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农业经济 > 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18-12-0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一、当前金融支农的主要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金融支农工作具有公共性和系统性,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一方面,金融支农面对小微金融共同具有的高风险、高成本问题,市场金融机构激励不足,基层工作推进困难。另一方面,金融支农对象个体差异大,需要让支农服务更细化、更有针对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年来金融支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当前的金融支农工作,仍有待由点到面细化、深入、拓展,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乡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目前,金融支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尚有待建立。财政、开发性金融、商业银行等参与者的权力与责任需要更明确的界定与规范。目前,我国可利用的金融支农工具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开发性金融用于支持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来自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债券和票据,以及通过人民银行支持和商业银行发行的社会效益债券。这部分资金主要扶植贫困地区发展。但该资金一方面需要健全事后监督和评价机制,另一方面需要讲好“地方话”,开展和地方上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适应性更强的有效投资,增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合理性。二是建立包含支付网络的基本金融服务网络,以及农户的信用建设,让老百姓的林权、住房财产权和土地经营权可以抵押取得贷款。但目前在这部分金融支农工作中,存在商业贷款和开发金融之间界限不清的问题.既存在盲区又存在跨界,农村信用体系也亟待建立完善。三是通过财政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相结合,银政合作,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需要防范下乡资本“跑马圈地”的现象,防范金融行业企业借扶贫、支农的名义,开辟新的资金通道,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下乡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目前的农产品价格体系对农村产业与金融发展产生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不均衡,一刀切的运用服务规模农业的手段服务小农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农业现代化并非一日之功,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面,着力提高小农户的收入水平仍是短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一味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服务规模生产的金融工具服务于国内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高昂的间接成本压力之下农业生产将会很快无以为继,提质的目标没上去,产量先受到影响。其次,应看到低端的小农生产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产和生活成本,更谈不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没有对农产品价格体系改革的配合,小农经济主体走精品农业道路将受到制约。因此,农产品价格梯度体系需要及时建立,否则,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对上游、对下游都没有定价权,被动接受价格,间接成本一旦继续升高,就好像在天花板固定的房间里不断抬高地板,在现金流压力之下农户低价抛售农产品,天花板塌了,必然影响其还款能力,增加放款金融机构的风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认识仍有待统一。在新时代的转型期,乡村振兴战略无可避免的要会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货币政策转型同步推行。首先,各级政府对中央政策的理解要到位。目前部分基层农业和金融干部对转变期认识不足,认为小农经济就是坏的,产业化就是好的,搞农业大跃进,完全不考虑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促发展促改革,搞花钱费力的“面子工程”。其次,需要统一认识的是,不能把农业养成“国有农业”,坚持市场化发展不动摇才是长久之策,在保证不侵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同时努力培育农村集体企业,才能完成农业生产主体的现代化,在路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激发市场活力为主、财政扶植支持为辅。第三,要想抓好城镇化的同时抓好乡村建设,对地方和各部门都是不小的挑战,需要有共同目标和明确指引。目前认识不统一的状况不改变,将不利于支农金融工作中中央和地方、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形成有效分工、权责明晰的长效合作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二、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若干思考

copyright dedecms

(一)协调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建立城镇对乡村的反哺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如同车之两轮,地方上只有两手抓,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才能最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应明确将土地增值收入全部留在乡村、投资乡村、经营乡村是未来基层工作的首要原则。只有拉紧这根红线,乡村振兴在资金上就有了保障。坚持让农村土地增加值、农村财政收入、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村储蓄全部留在农村,投资农村,让农村储蓄从“净流出”,转到“净流入”,乡村振兴战略才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理顺农村土地和农业实体经济的关系,用好土地这把金钥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是合理运用农村土地的融资功能。农业作为产业的现代化在于市场化,而市场化离不开产权制度的现代化。农村金融改革需要在法律和政策上有新的突破。资金、技术、市场是产业发展的三要素,其中,资金是关键性因素。全面实现农业资源的价值化、农民资产的确权化,让农业资源、农业资产享有“国民待遇”,农业产业才能“登堂入室”,焕发活力。 dedecms.com

在银行贷款中,抵押贷款是最为通行常见的一种。可以说,目前三农“发展缺资金”的一个原因是“抵押缺政策”。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的范围。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体系,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从而积极引导传统农户将其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这一方面能够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农业经营主体将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由此促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金融产品的开发与运作。 本文来自织梦

二是建立保证农村耕地质量的长效机制。保证耕地质量不断提高,让老百姓的耕地保值增值。在全国范围内跨省市跨产区全面建立轮耕休耕机制。克拉潘在《现代英国经济史》中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英国这个工业国家中的农业问题。一个农户将土地使用权出借给使用人,他便享受着规模生产的丰厚回报,可是粮食价格大跌,土地使用人破产,他不得不面对无法收回租金也无法续租的境地。更加糟糕的是,在情况逐渐恶化的那些年,土地的使用者不得不开源节流,追求短平快的种植方式,于是这块土地浇灌排水和土壤质量都变得一塌糊涂,产量自然也跟着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土地是农民的金钥匙,用的好可以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用不好则侵害农民的权益,危害农业生产。要走出稳粮增收、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向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努力,在农业用地流转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不能让老百姓的耕地贬值。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完善农产品定价机制,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坚持产业链纵向上的协调发展,没有现代化、市场化的经营体系,下游市场对上游建设和改革有充分的缓冲,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在价格和成本的挤压下,农户也难以实现有效的脱贫致富。现在通过产业扶贫成功脱贫的许多案例,农业产业化只是外皮,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产品差异化营销下的特色农业之路。既然小农生产的销路并不好,已经处在需求曲线的底端,那么通过差异化生产,制定更高的价格,既能提高单位利润,更有可能打开销路,迅速提高总利润。因此,完善农产品定价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内容来自dedecms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一)建立多主体分工、多渠道配合的支农投融资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部门的资本技术含量,因此需要建立多主体分工、多渠道配合的支农投融资体系,扭转农村资金等要素净外流的局面。这需要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模式,建立完善政府、银行、担保机构、涉农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恰当分工协作的机制;逐步建立起以银行机构为主体,政策性投资平台为必要支撑,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股权投资类平台等为充分补充,农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支持的现代农业投融资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二)加强金融与土地、民间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联动机制设计 dedecms.com

首先,金融支农工作的第一步是先要明确当地农业实体要走什么样的路,从长期来看着力培育什么样的经营主体,现阶段主要抓产业链上的哪一段,从而增加金融支农产品与当地实体的适应性,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同时降低总体风险。其次,应适度扩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用好土地这把金钥匙,通过杠杆撬动,通过金融与土地联动,才能有效对乡村的产业发展起到修剪作用,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第三,在各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与官员考评中,加入乡镇振兴工作的相关考核指标。发挥好各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强对农村集体企业和下乡资本的产业引导,起到放大财政资金效果的目的。第四,推动相关投融资模式创新。如,PPP模式运用于“三农”,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农户的合作机制。为满足参与乡镇振兴战略的企业的股权融资需要,可推出股权融资市场中的“乡镇板块",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相关股权融资平台。第五,农业现代化还是要靠人才和技术来实现,因此应将金融支农中的引资与引智、融资与融智更好地结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完善涉农担保机制、风险分担、信用系统的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是完善涉农担保体系。针对农业投融资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而导致的贷款难问题,应成立多层级的政府性涉农担保公司,为农业企业借贷提供担保,增强其信贷可得性。二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筹措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等措施分担涉农金融风险。当出现不良贷款时,合作银行可按约定程序和比例从财政风险补偿金中予以补偿,由此调动银行积极性,弱化其对农民财产抵押物的要求。三是完善“三农”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信用评级制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农业生产信息库、农业项目数据库,促进农业发展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有效解决农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dedecms.com

(四)完善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差异化的金融支持 织梦好,好织梦

应充分认识乡村及农户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多元化,依据农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农户收入水平等因素,对金融支农的服务对象进行细化分类,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农户,明确金融支农的服务主体、服务方式、风险分担及防范机制,有效提高金融支农的定制化、精准度与有效性。

copyright dedecms

1、尚处于小农生产模式、收入水平低、亟待扶贫的农户:对这部分农户,应以开发性金融为主要工具,为贫困群众加杠杆风险相对较大,但可适当利用村落集体信用或当地政府信用为杠杆启动农业创富,作为开发性金融的补充。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中,只有当资金的提供方、项目的实施者、受益的地方政府和最终效果的评估方四方责任明晰、相互监督,才能放大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应加强地方财政和平台公司与开发性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协作配合。

dedecms.com

2、处于小农生产模式、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可结合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鼓励这一部分农户发展高端农产品小农经济,这其中可适当利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保单质押、社保贷、银税贷和农产品收益贷等多种农户个人信用,但就资金用途应当管束,可以通过直接放款到农资供应商的方式,避免风险过多集中在银行。

内容来自dedecms

3、当地已经过一定扶贫建设、获得货款支持的贫困农户:对其中一些个人杠杆已过高地区应进行适当管控,没有到达一定收入水平的居民杠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风险点。地方政府如果已经有财政贴息和财政兜底政策的,还要防范由此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防风险的同时应加强扶贫建设中的软环境建设,改善农户经营环境,如吸引电商参与管理宣传、网络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4、正在经历现代化生产转型的农户:应尽快设立小农担保基金,同时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逐步把财政杠杆主要用在投资而非经营运转上。当地金融部门要及时分析当地居民的风险暴露水平,可通过对融资、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等价格的大数据监测,提前确定风险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金融企业或其他工商业介入、正在进行产业扶贫的农户:这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扶贫方式,工商业的参与一方面急速加剧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利用企业信用可有效缓解金融风险。财政可适当提供贴息支持,但不应对企业信用进行担保。同时要注意加强产业引导,把切实提高当地农户收入放在第一位,理顺工商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鼓励工商企业从事规模化的薄利多销式生产,同时重点培育集体企业,引导集体企业从事特色化的产品生产,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内容来自dedecms

6、当地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农户:对这一类已有营收能力的农户,要注意将政府信用及早完全退出,避免产生类似工业企业不断奶的现象,同时加快建立全品类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可在南方农业大省建立交易市场,推出更完善的价格保险产品,由此防范农产品价格风险对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冲击。(nc-1120180615)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