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环境战略 > 经济学视域下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及对策

经济学视域下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6-08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纵横》2016年第4期 浏览:【字体:

摘要:近年来,雾霾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应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和推广绿色建筑;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区域自净能力,促使产业错位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雾霾;协同治理:产业错位

dedecms.com

一、京津冀地区雾霾主要经济成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京津冀地区雾霾现状 内容来自dedecms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城市群最密集、产业群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雾霾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环保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1月和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2次较大范围的区域性灰霾污染,且2次灰霾污染过程均呈现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严重、污染物浓度累积迅速等特点,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是污染较重区域,特别是河北南部地区的石家庄、邢台等为污染最重城市。[1]2014年,全国共发布重污染大气预警信息170余次,仅京津冀地区发布的黄色及以上预警信息就有60余次。根据环保部2014年发布的空气质量统计数据,PM2.5年均浓度最高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就占7个,[2]其中河北省邢台市是全国PM2.5浓度最高的城市。2014年,河北省天气污染物主要为PM10和PM2.5,污染物PM2.5所占比重相对较高,除5月份的20.3%外,其余均在80%以上,达到严重污染程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经济成因 dedecms.com

1.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缺乏整体规划。2000~2014年,京津冀三地第二产业增加值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占比远低于第三产业,但其能源消耗量非常大。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尤其是水泥、钢铁、石化等工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有限,反而给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重了大气污染,增加了雾霾污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河北省是国内钢铁产量第一大省,但全国钢铁现货交易市场前十强中河北省并未名列其中,表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方式仍属粗放型。河北省钢铁、石化、建材三大资源型产业增加值一直占工业增加值的5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北省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此外,京津冀地区产业上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区域产业规划应站在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在对区域内各地区资源禀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扬长避短、整体最优的原则进行产业结构设计。一段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在产业政策上求大求全,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优势产业布局分散,且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问题严重。[3]而产业“同构化”一方面造成行业内的巨大内耗,制约了企业规模效应的发挥;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自为政,破坏了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而在承接北京、天津两市大型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北省还存在缺乏统一布局、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能力不足、产业链环节难以对接等问题,从而阻碍了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 织梦好,好织梦

2.雾霾天气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滞后。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机构表现为极不平衡的发展特征,加上长期受行政体制影响,导致三地之间在资源共享与协调方面一直存在合作困难,也造成京津冀雾霾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因潜在的体制壁垒而进展缓慢。在旧有格局下,三地围绕推动经济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致使产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而空气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因污染而产生的负外部性会导致一定的机会主义行为,即经济落后地区会抱有“搭便车”的侥幸心理,等待经济发达地区支付成本进行治理。可以说,划定行政区管理范围一定程度上使雾霾污染治理遭遇行政壁垒,也为“搭便车”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4]同时,划定行政区进行属地治理也容易导致管制不力,出现政企博弈现象,而监管部门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又进一步恶化了雾霾的影响。这主要源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和扩大地方经济规模的强烈动机,导致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企业的污染行为,且对监管部门的支持不足。[5]即使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三地加强了沟通与合作,但固有意识很难轻易改变,区域整体意识尚未形成。在总体发展规划中虽然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统筹兼顾,但实践中仍存在不顾资源和环境约束而盲目抢项目、抢资源的现象,监管部门执行力还有待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二、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防治对策

本文来自织梦

为减少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现状、致因及地区产业布局、规划和发展目标,应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一)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 copyright dedecms

一方面,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和推广绿色建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各种工业项目,使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远离城市的中心城区,并参考现代生态格局,在主城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区域防护隔离带,以降低工业污染对主城区的影响。提高工业园区内的绿化指标和自净能力,在优化工业园区生产环境的同时,形成从工业园区内部到区域生态防护隔离的多级防护体系。在对城区进行建设规划时,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场景模拟等,通过对其城市环境影响的预评估,尽量保证城市的通风顺畅,减少涡流和热岛效应。此外,在市区建设中,建筑施工、拆迁、渣土清运及道路清扫也会造成二次扬尘,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对此,应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全力做好施工扬尘排污费的征收工作,倒逼建设单位减少二次扬尘行为。加强对各类施工工地的日常检查频次,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各项防尘、控尘措施。同时,鼓励和推广使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严格建筑设计标准,加强建筑材料监管,以此为雾霾天气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内容来自dedecms

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京津冀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区域发展需要。因此,应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具体看,北京市应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物联网等现代服务业。天津市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应打造世界一流的物流产业集群。河北省在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尤其是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战略展开的腹地,在生态建设、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方面要承担更多的任务。应划定生态区,坚决淘汰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由于雾霾污染具有流动特征,同处于一个气候带的京津冀地区,受污染空气会自发越过行政边界。因此,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考虑单个城市的雾霾治理难以有效解决污染问题,而应打破区域行政限制,统筹环境资源,严格落实责任,形成治理污染的合力。[6]同时,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也意味着实现区域间联动已迫在眉睫。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确定了首批落实“大气十条”22项配套政策,提出健全区域协作机制,配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开展工作,实行联动,完成重点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研究,在共同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体看,应建立京津冀地区雾霾协同治理机制。首先,需要明确区域雾霾天气的管理主体,设立联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及考评机制。其次,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京津冀三地区域联动,建立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搭建区域预警平台,共享监测、气象等预警信息,并建立京津冀区域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响应机制,在预测到区域空气重污染的情况下做到积极会商、统一启动、联合应对。[7]再次,构建“五个统一”的工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域化界限,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统筹京津冀三地雾霾防治工作。最后,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加强信息整合与沟通。欧美区域联动成功经验表明,区域雾霾污染协同治理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保障。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标准,进行一体化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雾霾污染防治权责界限,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雾霾治理,并建立大气环境执法监督和雾霾污染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进行定期沟通协调。建立京津冀地区区域空气质量信息监测系统,并定期公布监测数据。

copyright dedecms

(三)提升区域自净能力,促使产业错位发展 dedecms.com

雾霾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离不开京津冀地区自净能力的提升。根据京津冀地区的地形地貌、降水量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可在建立区域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及合理布局城市产业的基础上,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恢复自然植被和森林,建设城市隔离带和城市湿地公园,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同时,京津冀三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特点和优势,通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形成协调、错位的产业分工格局。根据京津冀三地的竞争优势,作为“知识型、服务型”城市,北京市特别是北京市中心城区应“去功能化”,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同时兼顾城市经济功能和首都功能。[8]作为“加工型、服务型”城市,天津市应“去加工化”,充分利用沿海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综合性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制造和服务双轮驱动。作为“资源型、加工型和服务型”城市地区,河北省应“去重型化”。河北省的优势在于资源、土地和廉价劳动力,传统重工业如采掘业、重加工业有比较优势。因此,河北省应重点发展精品钢铁、综合化工、现代物流、重型装备制造、船舶修造产业,加速重工业化向加工业和服务业转型,联动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及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此外,合理协调规划区域产业,实现跨行政区产业规划,构建新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共赢发展新局面。具体看,首先,建设北京—廊坊—天津产业带。依托京津、京沪高速与京津城际高铁等交通优势,通过京津交通一体化实现双核同城化。以京津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集中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群。其次,构建环京津产业圈。以河北省的保定、沧州、唐山为重要节点,以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石家庄为第二圈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本土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最后,整合港口资源,加强各大港区间的联系,构建港、城、区一体化的沿海城市群,更好地发挥京津冀的协同优势,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dedecms.com

(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研究发现,钢铁、水泥生产和煤炭发电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等是雾霾天气的重要致因。京津冀地区能源相对短缺,但能源消费量非常大,区域能源消费总量超过德国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印度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尤其是河北省,由于高耗能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其能源消耗量已达日本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中东与非洲的总和。可见,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耗是导致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加快调整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高碳能源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完成除尘升级,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和节能环保产品。可通过支持煤炭资源产区就地发电,利用特高压输送技术,以满足京津冀地区用电需求,进而逐步关闭东部沿海的电厂,减少煤炭的运输和使用量,在解决京津冀能源相对短缺问题的同时,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京津冀地区的环境压力。同时,大力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鼓励使用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替代能源。 织梦好,好织梦

(五)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内容来自dedecms

相关部门应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出行,提升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实现雾霾治理的“全民参与,共同治理”。首先,提倡和发展绿色交通,严格执行相关排放标准。从公共交通着手,在公交车、出租车等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或推广使用新型清洁能源,降低公共交通污染排放。同时,加快油品改造升级,提升油品质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规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重点城市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加快实施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空油箱里的油气要回收,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气中。北京市环保局预计到2017年底,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车将达20万辆,占其总数的60%左右;新能源出租车将达1.5万辆;新能源的邮政车和环卫车占其总数的50%左右。[9]其次,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准管理。借鉴美国检测/维护(1/M)制度,如委托第三方检测运营商,建立动态的机动车运行与维修监督机制,对排放不达标的汽车进行强制维修或淘汰。政府需要对第三方检测运营商进行资质认证、监督和严格考核。[10]。最后,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等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减少民用汽车出行量,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量。雾霾问题与社会每一位成员都休戚相关,所以雾霾治理也应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引导和鼓励居民转变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更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以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雾霾的合力。

copyright dedecms

总之,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必然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发达国家根治大气污染同样经历了长达10年甚至20年之久,而且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更为严重、形势更为复杂。目前,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持续不断的主要影响因素已基本明确。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既要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在短期内尽量降低雾霾产生的可能性,更要从长期着眼,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根除雾霾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参考文献: 内容来自dedecms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报告[R].2014.

copyright dedecms

[2]全国多地雾霾笼罩广东PM2.5轻微超标[EB/OL].[2014-01-14].广东早晨. dedecms.com

[3]梁晓林,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6):66-6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3):20-2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张凌云,齐哗,地方政府监管困境解释——政治激励与财政约束假说[J].中国行政管理,2010(3):93-97.

内容来自dedecms

[6]王金南,宁 淼.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路线图[N].中国环境报,2010-09-17.

copyright dedecms

[7]屠凤娜.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问题研究[J].理论界,2014(10):64-67.

织梦好,好织梦

[8]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5):7-11.

dedecms.com

[9]余荣华.北京机动车污染占比最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4-2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0]马云川.机动车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主因[J].地球杂志2013(2).16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