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农业经济 > 以房养老是不是一个“坑”?

以房养老是不是一个“坑”?

发布时间:2018-07-0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政策的制定者很显然“有意”在混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界限,通过不断的刺激民众的神经,从而弱化他们对主流养老体系的期待,在养老领域转而寻求自我救济。

织梦好,好织梦

以房养老究竟靠谱吗?

织梦好,好织梦

一个人30岁按揭买了房子,当了30年房奴,在60岁退休的那一年终于还完了贷款,但为了养老,他在60岁的时候通过“反按揭”的方式,把房子卖给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每个月给他一定的养老金,直至终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就是实行“以房养老”模式后中国老人的人生轨迹。在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而这种“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很多国家流行的“倒按揭”的以房养老模式。比如你买房子的时候做一个按揭,交了首付,然后每个月还房贷。以房养老就是一种倒按揭,保险机构或者金融机构按照一个评估值,每个月给你一定的养老钱,养老送终,最后房子的产权归保险机构或者金融机构。这种模式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都存在,但在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模式只是一个补充的非主流的养老模式,也完全是出于老人和金融机构的自主选择,适合的人群非常小,也即“小众”的养老方式,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一次“以房养老”提出后,却引发了民众对现有的养老体系的极大不信任和焦虑,这很显然是和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内容来自dedecms

“以房养老”之所以引发民众的不安和焦虑,源于最近种种关于养老金的讨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双轨制、历史欠账、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等原因,中国官方建立的养老金体系基本无法满足国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在养老领域,中国的基本国情一是老年人口多,目前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已经过2亿,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老年人过亿的国家,到203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养老的基本结构将是2个劳动力养活一个老人,这几乎意味着,即使没有历史亏空和巨大的缺口,未来的基本养老体系几乎面临崩溃;二是未富先老,人口结构和我们相似的日本,尽管老龄化程度和我们不相上下,但其作为高收入国家,在养老问题上的压力远小于中国。由于基本养老金的亏空,各界都在热议解决之道。 织梦好,好织梦

应该说,政府的基本养老金和“以房养老”本不是一回事。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而“以房养老”本质上却是一种市场提供的“私人产品”,在中国也可认为是一种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提供给有房的老人的一种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通过一定时间内定期支付给老人一定的金额,在老人去世后获得老人住房的所有权。很显然,这和政府的基本养老之间没有任何替代关系,老人不管有没有房子,不管是否选择“以房养老”,都不能替代政府提供基本养老这个公共产品的责任。

内容来自dedecms

然而,在养老金面临极大缺口的情况下,政策的制定者很显然“有意”在混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界限,混淆这种界限的好处是很明显的,通过不断地刺激民众的神经,从而弱化他们对主流养老体系的期待,在养老领域转而寻求自我救济。如果不能明确“以房养老”的性质并且有意达到这种违约的目的,则只会打击民众对主流的养老体系的信心,中国的养老制度将面临极大的信任危机,从而引发很大的不安和社会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美国也好,中国也好,在未来养老金的给付方面,都存在着给付不能的极大的风险。正因为如此,才必须想方设法填补缺口,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体系,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以应对老龄化的来临。但未来任何的应对之策,都应该是夯实政府的养老责任,而不是减轻或者逃避。不管是变卖国有股,还是在人口政策上积极调整,唯一不能采取的办法是违约或者变相违约延期支付,这都会打击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如果政府明确,以房养老只是一个补充,并且在金融、税收方面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尝试,完善具体的制度细节,对于老人,当然是一个好事。但如果尝试的目的是替代公共养老体系,则很显然,是距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何况,回到现实,真正要尝试以房养老,还有那么多的障碍呢。 织梦好,好织梦

“倒按揭”的中国阻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国际范围内的先例来看,以房养老非常普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荷兰:“以房养老”模式起源于荷兰,但荷兰人对这种方式不感兴趣,“倒按揭”基本没有市场。一般人65岁退休时可拿到工作时收入的70%以上,房子一般都是自己买下来,没有租房的压力,2009年荷兰人住房自有率为57%。退休后的生活更轻松,有了很好的生活保障,他们一般不需要也不会考虑用“以房养老”这种方式来过退休后的生活。 copyright dedecms

美国:许多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为了自己养老而购买了房子,然后把富余的部分出租给年轻人使用,利用年轻人支付的房租来维持自己的退休后生活。由于美国的房屋出租业比较发达,美国人支出的房租大约占个人支出的1/4到1/3,因而房屋出租的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以房养老”已被许多美国人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养老方式。

本文来自织梦

日本:以房养老对申请人的条件要求较苛刻。以东京为例,申请人年龄必须65岁以上,要居住在自己持有产权的住宅中,且不能有子女同住。申请人家庭的人均收入要在当地的低收入标准之下。申请人持有产权的房屋必须是土地价值在1500万日元以上的独门独户建筑。 copyright dedecms

以房养老的模式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发达。全世界的国家在养老问题上都面临着和中国一样的形势。从目前的三种养老方式来看:第一种是社会养老。养老金只够吃饱。第二种是养儿防老。但目前中国已迎来“421”的倒金字塔时代。即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他们的家庭结构位,4个父母、小夫妻2人和1个小孩。已让年轻人不堪重负,养儿防老越来越难。第三种是自己养老:成了最现实的一条出路。或许以房养老是一种必然现实的选择。

copyright dedecms

尽管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看上去确实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在中国推广以房养老的问题。其现实问题的阻力可能会很大。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人的观念过于传统。许多人贷款买房,辛苦一生赚钱还贷,到临近退休才还清贷款,但此时已无太多积蓄来养老。而且,房子很多情况是顺理成章地留给子女。许多老人对“以房养老”这种方式无法接受,房子将来肯定是属于儿子的,儿子将来住不住、卖不卖是他的问题。“但寸方寸地、留于子孙耕”是国人的传统观念。思想传统的老人,心理上难以接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挣来的房子未来成为别人的,只有留给下一代才安心。

dedecms.com

与国外房地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的产权归个人所用,而中国的住宅产权仅有70年。这就意味着倒按揭很可能玩到一半突然就要面临产权回收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将是双向的。对于抵押房产的老人来说,可能会面临着产权到期,人活着“钱”花光了的问题。金融机构也承担着比较旧的房子到70年“大限”、获取的收益或许不足以支付养老金的风险。 内容来自dedecms

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这种不可能在短期内扫清的障碍,使得中国大多数银行或者保险公司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会对“以房养老”太感兴趣。 织梦好,好织梦

要不要以房养老,这不是中国养老问题的关键。亿万民众最期待的还是政府能够打破特权,建立相对公平的社保制度。 dedecms.com

事实是,无论中国的养老问题严不严重,养老金的缺口到底有多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须担心,不用缴养老金也会有养老金可以领取,完美地演绎了“政府来养老”的方针。近年退休的企业人员也不会太愁,目前的养老金余额还是能够支付得起的。真正犯愁的是正在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们,既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又要为三十年后自己的处境担忧。当然,向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兄弟们也很愁,农村土地流转之后,自家的地还是一直留着么? 本文来自织梦

从“政府来养老”到“政府帮养老”到“养老不能靠政府”,再到当前的“自己来养老”,养老金这块蛋糕在一轮轮的传递过程中,也被一块块地切走,如今只剩一点蛋糕渣了。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一些所谓的“砖家”还时不时地跳出来,用延迟退休等招数挑战百姓们已经很脆弱的神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房养老不如以房租养老

dedecms.com

以房养老,即以年轻人购买的资产置换老年人的体面生活;从金融角度看,是进行“倒按揭”,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养老金,房主或者继续居住,或者租住其他更低廉的老年公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房养老研究实验多年,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房价、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重重,风险无法评估。

dedecms.com

房价没有真正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估值模式。出资的金融机构与拥有住房者的评估天差地别。我国房地产尚未经历整体上真正的下降周期,拥有住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升值预期较高,此时由金融机构以现在的市场值对房屋进行评估,而后以不同的折扣率计算,不同地段、不同房源的折扣率大不相同,是一项非常难以计算的工作。

内容来自dedecms

另一个估算是人均寿命,需要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与商业寿险不同的是,商业寿险在个人尚未进入老年时,由不同的财富拥有量主动选择不同的保障比例,健康险对于年龄、健康状况有严格的评估,以房产进行倒按揭,需要对每位老人不同的健康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而不是以人均寿命作为期望值,导致评估情况十分复杂。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老人预期寿命延长、养老成本大幅上升,意味着进行倒按揭的金融机构成本上升;如果老人只有一套自住房,意味着从法律权力上,金融机构无权在约定的倒按揭时限收回房产,加之老人的子女继续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倒按揭适用的范围非常小。

本文来自织梦

来看几种试点样本,大多已失败或者快要接近失败。 dedecms.com

如上海,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曾开展了“以房养老”方案研究和试点工作,“以房自助养老”做法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产权房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房屋买卖交易,交易完成后,老人可一次性收取房款,房屋将由公积金管理中心再返租给老人,租期由双方约定,租金与市场价等同,老人可按租期年限将租金一次性付与公积金管理中心,其他费用均由公积金管理中心交付。2007年展开试点,就没能开展下去。老人认为房价未能体现市场值,而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可能拥有计算养老大风险概率的能力,一拍两散。

内容来自dedecms

再来看哈尔滨模式,哈尔滨首家银行推出“倒按揭”业务,抵押贷款推出一年多业务量还是零。该银行规则是,这种住房抵押贷款用途仅为养老,主要针对的是具有本市户口和住房的55岁以上老年人,贷款最长期限为10年。同时,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有要求。对于所抵押房产的价值,要由银行指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之后按评估价的60%抵押,利率在现行贷款利率基础上再上浮30%,计算出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按所贷款的年限,以“养老金”的方式按月存入老人账户。这种方法类似于房地产抵押贷款,根本不适合养老所用,遭遇挫折在情理之中。

织梦好,好织梦

请问,老人预期寿命远远超过65岁怎么办,请问房价继续上升是否会给老人补偿?一切预案都不具备,我们很难想象,让无房的65岁以上老人露宿街头,这不是以房养老,这是给社会添乱。 本文来自织梦

在风险难以定价的背景下,在中国最适合的是,市场化的以房养老模式,考虑到城市户籍老人在当地多有一套甚至一套以上住房,发展合规的房租市场,由市场给予老人租金报价,不强行进行产权转让。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严防租金等方面的欺诈行为,让一辈子积攒了两套房的老人轻松当寓公,补贴养老金不够的部分,租金上下随行就市,就算是大功德一件。(nc-1420130927)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