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国际战略 > 助推国际法创新提升中国话语权

助推国际法创新提升中国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6-08-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本文要点:当代国际法远非成熟和完善,由于实体规则的漏洞和程序设置的缺陷,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实证道德,而非可以决定权利义务的硬性体系。经常采用国际法术语、原则、规则、手段的国家,更容易在国际社会获得良好声誉,从而树立起正面的形象。国际法在硬实力方面的作用比较软,而在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比较硬。中国应当在国际法方面确立信心、培养人才、提升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国际法话语体系,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巩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地位而迈出坚实的步伐。

dedecms.com

  中国究竟如何看待、如何处理与中国相关的国际法,是中国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路上必须认真面对、妥善解决的问题。厘清中国在国际法上的观念和态度,有必要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相互关联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和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一、对于国际法与正义的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国际法是国际关系的规则领域、规则方面、规则进程。对于国际法的整体解读,有利于我们透过其表象而直视其本质,形成明确的观念。 dedecms.com

  在国际法的舞台上,经常有一国提出的正当主张却不能被国际法律机制有效地支持或保护的情形,其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提出的收回山东半岛的主张未被接受,会议的主导者将山东半岛的权益许给了日本;继之,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挑起“九一八事变”,中国也曾简单甚至有些天真地请求当时的国际执法机制——国际联盟予以裁断,并以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力量将日本的贪婪遏制住。虽然这些事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国际社会并没有质的变化,它依然是一个实力优于美德、利益优于正义的社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与此同时,某些大国的不合法要求却被堂而皇之地借着国际法的躯壳显现出来,使得国际法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霸权国家及其集团巩固其殖民体系或类殖民体系,实现其“冷战”思维的权力场。就中国自身的经验而言,1949年之后,20余年未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苦涩经历仍然萦绕在脑际;2001年中国入世之际,一些大国又用“特保措施”、“市场经济地位”等制度试图阻碍中国大步跨入世界市场。这显然印证了大国操纵国际法律制度、侵害他国利益、维持自身实力的论断。进入21世纪以来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都被罩上了国际法术语的庄严外衣(反恐战争、先发制人的自卫、履行保护的责任),实质上无不是劳民伤财、为患长久的祸事,不仅传说中的世界和平没有实现,反而使得伊拉克成为“伊斯兰国”的重灾区,利比亚成为难民的渊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国际法与国家的权力和利益

内容来自dedecms

  国际法在不同的时段、对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作用。就中国与国际司法的关系而言,需要注意的是:

dedecms.com

  首先,国际法蕴含着政治架构与政治诉求。国际法建基于国际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实践,而无法完全独立于社会生活成为一个没有背景的纯粹体系。国际法体现着诸多的政治诉求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国际关系的核心是政治,也就是“以权力界定的利益”。国际法程序的进行之中经常展示出大国的利益与伦理的指向、力量的妥协与规范的推理、暂时的安排与通行的原则之间的权衡。所以,国际法的进程就是一个以法律为名称的政治博弈,以法律技术为形式的政治角力。 本文来自织梦

  其次,国际法引致的权利界分与责任认定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国际法律程序在大多数案件中做出的裁决,都获得了舆论的认可,并且得到了当事国的认可和执行;不过实力仍具有重要意义,“强权即真理、弱国无外交”。国际司法裁决既不像道德宣示那样弱,也不像绝大多数国内法那样强。在国家与国际法之间、国家与国际司法的进行程序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熔断保护机制”,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环节,国家在认为国际法的运行、国际司法程序的继续会危害本国的核心利益的时候,国家可以宣布不再参与相关的事务,后续的进程不再对本国生效。

dedecms.com

  再次,国际法在定分止争方面的有限效果。可以说,如果没有各国在促动国际法原则与规范完善方面的卓越努力,国际法的应用程度、国际法律规范的清晰程度会比现在低很多,国际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也比现在差很多。

内容来自dedecms

  由此观之,国际法经常是国家地缘政治意愿的体现,是以法律规范包装的政治企划,以法律术语为外表的外交战略,以法律原则为表象的利益诉求。 织梦好,好织梦

  三、中国提升国际法话语的路径 dedecms.com

  从实践的视角看,传统的国际法是西方话语的一部分,主权、人权、自卫、干涉等国际法概念以及一系列国际法规则,其制定权和解释权都由西方国家掌握,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化圈在国际法领域缺乏话语权,难以撼动西方主导的国际法总体价值观和一系列具体论断。而话语的缺失必然会对国际争端处理以及国家利益带来不利影响。这是我们促动国际法理论与话语创新的现实需要。

本文来自织梦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讲,中国必须更多地正面参与到国际法机制中。为此,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向大力投入能力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首先,以理论与实践并行,掌握国际法体制。对国际法的程序规则与经验投入更多的智力去深入了解和研究:一方面通过研读规范条文和案例资料,努力做到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对于相关的司法程序增加亲历的机会,在亲历和参与中学习和把握,以确保在参与中渗透观点、拓展信息、提升能力、锻炼队伍。 dedecms.com

  其次,深入研究国际实体与程序法。国际法不成体系、表现为国际法规则、实践显得驳杂,有时会出现矛盾。而在程序方面,特别是针对管辖权、法律渊源、证据与举证、临时措施、反请求、第三方参与等庭审程序的应对策略,具有很多需要掌握的内容和细节上的技巧,所有这些不能完全等待参与国际司法争端解决的场上或准备期间去“补课”,而必须在平时踏实积累的基础上增强能力。 copyright dedecms

  再次,利用和创造机会力图发展和完善国际法。国际法虽然有很多西方主导的方面和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通过学习和操作提出“中国话语”,更不意味着不能利用后发优势提出“体系反思”或者“前提批判”。要达此目的,就需要深入认识国际法的灵魂,即其本身的不确定性。 内容来自dedecms

  最后,形成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国际法学是一个在理论上远未成熟的学科。中国正可以利用国际法自身理论程度较低的状况,提出中国的国际法观念、立场、理论、话语:一方面,要注重利用国际法规范并未形成明确位阶、本身不成体系的特点,在法律的维度上讲好中国的故事、发出中国的声音,而避免沉默所带来的弊害;另一方面,要通过融入现代的全球治理理论和中国的传统元素来发展国际法。对于当今国际法中仍然显示出西方中心主义的部分应当努力予以平衡,对于国际法规范中仍然有殖民主义流毒的方面应当逐渐纠正,用符合现代国际关系的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精神理念去改革和发展国际法。

copyright dedecms

  以中国立场激活国际法理论,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现实问题。无论是试图回应国际法的观念困惑、现实问题,还是试图检验法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某些理论假说和学术论断,都应以充足的调研为基础。其二,以中国立场为发力点对国际法领域的目标问题进行靶向研究,在知识系统上还要实现跨越,只有对试图应用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有着熟练的把握,对国际法的理论谱系和实践前沿有着明确认知,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具有阐释力和指引力的研究。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的建构虽任重道远,但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 copyright dedecms

  鉴于目前在国际社会存在着中国“威胁”论等对于中国形象认知的误解和曲解,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法背后的力量和利益,洞悉其缺陷和弊病;同时,在国际法的整体步调和方向上,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倡导国际法治,进而在包括“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和组织中,在经济、海洋、网络、人权等一系列事务上提升国际法的话语、技能,通过国际法的方式提升表达质量和话语水平,培养中国的国际制度应用队伍、建设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引领能力,让国际法更好地体现全球利益、促进中国发展,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国际法的强国,促使中国形成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相匹配的文化实力。(nc-392016080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