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区 > 镌刻在戈壁的“浙江印记”

镌刻在戈壁的“浙江印记”

发布时间:2018-06-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青海日报 浏览:【字体:

  人走过一个地方,便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或深或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久居在这里的柴达木人为创造美丽富裕和谐新海西所留下的万千脉络外,“浙江印记”便是镌刻在这里的深情厚谊之一,也成为了浙江省援建海西州以来大家挂在嘴上最多的一个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浙江印记”这个词的来源还得从8年前说起。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部署下,浙江省伸出饱含真情的援助之手。当第一批援青干部踏上征程,奔赴他们神往而又陌生的祖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时,谁都不曾想到就是这关键性的一步,却促进了海西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影响了这里的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那时起,浙江援青的烙印便出现在海西的各个地区和领域当中,不论是田间地头、建筑工地,或是实验室、学校、机关单位……每当海西群众哪里有难处,或是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大大小小,事无巨细,浙江援建的干部们几乎都是倾囊相助,来帮助受援地解决困难和谋求共同发展的路子。

dedecms.com

  回顾这8年来的援建历程,在海西你都能找到这厚重的“浙江印记”,在每一所援建的幼儿园、小学,乡镇、社区,乃至一栋栋高楼大厦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脑海里。而这种印记之所以被海西的群众所铭记,还是在于浙江在援助海西时的那种执着——“缺氧不缺精神”。 copyright dedecms

  于是,就像我们见到的一样在浙江援建项目地推进下,海西的枸杞、藜麦、福牛等众多农牧特色产品走出了家门,销往了全国各地。一个个高原上的村子面貌焕然一新,百家浙江企业主动担负起帮助海西贫困群众脱贫的责任,就这样这两个相隔千里之遥的地方便在相互交融下,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一个教师对一个教师,建立了深情的纽带。 内容来自dedecms

  诚然,浙江省对于海西州地援助无疑为海西加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种超越友谊地援助来之不易。因此,作为受援地更应该放开步子,仔细学习和领悟“浙江印记”中所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以主人翁的意识建设出更加美好富裕和谐的海西,才是对援助者最大的感恩。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