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金融业开放须抓住“两点三面”

金融业开放须抓住“两点三面”

发布时间:2019-01-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字体:

金融业开放须抓住“两点三面�(2019.01.31)

本文来自织梦

[摘要]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机遇也是挑战。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需从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两个角度发力,同时解决理念、模式、规则三个方面冲击。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稳步扩大金融机构双向开放,逐步放宽市场准入。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提升竞争力。由于国内外监管体制和模式不同,如何实现对外资控股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2018年是改革开�40周年,也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关键之年,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机遇也是挑战。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需从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两个角度发力,同时解决理念、模式、规则三个方面冲击。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应提升对外资的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开放程度与监管能力相匹配。一方面要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和监管标准,加快制度建设,加快弥补监管短板,可针对外资控股的金融机构出台相关的监管办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建设完善金融市场,包括交易商品、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厚度等。同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具体举措在于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稳步扩大金融机构双向开放,逐步放宽市场准入。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提升竞争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合作中实现共赀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在合作中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赀比如,可以利用外资银行的全球网络和国际化经营经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二是在学习中发展成长。积极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比如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资源配置、风险控制、跨国经营等方面。三是在竞争中掌握主动。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比如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趋势、区域风险特征等的把握较为准确以及在客户、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copyright dedecms

  
  金融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除了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造成影响,加剧行业竞争压力之外,还将带来三大方面冲击。金融业“引进来”将带来三方面冲击,首先是理念的冲击。对于银行而言,最重要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本。随着金融业扩大开放,外资银行不断入驻,将进一步增大市场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量,金融业的员工流动或将趋于常态化。“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金融机构在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是模式的冲击。过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是一种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依靠同业业务、非标资产、加杠杆的模式,不仅背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也累积了大量的风险隐患。所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通过资本约束推动金融业走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应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需要监管部门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开放次序。还有公司治理,目前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较为混乱,由于体量较小,将直面来自于外资行的收购与兼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强对于银行股权、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应金融业开放的需要。此外,国内银行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中,外资行在国内大都采取混业经营的方式,在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措施和手段,在各业务协同、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还有规则的冲击。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接轨和适应都越来越重要,这也是依法合规的要求。国内外绿色金融都是政策推动的重要领域,也有望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在规则的适应中积累了商业可持续的模式和能力,对布局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具有先发的优势,这需要我国国内金融机构要加快探索� 织梦好,好织�
  
  从“走出去”来看,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政策法规、文化风俗等差异较大,使得金融机构在跨国别、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服务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同时运营风险也大大提升,应重点提升以信用风险、国别风险、合规风险、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更高层次的开放,需要我国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但同时,这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将更加直接,金融业务的交易结构将更加复杂,跨国别、跨市场等特点更加突出,资本跨境流动日趋常态化。由于国内外监管体制和模式不同,如何实现对外资控股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陈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