规划落实。切实加强对科研基地、实验室生物安全、医学伦理等的管理,提高生物安全专业技术保障能力,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将监管方式由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转变为以菌毒种为核心的全链条管理。依法加强干细胞临床研究及其他新技术研究管理。建立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动态调整规划的实施。将本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逐年抓好落实。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