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宏观 > 政经大势 > 中央企业2017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

中央企业2017年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18-01-29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通报2017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中央企业取得了收入效益双快增长,特别是效益增量增幅双创五年来新高。  沈莹介绍称,2017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年各季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基础更加巩固。98家中央企业中,收入增幅超过10%的有46家,超过20%的有19家。工业企业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工业企业的增收额占中央企业贡献达75%。营业收入全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2017年,中央企业坚持聚焦主业、深耕主业,深化瘦身健体、着力提质增效,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4230.8亿元,首次突破1.4万亿元,较2016年增加1874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98家中央企业中,4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26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利润总额过百亿的中央企业达到41家。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打了“翻身仗”,为整体效益增长奠定了基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效益稳步增长,对中央企业整体效益贡献超过40%;1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企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2017年全年效益同比增长31%。  沈莹表示,中央企业2017年运营质量稳步提升。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4.5万亿元,净资产总额18.4万亿元,资产总额超过千亿的企业有65家。成本费用得到有力管控,持续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2017年中央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增速低于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三项费用支出同比增长7.7%,低于同期收入增幅5.6个百分点。资产周转效率进一步提高,“两金”压降力度加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同比分别提高0.5次和0.2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同比增长4.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加大去产能力度,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7年,中央企业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703万吨,主动淘汰、停建、缓建煤电项目51个,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整合煤炭产能1亿吨。一企一策“处僵治困”,减亏增盈效果明显。已累计完成超过1200多户“处僵治困”任务,其中约有400户实现市场出清。扎实推进重组整合。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数调整至98家;近年来累计减少法人户数8390户,减少比例达16.1%,仅管理费用一项就节约135亿元。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2017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对于国资委一直在通过“压减”工作推动企业提高管控能力,去年央企减少法人近9000户。对此,沈莹表示,“压减”企业户数,减少层级是这一轮推动央企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措施,也可以说是亮点之一。2016年5月份,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对中央企业提出了三年要“压减”20%的法人户数,压缩管理层级的要求。这个要求提出以后,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高度重视,认真加强组织,对三年的目标进行了分解,对“压减”的方式也进行了梳理。  从目前来看,这一工作进展顺利,到2017年年底中央企业累计“压减”法人8390户,减少的比例达到16.08%,目标是20%。其中,2017年一共“压减”5568户,减少的比例在当年就达到了10.67%,其中一大批企业已经完成了“压减”任务。  从“压减”的方式来看,8390户里面有54.6%的企业进行了工商注销和破产退出,实现了市场出清,所以这个户就销掉了,一多半企业实现了出清“压减”;有大约25%的企业进行了重组兼并,在集团内和一些优势企业进行了重组兼并;有21%的企业转让控股权。  从“压减”的效果来看,多数企业特别是市场出清的企业都是不盈利的,甚至是亏损的企业,这些企业减少以后对整体效益抵冲影响大大降低,同时这些企业关闭以后减少了人员,减少了管理费用。2018年,国资委会继续按照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到2018年底“压减”进度达到18%,到2019年6月份要全面完成任务,下一步进一步加强组织,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  沈莹表示,2018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国轩)  转自: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