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五”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一)

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五”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一)

发布时间:1970-01-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一、现状和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主要成效 dedecms.com

  “十二五”时期,南京市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土资源部的工作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耕地红线为底线,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全面履行国土资源部门职能,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 内容来自dedecms

  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面完成 copyright dedecms

  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意见》、《南京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实施方案》、《南京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南京市设施农用地保障实施方案》,探索构建融合数量、质量、空间与生态四位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积极探索协调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新机制,印发《南京市耕地保护补贴暂行办法》,建立全市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激励机制;全面落实法人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和属地耕地保护责任,推进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市场化配置和周转使用制度;建立“管养结合、用养并重”的耕地数量与质量同步建设机制。开展了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城市周边和交通干线两侧地力等级高、耕作条件好、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截至2015年底,我市耕地保有量为355.76万亩(含可调整地类),为规划目标354.05万亩的100.48%。划定基本农田341.72万亩,比规划目标341.08万亩多划0.64万亩。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15.27万亩,新增耕地9.68万亩,形成土地综合整治建新指标5.6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总规模达到142.45万亩。 内容来自dedecms

  2.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得到全力落实 织梦好,好织梦

  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各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加强计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安排用地计划,重大项目实现应保尽保,规划空间、计划指标保障有力。强化资源供给、政策支持,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了重大项目保障工作机制,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新型城镇化和新兴产业用地,优先安排社会民生用地。为创新增减挂钩指标使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了用地指标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共安排各类用地计划17.57万亩,有效服务保障了60个省级重大项目、1000个市级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保障了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共争取试点指标4.24万亩,已复垦约2.2万亩,有效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的不足。 织梦好,好织梦

  3.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成果落地见效

内容来自dedecms

  2012年7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了南京市开展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试点方案,我市本着先行先试原则,先后出台了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1+6”政策及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与节地提效两大平台,切实实现全市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从低效向高效、从争取增量向挖掘存量、从零星分散向集中积聚、从项目管理向制度设计、从部门管理向共同管理的“六个转变”;稳步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建库等部级试点,有效缓解机制束缚、破解资源瓶颈;全面推进两轮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立各类用地指标交易市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健全土地统一储备机制”、“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等综改任务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项事权下放分局,行政许可纳入集中审批。

dedecms.com

  “十二五”期间,建设用地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城乡建设用地上图规模使用67.08%,符合规划进度安排;全力推进部、省、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积极创建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区),栖霞区成功创建全国模范区,南京市及栖霞区、雨花台区成功创建省级模范市与模范区。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规模由每亿元526.3亩降低到287.7亩,下降45.3%;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水平由每亩19.0万元增长到34.8万元,增长83.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成果显著 本文来自织梦

  全市地质找矿工作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南京—镇江地区重点勘查区专项规划(2013—2015年)》和《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为引领,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得以延伸。其中,宁芜、宁镇、溧水—高淳、溧水花山4个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区的评价工作和宁芜、宁镇地区深部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工作稳步推进;铁、铜、铅、锌、金、银等重要矿产资源“攻深找盲”取得新成果,梅山铁矿、冶山铁矿、栖霞山铅锌矿、云台山硫铁矿、爱景山锶矿等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地区接替资源找矿取得较大突破,其中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工作荣获2013年度全国“十大找矿成果”之一;以“溧水区土地质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等为代表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在区域生态环境、农业地质、土壤质量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织梦好,好织梦

  认真落实生态国土建设的有关要求,坚持“严保细用”,在“保”上坚决淘汰关停一些粗放开发、污染较大的小型露采矿山,构建矿业秩序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全市范围“禁粘”。目前,矿山企业“多、小、散”等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矿业规模结构得到优化,矿山企业(除地热水外)现有15家,较2010年末减少83%;大中型矿山数量和比例大幅度提高,全市矿业布局日趋合理。在“用”上细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促进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目前已有试点单位5家,其中3家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单位绿色矿山建设情况已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本文来自织梦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全国率先开展《废弃露采矿山治理修复规划引导》编制工作。将矿山治理修复与土地开发相结合,形成建设用地4586亩,对具备复垦条件的复垦成农用地,置换建设用地指标3140亩;选定渣土弃置场5个。成功申报麒麟科创园青龙山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家示范工程,获得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项目补助资金3.4612亿元。通过实施京沪高铁沿线(南京段)矿山地质环境省级治理工程,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600万元。大力推进矿山关停治理,完成了115个废弃露采矿山治理,治理面积约2363万平方米。建成江苏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南京成为江苏省唯一拥有2个国家地质公园和1个国家矿山公园的城市。完成了南京市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摸清了南京市地质资源家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国土民生得到倾力改善 内容来自dedecms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推行“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简称“四全”服务模式),全力打造“阳光工程”,推广“慧眼守土”国土资源综合动态智能监管系统,提高了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效能。市、区两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完成整合、机构正式成立;六合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统一登记试点、高淳区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取得良好成果,首批集体、国有不动产登记证书均已发放。国土资源管理政府信息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出台文件衔接省政府93号令落地实施,全市征地政策平稳过渡;出台征地管理新规,推行拟征地项目入库管理,严格程序要求,强化资金管理;全市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用地231宗,用地总面积1473.63公顷;修订集体土地征收涉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规范征收行为,切实维护被拆迁农民合法权益。推进了依法治访,加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落实局领导周三接访主副班制度;强化涉土信访矛盾联动化解处置,依托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流程,逐步引导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表达诉求,为全省提供了样板。全面落实《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认真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强化群测群防,落实各项应急预防措施,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治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治理资金1.51亿元,完成了55个危险性和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治理(消险)工程;全市汛期地质灾害灾(险)情全部做到及时有效处置,实现了零伤亡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7.法治国土建设全面推进

内容来自dedecms

  积极推进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全面依法行政,全力扩大“六五”普法示范,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严格规范文件管理,推进权力阳光运行,落实政务信息公开,依法维护国土民生,协同加强违法管控,完善法律社会监督,编制《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标准化手册》和行政权力清单。执法监管模式由事后查处向早期治理转变、由单一作战向协同联动转变、由片面惩戒向疏堵结合转变。“十二五”期间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获得部级表彰一次、省级表彰五次、市级表彰三次,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列为省、市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创建点。全市违法用地总量已从“十二五”初期的每年4—5万亩下降到1.8—2.5万亩,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8.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力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国内率先做到全市地籍数据实时汇交、集中统管、分权使用,地籍业务网上带图运行、实时过程监控,实现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深化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应用,在全国率先完成国土资源“一张图”基础数据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构建了“城乡一体、集中统管”的数据管理模式,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现势性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覆盖了“批、供、用、补、查、登、保”等各项业务;综合监管平台实时监管全市国土系统各类业务办理情况,基本掌握土地开发利用状况。构建“三个面向”(面向对象的全面服务、面向资源的全域监管、面向事项的全程保障)的服务模式,建设图文一体、业务协同、立体关联的办公平台,围绕资源、业务、效能三大重点加强监管。建成覆盖市、区、国土所三级的南京市国土资源系统政务内网;建成业务办理状态信息外网公开查询系统方便公众实时查询,为推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三五”时期是南京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更加迫切,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国土资源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

dedecms.com

  1.国家重大战略的叠加为南京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保障发展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三五”时期,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为南京提供了全新的时代机遇。国家级江北新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为南京开辟了更大发展空间。按照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是“十三五”区间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市委市政府明确进一步发挥综合枢纽优势,加快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也将伴随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五区正处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时期,均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作为支撑,全市新增用地总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居于高位。 本文来自织梦

  2010年至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从175800.82公顷增加到186438.7公顷,共增加10637.88公顷,年均增加2127.58公顷,年均增长率1.18%。国家今后将严格限制东部地区和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在国家逐年削减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基础上,省级计划安排转为向苏中、苏北倾斜。因此我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dedecms.com

  2.落实国家“藏粮于地”战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耕地资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始终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于人多地少的南京尤其如此。当前,耕地资源正面临遭受挤占、退化、污染、抛荒等忧患,“数量吃紧、质量下降、生态恶化”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国家实施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既对耕地数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也对耕地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织梦好,好织梦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我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354万亩,2015年底,我市实际耕地总量为356万亩,略高于2020年目标任务,其中江宁、溧水、浦口等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已经低于保护目标,区域性保护目标难以完成。同时,我市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主城六区基本没有自行补充耕地的能力,所有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均需通过省、市指标交易市场进行补充,而新五区正处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时期,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压力。全市已无法在市域范围内实现耕地数量的占补平衡。此外,我市耕地布局尤其是城市周边耕地破碎化较为严重,集中连片程度不高。同时,伴随鼓励休闲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现象突出,耕地的“非粮化”日益突出。北部地区苗木花卉种植、南部地区水产养殖等结构调整对当地耕地地力均带来一定影响。

本文来自织梦

  3.经济新常态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国土资源领域管理要以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既要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住耕地红线、“双零”目标、群众权益不受损等底线要求,又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拓展改革创新路径,释放更多资源红利。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新部署,及时化解风险矛盾,既要深入推动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又要回应基层发展新诉求。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52.73万亩、增长46.02%,城镇人口增长59.65万人、增长7.45%,城镇建设用地增加速度是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的3倍多。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减少36.52万人,农村建设用地仅减少3.93万亩。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明显不协调,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对城乡统筹的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规划、计划、市场等手段,确保一定规模的供给,注重调整用地结构、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土地综合利用,做到土地要素保障既确保适度规模,又提高供给质量效率。

copyright dedecms

  4.推进绿色城市建设,要求构建国土资源保护利用新格局

织梦好,好织梦

  我市耕地生态功能减退,土壤污染、地质灾害隐患、采矿对自然景观和土地的破坏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矿产资源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有待进一步优化。南京市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必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进一步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开发格局;践行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拓展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推动地质矿产工作与土地管理的衔接和融合,进一步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开发格局。

dedecms.com

  5.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深入推进法治国土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我市法治国土建设任务仍然较为繁重,国土资源管理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依法行政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总体上走在全省和全国系统前列,但仍然存在动力不足、速度偏慢、特色创新不显等问题,基层和群众对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获得感和认同感还不是很高;行政争议案件办理还面临数量持续攀升、问题相对集中、处理难度加大、审查标准更严等问题;土地执法监管虽然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违规用地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违法违规用地量以及涉土信访量仍然处于高位。法治国土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已经到了提档升级的重要关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