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8-01-1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新北区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机遇,坚定信心,上下合力,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民生质量持续改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copyright dedecms

  一、综合

copyright dedecms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05亿元,比上年增加90.73亿元,同比增长13.0%(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9亿元,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467.65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工业增加值445.45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8.71亿元,同比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2.4:35.7调整为1.9:59.1:39.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12.77万元,同比增长11.5%,按现行汇率折算突破2万美元,达2.1万美元。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89.8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49亿元,同比增长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10.55%。金融存贷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00.21亿元,比年初增加75.88亿元,同比增长13.76%;贷款余额499.73亿元,比年初增加78.04亿元,同比增长18.49%;存贷比71.37%,同比上升3.83个百分点。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与农村

内容来自dedecms

  农业生产成果丰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3亿元,同比增长9.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69亿元,同比增长9.6%。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30.6万亩,同比下降3.1%,粮食总产量达14.7万吨,比上年增长2.7%,粮食亩产480公斤,比上年增加27公斤,其中小麦、水稻单产分别为343公斤、638公斤,比上年增加19公斤和8公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当年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08万亩,累计达5.06万亩,并实现了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全覆盖。大力推进设施蔬菜、无土草坪、花卉苗木等三大农业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蔬菜、花卉园艺、特种养殖、采摘体验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完成成片造林0.523万亩、四旁植树51.23万株、新建农田林网1.3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14.56%,全区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8万亩,种植绿肥5000余亩,应用商品有机肥3000余吨,创建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机械化水平实现新突破。新增高速插秧机61台,联合收割机63台,条播机84台,育秧流水线8台,中拖33台,购置农业机具总价1986万元,在水稻机械化栽插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通过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先进区省级验收。建设涉及规模化粮油生产和初加工、蔬果花卉、草坪、农业生产物联网应用、现代渔业养殖、现代畜禽养殖等七类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16个。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第二期建成投运,共计改善灌溉农田3.53万亩,农用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2提高到0.64,并已初步发挥效益。投入1610万元对孟河镇黄山片区约1.55万亩农田进行统一规划、连片整治,全面配套完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和谐美丽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省级“四有一责”先进区,10个村获市级“四有一责”先进村,区获省级“四有一责”先进示范区荣誉称号。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35.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027.4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85.3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92.6亿元,同比增长15.6%。企业效益逐步回升。全区实现利税190.2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底回升2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38.6亿元,同比增长22.2%,比上年底回升26.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5.5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33.7%。重点产业发展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2.8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工程机械完成产值159.8亿元,同比下降8.8%;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完成产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15.8%。化工行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产值620.1亿元,同比增长14.7%。光伏行业有所回暖,23家列统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2.4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7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利税7亿元,较上年增加5.6亿元,实现利润由上年亏损8.1亿元减亏到仅0.4亿元。生物医药业完成产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3.7%。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省口径)完成工业总产值1014.2亿元,同比增长16.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彰显活力。外资企业完成产值1106.1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和19.8%,比规模工业增幅分别高4.1和4.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6.5亿元,实现利润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104.2%。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全区856家规模企业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20家,比上年增加2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2家;利税超亿元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其中利润超亿元企业18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年销售超百亿企业达到3家,当年新增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copyright dedecms

  四、服务业 copyright dedecms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8.71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96亿元,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保持增长。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17.06亿元,同比增长18.8%;住宿餐营业实现营业额19.13亿元,同比增长6.6%。万达广场、丰臣国际广场、519国际风情街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拉动消费作用显著,其中万达广场实现销售10亿元,同比增长11%;26家品牌汽车4S店全年销售汽车2.96万辆,实现销售额67.7亿元,同比增长17.3%。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猛,淘常州电子商务销售全年突破3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3%;四海商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建立全国首家海外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现代物流业稳中有进,燕进石化获得国家4A级物流企业称号,海航物流成为省级物流技术中心。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新整合的常州动画软件和文化创意服务业集聚区荣获“2012年度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先进单位”称号,常州综合物流园被评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特色旅游持续火爆。月星环球港、迪诺水镇、新龙生态林等项目进展顺利,东经120观光塔完成安装,恐龙园内“勇闯恐龙山”、“十四号医学研究所”等项目改造完成。环球恐龙城各景点和单位全年接待游客达到470万人次,其中中华恐龙园全年接待游客365万人次,完成营业收入4.5亿元;恐龙谷温泉,三河三园,恐龙谷大剧场接待游客5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0.68亿元。“中华恐龙园”商标成为江苏首个以“中华”字样冠称的国字号商标。新北区乡村旅游协会正式成立,新碧江园生态园和健康生态园两家乡村旅游企业被评为“十佳特色乡村”旅游点。 dedecms.com

  五、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投资总量持续攀升,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有效投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1.52亿元,同比增长19.41%;其中工业投入366.83亿元,同比增长17.45%;服务业完成投资254.08亿元,同比增长22.07%。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凸显。全年在建项目632个(剔除房地产),其中亿元项目98个,较上年增加9个,当年完成投入216.89亿元,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6.56%;在建项目当年完成投资的单体规模达到7614万元,较上年增加1994万元。新龙生态林一期、富德能源化工、朗盛三元乙丙橡胶和仓储、世茂房产等四个项目当年投入超10亿元。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创意产业步行街、新润石化仓储二期、雅居乐星河湾花园等服务业项目的开工建设,推动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0.88%,同比上升近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制药等主导产业完成投资301.14亿元,较上年增长24.08%,快于工业投入近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放缓。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需求得到抑制,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40.33亿元,同比下降5.1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58%,同比下滑5.8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1083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竣工面积1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1%;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64万平方米,销售额1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62%和10.96%。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全区100项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全年共完成投资281亿元,宝菱重工一期、光辉涂料、佳讯光电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骠马汽车、中盐常化、中油华东、朗捷仓储等73个项目进展顺利,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

本文来自织梦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利用外资量质并举,对外贸易克难求进。新批利用外资项目83个,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新批及增资项目43个;新增工商登记外资项目90个,比上年增加14个;新批及单次增资工商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4个,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20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到账外资结构优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92亿美元,占实际到帐外资比重达77.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到帐外资7.14亿美元,占制造业到帐外资的70.1%。对外贸易难中求进。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1.32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出口总额67.05亿元,同比下降6.14%。规模企业数量增加,全年有进出口企业实绩的企业970家,同比增加50家,其中累计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46家,与上年持平;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18家,同比增加4家。外资企业形势好转,外资企业累计进出口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省级出口基地实现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全区首家省级出口基地。境外投资势头迅猛。全年完成中方协议投资额5760万美元,同比增长151%。江苏天合太阳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在卢森堡新设天合光能卢森堡海外系统有限公司,中方协议投资达3458万美元;有则科技增资307.35万美元,加速扩张日本新能源开发及光伏发电市场;星宇车灯、雷利电机、乐奥医疗科技、杰士顿车辆等企业纷纷在境外开拓国际市场。 dedecms.com

  七、专题园区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落实创新发展战略,探索创新园区机制。“四园”(创意、生物、光伏、动力装备)全年完成营业总收入725.9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510.3%;科技活动经费总投入38.9亿元,同比增长33.7%;126家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417.8亿元,占“四园”企业营业总收入62.9%。三螺旋创新合作成效显著。以政府、产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三螺旋创新合作为核心,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打造出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互动融合,密切结合用资介的“常州模式”,有力地支撑了园区的发展。园区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303亿元到2013年725.9亿元,年均增长54.8%。产业创新系统的枢纽区初见雏形。建成各类创新服务机构199个,研发机构119家;累计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12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09人;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高新区获批“江苏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被省政府列为全省5家创业投资集聚区之一。 内容来自dedecms

  八、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本文来自织梦

  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嫩江路等16条道路、8条河道进一步完善了北部新城基础设施。滨江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园、航空产业园、中石油地块、小黄山风景区等园区重点路网日臻完善。新龙生态湖音乐喷泉、新龙生态林一期380亩启动区建成开放。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在省内率先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荣获省政府“突出贡献奖”,高新区管委会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全区整治村庄1063个,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18个、二星级“康居乡村”277个、环境整洁村768个。闲置地块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绿化面积84.98万平方米。城市管理不断强化,在全市考评中名列第二。拆迁安置有序推进。全年完成三井华山社区地块民房企业、兴荣地块企业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实施了罗溪航空产业园、动力装备产业园、春江镇新龙生态林企业、西夏墅镇S122省道和政泰路、S238省道孟河和春江段等30个项目的动迁工作,拆迁总面积176.04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54.58万平方米,安置居民3485户。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水、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步改善势头,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生态环境6项指标已提前完成5项;关闭重污染化工企业10家,全面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企业12家;完成9条黑臭河道24项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4家企业雨污分流专项整治。污染减排进一步见效。全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名列全市前茅,全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提前完成“十二五”存量削减目标。完成水减排项目31个,大气减排项目11个;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铜冶炼落后产能0.2万吨。生态建设进一步推进。完成罗溪、三井、龙虎塘三个镇(街道)国家级生态镇创建工作,实现常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镇(街道)创建全覆盖区域,国家生态工业园区41项重点工程完成38项。 织梦好,好织梦

  九、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1家。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企业承担重大项目能力明显提升,全年获得省以上科技项目立项132项,争取资金1.43亿元。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30场,签订合作协议94项。专利申请10176件,其中发明专利2851件;授权专利4970件,其中发明专利34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72件。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1家、市级孵化器2家、市级加速器2家,新增孵化器面积25.8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孵化企业255家。创新人才加快聚集。签约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名,累计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37名,位居全市第一;承办了中国科学院“百人学者论坛”学术年会。品牌战略逐步推进。全年新增4个驰名商标,15个省著名商标,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8件。 内容来自dedecms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体系持续优化。全区设普通中学16所,其中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22所。全区在校学生48386人,专职教师29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教育发展优质均衡,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天合国际学校二期、飞龙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建设工程有序推进。特色教育不断彰显。“一校一品、一校多特色”局面已然形成,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春江小学等校的文化建设;龙虎塘小学等4所学校分别被评为市科学教育、德育特色学校;百草园小学等3所学校入选区“十佳道德讲堂”;新桥幼儿园高标准通过市特色幼儿园验收。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新增市教坛新秀25名,市教学能手15名。实施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占比名列全市前列。

本文来自织梦

  医疗保障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日益提高。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13个,其中各级各类医院、卫生院16家(含常州四院新北院区、华山医院和鼎武康复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283人,其中医生94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482张。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常州四院新北院区、三井新医院投入使用。以常州第四人民医院新北院区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建立我区第一个国际医疗服务平台。实施“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实时共享。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根据一村一室及卫生计生合一的总体要求,重新制定全区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布局调整及标准化建设,将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春江人民医院列入二级医疗机构建设单位,孟河镇卫生院按中医专科医院发展,薛家镇卫生院按照中心卫生院标准加快建设。大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新农合筹资标准,按人均560元标准筹集资金,实际参保269506人,参保率100%。

copyright dedecms

  文体活动蓬勃发展,群众生活多姿多彩。文体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开展“文化惠民月月送”系列活动,组织孟河镇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成功创建2个省五星级农家书屋;新增10个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示范社区,新建6个区级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和25个全民健身点。精心构建群众体育活动平台,成功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系列赛和区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精心组织参加第十四届市运会,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立了区文学协会,组织超市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实现送文化下乡工程,送电影2032场、送书12万册、送戏133场。

本文来自织梦

  十、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500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分别净增参保8556、16799、8324人;城居保参保人数93551人,其中缴费人数52608人,参保率已达到99.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至140元,全年增发养老基金1868万元,发放率达100%;全面完成新龙生态林项目96个村组、11273名农民纳入保障、参保、补缴等业务工作,并为2608名前补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1.31亿元。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570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3117万元、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经费1429万元、低保边缘困难家庭生活补助金703万元。不断完善大病困难群众“一站式”医疗救助模式,共救助大病困难群众3033人次,落实医疗救助537万元;规范有序开展慈善工作,发放慈善救助金517万余元。完善爱老助老服务工程,圩塘康乐中心三期建设顺利,新增床位600张;建成10家老年人助餐中心,助餐总人数达1500余人。加强残疾人保障工程。为全区9300名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险,持证残疾人投保率100%,并建立投保动态管理和理赔绿色通道。和谐社区建设水平提升。全面实施行政村(社区)区域优化工作,原有行政村149个、社区45个优化调整为行政村48个、社区60个。人口管理得到加强。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7.7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常住人口62.14万人,全年出生婴儿4283人,出生率7.2‰,自然增长率2.4‰,计划生育率达99%。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68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8673元,比上年增长11.4%。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