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环境战略 > 生态优先探索环境保护“苏州之路”

生态优先探索环境保护“苏州之路”

发布时间:2018-12-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浏览:【字体:

   以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约2.9%的财政收入,而生态环境质量依然保持稳中向好、持续改善。苏州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同样探索出一条“苏州之路”。 本文来自织梦

   在全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中,苏州市有320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列入省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37%,全省最高;我市还出台全国首部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累计拨付生态补偿资金77亿元;苏州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为政府推进环境治理提供“超级大脑”……保护环境,苏州不遗余力,一项项创新举措让这座千年古城亮出了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双面绣”。 内容来自dedecms

   实施“铁律”保护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互促共赢

dedecms.com

   【案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年5月26日,和夏化学(太仓)有限公司私设暗管向河道偷排污水,该公司董事长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织梦好,好织梦

   2013年以来,市人大、市政协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建议和提案列为督办重点,共督办建议和提案260多件。市法院、检察院和环保部门建立违法案件联动办理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以来环保移送公安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94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55件。市纪委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立项监察工作,2017年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问责行动”,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近三年累计问责追责3个党组织、106名党员干部。 内容来自dedecms

   【纵深】

本文来自织梦

   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和“人间天堂”的美誉,因此,保护好苏州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历届领导的“铁律”。苏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部署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环境整体质量、治污减排成效、环境监管执法效力、生态创建力度的五个“明显提升”。

本文来自织梦

   2012年到2017年,苏州的GDP从1.2万亿元增长到1.7万亿元,上升了42%。与此同时,在这5年里,苏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却在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下降32.8%、22.4%、33%和34.6%。苏州全市总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09%,但不仅创造了全国约2.3%的GDP、2.9%的财政收入,而且环境质量依然保持了稳中向好、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织梦好,好织梦

   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经济要增长,环境也要改善,苏州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铁律”保护环境,也结出了累累硕果。苏州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地级国家生态市、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全覆盖的地级市;并且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城市群,苏州、昆山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去年还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首批美丽山水城市,苏州市环境保护局获评“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苏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本文来自织梦

   严守生态“高压线”系统布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织梦好,好织梦

   【案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孙武苑是吴中区穹窿山风景名胜区的著名景点,位于光福自然保护区内,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优美的风景、良好的生态,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旅游,有力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但大量的游客和相应的旅游设施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带来了较大影响和隐患。 内容来自dedecms

   为此,今年初,在市环保部门会同市林业部门开展的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中,孙武苑相关旅游活动被要求暂停。目前,光福自然保护区已启动实施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立“生态优先”理念,科学界定功能分区,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内容来自dedecms

   【纵深】 织梦好,好织梦

   苏州紧密结合自然禀赋实际,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注重系统性布局、协同性建设,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照江苏省部署要求,苏州以“应保尽保、该划全划”为原则,划定了总面积达3205平方公里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37%,比例在全省最高。同时制定了配套的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和监督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了生态红线保护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年度重点工作、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对各地生态红线区保护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切实树立起了一条开发建设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高压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照苏州市整体作为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我市制定出台《苏州市主体功能区实施意见》,优化“两轴三带”(沪宁东西发展轴、苏嘉杭南北发展轴、沿江发展带、沿湖生态带、沿沪发展带)城镇发展空间、“四个百万亩”(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农业发展空间和以生态红线为主体的生态空间格局,推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合理均衡分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和开发强度的综合分析,以乡镇和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将全市6654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以生态红线区域为基础划定禁止开发区域。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的产业准入导向,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发展优势产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优化城乡规划布局,按照国务院审批通过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4个县级市市区,50个镇为骨干的“1-4-50”城镇体系,把握特大城市的发展定位,尊重客观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全面完成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加快盘活闲置、低效存量建设用地,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尊重自然格局,传承历史文化,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加强古镇、古村落环境保护,保持江南水乡特色风貌,让市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内容来自dedecms

   除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外,苏州还致力于构建低碳高效的生态产业、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幸福安康的生态人居、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高效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让“人间天堂”的美誉实至名归。 内容来自dedecms

   让“守望者”不吃亏“生态红利”激发保护动力 dedecms.com

   【案例】 内容来自dedecms

   今年8月份,吴中区金庭镇东村张家湾因一块数十亩的土地拿到了1亿元的生态补偿金。

copyright dedecms

   金庭镇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按照规划,到2030年该镇将成为真正没有制造业的小岛。张家湾的这块地位于太湖风景区西山岛西侧,面朝太湖,风景绝佳,如果按照正常的土地拍卖,金庭镇仅拍卖这块地就能拿到数千万元的留成资金。但是,根据规划,这块土地将用作生态用地。为此,镇里得到了这笔生态补偿金。 copyright dedecms

   【纵深】 copyright dedecms

   为永葆“鱼米之乡”本色,保证生态“守望者”不吃亏,早在2014年,苏州市就出台了全国首部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和20多项地方性法规。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77亿元,每年有103.88万亩水稻田、29.24万亩生态公益林、165个湿地村、64个水源地村、8.97万亩风景名胜区获得补偿。生态补偿机制激发了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其中沿太湖的96个村庄已经全部挂上了“湿地村”的牌子。 织梦好,好织梦

   为促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去年7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江苏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简称“一办法两体系”,将“绿色GDP”正式纳入考核体系。苏州作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生态补偿等方面继续发力,在富民的目标下,力争把生态红线转变成“生态红利”。

本文来自织梦

   “有政策支持,我们就更有底气了。”金庭镇党委书记谈建强说,“不拍地能得到1个亿的补偿,这是个政策导向,激励我们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沿太湖绿色发展要做好减法,这块土地不拍了就是在做减法;保护环境还要做加法,生态补偿1个亿,就是在做加法。实施绿色生态保护,政策上给了我们动力。” copyright dedecms

   补齐生态短板污染防治攻坚植入“最强大脑”

内容来自dedecms

   【案例】 内容来自dedecms

   苏州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污染防治仅靠人力执法,已远远跟不上节奏。为此,今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电脑前,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登录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轻点鼠标就能掌握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368件交办信访案件整改的全部进展和督办流程等情况,全市3.6万家排污企业排口监测数据也一目了然。信息化和大数据犹如给污染防治攻坚植入了“最强大脑”。 织梦好,好织梦

   【纵深】 copyright dedecms

   对苏州来说,要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最大短板就是生态环境,夺取“三大攻坚战”全面胜利,任务最紧迫、最艰巨的就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此,去年以来,苏州深入开展了“两减六治三提升”即“263”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提升三年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花大力气补齐拉长生态环境短板。

内容来自dedecms

   为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得“稳、准、狠”,今年5月份,苏州在全国创新性开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建设,将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嵌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苏州”建设。10月24日,这套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将构建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一张网”,实现“市、市(区)”两级环境信息互联互通,建成“情报、指挥,决策”三大平台,覆盖“水气土废”四大领域,满足“市、县、镇、园(化工园)、企业”五级网格协同。这个平台对17个部门、135项数据清单进行清理、整合,覆盖全市所有国土面积、3.6万家排污企业等,基本形成全市生态环境“一张图”。同时可对全市生态环境进行数据查询、多维度分析,并进行生态环境决策、专项调度指挥。平台还与全面从严治党“智慧监督”平台进行实时数据对接,及时移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违纪问题和失职线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苏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蒋勐介绍,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建设是苏州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打赢“三大攻坚战”重大决策部署的创新之举,是纪委监委嵌入监督和职能部门业务监管形成合力的有益探索。该平台将解决以往环境数据分散、信息不畅等问题,构建环境管理、科学预警、智能响应、监督评价一体化运行机制,用数据支撑管理、数据辅助执法和数据科学决策,为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基础。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