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东北地区 > 基于集对分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研究

基于集对分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 浏览:【字体:

摘要:从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出发,构建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赋予各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海洋投入强度、海域利用结构、海洋经济效益指数提高明显,海洋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受到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辖六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差异,障碍度分析显示葫芦岛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长期偏低,不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关键词:海域集约利用;集对分析;障碍度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

本文来自织梦

0 引言 dedecms.com

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化,海洋经济已经成为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辽宁省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48%,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2-3]。然而,部分地区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失衡、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4-5]已经开始制约相关地区的进一步发展。2017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关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开版)》,《规划》中再次强调了“推进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在此背景下,探讨海域集约利用对我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织梦好,好织梦

集约利用缘于土地利用的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6-9]、研究方法[10-13]等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海域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目前已有专家学者对海域集约利用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狄干斌等[14]提出海域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其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李志伟等[15]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港口航道资源等多角度出发,构建了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体系,并使用综合评价法对曹妃甸地区集约用海影响进行了分析;王晗等[16]。从不同海洋产业用海的角度出发,使用距离法对不同海洋产业海域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此外,基于遥感和GIS技术[17-18]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也为海域集约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与方法。目前,对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海域集约利用的案例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探讨海域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定义,建立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区,基于集对分析法对其海域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科学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copyright dedecms

1.1 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 dedecms.com

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海域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目前,我国海域利用集中在近岸10 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海岸带等区域,因此,本研究的海域范围指近岸10 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 本文来自织梦

海域集约利用是在土地集约利用及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其目的在于对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社会系统—海洋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不断优化海域利用结构、提高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海洋资源利用潜力,以期协调人海关系、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集中投入生产要素、提升海域管理水平、优化海域利用结构,以求不断提高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19] dedecms.com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内容来自dedecms

与土地集约利用相比,海域资源的利用还具有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的脆弱性、环境的开放性以及影响的不确定性等特点[16-20],当前海域集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6-13],综合海域集约利用的定义和特点,并鉴于相关数据的易得性,结合研究区海域利用的实际情况,从海洋投入强度、海洋利用强度、海洋经济效益、海洋利用结构4个层面建立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海洋投入强度主要体现各生产要素在单位用海面积上的集聚程度,选取单位海域固定资产投资、单位海域面积从业人数、人均用海面积3个指标,生产要素集聚程度越高,说明海洋投入强度越大;海洋利用强度选取海洋利用率、渔业用海比率2个指标,海洋利用率越大、渔业用海比率越高说明海洋开发强度越大;海洋经济效益选取单位海域面积海洋生产总值、人均海洋生产总值、渔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指标,指标值越大,说明海洋经济效益越好;海洋生态环境选取海洋功能区达标率、海洋保护区覆盖率2个指标,海洋功能区达标率是海洋生态环境的综合表现,数值越大,说明海洋生态环境越好。

本文来自织梦

1.3 评价指标权重 内容来自dedecms

为充分反映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采用组合赋权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21]。利用AHP赋权法得到各指标主观权重,使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客观权重,根据信息熵原理计算出组合权重wp(表1)。 dedecms.com

1.4 评价模型 copyright dedecms

集对分析是针对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同异反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多目标决策以及多属性评价问题,已在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22-24]、土地利用评价等[25-26]相关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海域集约利用评价及分析实质上是在对海洋社会一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海域集约利用复合系统之间多属性评价的问题。因此,使用集对分析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时空演变状况进行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1)根据集对分析的思想[22-23],海域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的集合Q={M,N,E},其中M={mk}(k=1,2,…,m)为评价区域的城市集,mk为第k个城市;N={nr}(r=1,2,…,n)为评价指标集;E为评价集合Q的决策矩阵,E=(ekr)m×n,ekr为城市C关于指标X的属性值。 dedecms.com

(2)确定海域集约评价最优集为U={u1,u2,…,ur}及最劣集V=(v1,v2,…,vm)。集对E在区间{U,V}上的联系度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式中:Rk指数代表了被评价方案实际情况与理论最优方案集的贴和度。Rk指数越大,表明贴合度越高,被评价对象就越贴近最优方案集的标准。本研究用Rk指数反映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当Rk指数较大时,表示集约利用水平的程度较高。

织梦好,好织梦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copyright dedecms

2.1 研究区概况 copyright dedecms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辽宁省南部,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及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下辖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工业实力雄厚,交通便捷,海岸线漫长,各类海洋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底,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5800多亿元,占全省的54.39%,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海洋经济发展快速,对区域的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织梦好,好织梦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copyright dedecms

数据来源于2004—2016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以及各市统计年鉴和相关单位调查数据,并且根据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对数据进行了适当修正。其中,海洋生产总值(GOP)、就业人数、总人口数、渔农民人均收入来源于历年的《辽宁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市统计年鉴。用海面积、渔业用海面积来源于海域使用现状统计调查数据,海洋保护区面积、海洋功能区达标率来源于历年的《辽宁海洋环境年报》。涉及物价变动的指数采用2004年不变价格以消除影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 评价结果

copyright dedecms

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和已获得的各类数据,采用集对分析法计算2004—2016年研究区各评价单元同一隶属度ak、对立度ck及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合度Rk,进而得到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海域集约利用指数变化折线图(图1)。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下辖六市之间差异逐渐减小。葫芦岛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波动幅度较大,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不容乐观。海域投入强度方面,营口市、锦州市和盘锦市在六市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大连市除2010年有所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上升态势,丹东市和葫芦岛市在2009年之前海域投入强度较低,2009年之后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海域利用结构方面,除葫芦岛市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余五市均属于较高水平;海洋经济效益方面,各市均呈现出增长状态,2004—2008年间,大连市、盘锦市以及营口市海洋经济效益较好,处于六市的较高水平,2009年之后,葫芦岛市、锦州市、丹东市的海洋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市之间差距逐渐减小;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生态环境总体较差,相对贴合度计算结果低于其他层面指标;另一方面,六市海洋生态环境差异显着,丹东市与大连市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好,而营口市和锦州市长期较差且处于波动态势,不利于两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空间差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运用ArcGIS软件自然断点法,将集对分析计算结果分为低度集约利用(0.246≤Rk<0.452)、中度集约利用(0.452≤Rk<0.862)和高度集约利用(0.862≤Rk<0.947)3个等级,并绘制2004—2016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图(图2)。

织梦好,好织梦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辖各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以大连市、营口市及盘锦市为主的辽宁沿海地区资源丰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强度较高,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较高;锦州市得益于研究期间其海洋投入强度和海洋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由低度集约利用上升为高度集约利用;丹东市和葫芦岛市受制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投入强度一直较低,制约了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copyright dedecms

3.2 障碍度分析

dedecms.com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在评价时间段内均为中等水平,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上升状态(图2)。为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整体状况,对本区域内6个城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利用程度的影响程度进行障碍因子分析,目的在于寻找本区域“短板”,避免“木桶效应”[27]。具体公式为: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式中:Zi为障碍度,反映不同城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总体海域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Ui为因子贡献度,即各指标对海域集约利用总目标的权重;Vi为指标偏离度,表达各城市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最优目标的差距;据此,计算得到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障碍度(表2)。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2004—2016年,各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程度见表2。大连市和盘锦市的障碍程度在10左右;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在20以下,丹东市和锦州市障碍度波动较小,整体处于不断减小趋势,营口市障碍度波动较大,2004—2009年逐年增加而后又逐渐降低;葫芦岛市的障碍度一直较高,保持在40以上,且在2014年超过50,成为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地区。 本文来自织梦

具体而言,大连市海洋利用类型多样,海域利用结构相对完善,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化以及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贸易规模较大,海洋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因此,大连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一直处于较高等级。锦州市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尤其是2010年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同时锦州市海洋生态环境指标在逐年向好,又进一步促进了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稳定增长。营口市主要受制于其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海域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影响的障碍度指数也随之呈现波动状况,2013年后,随着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影响的障碍度指数呈现减小趋势。盘锦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较高,障碍度指数较小,然而,该地区在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呈现恶化,限制了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葫芦岛市受制于其自然条件的劣势,海域利用结构以渔业用海为主,海域利用指数长期偏低,相较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城市区域有较大差距,尤其是2013年后,葫芦岛市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缓慢,又进一步限制了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来自织梦

4.1 结论 本文来自织梦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由0.66上升到0.88,年均增长5.63%,除海洋生态环境指数有所波动外,海洋投入强度、海域利用结构、海洋经济效益指数均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dedecms.com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辖六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六市的海域集约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连市、营口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较高;锦州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升;葫芦岛市和丹东市相对较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葫芦岛市海域利用结构指数和海洋经济效益指数长期偏低,限制了其海域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障碍度分析表明,葫芦岛市海域集约利用水平长期偏低,成为影响研究区海域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地区。因此,为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水平,需采取一定措施促进葫芦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提高其海洋产业竞争力以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2 讨论 内容来自dedecms

受制于海域开发的特殊性,本研究对于部分指标的相关性、适用性缺乏论证,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统计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部分海洋经济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因此,应尽快完善统计标准,协调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海洋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张耀光,刘锴,王圣云.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空特征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47-56.

内容来自dedecms

[2]范帅邦,赵丽玲.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2):40-44,50. 本文来自织梦

[3]伏捷,孙才志,彭飞.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时空演变及动态模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3):395-406. dedecms.com

[4]韩增林,胡伟,钟敬秋,等.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海洋生 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J].生态学报,2017,37(8):2563-2574.

内容来自dedecms

[5]徐威威,盖美.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J].海洋信息,2016(2):33-40.

copyright dedecms

[6]李晓庆,姜博,初楠臣.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3):136-14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7]韩璟,卢新海.武汉城市圈省级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21-124. 本文来自织梦

[8]彭冲,陈乐一,韩峰.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J].地理研究,2014,33(11):2005-2020.

dedecms.com

[9]陈银蓉,梅昀,孟祥旭,等.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决策分析[J].资源科学,2013,35(4):739-748. 内容来自dedecms

[10]刘浩,张毅,郑文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10):1805-1817.

织梦好,好织梦

[11]王振山,张绍良,陈浮,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4):121—124,135. dedecms.com

[12]陈华飞,洪旗,冯健.“规土融合”的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于城市规划目标导向的方法创新与实践[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155-16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3]李景刚,张效军,高艳梅,等.基于改进熵值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118-12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4]狄干斌,韩增林,刘锴.海域承载力研究的若干问题[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50—53,7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5]李志伟,崔力拓.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15,35(16):5458-5466. 本文来自织梦

[16]王晗,徐伟,岳奇.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填海项目海域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4):45-51.

织梦好,好织梦

[17]柯丽娜,王权明,徐丽雯,等.基于GIS的近海剩余环境容量计算模型[J].海洋科学,2015,39(7):112-117.

dedecms.com

[18]柯丽娜,王权明,李永化,等.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5):832-843. copyright dedecms

[19]柯丽娜,刘亚楠,王权明,等.海域集约利用概念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5):16-19.

本文来自织梦

[20]柯丽娜,黄小露,王权明,等.海域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3):72—76,88.

内容来自dedecms

[21]孙才志,韩建,杨羽頔.基于AHP—NRCA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1-7.

copyright dedecms

[22]吴姗姗,张凤成,曹可.基于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沿海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36(11):2386-2391.

内容来自dedecms

[23]李博,杨智,苏飞,等.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1):47-54. 本文来自织梦

[24]宋叙言,沈江.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3):546-554. copyright dedecms

[25]檀菲菲,张萌,李浩然,等.基于集对分析的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J].生态学报,2014,34(11):3090-3098.

本文来自织梦

[26]卓凤莉.基于熵权系数和集对分析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河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6):111-114.

copyright dedecms

[27]苏飞,储毓婷,张平宇.我国典型旅游城市经济脆弱性及障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2):189-194.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