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农业经济 > 地方政府在田园综合体的试点申报和实践推动面

地方政府在田园综合体的试点申报和实践推动面

发布时间:2018-12-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2016年11月,提出田园综合体的中央1号文件还没出台的时候,我们就花了70多万请人做了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规划,规划涉及7个村的2万亩土地,有五十几个项目。2017年1月,当年的中央1号文件颁发,正式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我们根据中央的政策对规划做了相应修改调整,于2017年下半年申报了一次试点,但是没有成功,我认为这是情理之中的。

本文来自织梦

在基层,因为视野所限以及对政策的理解问题,缺乏宏观视野,很难从全局考虑问题,所以规划基本是这儿搞个房车、那儿搞个休闲区;这儿搞个商业街,那儿搞个生态大棚;这有水库,就再搞个垂钓区,就是这样因地制宜、东拼西凑,然后认为肯定有人会来投资。但是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真正的申报材料中仅规划就要9个方面,即总规、概规、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可研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实施方案、申报材料、规划文本等9个材料,但是具备资质的规划院往往只能做其中的两个报告,其它的做不了。所以仅规划费一项就需要投入300万,但是如果失败,钱就打水漂了。此外还需要县政府出面协调农业局、财政局、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旅游局、规划局、住建局、文化局、水利局、统计局等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材料,以及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因此,从操作的角度看,田园综合体试点的申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copyright dedecms

所以,财政部2017年5月下发文件,虽然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但从操作层面看,在县乡村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的精神、落实政策,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本文来自织梦

关于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四个要求的思考

内容来自dedecms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里面提出四个要求,即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运作和循序渐进。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是以农为本。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去定位和理解。以农为本,既不是一切都是农业,更不是舍本取末,没有农业。现在做得比较好的袁家村、田园东方,包括河北唐山迁西板栗,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农业,但真正的盈利点又都主要不靠农业。我们现在联系的台湾鑫记伟业集团正在我们村做一个田园综合体,以行唐县作为国家红枣公园的农业为基础,同时也要做红枣加工、食品电商、旅游开发和产品推广等二产三产,只有通过卖饮料、卖食品、卖酵素等才能盈利。否则的话,只种红枣,种一千亩、一万亩都不可能实现盈利。所以“以农为本”应该理解为“以农为基础”更合适。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是共同发展。就是企业要带动农民和合作社的发展。可是如果真正去操作的话,农民世代以地为生,田园综合体规划面积要求达到两三万亩的规模,涉及到成百上千的农户,那么农民能不能把地给你,是租借、征用、托管,还是合作,怎么建立和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操作起来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需要探索“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有效模式。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是市场运作。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把市场运作当成是企业包揽,淡化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很多县领导层面还认为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没有意识到政府怎么在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层面如何运作和管理。现在对田园综合体感兴趣的很多都是房地产企业,他们根本不了解农业,认为搞个规划然后就能把补贴套到手,根本没有农业或者做农业+工业的概念。所以企业开始特别热心,后来一操作发现根本行不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四是循序渐进。田园综合体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冒进情绪”,以为搞个规划,申报成功,三年就可以拿到国家两个亿左右的补贴,田园综合体就建成了。其实这两个亿财政资金明确规定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不是给企业做项目用的。并且是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通过评估之后,才能获得财政补贴。中央定的是三年补助计划,不是说田园综合体三年就建成了。很多成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少则五年,多则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 内容来自dedecms

地方政府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1.综合体与特色体的关系。田园综合体一方面是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囊括农业、旅游、文化、生产生活、乡村建设、农业发展的综合体,另一方面更强调体现特色,突出地域,发展主导产业。我们发现,一些市场自发做起来的成功案例,最初的时候都不是综合体,而是先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产业,然后再向两端延伸产业链。田园综合体一定要避免走全国泛滥、大同小异的城市步行街的老路,一定要突出其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农业特色。

copyright dedecms

2.先建后补还是先补后建的关系。我认为原则应该是不能培养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依赖性。那些做得好的田园综合体往往都不是政府补贴出来的,都是靠自下而上创造出来的,根据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和市场自发出来的,而不是补贴的结果。现在各地的申报,多数是对着一张规划图纸,即便是空对空获得了财政支持,最终实现到什么程度,仍然是个问题。尤其是农业,不可能是一年两年就能看见成效。有生命力的东西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用心打造,没有短期效益。我们应该鼓励这样扎扎实实做农业的企业,要警惕那些投机性企业的套利行为。 本文来自织梦

3.航空母舰和战斗舰的关系。田园综合体既是一艘巨型的航空母舰,功能齐全,也要是一艘主攻方向明确的战斗舰。现在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虽然没有明确最低的规模限制,但多数人理解为最低起步在5000亩以上,多的达到四五万亩的规模。这其实像一个超级航母,需要的投资至少在几亿以上。这必然会造成县里的资金集中投向这些试点村庄,那么试点之外的大多数村庄的发展怎么办?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论证。从基层的操作来看,上万亩的田园综合体肯定涉及几个村庄、几百甚至上千户农户,农地流转起来的难度非常大,并且,农村多样化的种植习惯和传统的农耕文化也需要传承。因此,巨型的田园综合体的航母必须搭配小型田园综合体的战斗舰,只要能做出特色和精品都可以鼓励。这样可能会更切合实际,社会资本也能充分参与进来。太大的田园综合体的门槛过高,把许多真正想做农业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都拒之门外,包括返乡创业人员以及村里致富带头人也没有办法参与其中,最后变成了大型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野蛮进入。

织梦好,好织梦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我认为田园综合体是个理想主义的目标,承载了太多的任务和梦想。国家文件中的要求一共是六项:即“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创业创新、绿色发展、完善功能、形成合力”,基本上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所有要求。但是,越是完美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都会碰壁。就实际情况而言,一些地方为了确保申报和评审过关,在做规划和申报材料时,拼凑各种功能,设计的规划完美无缺,一旦这些理想化的方案获批了,最后多数很难落实下去,结局可能是不了了之。(nc-1820180622)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