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贵州省六盘水市“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

贵州省六盘水市“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9-06 作者:派智库 来源: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十三五”时期是六盘水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更是六盘水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冲刺阶段。为促进六盘水市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的独特作用,促进“体旅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和部署,结合全市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dedecms.com

  一、“十二五”体育工作回顾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取得的成就。 copyright dedecms

  1.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dedecms.com

  “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市的体育工作紧紧围绕上级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切实将“三纳入”作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抓手,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dedecms.com

  健身场地大幅增加。全市共有体育场、小运动场及田径场129个、场地面积862590平方米;体育馆3个,场地面积5754平方米;游泳跳水场(馆)7个,场地面积5980平方米;综合房(馆)及专项训练房(馆)123个,场地面积33780平方米;室外专项体育场地1374个,场地面积1046723平方米;登山步道和城市健身步道10个,面积39889平方米;航空运动机场1个,面积1760平方米;其他类体育场地61个,场地面积36765平方米。“十二五”末,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0.72平方米。建成凉都体育中心,盘州市体育场,市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配套建成56个乡镇农体工程、528个村级农体工程、206套全民健身路径、1个“雪碳工程”,乡镇和村级农体工程覆盖率达64.36%和67.12%。 织梦好,好织梦

  群众体育活动精彩纷呈。积极开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健身运动,突出开展健身跑、健步走、棋牌、钓鱼、陀螺、武术、马拉松、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等健身项目,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达2000多场次,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1500多万人次,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年年有赛事”的良好氛围,全民健身意识、运动意识、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 copyright dedecms

  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壮大。培育各类体育单项协会、俱乐部28个,协会人数达4000多人。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801人。全市共注册志愿者69676人。注册成立晨晚练点674个,大力推广普及健身气功。

内容来自dedecms

  2.竞技体育稳步推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成立了市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校,建立3个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个省级高原人才开发计划项目训练基地、2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7所省级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4个市级高原人才开发计划项目训练基地。加强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田径、拳击、跆拳道、游泳等业余训练项目,每年训练人数达400余人,积极为国家和省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组织参加省耐力项目高原地区对抗赛、省青少年锦标赛等赛事,共获得第一名22个、第二名13个、第三名30个。“省九运会”获得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21枚。培育国家一、二、三级裁判员600余人。市竞技体育管理中心被评定为“贵州省二类高原人才开发计划项目基地”,盘州市四格中学、老鹰山中心校、大湾中学3所学校被评定为“贵州省三类高原人才开发计划项目基地”,市第八、第十中学等4所学校被评定为“六盘水市高原人才开发计划项目基地”。 dedecms.com

  3.体育产业有所突破

dedecms.com

  一是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全市文化产业(含体育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不断增长、影响力逐步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5.56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28.25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从0.91%增长到2.71%,文化产业综合排名从全省第八位升至第三。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是体育基地建设力度加大。“十二五”期间,全市加大体育项目投入,完成国家级项目老王山国家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总投入980万元,完成水城县野玉海耐力性高原训练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建设完成凉都新体育中心等。 织梦好,好织梦

  三是大力打造户外赛事品牌。以举办赛事活动为抓手,形成了一批赛事品牌,拉动了体育消费,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平台,成功举办了夏季国际马拉松、四国篮球赛、全国桥牌联赛、全国滑翔伞公开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全国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赛、中国足协杯足球赛、全国帐篷露营大会、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活动等。 copyright dedecms

  四是体育彩票销售成绩喜人。“十二五”期间,全市体彩销售额完成5.87亿元,与“十一五”期间同期相比增长38.1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体育文化交流逐渐兴起 copyright dedecms

  “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市积极开展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了中韩体育文化交流、大连体育交流合作及川滇黔十二市州峰会等交流活动,举办了夏季国际马拉松、四国篮球邀请赛等国际活动赛事等,大力拓展体育交流空间,促进体育文化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二)存在的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1.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体育设施尤其是基层体育设施匮乏,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六枝特区和水城县未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仍有一定差距。 copyright dedecms

  2.群众体育缺少品牌活动 织梦好,好织梦

  全市群众体育活动虽然呈现了表演竞赛多、健身活动内容多、晨晚练网点多、参加活动人数多的“四多”特点。但是,由于缺少包装打造,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特别是一些民族特色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大力推广,群众体育在助推旅游发展上还需加强。 织梦好,好织梦

  3.竞技体育缺少优势项目 织梦好,好织梦

  自省第八届运动会以后(1992年8月在贵阳举行),省运会时隔23年才重新恢复。随着省运会的停办,六盘水市的竞技体育训练项目压缩、训练工作时断时续、机构精简合并、运动学校并入师范学校体育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六盘市专业教练员分流,运动员储备计划中断,竞技体育发展缺少优势项目,夺金点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

织梦好,好织梦

  多年以来,全省未开展体育产业专项统计工作。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表》来看,六盘水市体育产业主要分布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旅游活动和体育彩票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而且规模不大。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等更是微乎其微。体育场馆运营效果不佳,体育产业支撑场馆运行的效果不明显。

织梦好,好织梦

  5.体育人才匮乏

copyright dedecms

  一是教练员队伍薄弱。教练员主要集中在市级体育部门,基层教练员缺乏;二是教练员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40多岁,大多数是在参加省六运会、七运会的运动员退役后转任教练员,自省运会中断后,教练员及运动员缺乏应对大赛的经验,存在年龄老化、训练观念陈旧、训练手段不多,科学化训练不够等问题;三是运动员缺乏。省九运会共设20个比赛项目,由于没有运动员,六盘水只能参加其中的10个比赛项目,是参加项目最少的代表团。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十三五”期间体育工作总体要求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指导思想。

内容来自dedecms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助推全市体育快速发展,为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创设新引擎,增添新活力。

本文来自织梦

  (二)基本原则。 织梦好,好织梦

  1.坚守底线,注重特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守发展、生态和安全底线,以人为本,道法自然,围绕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把六盘水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和综合健康养生基地,助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2.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创新是引领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树立体育全域发展理念和创建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将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融合起来,与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100个小城镇建设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体旅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3.项目带动,开放共享。依托六盘水市独特的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和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山地户外运动基地、贵州(老王山)国家多梯度运动训练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培育特色体育精品赛事,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六盘水市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康需求,推动体育共享发展。 dedecms.com

  (三)总体要求。 copyright dedecms

  以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山地资源为依托,以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和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为重点,以推进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和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走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发展之路,深化“体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为六盘水市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来自织梦

  1.群众体育。到2020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实现每个县(市、特区、区)有1个综合性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中心,实现每个乡有1个灯光篮球场。每个村(社区)有公共健身场所的目标。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10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34%以上,全市体育健身、科学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copyright dedecms

  2.竞技体育。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精心组织开展两年一届的六盘水市运动会,大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增强全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争取参加省运会所有项目比赛。建成省级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2个以上,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完成10个以上;市级训练点达到20个以上。市体职校在校人数达到200名以上,其他直属训练基地学校在训人数达到1000名以上,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点在训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县(市、特区、区)级训练点在训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在省专业运动队等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六盘水籍运动员人数达到50名以上,力争在国家队训练的六盘水籍运动员人数达到5名以上。 copyright dedecms

  3.体育产业。依托六盘水市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山地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以山地户外运动、水上户外运动、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等休闲、健康运动产业为主,体育服务业为辅,多领域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等精品体育赛事和冰雪运动项目,把“夏天跑马(马拉松)、冬天滑雪”打造成知名品牌体育赛事。到2020年,全市建成6—10个生态体育公园,建成4个汽车露营基地、打造7条山地户外旅游精品路线,力争打造5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0亿元,体育对旅游贡献率不低于20%(与全市旅游产值同统计、同核算),健康六盘水建设初见成效。 本文来自织梦

  4.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力争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国际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办好一批效益显著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实施“一县一品”工程,大力开展对外体育文化交流,推介凉都城市品牌。

本文来自织梦

  三、“十三五”期间体育工作重点任务

copyright dedecms

  (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体育事业改革。 dedecms.com

  以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山地资源为依托,以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和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为重点,以推进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和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走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发展之路,推进六盘水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积极探索体育赛事商业化、群众体育机制化、青少年体育常态化发展机制,深化“体旅”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为六盘水市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做出重要贡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织梦好,好织梦

  推进县(市、特区、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结合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或改造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9个,建设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84个,安装全民健身路径200条。支持国有企业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鼓励民营企业自建体育健身设施。城市新建居住区、棚户改造区、移民搬迁居住区等要严格落实体育设施配建“三同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求,确保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体育场馆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套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支持各地充分利用闲置厂房、仓库、会堂、旧校舍、商业设施和“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改造建设为室内和室外全民健身场地。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着重考虑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设计。提高现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各级财政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建设的体育惠民工程要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由各级财政提供资金保障。依法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每个县(市、特区、区)要创建2个以上“体育设施免费对外开放示范学校”,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县(市、特区、区)全部建成公共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中心、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织梦好,好织梦

  2.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内容来自dedecms

  支持开展少数民族、职工、农民、学生、残疾人、老年人运动会和妇女儿童健身展示会。积极开展学校特色体育课和户外拓展活动。紧紧围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结合法定节假日、消夏文化节组织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健身跑、健步走、广场舞、棋牌、钓鱼、健身气功、陀螺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健身活动和比赛。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完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球类竞赛体系;把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每个乡镇建有1个五人制足球场。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工间操制度,职工每周至少健身5小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推广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建立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传承推广武术、秋千、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扶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深入开展对外体育交流活动,拓宽全民健身交流渠道。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1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达34%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达85%以上,建成5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注册学生运动员达到2500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构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dedecms.com

  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强对基层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城乡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健身团体和健身站点依法依规在民政部门备案,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转化为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引导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提高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全面推行体育社会组织“3+X”模式(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组织向基层延伸;县(市、特区、区)成立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各级各部门可根据工作实际成立相应单项体育协会,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成立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充分发挥体育总会的枢纽、协调、带动作用,指导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到2020年,体育总会组织在县(市、特区、区)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9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体育组织健身站(点),95%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copyright dedecms

  4.推动南方冰雪运动开展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梅花山国际滑雪场、玉舍雪山滑雪场、乌蒙滑雪场等场地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按照承办全国和世界级滑雪、项目比赛的要求,倾力打造南方冰雪运动基地。加强与国际国内冰雪运动机构、基地的沟通联系,建立合作机制,引进冰雪运动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六盘水市冰雪运动品牌。引进、培养冰雪运动专业技术人才,为冰雪运动品牌赛事打造提供保障。引进国际国内品牌冰雪赛事,推动六盘水市冰雪运动的广泛开展。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趣的大众冰雪健身活动和赛事,让更多的人喜爱和参与冰雪运动。建成1个以上室内滑冰馆,组建1支市级专业滑冰运动队和滑雪运动队,在每个滑雪场力争建立1支滑雪业余训练队。 dedecms.com

  (三)实施奥运争光行动计划,推动竞技体育持续有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加强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 dedecms.com

  结合六盘水市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十三五”期间,加大对市级直属训练单位建设力度,提升训练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强化训练保障。确保国家生态型多梯度户外运动基地、野玉海高原耐力性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为国家队和各省队水上项目、中长跑等项目来六盘水市开展集训提供必备条件。每个县(市、特区、区)建成1所业余体校、8所重点项目训练基地学校、15所体育特色学校。形成以市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以县(市、特区、区)业余体校、重点项目训练基地学校、体育特色学校为基础的体育训练格局,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来自织梦

  2.实行竞技项目分类管理,完善竞技项目层次设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六盘水市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对重点优势项目、一般项目及常规项目进行科学划分。在投入及保障方面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抓重点,强优势,推动竞技体育全面提升。按照省运会项目结构布局,以摔跤、射击、射箭、网球等为重点突破项目;巩固田径、拳击、羽毛球、乒乓球、水上等优势项目;提升跆拳道、游泳、足球、篮球等相对弱势项目。申报国家级或省级训练网点2个,新增县(市、特区、区)业余训练布点12个,五年内力争向省级输送优秀运动员50人以上,确保年度全市业余常训人数达600人。创建省级体育人才培训基地2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所,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总体水平,形成在省运会上夺金的主力优势项目群。

内容来自dedecms

  3.健全备战组织管理体系,推动竞技体育成绩突破

内容来自dedecms

  整合竞技体育资源,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具体、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奖罚分明的工作机制。组织好2018年省运会参赛工作,注重把备战省运会当作培养和锻炼后备人才的载体,确保六盘水参加2018年省十运会成绩明显提高、2022年省十一运会成绩靠前。每年举办一次市级竞技项目锦标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市综合性运动会,通过竞赛杠杆作用,培养更多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 织梦好,好织梦

  4.引入体育科学训练体系,有效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dedecms.com

  依靠技术力量不断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建立选材与运动能力评价科研队伍;与省市体育高校合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设竞技训练科学体系,组建专题科研小组。引进先进仪器和设备,提高科学训练管理。完善提高科学选才机制,指导全市的运动员选材工作。建立市级选材数据库,定期进行测量与评价,提高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建立和完善运动能力评价机制,对运动员的健康状况、机能变化、运动技术、运动机理等进行科学的诊断,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加强与省体科所、国家亚高原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为我市竞技体育提供科技服务。

本文来自织梦

  (四)实施体育产业培育计划,推动大健康运动产业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构建体育产业统计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根据《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贵州省体育产业统计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体育产业统计实施方案》,建立《六盘水市体育产业统计实施方案》,有效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为全市体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促使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扩大体育彩票销售规模

dedecms.com

  研究探索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规律,丰富营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销售网点,推行标准化销售服务,稳步提高体育彩票销量。规范彩票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在资助体育活动、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宣传体育彩票的公益性,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民间私自发行彩票和代销境外“六合彩”等非法行为。“十三五”期间,体育彩票销售额完成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个。

织梦好,好织梦

  3.深挖体育赛事活动潜力 织梦好,好织梦

  加强与体育组织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形成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引进较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单项体育赛事。依托六盘水市气候、山地、场馆等优势,定期举办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滑翔伞赛、山地自行车及汽车越野赛等品牌赛事活动。以户外运动中的冰雪、徒步、露营、攀岩等为突破口,积极申办和举办全国性、国际性大型赛事,打造山地民族特色的户外运动品牌,以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六盘水实际,按照国际赛事标准,谋划“凉都杯”系列赛事,推动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2020年,各县(市、特区、区)打造1—2个国际性或全国性山地户外民族特色体育品牌赛事。积极构建以品牌特色为主导,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互补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格局,发挥体育产业综合效应。 内容来自dedecms

  4.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凉都体育中心体育场馆资源,采取参股、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提升体育场馆市场化、企业化经营能力。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扶持1—2家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利用中央转移支付大型体育场馆补助资金,充分利用场馆闲置空间,合理开展适用性升级改造,增强综合效益。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场馆拓宽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休闲、文化演艺等业态,在不改变公共体育场馆性质的前提下,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公益性服务购买的机制。鼓励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参与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织梦好,好织梦

  5.组建体育产业平台公司

dedecms.com

  组建国资控股股份制企业“六盘水市体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授权市体育局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公司的总体经营及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商务服务深度开发等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该公司负责全市体育赛事市场运作、民间资本运作等,推动六盘水市体育产业相关元素走出去、引进来等具体操作;负责创造六盘水市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搭建六盘水市与国内、国际相关企业合作共赢平台;负责配合六盘水市体育局打造本土品牌赛事,推动本土竞技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活动市场化运作。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6.建设凉都国际体教旅综合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PPP模式,建设凉都国际体教旅综合体,打造一座以足球项目为龙头,田径、重竞技等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协调发展的高等级足球专科学校。夯实体育人才基础,加大六盘水市竞技后备人才储备。在综合体同步发展体育培训、体育会议、体育商贸、体育旅游等业态,实现体育、教育、旅游、商务等融合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实施足球振兴行动计划,推动足球运动开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11号),加大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足球进校园活动,逐步实现校园足球普及。强化业余足球场地、器材等保障。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足球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足球发展氛围。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设立20所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各县(市、特区、区)不少于5所,确保六盘水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数不断增加。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足球联赛制度,将各级校园足球赛打造成为传统赛事,形成涵盖培养、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完整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体系。重视足球项目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市足球专业教练员在册100名以上,业余教练员500名以上,裁判员队伍达200人。

copyright dedecms

  (六)实施体教融合发展计划,提升体育人员综合素质。

本文来自织梦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3号)文件精神,加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积极构建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体育和教育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日常督导制度,不断推进“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模式转变,努力实现体育和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义务共尽、成果共用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将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其他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运动员升学和就业奠定基础。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力实施《贵州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基地学校布局,搭建集训、竞赛平台,解决体育优秀后备人才的学训矛盾,推动业余训练系统化、规范化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七)实施体育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体育事业持续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六盘水市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支持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发展壮大,支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体育专业,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人才。强化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等的培训学习,采取自培、委培、代培、送培等形式,提升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队伍专业技能,提高科学化训练、指导、裁判水平。不断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突出重点项目优秀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的引进工作,逐步调整完善教练员队伍年龄结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推进全市教练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加大与大连交流合作力度,形成培养、交流、发展等常态运行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成以体职校为龙头、青少年业余训练体校和基层学校训练网点为支撑的训练体系。努力为教练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规范教练员队伍管理,改革并完善教练员岗位聘任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copyright dedecms

  (八)实施“体育+”行动计划,推动体育与扶贫、大数据融合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1.推动体育+扶贫融合发展

dedecms.com

  聚焦脱贫攻坚,重点抓好贫困乡镇的乡级农体工程和村级农体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大力实施体育彩票进社区、进乡镇工程,实现体育彩票销售点全覆盖,切实解决农村就业岗位,推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施体育产业脱贫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赛事,以赛事带动贫困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抓手,发挥山地民族特色赛事“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的重要作用,拓宽体育扶贫新渠道。

dedecms.com

  2.推动体育+大数据融合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依托贵州省大数据平台软、硬件资源,以健康中国、健康贵州、健康六盘水为战略引领,以山地户外旅游资源为核心,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各类体育资源,建设六盘水体育云,建立覆盖康体健身、场地运营、体育旅游、赛事管理等各种体育数据的专项数据库资源。全力推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推动健身休闲在线平台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健身休闲产业新生态圈。积极推进体育场馆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手机应用程序(APP)、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产品的开发应用。 织梦好,好织梦

  3.推动体育+健康融合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编写科学健身指导方案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运动处方库,推广“运动是良医”理念。健全县(市、特区、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定期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免费为城乡群众提供体质测定、健身指导。创新健身指导服务模式,县(市、特区、区)建成“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推动多功能健身中心建立。建立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服务资源库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民健身科学化、智能化、掌上化。 织梦好,好织梦

  4.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围绕六盘水市全域旅游开发打造,依托户外运动资源,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多梯度训练基地和高原训练基地,推进健康运动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结合景区景点建设,大力发展山地越野、自行车、汽车、房车、徒步、野外探险、户外露营、攀岩、滑翔、滑雪等山地户外健身运动。着力引进国内外大中型企业进入六盘水,建设山地户外运动健身基地(中心)、培育山地运动产业、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产品。到2020年,全市建成6—10个生态体育公园,建成4个汽车露营基地、打造7条山地户外旅游精品路线和力争打造5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对旅游贡献率不低于20%。 copyright dedecms

  5.推动体育+商贸融合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依托体育场馆、赛事活动等资源,推动体育酒店、体育休闲健身、体育赛事组织策划、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公共服务等商贸服务发展,引进一批与体育相关的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体育产业企业。充分利用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影响力和人气,在赛事期间举办招商引资、商贸洽谈等活动。

copyright dedecms

  6.推动体育+制造融合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围绕本地体育品牌赛事打造、运动健身康养基地建设、运动训练基地建设等,积极推动本地企业投资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吸引外地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企业进入六盘水,增强六盘水体育产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本文来自织梦

  (九)实施体育文化交流计划,大力开展体育文化宣传交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强体育工作交流和合作。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方式,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科技和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为重点,开阔视野,学习借鉴省内外发展体育事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充分利用大连市对口帮扶、全国中等城市体育协作会及“川滇黔十二市州峰会”等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

copyright dedecms

  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保护、推广、普及和提高,大力宣传康体健身知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推广体育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织梦好,好织梦

  四、保障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一)加强组织领导。

dedecms.com

  各县(市、特区、区)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履行主体责任,将发展体育事业纳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补齐体育发展短板,认真分析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研究制定体育事业发展的各项专项配套措施,为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强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体育工作的需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体育服务事项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 织梦好,好织梦

  (二)贯彻法规政策。

copyright dedecms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5〕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3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5〕30号)、《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法律、法规、文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落实经费保障。

内容来自dedecms

  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加大城乡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备(参)战省十运会、体育交流等经费投入,尤其要加大贫困乡镇、贫困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落实《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体育事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运营和投资建设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各界、企业对体育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依法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dedecms.com

  (四)完善场地配套。 dedecms.com

  各县(市、特区、区)要严格执行新建城乡社区同步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新建住宅小区、老城区整治、旧城改造以及公园、绿地、旅游景点等地区必须配套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乡镇及社区体育惠民工程、室外健身场地和健身路径,一律免费使用,实行安全与管理维护责任制,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效率。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各级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经费补贴和奖励资助,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加强体育设施维护更新,提高使用效率,防止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完善机制体制。

本文来自织梦

  建立完善体育工作激励机制和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县(市、特区、区)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对优秀运动员在文化教育、重新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各级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和体育部门要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加强对运动员职业转换的社会扶持,对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性支持,建立健全运动员伤病医疗、伤残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 dedecms.com

  (六)强化督导检查。

copyright dedecms

  指导和督促各县(市、特区、区)完成本地区“十三五”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细化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量化标准,把握重点,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指导、调控、监管、考核、督查、奖惩等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中全程监管。要对规划落实情况特别是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十三五”时期体育事业和产业目标如期实现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