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区 > 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派智库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 浏览:【字体:

摘要:以AAAA,AAAA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数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衡性很低,在省域、区域尺度上呈集中非均衡分布;高级别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京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及重庆都市区是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水体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人口规模是影响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旅游协调健康发展的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 织梦好,好织梦

0 引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科教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经济带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此后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在2014年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有关长江经济带的研究成果也直线上升。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战略[1-2]、产业发展[3-4]、区域经济差异[5-6]、生态环境[7-8]、交通建设[9-10]等方面,缺少对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长江沿线各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等优势,打造旅游城市、精品线路、旅游景区、旅游度假休闲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把长江沿线培育成为国际黄金旅游带”。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整个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供给的物质载体,在旅游业系统中具有基石性地位[11]。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5个级别,反映我国不同的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及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其中,AAAA,AAAAA级旅游景区是质量等级评定中的高级别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安全、旅游交通、景区卫生、经营管理、接待能力等各方面都达到高水准,是旅游者游玩的首要选择。

本文来自织梦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历来是旅游学界和地理学界研究的重点,国内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某种特殊类型的旅游资源研究,如乡村旅游地[12]、传统村落[13]、非物质文化遗产[14]等。二是不同区域A级旅游景区的研究,研究区域多为全国尺度[15-16]和省域尺度[17-18],而跨多个省域,尤其是有关长江经济带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研究还比较缺乏。鉴于此,本研究以AAAA,AAAA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来自dedecms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copyright dedecms

1.1 区域概况 本文来自织梦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共9个省和2个直辖市,面积达205万km2,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等独具特色,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成为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导向[19],旅游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AAAA,AAAAA级景区1562家,其中AAAAA级景区114家,AAAA级景区1448家。

copyright dedecms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长江经济带AAAAA级旅游景区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旅游局网站,AAAA级旅游景区数据主要来源于长江经济带各省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GDP和人口总数主要来源于2017年各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地理坐标对所有高级别旅游资源进行精确定位,将所有原始数据经甄别、核对及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库中,借助ArcGIS 10.2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绘制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图1)。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依托ArcGIS 10.2软件,从区域、省际及市际等不同尺度分析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均衡性和空间分布密度;运用缓冲区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1 空间分布类型 织梦好,好织梦

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可以把旅游景区抽象为点状要素[11]。点状要素有均匀、随机和凝聚3种空间分布类型,用最邻近指数进行判别[20]。最邻近指数计算公式为: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式中:R为最邻近点指数;ri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n为旅游景区数量;A为区域面积;D为点密度。当R=1时,点要素为随机分布;当R>1时,点要素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点要素趋于凝聚分布。

内容来自dedecms

利用ArcGIS 10.2中的平均最近邻(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运算得到:ri=0.1173,rE=0.2141,R=0.547929<1。因此,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 dedecms.com

进一步比较长江经济带(R=0.54)、全国(R=0.57)[20]、成渝经济区(R=0.80)[21]、河南省(R=0.62)[18]、池州市(R=0.26)[22]等不同尺度区域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总体而言,不同尺度区域内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均属于凝聚型,这有利于旅游景区的整合开发利用。同时,各区域旅游景区的集聚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池州市旅游景区空间集聚分布最为显着,然后依次为长江经济带、全国及河南省,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的集聚分布则不是很明显。

copyright dedecms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内容来自dedecms

2.2.1 空间集中程度。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可用以测算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计算公式为: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式中:C为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省份旅游景区数量;T为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总数量;n为省份总数量。C取值范围是0~100,G值越大,表明旅游景区分布越集中;C值越小,则表明旅游景区分布越分散。假设1562家旅游景区平均分布在11个省份内,即每个省份内旅游景区的数量为1562/11≈142,此时地理集中指数C=30.15。长江经济带11省份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地理集中指数C=32.62>30.15,表明在省域尺度上,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内容来自dedecms

2.2.2 空间均衡程度。基尼系数是衡量研究对象均衡程度的有效指标,可用以测算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计算公式为: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式中:G为基尼系数;N为区域数量;Pi为第i区域内旅游景区数量占景区总数的比重;D为分布均匀度。G取值在0~1之间,越大表明旅游景区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表明旅游景区分布越均衡。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东部(上海、江苏、浙江)、中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西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三大区域,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分析高级别旅游资源在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分布的均衡程度。基尼系数G≈0.9963,分布均匀度C=0.0034,表明高级别旅游资源在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分布呈明显不均衡分布。

dedecms.com

运用不平衡指数衡量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在各省份中的分布均衡程度,公式为: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式中:S为不平衡指数;Yi为各省份旅游景区数量占长江经济带景区总数量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省份的比例;n为省份数量。S取值介于0~1,当S=1时,表明旅游景区全部集中于一个省份;当S=0时,表明旅游景区平均分布在11个省份内。计算表明,不平衡指数S=0.25814,表明高级别旅游资源在长江经济带内各省份中分布不均衡。同时,绘制出洛伦兹曲线(图2),可以发现,四川、江苏、浙江、湖北四省集中了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50%以上,表现出显着的非均衡集中分布的特点。 本文来自织梦

2.3 空间分布密度

dedecms.com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均衡性的分析,发现高级别旅游资源呈现明显的集聚非均衡分布的特征。进一步通过空间分布密度的测算及可视化表达衡量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状况。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从区域分布密度看,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东部三省份的面积仅占长江经济带的10.46%,而高级别旅游资源却集中了整个区域的30.60%,分布密度为22.20家/万km2;中部四省份面积占整个区域的34.21%,高级别旅游资源占全区域的37.58%,分布密度骤降为8.34家/万km2;而西部四省份面积占整个区域的55.33%,却只分布了全区域31.82%的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密度仅有4.37家/万km2。 织梦好,好织梦

从省际分布密度看,整个区域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为7.59家/万km2。上海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最高,达到83.59家/万km2;浙江(20.83家/万km2)、江苏(19.87家/万km2)、重庆(11.04家/万km2)、安徽(10.47家/万km2)、湖北(10.22家/万km2)、江西(8.21家/万km2)的分布密度都高于全区域的平均值;而贵州(5.39家/万km2)、湖南(5.38家/万km2)、四川(4.77家/万km2)、云南(2.01家/万km2)的分布密度均低于全区域的平均值,排名靠后。

copyright dedecms

利用ArcGIS 10.2对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分析,绘制市级尺度的核密度分布图(图3)。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市和江苏的苏州、无锡、南京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为高值核心,重庆都市区分布密度次之。此外,各省的省会城市如合肥、成都、武汉、长沙、贵阳等分布密度也比较大,而著名的旅游城市黄山、宜昌、徐州等也是小范围的聚集区。由此可见,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3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dedecms.com

3.1 水体资源禀赋

本文来自织梦

资源禀赋是旅游资源尤其是高级别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长江经济带覆盖9个省和2个直辖市,资源丰富,尤其是有多条重要河流如长江、京杭运河、淮河、钱塘江、珠江、澜沧江及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由于水体本身是一种高质量的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长江经济带众多的水系便构成了旅游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旅游资源尤其是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利用ArcGIS 10.2,以20 km为半径,对长江经济带三级以上的主要河流进行缓冲区分析,再与AAAA,AAAAA级旅游景区进行叠加分析(图4a),发现有643家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在三级以上的河流周边,占整个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总数的41.17%。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分布与主要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dedecms.com

3.2 交通条件 织梦好,好织梦

旅游交通是A级旅游景区达标的必要条件之一,交通便利程度直接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而高级别旅游资源对于交通的要求更高,一般需具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的航道、航线直达。以公路为例,采用ArcGIS 10.2,以20 km为半径,对长江经济带主要公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再将公路缓冲区与高级别旅游资源进行叠加分析(图4b)。结果表明,有44.68%的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主要公路的周围。由此可以推断,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重要的交通干道即交通可达性较高的区域,这有利于减少游客到达旅游地的时间,增加在旅游地游玩的时间。

copyright dedecms

3.3 经济发展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相一致。通过对2017年各省高级别旅游资源的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高级别旅游资源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较高,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641。这说明高级别旅游资源数量的多少及空间分布特征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表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会提高,旅游消费支出和出游意愿会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原有景区的改造升级和新景区的开发提供物质财富的支持。

dedecms.com

3.4 人口数量

copyright dedecms

稳定的且保质保量的客源市场是旅游景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我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有着较高的相似性。2017年各省份高级别旅游资源数量与当地人口总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具有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29。高级别旅游资源与人口数量有着良好的配合度,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基数越大,预示着潜在的游客数量也就越多,能够比较容易地保证旅游景区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出A级景区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4.1 结论

dedecms.com

(1)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最邻近指数R=0.547929<1,表现为鲜明的凝聚型特征,有利于高级别旅游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整合开发利用。(2)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呈明显的集中非均衡分布。在省域空间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湖北4个省份,地理集中指数为32.62;在三大区域尺度上,呈明显不均衡分布,基尼系数为0.9963,均匀度很低。(3)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在区域尺度上,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东部密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在省际尺度上,各省分布不均衡,上海密度最大,云南密度最小;在市域尺度上,以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及重庆都市区是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4)水体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人口规模是影响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内容来自dedecms

4.2 建议 内容来自dedecms

借鉴“点一轴”理论,推进长江经济带整体、有序、健康发展。首先,在正确、客观认识长江经济带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现状的基础上,在国家要求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推行“以点带区、以轴带面的”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以高级别旅游资源富集的“龙头”(长三角城市群)、“龙身”(安徽和湖北及以其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龙尾”(成渝城市群)为区域旅游发展的3个重要支点,以长江干道为旅游发展主轴,以长江支流如赣江、汉江、湘江、嘉陵江、岷江等为二级旅游发展轴,加强长江南北岸、上中下游和东中西区域的旅游合作与交流,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中西部及落后地区技术、政策及资金支持,促进低级别资源向高级别资源转化,改善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提高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旅游竞争力,共同培育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copyright dedecms

加强长江经济带内特别是中西部区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立体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及景区间的交通连接度。目前,长江经济带内部分省份和景区的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当地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应积极抓住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机遇,充分配合国家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大战略,针对性地加快改善西部地区及落后省市的交通条件,重点加强航空、水运、高铁、高速公路等运输通道的建设和提升,促进相关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形成四通八达、高效畅通的交通服务网络;同时,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积极构建快速城际交通网络,提高高级别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缩短游客到达景区的交通时间,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

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稳步推进区域城镇化建设,充分释放居民旅游消费潜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是影响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旅游业持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群是产业、人口等要素的重要载体;应以城市群为主体,结合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在重点把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3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基础上,加快江淮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3个区域性城市群的发展,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居民经济收入,刺激居民潜在的旅游消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旅游业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要把长江经济带及带内各省域、各经济区、各流域视为一个整体,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客观认识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利用区域内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中非均衡性特征,用好政策,合理引导区域内外旅游发展技术、资金、市场要素等的合理流动,实现长江经济带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旅游交通的全面衔接、人流物流的充分流动,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生产生活双双活跃的国际黄金旅游带。 copyright dedecms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 刘毅,周成虎,王传胜,等.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45-1355.

本文来自织梦

[2] 虞孝感,王磊,杨清可,等.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及创新发展的地理学解读[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68-1376.

本文来自织梦

[3] 徐长乐,徐廷廷,孟越男.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0):1633-163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 李裕瑞,杨干龙,曹智.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与模式转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458-1469.

内容来自dedecms

[5] 曾浩,余瑞祥,左桠菲,等.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5(5):25-31.

内容来自dedecms

[6] 刘伟.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31-135. 内容来自dedecms

[7] 杨桂山,徐昔保,李平星.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356-1367. 织梦好,好织梦

[8] 杜耘.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统筹流域绿色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2):171-179.

dedecms.com

[9] 王成金,程佳佳,马丽.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441-1448. 内容来自dedecms

[10] 张超亚,张小林,李红波.快速交通对区域中心城市日常可达性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2):194-20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1] 杨友宝,王荣成,李秋雨,等.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演化特征与旅游业空间重构[J].经济地理,2015,35(10):194-201.

本文来自织梦

[12] 许贤棠,刘大均,胡静,等.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9):182-188,207.

dedecms.com

[13] 刘大均,胡静,陈君子,等.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57-162. 内容来自dedecms

[14] 程干,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dedecms.com

[15] 朱竑,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07-615. 内容来自dedecms

[16] 袁诚,侯哲灏,陈景祺.中国5A级景区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4):74-79.

本文来自织梦

[17] 许辉,杨洁明,喻晓玲.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1):96-101.

dedecms.com

[18] 申怀飞,郑敬刚,唐风沛,等.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2):179-183.

本文来自织梦

[19] 席建超,葛全胜.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对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449-1457. dedecms.com

[20] 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3.

织梦好,好织梦

[21] 齐欣,王昕.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1):105-110. 内容来自dedecms

[22] 程海峰,胡文海.池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14,34(10):1275-1280.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