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环渤海区 > 山、海、岛、湾、城和谐共美城建青岛模式全国领风骚

山、海、岛、湾、城和谐共美城建青岛模式全国领风骚

发布时间:2018-01-29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网-城市资讯 浏览:【字体:

   在青岛近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德国殖民者对青岛的城市开发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青岛城市建设脉络,并对青岛独特城市建筑风貌产生了极大影响,透过历史的窗扉,我们可以审视当下青岛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从中汲取城市建设经验,能更好发展和保护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copyright dedecms

   德国规划奠定城市脉络 内容来自dedecms

   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正式置于德国殖民统治之下,这也成为青岛城市化的分水岭。德国将当时欧洲先进的规划思想、建筑理念、管理模式和制作工艺引入青岛,依照新城规划开始大规模开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总体来说,德国殖民者围绕着城市规划建设和港口的修建而展开。 ”专注于研究青岛城市文化与人文思想的学者李明说,当时德国殖民者根据工程师弗朗西斯的设计方案修建大港,为配合港口贸易,殖民者还修建了胶济铁路,实现了海陆与陆路交通的相连。在殖民者眼中青岛不仅要成为德国在远东的重要港口,还要成为欧式宜居城市。在城市的交通与街道建设方面,德国人大致将火车站以东到老衙门(今人民会堂),北至德县路到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小鱼山一线,设置为欧洲人生活和商业区,这是当时青岛的主体核心;将今德县路、保定路和沧口路、济南路之间的区域,设为华人商业与居住区;当时的台东与台西两镇则为百姓居住区;仓储工业区大体在今栈桥以西;胶济铁路以北的沿海岸地带,作为外贸公司仓库区和工业区,有铁路与火车站连接,今上海路、馆陶路至大港车站一带则以港埠区的面貌出现。在李明看来“这充分体现了德国殖民者的种族歧视政策。 ”当时的德国殖民者十分重视交通,在德国侵占青岛后,市内交通布局以德国总督府为中心,“以今之德县、保定、大沽三路为横干线,以东山、馆陶两路为纵干线,其余纵横歧出,逐次推修。 ”

本文来自织梦

   从1898年到1914年,青岛用了16年时间,基本上接近完成了早期城市化进程。李明认为“这段时间青岛进入了城市化发动期,其速度和发展规模都是空前的,德国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青岛迅速成为功能完善的殖民地样板城市。”而关注青岛城市发展、《西镇感旧录》一书的作者王灏远则认为,正是德国殖民当局的最初规划奠定了青岛城市发展脉络,后来青岛经历日据、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仅40年的时间迅速从小渔村崛起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城市、通商口岸和工业基地,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化的典范,也是青岛老城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欧陆风情城市风格的源头。李明在研究中还发现,在青岛早期城市开发中,“就具体的设计而言,德国古典主义的延续和青年派风格的兴起,深刻影响了青岛的建筑文化。 ” 内容来自dedecms

   利用自然地理依势建城 内容来自dedecms

   在20世纪前10年,青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此后青岛一直沿着德国殖民者奠定的城市脉络进行着城市规划与建设。 195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青岛主持召开中国建筑学会专题学术讨论会,对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梁思成看来,青岛城市区域是根据地形依势而建,胶州湾的地形决定了海港的位置,也决定了铁路、马路的路线,山岭的高低把这个城市天然地划分成几个区。 "这是李明对梁思成评价青岛建设的一点概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德国的对青岛的城市规划的分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青岛地形自然之势而加以利用。 dedecms.com

   从梁思成对青岛的分析看来,青岛这座城市有许多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地形——山城所决定的,“过去我们往往认为山地地形不宜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而青岛就打破了这种观点。 ”李明在访谈中对记者说,“比如在街道、建筑设计规划上,起伏的地形虽然给规划设计提出了‘限制’,反而可以使这些规划与设计更为实用经济、大方美观。”而在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南区山坡上的住宅可以很好地说明,只要规划设计得好,山坡的地形可以使住宅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空气和风景。“青岛说明了在山地建设城市,不但是可行的,甚至可能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善于利用地形是青岛城市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内容来自dedecms

   百年城建启示青岛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纵观青岛的城市发展史,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城市的规划建设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在其百余年的城市发展中,青岛城市规划实现多次飞跃。从青岛建设伊始就将城市、港口与铁路结合,在德国殖民者的建设下青岛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青岛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突破城市发展瓶颈开发东部,再到当下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城市,青岛从沿海渔村向国际化大都市大步迈进,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典范,我们可以从中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得到许多启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年来,市南区围绕“山、海、岛、湾、城”,突出城区特色,打造相互交融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西部老城区复兴,构建东西部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格局。在新的格局下,市南区推进时尚元素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时尚+经济、时尚+文化、时尚+生活”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创新,全面开创时尚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新局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王灏远在谈到青岛城市风貌保护时说,“历史造就青岛独有的城市风貌,尊重历史是文明社会最起码的行为准则。”而李明认为“当下青岛在城市空间视觉设计方面还需要加强,不少大体量建筑已深入老城区和重要景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空间格局的不协调。 ”而王灏远则特意提醒,“青岛作为海滨城市,海岸线是我们城市的金边,而当下应该特别警惕海岸线的人为侵害。 ”城市大规模建设是必然的,但这对青岛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李明看来,青岛建设国际化城市,与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延伸性并不矛盾,“优秀的城市历史规划与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是避免‘千城一面’的重要手段,也是彰显城市历史的重要标志”。 织梦好,好织梦

   本版文稿整理 邱修海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