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山东省青岛市“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下)

山东省青岛市“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下)

发布时间:2018-05-04 作者:派智库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二)创新突破重点领域。

  1.种业。加强政策扶持,健全种子管理服务机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强化种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提升种业科技支撑能力,在花生、蔬菜、肉牛、兔、海洋生物等方面打造全国一流的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一流的良种示范展示评价体系。支持建设脱毒马铃薯组培中心、蔬菜育苗中心、无病毒良种苗木组培中心和驯化繁育基地。到2020年,市级以上种业研发中心达到10个,建设8个农作物、林木和果茶花卉新品种综合试验站,良种繁育基地达到30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

dedecms.com

  2.农业机械。鼓励、引导农业科技创新面向农业生产,注重农机与农艺结合,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统筹各环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创新,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精深加工、设施农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修复等重大技术装备上实现突破,攻克一批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引导粮食生产向产前种子机械加工处理、产中机械植保、产后粮食烘干贮藏和加工延伸。积极发展适用丘陵山地的轻型、便捷、高效机械,提高花生、蔬菜、果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畜牧养殖青(黄)饲料收获、废弃物处理等的机械化,推进海洋养殖机械装备研发和应用。加快智能农机工程建设,推进农机服务的网格化管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农产品加工。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地就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工商资本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实行节粮技术改造,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创新蔬菜保鲜、加工技术,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加大标准化畜禽屠宰体系建设力度,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支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加大胶州、莱西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平度莱西粮油加工聚集区、即墨莱西畜牧业加工区、胶州食品加工区、城阳海产品加工区等聚集区的发展基础,带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4.智慧农业。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的示范应用,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和物联网应用系统,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农业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设智慧型气象、农机综合服务系统,推进直通式气象服务和农机服务网格化管理。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完善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到2020年,农民合作社智能监测点达到1000个,智能农机专业合作社500家,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园达到500个。

本文来自织梦

  (三)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完善“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110服务功能,建立农作物信息服务系统和农业“专家云”服务平台,实现与全国农业信息库和专家库资源共享。大力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农药经营和使用人员1万人,建立村级信息员、质监员、农技推广员、农药协管员“四员合一”服务队伍。继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科研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间的多种形式合作,促进科技与农业产业的有效结合。推广经济作物机械、玉米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械等10类农机化新机具,以及保护性耕作、深松等10项农机化新技术,引进航空植保、烘干仓储、宽幅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机具技术,构建大田粮食生产节水高效技术体系,推广小麦宽幅精播和氮肥后移、玉米机械精播、花生“两增三改”、马铃薯“三膜两控”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畜牧业节约型和生态养殖技术,支持里岔黑猪、平度高端肉牛、琅琊鸡等本地特色产品做优做强。提升深海养殖技术和远洋捕捞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海珍品养殖退出近海走向深蓝,加快冷藏、加工运输、补给等渔业辅助船舶发展。2020年,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织梦好,好织梦

  (一)产地环境安全管理。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评价制度,集中力量对农产品主产区、工矿企业周边等重点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定位监测,全面掌握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摸清产地污染底数,把好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关。制定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根据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科学确定适宜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及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最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加强与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工作的衔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抽查、监测,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投入品监管。依法规范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登记注册和审批管理,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许可,严控隐性添加行为,严格实施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全域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建立健全高毒农药政府储备制度,落实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主渠道,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提高优质农业投入品覆盖面。建立全市统一的农药安全监管信息追溯制度,探索实行低毒生物农药补贴政策。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装备建设,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实施检打联动,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继续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专项打假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证照生产经营、制假售假等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对畜禽屠宰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的指导服务和验证抽检,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全面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分门别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管理指南,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畜牧防疫条件的动态管理,加快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到2020年,建设300个以上村级(合作社)农产品检测室,创建30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建设600家企业农产品质检机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制定质量追溯管理制度规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公共信息平台,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率先将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的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追溯试点,创建一批追溯示范基地和产品,并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全市涉农镇(街道)农产品质量检测数据实现即时采集上传,畜禽养殖、屠宰、饲料兽药投入品等生产经营企业纳入畜牧业安全监管平台,入网率达到95%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五)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运行机制,推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提高风险评估、提前预警、快速反应、决策处置和预警保障等综合能力,依法、科学、有效、及时预防和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生命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 dedecms.com

  六、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一)推进县域工业转型升级。按照突出特色、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农村工业功能区规划,充分利用老市区工业企业定向迁入各区(市)产业聚集区的契机,发挥10大县域工业功能区和50个产业集聚区的带动辐射效应,实施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双轮驱动”,加快功能区建设,打造一批产业集中度高的战略性发展平台。推进“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加强企业间配套协作,提升各环节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促进产业资源要素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成长性好的重点产业集群。即墨市重点打造汽车、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胶州市重点打造高端装备、电力电气、现代物流三个千亿级产业链,培育壮大航空制造与维修,以及互联网经济和临空产业等新业态、新模式;黄岛区重点提升发展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平度市着力提升电子家电、食品加工、生态化工等产业集群;莱西市重点发展橡胶轮胎、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筛选出一批骨干企业,培育成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制造业标杆企业,带动农村工业整体做大做强。到2020年,县域工业总产值达到5500亿元,占全市45%比重,形成一批千亿元工业园区、百亿元产业和十亿元企业。 织梦好,好织梦

  (二)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农村服务业能级。促进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科技和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统筹农产品流通网络布局,继续实施供销“新网工程”,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流转顺畅、竞争有序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鼓励农产品加工、贮藏、物流、营销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加快农产品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联结农户和市场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流通新型业态。创新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发展农村旅游休闲、商贸流通、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dedecms.com

  (三)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依托现有的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农业节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创意、民俗传承等新型业态,提升农业农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发展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历史民俗等六大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景观旅游村镇。到2020年,培育20家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建设50个休闲农业观光园、科普园和体验活动园,打造大沽河生态旅游带,西岸、北岸新城休闲农业区和大泽山、崂山、大小珠山休闲农业区。建成5条山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2处森林体验基地和养生基地,培育40个乡村旅游强镇、8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市打造休闲农业节会100个,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20亿元以上。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完善森林旅游发展体系,开展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娱乐等活动,森林休闲体验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 dedecms.com

  (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海洋+”行动计划,加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资源、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创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构建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与加工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建立密切合作,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扶持2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创建20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与流通业融合发展,建设15个高档次的农产品批发流通市场,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发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股份合作,扶持经营主体向产业上下游跨界发展,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深化分工协作,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联盟。鼓励打造“一社区一品”“多社区一品”“一镇一品”,向大产区、长产业、名品牌链转型发展,到2020年,省级以上专业村达到200个。 copyright dedecms

  七、农村“互联网+”模式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信息开放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系统,采取政府扶持指导、市场运作、公益为主的模式,积极实施农村电商“4215工程”,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的创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村服务平台,支持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制定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计划,鼓励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制定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建设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培育电子商务示范镇(街道),建设村级益农服务站,扶持“淘宝村”、农业创业园区建设,创新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5%以上,建设3-5个重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区市建成一个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50个电商示范镇(街道),500个电商示范村(社区),培育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村电商企业100家,农业电商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实现镇(街道)驻地和中心村物流配送全覆盖,基本实现“产运销”一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智慧型农机综合服务系统,推进农机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快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平台、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国供销青岛农产品物流园、青岛国际农副产品贸易中心、搜土地网等平台,打造1000个村(社区)级示范信息服务站。建立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预警和追溯体系,推进农业行政管理高效化。强化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培训,建设10处农业创业园和孵化器,大力发展众筹农业,引领10万农业“创客”,带动百万农民利用互联网致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发挥三农服务商、电商平台、P2P平台和传统金融机构优势,利用互联网打造融合农村社区金融、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的综合助农服务体系。丰富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整合农村闲散资金,释放农村金融需求,缓解农村与农业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矛盾。大力发展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技术等新型支付模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农村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机构的竞合机制,实现传统金融的深度与互联网金融的广度有效结合,创建农村金融新生态。利用大数据建立健全农村征信体系,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落实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

本文来自织梦

  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采取出租、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信托机构,支持村集体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委托代理服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家庭农场集约化和规范化水平,推动其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促进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鼓励开展供销、股份、土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合作社联社发展。到2020年,培育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00家,跨地区、跨行业、集生产、加工、运销为一体的合作社联社100家。支持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小微企业,鼓励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烘代储等服务。以自愿、平等、互利为基础,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链延伸的有机结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相互持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混合所有制经济。

dedecms.com

  (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确立市(区)级、镇(街道)级农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构建公益性服务新模式。在完善各级农业科技“110”服务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成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鼓励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采取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开展粮食烘干、仓储物流、农机存放等与生产、加工、流通相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进程。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建立一支年富力强、高效精干、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探索将现行的共同共有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为成员按份共有产权制度,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有条件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保障农民财产权,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等权利。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发展与承包大户、技术能人、企业等的股份合作经营。根据村庄类型、资产规模,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全市基本完成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和分配机制。

dedecms.com

  (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率先完成农地经营权证颁发工作,推进土地“确权确股确利不确地”进程,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宅基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程序,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强化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化的保障。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用地政策,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

本文来自织梦

  (五)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强化法制保障,加大政策支持,有序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健全市、区(市)、镇(街道)三级联动的多层次、广覆盖、多功能、优服务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建立农村产权数据库,规范交易规则,优化交易模式,完善交易品种,促进农村产权(资产)评估、担保、会计服务、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发展,提升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发现、资源配置、投融资等服务水平。赋予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鼓励引导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地、宅基地、海域滩涂、山林等各类产权进场交易,推动农村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发展。强化政府监管,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信息公开和服务监管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健全纠纷调处机制,降低交易风险,促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运行。

dedecms.com

  (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创新金融服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贷款,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综合授信,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营销贷款业务。继续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融资改革,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开展海域使用权、农机具、订单、大棚和养殖权、捕捞权证抵押贷款;完善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加强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和企业债券。组建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业务。探索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有效途径,鼓励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丰富农业险种,逐步把蔬菜、水果、花生等纳入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推进农产品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探索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到2020年,初步构建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农业保险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dedecms.com

  (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加强生态保育。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2020年推广水肥一体化60万亩,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补贴配送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全面应用生物有机肥、高效缓(控)释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区域性农膜回收与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100%。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建设70处以上畜禽粪污处理示范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污染修复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降低60%以上。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山水林田海库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一批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水生态监测达标率达到76.7%。

dedecms.com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破解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难题,停止农村分散建房审批,推进农村建房向集聚建设转变。按照“规模化、组团式、生态化”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新村(新社区)。继续加强农村新型社区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分级建立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网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功能,提升农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实施公交全域统筹,推进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与农村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行、管护和综合利用机制,支持民间资本以BT、BOT等形式,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建设。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每年打造10个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省级达标村,到2020年,形成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 本文来自织梦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继续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重点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抛弃和焚烧等脏乱差问题,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功能提升、农村改水改厕改暖、村庄绿化提升等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旱厕卫生化改造,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镇村全覆盖。加强农村周边工业“三废”排放和城市生活垃圾堆放监管治理。聚焦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切实改善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保护农村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村镇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居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良好风气。

dedecms.com

  (四)传承弘扬乡村文化。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创建文明小城镇、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以“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为原则,进一步发掘和传承以胶州秧歌和茂腔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加强“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突出雄崖所历史文化名村、棉花社区特色民居村、西姜戈庄现代新村、韩家营特色民俗村等保护和建设。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健全农村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群众文体活动广场,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规范提升、村文化大院覆盖、农村文体小广场建设等文体工程,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各类文化人才,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推动乡村文化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保障措施

dedecms.com

  (一)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总量,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持续增加对粮油生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农民培训教育、卫生医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粮食生产区建设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探索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健全耕地保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需要,允许将集中连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规定用于完善农田配套设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壤改良和培肥,适时启动缓控释肥肥料应用补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把资源力量集中到按照规划需要长久保留的特色村和将要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着力打造精品和亮点,对近5年要撤并村庄、空心化率高村庄以及户少偏远小村庄,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贯彻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大农村扶贫投入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率先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进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统筹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成覆盖城乡的电力、通信、公交、饮用水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和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硬件设施与管理力量同步提高,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卫生均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方式,推进城乡共建,城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创新,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育,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都市型生态环境网络。统筹制定和实施与实际相符合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开放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统一,以农民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加大财政反哺力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推动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工农关系协调深入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三)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农村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事业建设。探索实施涉农信贷投放与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的“双挂钩”政策,实施多层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切实防范涉农信贷风险。研究成立青岛市农业产业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成立涉农投资公司,推动建立各类涉农融资担保基金,加强与融资担保、保险机构、信托机构合作,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农村。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 dedecms.com

  (四)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创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市。设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办好“农民大讲堂”,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充分调动我市各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力量,全面对接农村技能岗位要求,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拓宽致富增收渠道。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扶持体系,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人才发展各项政策,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人员等扎根农村,投身农业。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加快培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强化法律法规保障。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执法力量,探索推行对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的综合执法,依法维护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法治教育,把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强化农资打假,打击坑农害农行为,杜绝假劣农资进入市场、进入农村。继续实施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坚守耕地红线,完善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基本农田动态监管,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项目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强化问责监管。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完善法律救助制度和司法救助体系。

dedecms.com

  (六)加强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实施进度和具体措施,做好责任分工,按计划、有步骤推进规划实施,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格局。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制度,健全统计和检测体系,完善监督、考核和奖惩办法,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调查和评估,建立政策落实的反馈评价机制;加强“三农”前瞻性、全局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区、市因地制宜编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农业农村经济规划体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