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广东省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广东省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发布时间:2018-08-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字体:

  第六章 聚焦三农,建设美丽新农村 织梦好,好织梦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保障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节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本文来自织梦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稳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创新发展方式,依靠科技支撑,坚持市场导向,注重集约经营,凸显特色高效,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粮食产能,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宗农产品仓储建设。做大做强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大埔蜜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业协会建设,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深入实施“企业品牌、区域品牌、长寿品牌”三位一体差异化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业信息化。培育发展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快构建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创新丰富产业内涵,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打造耕山致富典型,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节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copyright dedecms

  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支持、社会参与的总思路,强化农村规划管理,提升村庄规划修编水平,到2017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传承发掘人文历史,保留乡土文化,规范化、民俗化、集约化建设新农村,原产权、原民居、原生态、原风貌改造提升旧村落。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自然村为单元,每年推进10%以上的自然村整治,重点整治垃圾、畜禽养殖、水体污染和水库周边污染。紧紧抓住中央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广州市对口帮扶,把帮扶贫困村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升级改造乡村道路,促进村道与乡道、县道和国省道的互联互通,改善贫困村面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鼓励连片开发,多村联动,打造客家建筑风格特色村居。充分发挥我市古村多、生态好、人文浓的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旅实体经济,做好农业观光旅游、农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旅游、乡村名宿开发,扩大桥溪村、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的示范效应,建设一批新的农业开发综合体。深化农耕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构建和谐文明稳定社会环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节  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内容来自dedecms

  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机制,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完善民事民治管理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民主化、法制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工作,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巩固完善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性流转集约,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鼓励以村组为单位,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统一经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普惠金融工程,积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模式,尝试建立“土地银行”、“田间股份制”、“土地信托服务中心(站、社)”模式。探索建立农业地上附属物评估中心,开展农业地上附属物评估抵押贷款;扩大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借鉴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依托商会、协会组建梅州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会,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于梅州农业产业,促进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 copyright dedecms

  第七章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客家人共同精神家园 本文来自织梦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大力弘扬优秀客家文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振“足球之乡”雄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一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织梦好,好织梦

  以客家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梅州人文精神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诚信孝敬、勤劳节俭教育等,实现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相贯通。建设客家文化思想传播体系,实施客家文化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客家山歌培养战略“双工程”、客家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工程。加强广东汉剧、客家山歌等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和推广。组织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开展经典剧目巡演、送戏下乡、文化交流等活动,更好地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弘扬客家人文精神,广泛开展文明县城、文明镇村、文明窗口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的育人化人功能,利用客家文化、苏区文化来创造具有梅州风格的文化精品力作。加强对文化新业态、新式样的引导,让不同类型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加快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将“社科评奖”列入人文素质提升工程。重视修史修志,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们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dedecms.com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各类公共文体设施和服务资源,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文化馆、公共图书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升级。按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完善中国客家博物馆和梅州剑英图书馆的建设。到2020年,全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按照“五个有”标准建设,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以上,完善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基础设施全覆盖,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文化遗产、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等艺术形式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全面完成“农家书屋”、“送戏下乡”、放映公益电影等文化下乡任务。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以“三多三促”为模式的农村(社区)文化俱乐部,推动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改善提高基层办公环境,积极开展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继续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推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由流动放映向固定放映过渡。以梅江群众文化长廊建设为示范,推进基层文化宫、城乡文化广场建设,创新文化惠民方式,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长期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社区文化、园区文化、家庭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化素养。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织梦好,好织梦

  加强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继续推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增加文物保护单位的覆盖范围,提升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等级。到2020年,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达到8处以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达到85处以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20处以上。推动中国客家博物馆创建成国家二级馆,筹建广东汉剧博物馆,建立梅州原中央苏区纪念馆。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做好五华狮雄山秦汉城遗址和大埔余里古窑址的开发和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对全市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和保护,完成安防、消防、防雷和保护规划等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力度,依据《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抓好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加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力度,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传统街区保护,评选命名一批体现客家特色、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全面开展非遗普查,充分挖掘整理梅州全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的录音、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保护。挖掘、收集、研究、整理客家民俗、谚语、童谣、歇后语、家训、汉剧、山歌、汉乐等客家文化资源,编辑出版《广东汉剧志》、《广东汉剧库》、《客家山歌曲库》、《客家文丛》等系列音像书刊,夯实保护区建设的理论成果。不断深化主流媒体的改革,全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媒体跨界互通,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文艺创作。坚持每年创作演出一批能得奖、有市场、受欢迎的专业艺术和群文作品,打造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大型汉剧、山歌剧目。塑造推介一批客家文化形象代言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客家文化的影响力;统筹全市文艺资源,优化改进展演客家特色文艺的对外窗口-“客都艺韵”剧场,不断提升“群星舞台大家乐”和“梅州城区群众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延续办好客家山歌节,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客家文化精品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内容来自dedecms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继续出台一批文化产业专项扶持奖励政策,促进各类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积极争取在征地和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会组织、企业承办”的方式,继续办好每届客家文博会,促进文创企业的沟通交流、文创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展销,打造客家文博会品牌。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和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民间工艺美术、网络文化、数字节目制作等领域发挥龙头作用。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作用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客家文化产业项目和平台。大力推动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文化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依托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梅州市梅台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等文创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梅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海丝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大对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传承客家文化,创新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机制,努力营造重商、尊商、亲商、利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文化氛围,积极培育具有国内乃至世界眼光的文化企业家,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重商文化品牌。鼓励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强化客家文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培育文化产权鉴定、评估、拍卖、经纪等机构,大力发展演艺经纪、票务销售、会展策划、版权代理、创意设计等文化企业。健全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客家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培育文化中介行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把客家文化产业建成支柱产业。大力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以备战省运会为重点,加强市县体育建设,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以四大网络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以实施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为重点,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以实施《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和《梅州市足球综合改革方案》为重点,加快场地实施、人才队伍、品牌赛事建设,打响“足球之乡”品牌,进一步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大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力度,支持中乙球队“冲甲”、“冲超”。做好校园足球工作,建设一批特色学校。创新赛事体系,打造特色联赛。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建设社区健身场地,构建普惠型体育设施布局,支持各类学校自愿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率。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专栏9: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copyright dedecms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通过保护传统农业、手工业、商贸等地方文化形态,客家人群体居住、服饰、装饰、饮食、民俗、节庆、婚丧等传统习惯,以及传统山歌、汉剧、汉乐等多门类民间文化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民间艺人群体,保护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墓葬、祖屋宗祠、道观寺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物质载体和文化场所,保护山脉、河流、道路桥梁以及空气、水源、土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客家文化的全面认同和文化根脉的生态修复。规划建设综合性非遗馆、非遗传承中心、非遗展示馆、非遗传习所及非遗生产性基地,建设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整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从而实现对客家文化整体性保护。

织梦好,好织梦

  客家生态文化城建设工程:对博物馆、民俗馆、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进行功能改进和完善;开展客家文化宣传的平台建设,建好客商会馆,办好客商大会,宣传好梅州客家生态文化。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手段,开展客家生态文化特色文艺精品“网络销售”。 内容来自dedecms

  保护和开发利用传统民居:对客家生态文化保护区内的保存完好、有文化价值、有历史积淀的围龙屋等古民居、古建筑、古村落,摸清底数、登记造册,进行保护性维修,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全面普查梅州市范围客家围龙屋,争取纳入省级乃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推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在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也要注重融入客家元素,体现客家风格、岭南风貌,着力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宜居城乡。 dedecms.com

  第八章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走绿色崛起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强化资源节约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dedecms.com

  第一节  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格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合理构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安全格局、新型城镇化格局和农业发展格局,推动各县(市、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强化分区管控,实施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环境等配套政策,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探索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在缩小区域经济水平差距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区资源要素禀赋的优势,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控性地位,推动“多规合一”,加快推进蕉岭县省级试点工作,推动市县空间“一张图”管理,实现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乡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有序过渡、有机对接。加快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国家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保护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支持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在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等重点开发区域及周边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提升重点开发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重点保护韩江上游片区,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维护阴那山等六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梅县区雁鸣湖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平远县五指石、梅江区天鹅山、五华县七目嶂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生态平衡,加快推进平远县以五指石、相思河、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整合差干、仁居、上举、泗水、中行、八尺、河头等镇资源,七镇联动、四级互动,规划建设8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

copyright dedecms

  专栏10:梅州市功能分区规划范围 本文来自织梦

  图6:梅州市功能分区规划图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节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织梦好,好织梦

  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实施《梅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建设、修复和综合治理,强化环境污染防治,维护自然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copyright dedecms

  建立推动生态文化融入客家文化的制度基础。编制推动生态文化融入客家文化的工作方案,从全局上确定文化与自然资源协同保护的方针、思路和政策,选择一批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较高的区域,试点建立生态和文化协同保护区,实施协同保护。推动生态保护、文化、宣传和旅游部门建立生态与文化协同保护联络机制,协同推进对主要的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的协同保护,积极推进相关部门政策的整合、统筹,在生态保护政策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尊重自然本底,在商业化开发中强调自然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坚持对人文旅游的原生态开发路径,挖掘重要生态旅游资源的人文价值,实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体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起科学、统一、全面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确定资产负债表的体系结构、主要对象范围和计量方法。围绕水资产、土地资产、森林资产、矿产资产等主要自然资源资产,逐步探索和完善价值量核算方法。启动编制资产负债表相关的基础性统计工作,完善减灾防灾投入、人员队伍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投入、监测设备投入等相关统计。开展试点县基础性的调查分析与统计工作,结合这些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率先探索编制特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建立基于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离任审计制度,确定离任审计内容,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dedecms.com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党政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核心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适度调高相关指标权重,降低纯经济指标比重,增加“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体制机制建设”和“特色指标”等类别指标,形成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引导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加大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别化考核力度。强化生态文明指标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中的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节  加快林业建设 dedecms.com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平台,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和湿地保护管理,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体系,稳固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启动1136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将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严格落实生态控制线、林业生态红线,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完成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到2020年,全市新增市级森林公园3个,县级森林公园16个,镇级森林公园89个,新增总面积0.75万公顷以上。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812万亩,森林保有量不低于1767万亩,湿地面积不低于42.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5%,森林蓄积量达到0.75亿立方米,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

本文来自织梦

  第四节  改善生态环境

copyright dedecms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落实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全面完善水功能区现状监测,规范水源地防护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强化水源地水质保护和监管。继续推进河流治理工程,持续加强跨县(市、区)断面水质保护工作,严格考核重点建设韩江流域上游(梅州境内)沿河重点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禽畜养殖污染整治、生态植被、水土流失环境综合整治等。加强与江西、福建等邻省的沟通,协调上游跨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推进韩江上游跨省界流域污染治理,切实解决长潭水库、多宝水库等跨省界水污染问题,加强饮用水源规划保护、生态功能规划保护以及跨界水质联防联治、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和水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至2020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基本得到保障,主要江段地表水体水质基本达到环境功能要求,省控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4.5%,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持续开展PM2.5、PM10和臭氧监测,强化建筑扬尘控制,不断降低PM2.5和PM10浓度;开展源解析工作,建立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加强工业烟粉尘、部分行业增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开展典型区域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严格土壤环境监管。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加快城市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建设,构建生态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开展生态监测、预警和评估,努力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

copyright dedecms

  积极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严格实施环评制度,将细颗粒物和臭氧达标情况纳入规划环评和相关项目环评内容。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建设项目实行现役源1.5倍削减量替代,对排放可吸入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建设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替代,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停批向河流排放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对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实行最严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定期发布淘汰、限制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名录,健全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加强电厂二氧化硫减排工作,推进电厂降氮脱硝工程,深入推进电厂污染减排。全面推动锅炉污染整治,积极推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集中供热。推进水泥行业降氮脱硝工程及高效除尘设施建设。推进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实施典型行业(涂料、油墨、印刷、家具、表面涂装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推广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水性或低挥发性建筑涂料、木器漆和胶粘剂,逐步减少有机溶剂型涂料的使用。

dedecms.com

  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以村庄规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村庄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严格“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管理,加强畜禽养殖业监管,严格查处畜禽养殖业违法行为,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实施“以减促治”政策,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控制,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水平。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污水收集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体系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危险废物的收集、收运以及处置制度建设,强化运营监管,加强放射源管理,确保环境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健全、运行管理规范,效益充分发挥。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探索独立开展环保监管执法,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制度,争取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积极开展排污权、水权等交易试点,探索建立节能量、林业碳汇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和管控机制。至2018年,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dedecms.com

  专栏11:环境治理重点项目 织梦好,好织梦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兴宁市、五华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铺设。

织梦好,好织梦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大埔县、兴宁市、五华县垃圾填埋场、大埔县建筑垃圾弃土场。

copyright dedecms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建设一批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

本文来自织梦

  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截污管网,推进雨污分流等。 织梦好,好织梦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建设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工程、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村污染治理工程:韩江流域韩江、梅潭河、汀江大埔段沿河200米内畜禽业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程;蕉岭县畜禽养殖和垃圾治理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五节  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促进各类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推动节能降耗。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地区节能监控,严格控制年综合能耗30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县(市、区)新上项目能耗增量。强化各领域节能降耗,加快实行能源消费强度与消费总量“双控”制度。加快实现化石能源消费峰值,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落实全省碳排放峰值目标任务,建立全市碳排放总量控制分解落实机制,倒逼经济低碳转型。全面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重点园区推行建设热电联供项目,强化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供电,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分散供热锅炉,做好节能发电调度工作,组织开展现役机组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推进电网智能化发展,提高电网供电效率,积极推广“能效电厂”试点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积极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和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健全节能运行管理制度,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建筑能源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对超限额者实行惩罚性用能价格。深入推进半导体照明试点工作,合理调控市政道路和园林景观照明,加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酒店、公共机构等节能技术改造。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和交易制度,培育第三方审核评估机构;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到2020年,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任务以内,推广应用各类高效照明灯具5万套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按照建设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的要求,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坚持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加强全过程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单位)创建活动,逐步更换使用年限长、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老旧供水管网,加强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的推广使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全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与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统筹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完成耕地保护、“三旧”改造等任务,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建设绿色矿山。推进各领域节材,推广应用可再生材料。 本文来自织梦

  第六节  发展绿色经济 dedecms.com

  发展低碳经济。认真抓好以“一消灭三改造”(即消灭宜林荒山,改造疏残林、纯松林、低效速生林)为重点的森林碳汇工程,不断挖掘碳汇潜力,切实提升梅州碳汇能力。集中优势资源,谋求在节能与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与固碳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梅州低碳发展技术,增强低碳创新能力。主动控制碳排放,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低碳发展新机制,积极参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引导和支持纳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企业提升相关能力建设水平。探索建立低碳产品认证和碳标识制度,建立低碳发展统计、核算和考核制度。鼓励企业开展碳排放盘查、碳足迹测算及产品碳认证,参与碳标准制定等。鼓励金融保险企业开展碳金融(信贷)和保险业务,为低碳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申报国家、省低碳示范县、企业和园区,加快推进兴宁市、大埔县省级低碳示范县项目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生态价值化为方向,不断提高梅州农林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充分利用梅州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强绿色森林食品、药品、林化产品等有形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大特色基地林建设力度,建设无公害经济林、苗木花卉、珍贵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培育基地,增强林业资源储备和林产品市场供给能力。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林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林业产业强力板块,做大产业聚集效应,全力抓好家具、油茶、林副产品加工业。拓展第三产业,立足当前生态建设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态产品的多重需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苗木花卉产业、经济林产业、木本粮油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推进建设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污泥处置中心,规范和强化危险废物管理,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对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开展以矿产、建材行业“三废”回收利用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利用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形成资源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进入工业园区,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手机、铅酸电池、塑料、橡胶等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推动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绿色低碳消费行为。大力发展绿色公交,推广绿色能源公交车,推广使用电力或天然气、液化气新型公交车辆。强力推进公交惠民政策,鼓励市民乘公交车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扶持广东云山电动汽车发展,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积极布点城市绿道和公共自行车,大力推广绿色出行。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大力整治车辆占用盲道问题,加强在用车辆污染防治,加快淘汰“黄标车”。构建循环型旅游服务体系,推进旅游业开发、管理、消费等各环节绿色化。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教活动,普及绿色低碳消费观念,鼓励生产和使用节水节能节材产品、再生产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包装材料的使用。抑制奢侈消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努力降低消费和服务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减少消费过程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市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本文来自织梦

  第九章 坚持普惠共享,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把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完善民生保障的各项体制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促进民生保障公平普惠,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节  提高就业创业和收入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环境持续改善。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积极整合资源为各类创业人才提供科技项目孵化和资金、技术、信息、政策、场所等配套支持,完善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络,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络服务创新创业的功能,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为重点就业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再就业人员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培训网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职业农民。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对口劳务帮扶和劳务对接,将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

copyright dedecms

  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机制。开拓就业增量,推进产业园区就业拓展计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推动产业园区就地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实行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与劳动就业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不断开发就业新领域。结合城市扩容提质,在城市新区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广开服务业就业渠道。发展家庭服务业,充分利用中央和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家庭服务业体系,提高家庭服务业就业水平。全面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以创业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完善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资金、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补贴等扶持政策,建立若干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和创业园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从政策、税收、融资、财政等方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在社保、岗位和职业培训补贴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给与优惠,加快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推动建立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信息系统,确保中小微企业积极发展和稳定吸纳就业人口。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优先推荐就业、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开展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和技能就业行动,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做好“三支一扶”工作,支持更多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形成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动态管理和针对性帮扶工作机制,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退伍军人等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到2020年,全市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制度约束和监察仲裁”的抓手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社会保障权和职业技能培训权。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人事仲裁制度。探索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打造山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市。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体系。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8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5%以上。 copyright dedecms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健全包括各类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和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的分配制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推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以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稳妥有序落实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合理调节收入差距,形成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探索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挂钩的长效机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dedecms.com

  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新建、扩建或改建一批优质学校,大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切实提高梅县东山中学、市宪梓中学、兴宁一中的竞争力,全面完成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规划建设梅州南方紫琳职业学院。支持嘉应学院实施省“创新强校”工程和东校区建设,做优做强特色专业,创办国内知名特色大学。改善资助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工作机制,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大力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国家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推动城乡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鼓励发展老年教育。力争在2018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到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覆盖率达100%,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含民办)覆盖率达100%,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8个县(市、区)全部争创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

内容来自dedecms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实施“一校一品”工程,通过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理顺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提质增效注入活力。全力推行“教研下县、教研兴校”,发挥示范性高中的引领辐射、“反哺”作用,推动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设立学科带头人、实施高学历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力度,稳妥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广泛开展“叶剑英基金”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认真落实好省关于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政策,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督政、督学和教育评估检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完善“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学区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一校一章程”建设。全力推动梅州智慧教育项目的实施,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构建学校风险防范体系,提升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全面建立公平、制度化、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并轨,新老制度平稳过渡;推进职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向省和国家统筹过渡,继续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制度转移接续办法,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范围;推进社保信息并入省级数据大集中系统管理,完善社保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和“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社保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大社保卡“一卡通”应用领域,探索建立居民终身社保账户,实现省内异地用卡。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全面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提高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建立以公租房为主的可持续、能循环的住房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加快棚户区建设进度。 本文来自织梦

  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和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健全孤儿保障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完善救助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城乡救助对象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调整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完善残疾人保障机制,扶持“失独”家庭。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依法规范殡葬管理工作,增加殡葬事业经费投入,不断提升殡葬工作水平,完成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任务。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