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农业经济 > 弹性城市指向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动态评价

弹性城市指向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动态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7年第 浏览:【字体:

[摘要]本文以弹性城市为指向,从生态、工程、经济和社会4个弹性维度对上海都市农业1993~2014年的发展动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农业的综合弹性呈“U”型变化,整体上升12.70%,有较强的政策导向型和时滞性;上海都市农业存在弹性功能缺失的非均衡发展现象,且政策导向性明显;都市农业的经济体量小但结构优化使得经济弹性增加,但社会弹性未得到同步提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dedecms.com

[关键词]都市农业;动态评价;弹性城市;上海 内容来自dedecms

近20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预计至2035年全世界将有60%~70%的人口集聚在城市。与此同时,城市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市政设施老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为此,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都提出了人口规模的控制目标。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如何提升城市的适应性和弹性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后,海绵城市、共生城市、弹性城市等概念相继提出并得到关注。其中,弹性城市的关注点更为全面、动态和开放,成为解决城市病问题的突破口。

dedecms.com

需要注意的是,众多权威机构的研究都指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发展是建设弹性城市的重要策略。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依托雄厚的公共财政和全方位的科技支持,积极探索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建设,为城市应对危机并保持活力提供辅助作用。[1]鉴于此,本文尝试以弹性城市为指向,明确都市农业为城市应对变化所应该具备的功能,针对都市农业建立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尺度上分析其动态变化和发展机制,以期了解上海都市农业对弹性城市建设的真实效果,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文献回顾 内容来自dedecms

弹性的概念源于Holling(1973)对生态弹性的研究,之后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弹性的内涵进行拓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大都市“城市病”的凸显,弹性城市的研究成为热点,国外学者从生态弹性、经济弹性、工程弹性、社会弹性等维度对弹性城市进行定义和分析,致力于运用交叉学科理解和应用社会一生态系统的弹性、适应性能力和转型能力,以应对自然和人为引致的变化。国内学者将弹性城市的理念引进城市规划建设,[2,3]并指出弹性城市在中国的理论体系建设和应用应该考虑到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特征,认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都市农业能够在生产一生活一生态功能之外,凸显建设弹性城市的优势潜能。[4,5]实证方面,国外的具体案例表明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是应对一系列城市挑战和建设弹性城市的关键,强调其对所依托城市的服务匹配度,以及不同维度弹性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为评价都市农业提供新的视角。

内容来自dedecms

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直随都市农业的发展阶段不同而拓展。目前,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研究主要分为3类:(1)发展水平评价。理论基础是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以空间布局、功能多样性、科技和信息化等方面鉴定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维度的分析。[6]研究认为,都市农业是由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主导产生的,在地域上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分布。伴随经济实力增强,政府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并给予科技支持,因此,时序上呈现出发展水平增强的趋势。另外,城市(群)中功能分区的政策倾斜导致都市农业的功能缺失和发展不均衡。(2)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用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指标评价都市农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各项指标对都市农业的作用。[7]研究表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普遍增强,同时由于研究地域和时间跨度不同,得出各支撑子系统效用方向和强度不同的结论。(3)发展水平与社会贡献综合评价。从系统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出发,认为都市农业作为城市巨系统的组成应考虑其社会贡献,即与城市发展融合程度、产业辐射度等指标,[8]着重分析都市农业发展和社会贡献之间的耦合度。部分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研究见表1。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从表1可知,不同学者从各个角度探讨了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解决途径,然而存在两点有待改进:(1)已有文献局限于都市农业自身发展的视角,只是比较突出生态和现代化程度,忽视了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周培(2014)[14]指出,应该更加重视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横向评价比较研究中,忽略不同城市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需求,指标的通用性有待商榷。(2)国内都市农业的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其间发展模式和侧重点发生动态变化,已有文献由于研究时点早和数据可得性的原因导致数据观测期较短,往往体现的是某一阶段发展趋势和政策重点,未有文献体现其发展至今的时间序列特性。

copyright dedecms

已有文献和实践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已形成了数个典型模式,作为其中一个模式,上海都市农业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功能具有典型意义。上海的城镇化水平接近100%,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对其他城市(城镇化水平落后于上海)的都市农业发展具有经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上海为例对弹性城市指向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进行实证研究,创新之处在于:(1)指标体系构建充分考虑了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和不同城市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需求;(2)选择1993~2014年作为研究区间,能充分体现其发展至今的时间序列特性。 copyright dedecms

二、评价模型和数据来源

内容来自dedecms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本文来自织梦

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上海市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从弹性城市的四个弹性维度构建上海市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见表2)。生态弹性,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在重新组织且形成新的结构和构成之前所能化解变化的程度(Holling)。都市农业对弹性城市的构建则是从吸收CO2等排放物,降低碳排量,减少耗用系统资源,增加系统多样性等方面体现。[15]因此选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农业用水占比、化肥、农药施用强度4个指标。工程弹性强调的是城市系统、人口从自然或人为的灾害中恢复能力。基于上海的地理位置特征,都市农业在该方面主要表现为降低或减缓如洪涝、强降水等对城市系统的破坏,以及灾害发生后转移安置人口的能力。因此,选择人均农田面积、除涝面积和农田水利工程3个指标。经济弹性涉及公司、家庭、市场和宏观经济不同层次。微观层次主要包括生产率、产业多样性、出口依赖度等,宏观层次主要关注油价峰值对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选择农业生产率、农业商品率、农产品出口率作为直接指标,选择农业能源耗用占比作为影响城市未来经济的间接指标。社会弹性关注的是人群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都市农业在该方面体现为降低食物支出成本、提供就业机会、多样化收入来源等社会保障能力。因此选择恩格尔系数、农业从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收入比3个指标。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2.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织梦好,好织梦

(1)熵值法赋权和综合评价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选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16]并对4个子系统弹性和综合弹性进行评价。 内容来自dedecms

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都不相同,需要标准化为无量纲形式。由表2可知,指标性质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标准化处理分别为: 本文来自织梦

正向指标:

copyright dedecms

负向指标:

本文来自织梦

其中,xij表示第i个年份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表示第i个年份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dedecms.com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为:第一,计算第j个指标第i个年份所占的比重pij;第二,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第三,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gj;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ωj。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都市农业评价体系准则层子系统弹性Spi和目标层综合弹性S分别为: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耦合协调度[1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设变量ui(i=1,2,…,n)表示系统,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Cn和耦合协调度D分别为: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其中,S为综合弹性。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1.数据处理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二.2中所示方法,运用MATLAB(2010a)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分别求出各年度子系统弹性和综合弹性,继而计算出子系统弹性的耦合协调度,见表3、表4。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2.结果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1)都市农业动态评价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上海都市农业的生态弹性分为3个阶段(如图1所示):1993~1997年,城郊型现代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政策重点是农业机械化,主要是改善农业灌溉设施,从而农业用水占比降低。同时,上海的绿化建设刚刚起步,绿化覆盖率不稳定,而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基本无变化,此时生态弹性稍有起伏,基本维持不变。1998~2004年,围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题,都市农业为提高产量,取得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加大了对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化肥、农药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上海市农林局2004年数据);灌溉设施发挥初始效用后,由于管理模式缺乏和设施老化使得农业用水占比攀升;在高速的城市化用地需求下,都市农业绿化率目标呈现倒“U”型,该阶段生态弹性波动大,未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政府提出减少农田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发展有机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于2005年初见成效。继而,2005年开始持续推进农业旅游发展以保护生态和优化环境,提出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将现代生物技术、清洁农业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作为配套政策实施。因此,2005~2014年,绿化覆盖由“贫绿”转为“绿色”,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降低,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增加了系统多样性,生态弹性呈上升趋势,有利于抵御生态气候变化。 织梦好,好织梦

工程弹性相比生态弹性,更多强调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灾害的能力。农田水利项目、除涝项目可以减轻水灾的影响,农业生物工程通过植物的生物作用,可以缓解极端天气的影响。以2004年作为分水岭,1993~2004年,都市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投入项目和资金节节攀升,此时,虽人均农田面积减少,但总体工程弹性基本维持不变。2004年之后,农田水利建设等投入强度虽继续增强,但已无法弥补人口集聚增加所带来的工程脆性,总体工程弹性降低,直至2011年开始有所回弹。2012年,上海市农林局推进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加强项目区内外的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道路、土地平整和田问灌溉、排涝设施等,但成效显现缓慢。

copyright dedecms

2014年都市农业的产值占上海GDP总值已不足2%,从体量上无法体现出都市农业的重要性,但都市农业一直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城市经济弹性的增加。一方面,都市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存在和成上升趋势的生产率提高城市产业的多样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商品率和农产品出口率促进商品流通和产业地域关联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经济恢复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能源消耗导致的油价峰值对未来经济的影响,都市农业能源消耗占比的降低和其为城市提供产品的运输能耗减少同时增加城市未来的经济弹性。可以看出,1993~2014年,其经济弹性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23.8%,这与政府的政策倾斜密不可分。2003~2009年,政府从公共财政投资和产业组织优化两方面扶持农业:一是设立农产品促销专项资金、农产品产业化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补贴和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推行基本保险加补充保险的农业保障制度;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粮田向专业粮农或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流转,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兴农、星火计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项目向优势农业地区倾斜,发挥政策的导向和集聚作用,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此,该阶段经济弹性得到较大的提升。近年来虽有所减缓,但依旧保持较好的弹性态势。 织梦好,好织梦

都市农业区别于大区农业,它更关注城市社区和人群的保障。社会弹性分为3个阶段:1993~1997年,都市农业起步阶段,以粮食、蔬菜规模化生产为主要转型方向,食品支出占比降低,多元化收入来源使城乡收入差距减小,但规模化生产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减少,此时,高低互补,社会弹性呈现略微上升趋势。1998~2004年,城乡收入差距随着城市化加速增大,农业从业人员进一步减少,食品支出占比则呈现倒“U”型,导致社会弹性出现较大的波动,难以满足城市社会弹性的建设需求。2003年起,财政和农林局从产业平台、产权配置和从业人员优化三方面推进一系列政策支持:一是推行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农业信息;二是对农业社区实行股份合作社,以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吸引农业从业人员;三是推进涉农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其科学水平、职业技术技能,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和财政补贴、金融信贷支持。从而,2005~2014年,虽然城乡差距基本维持不变,但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从而提高了都市农业的社会弹性。 copyright dedecms

综合各子系统弹性的贡献度对都市农业的综合弹性变化(见表5)进行分析,可知其分为3个阶段:1993~1997年,都市农业起步阶段,政策导向是优化基础设施,主要在郊区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进行摸索式改善,经济效应尚未显现,生态一工程一社会弹性贡献度达到90%及以上,综合弹性稍有波动基本保持不变。1998~2004年,该阶段为获得都市农业的科技化和产业化经营成效,政策向经济发展倾斜,经济弹性的贡献度从10.21%上升至25.23%,对生态、工程、社会系统较少关注,该3类弹性增减起伏,轮换出现贡献度下降至20%以下的情况,虽四维弹性贡献度均衡但使得综合弹性呈下降趋势。2005~2014年,得益于财政专项投资和对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都市农业实现生态-经济-工程子系统的关联发展,社会弹性虽贡献度依旧低于15%,但呈现上升趋势,综合弹性逐步增加。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上述弹性评价结果与上海都市农业相关政策的时序梳理可知,都市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和时滞性,形成如图2所示的反馈机制。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2)子系统弹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子系统弹性的耦合协调度值如图3所示,表征子系统弹性发展的平衡性和质量。总体上看,上海市都市农业生态一工程一经济一社会弹性耦合协调度20年间仅有微小的提升。1993~1997年,都市农业起步阶段,现代化和自动化初见效应,社会弹性和工程弹性得到较好地满足,生态、工程、社会弹性三者平衡性较高且综合弹性基本不变,虽经济效应尚存在滞后,耦合协调度处于时序较高值;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弹性得到快速发展,生态弹性遭到破坏,社会保障功能渐渐减弱,虽各维度弹性发展相对均衡,但综合弹性下降,因此各子系统的弹性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的状态;近10年来,各子系统弹性在稳步上升的同时趋于均衡化,弹性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上升趋势,进入稳健的发展时期。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农业在20余年的发展中综合弹性稳步提升,2014年综合弹性比1993年增加了12.7%,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1998~2004年间出现波动较大的下降。子系统弹性发展方面,上海都市农业存在弹性功能缺失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并且,上海都市农业的政策导向性明显,公共财政的投入和科技支持对弹性提升有较强促进作用,尤其是农业平台化、产权优化等措施,但由于政策的时滞性,尚未能完全体现;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政策偏移(特指1998~2004年),使得其他弹性发展受到损害。 dedecms.com

鉴于此,根据具体子系统的弹性问题,笔者提出政策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1)都市农业生产趋于生态环保,但对城市的反哺效应依旧缺乏。都市农业的资源耗用比例、环境破坏强度减弱,但城市总体的生态弹性并未有较大提升,需要基于增强城市系统多样性目标增加生态导向型农业的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2)上海内涝和台风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而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人口集聚增加对城市的工程弹性提出高要求。但都市农业对城市工程弹性的提升收效甚微,亟需在基于人口增加的设想下拓宽其在灾害减缓和灾害安置方面的发展,在建成区内规划农业用地,将农业工程和通用工程集成化,优化基础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3)都市农业的经济体量小但结构优化使得经济弹性增加,与国外城市发展不一致的是,社会弹性未得到同步提升。社会弹性以人群保障为目标,同时也通过人力资源反作用于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社会弹性和经济弹性的非均衡会愈加严重,需要将都市农业经济的增长收益更多地转化为社区人群的福利,给与农业从业人员自主权利进行产权分配和组织形式优化,才能引导都市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织梦

[1]俞菊生.中国都市农业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90. 本文来自织梦

[2]徐振强,王亚男,郭佳星等.我国推进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4,(05):79-84. dedecms.com

[3]刘丹,华晨.弹性概念的演化及对城市规划创新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4,(11):111-117. dedecms.com

[4]蔡建明,郭华,汪德根.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2,(10):1245-1255.

织梦好,好织梦

[5][16]郭华,任国柱.弹性城市目标下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01):49-56.

织梦好,好织梦

[6]吴方卫.都市农业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7-50.

copyright dedecms

[7][12]邓楚雄,谢炳庚,吴永兴等.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综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0,30(09):1577-158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8][14][15]周培.都市现代农业结构与技术模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32-347. 内容来自dedecms

[9]韩士元.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J].天津社会科学,2002,(02):85-87.

本文来自织梦

[10]关海玲,陈建成,李卫芳.我国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J].技术经济,2011,(04):42-45.

内容来自dedecms

[11]许林,宋光辉.珠三角都市型农业(uA)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05):95-100. 内容来自dedecms

[13]王岱,孙鸣喆,蔺雪芹等.可持续发展指向下的北京农业发展系统评价与模式分析[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31(06):745-752. dedecms.com

[17]叶义成.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43-44.

本文来自织梦

[18]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07):892-896.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