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全球贸易发展或步入“结构性冲突期”

全球贸易发展或步入“结构性冲突期”

发布时间:2018-03-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字体:

[摘要]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全球贸易迎来强劲增长,全球贸易增速也有望重新超过全球经济增速。全球贸易增长是否步入新的繁荣周期,目前尚难断论。但从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等因素的影响看,未来全球贸易发展将面临一些竞争性挑战,对全球贸易复苏的可持续性构成一定的压制。基于此,本文对于当前全球贸易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贸易保护举措对于全球贸易发展的影响。本文提出,预计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幅度或将趋缓,全球贸易发展或将步入“结构性冲突期”。 本文来自织梦

  (世经评论·北京)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国际金融危机后最同步的一轮复苏,周期性因素和内生增长动力增强,全球贸易增速有望重新超过全球经济增速。然而,就此判断全球贸易增长步入新的繁荣周期仍为时尚早,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的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没有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与不确定因素或将加强,以及2018年新年伊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全面升级,加大了爆发“全球贸易战”风险的可能性。预计2018年及未来数年,全球贸易复苏可持续性与增长幅度将受到抑制,全球贸易发展也将迎来持续的竞争性挑战,或步入“结构性冲突期”。
  
  一、全球贸易形势
  

  2017年,受全球需求回暖、货币政策环境宽松、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投资开支增加以及欧洲多国选举波澜不惊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与贸易实现了同步复苏,全球贸易正在摆脱2008年至2016年期间贸易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低增长“休克状态”。从复苏的力度看,根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量同比增长5.1%,同比增长率创下了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新高。如果刨除国际金融危机后2011年全球贸易大幅增长因素,这一增速也成为2007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从复苏的范围看,2017年上半年在WTO统计的国家中,有62个国家实现了出口同比正增长,占比为87.3%;有60个国家实现了进口同比正增长,占比为89.6%。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一起罕见地实现了同步复苏。从区域上看,亚洲和北美地区复苏势头强劲,有望分别增长6.4%和4.2%,成为拉动本轮全球贸易强劲复苏的重要力量。自2016年下半年起,中国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等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经济也强劲反弹,共同带领全球贸易迅速复苏。

织梦好,好织梦


  
  驱动本轮全球贸易强势复苏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本轮全球贸易复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存在哪些影响全球贸易增长的结构性因素?是否能就此判断全球贸易将重现2002年至2007年的贸易繁荣周期?
  
  (一)中国和美国是引领本轮全球贸易复苏的两大引擎
  

  首先,中美两国是引领本轮全球贸易复苏的两大引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升了经济增长动能。通过宏观经济的回馈效应,又带动了全球贸易增速的反弹。根据IMF预测,2017年全球GDP增速为3.5%,其中中国和美国的GDP增速分别为6.7%(中国实际增长率为6.9%)和2.1%,分别拉动全球GDP增长1.0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3.8%。在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推动下,全球消费需求和资源品、资本品需求得以复苏。中美等国进口的显著回升,推动了资源型国家出口的快速增加。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对全球贸易的创造效应也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下,中国与欧洲的贸易联系范围得到扩大,其中电子零配件与制造业设备相关的贸易流量大幅增加,成为促进本轮贸易增速反弹的主要贡献因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亚洲区域内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
  

  从全球范围内看,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可以划分为北美、欧洲与亚洲地区三大价值链板块,每个地区都已形成了区域内贸易和区域价值链,各区域之间又形成了密切的洲际价值链关系。其中,亚太价值链(尤其是东亚价值链)是全球贸易循环中最为关键的链条之一,也是全球贸易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在全球价值链和贸易循环中发挥了枢纽和节点的作用,对全球贸易启动新一轮复苏影响深远。根据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发布的《将贸易和投资引向可持续发展》报告,亚洲地区对本轮全球贸易回升的贡献最大,在2017年上半年全球贸易进口同比增长9.6%中,亚洲地区拉动了5.4%,远高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1.9%和1.5%。
  
  (三)全球制造业呈现整体性扩张与结构性变化趋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一年来,全球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趋势上看已经止跌。全球工业投资与制造业复苏,大大提升了全球制成品和中间品贸易增长。由于全球新工业革命技术成果及其产业化正缓慢渗入各国的生产端和供给侧,形成了全球生产力增长的新动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制造业同比增速达到3.2%,为2011年以来新高,全球范围内制成品市场需求也将随之扩大。其中,工业化经济体的制造业产值预计增长1.8%,在2017年全球工业增长总额中占近40%。
  
  全球制造业形成目前这样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自动化、机器人和数字产品等先进制造业正在全球范围内稳步扩张。新技术的发展和许多行业的自动化发展趋势正在促进全球制造业总产量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全球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率实现了同比增长5.3%,扩张幅度较为显著;中等技术制造业增长约为2%;低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增长高于低科技产业,反映了世界制造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WTO报告(2017)显示,近两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较快,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结构转型,运输、物流、分销以及数字技术等发展为货物贸易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跨境服务有效协调了跨境生产,成为提升制造业产品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dedecms.com
  
  (四)不应忽视统计因素的“基期效应”
  

  2016年全球贸易同比增长低至1.3%,创下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低基数效应,对2017年全球贸易实现高速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综合来看,尽管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是支撑贸易复苏的重要条件,但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的高基数对2018年的增速将造成一定的压力。根据2017年11月WTO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贸易景气指数(WTOI)为102.2,高于100荣枯线的趋势水平,但较2017年8月的数值回落了0.4,显示全球贸易在2017年四季度的增速有所放缓。从构成WTOI的分项指标看,出口订单指数、国际航空货运量指数、集装箱吞吐量指数分别为101.9、106.7和102.3,增速都有所下降,意味着未来全球贸易增长幅度或将趋缓。
  
  二、国际贸易规则
  

  (一)全球贸易投资规则谈判从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系转向区域贸易协定(RTAs) 织梦好,好织梦
  

  在WTO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裹足不前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区域性自贸协定安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球已形成了400多个RTA,正在谈判的规模较大的RTA还包括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然而,这些双边、小多边和多边自贸协定的规则不一,交叉重叠,过度竞争,尽管可能带来区域内的贸易创造,但从长远看却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贸易转移效应,使得全球自由贸易面临高成本、低效率、碎片化的风险,不利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协作。
  
  例如,欧盟几乎与所有邻国都签有双边互惠贸易协定,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均已启动或达成了双边FTA(自贸区)谈判,近期又在积极推进欧盟与北美自贸区(NAFTA)、欧盟与东盟、欧盟与拉美南方共同市场的FTA谈判。因此,各类RTA大大割裂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生产网络和价值链联系。从全球贸易增量来看,并未获得更多的“净收益”。 copyright dedecms
  
  (二)国际贸易规则难以适应以中间品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贸易发展格局
  

  中间产品贸易对世界各经济体的重要性已显著增加,占到全球商品货物贸易的三分之二。然而,与此相悖的是,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一般与最终产品有关,不太兼容以中间品贸易为特征的价值链贸易。此外,较高的贸易摩擦成本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对全球价值链贸易也构成了极大的损害。在全球价值链下,中间产品贸易壁垒会产生累积和放大的效应,显著提高贸易保护成本。中间产品要进行多次跨境交易,即使这些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水平很低,保护程度也会被多次累积,进而会更大程度地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与价格。
  
  (三)全球价值链结构性调整与重构的大周期还未完全结束
  

  一方面,全球“经济再平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传统上,由“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驱动的全球经济增长与贸易循环模式将大大松动。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负债水平很高,它们的杠杆收缩、国内储蓄投资的结构调整以及工业部门的“重返制造业”都将使以消费驱动的国家经济增长结构或发生重大变化。从中国的转型看,出口贸易减少了对中间零部件需求,引领出口结构从一般消费品向资本品升级。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伴随全球新的产业转移,中国由产业承接国开始了产业转移。因此,可以判断,中国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全球贸易增长的创造效应将可能进一步放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价值链和生产模块网络处于大规模展开和深化的过程之中。但近年来,这一模块化和全球产业布局已趋于完成,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动跨国公司回归本土,导致制造业投资的回流。近期,特朗普政府的税改有望开启全球竞争性改革,或持续释放红利,但税改方案中的“属地征税”和“一次性税收优惠”原则对推动美国资本回流及对海外资本留存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形成新的贸易和投资壁垒,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竞争构成进一步施压。
  
  (四)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将严重威胁全球贸易复苏进程
  

  预计未来十余年贸易保护仍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一是从贸易保护强度看将有所升级。根据最新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Global Trade Alert report)统计,G20(20国集团)经济体在2016年共采用了659种新的贸易限制措施。自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各国已采用7027种歧视性干预措施。其中,金属、机械和化工等部门最易受到贸易限制措施的影响;农业部门也会受到影响,殃及高度依赖农业生产和出口的那些低收入国家。在所有的保护主义措施中,提高进口关税是最常用的。2009年至2017年,共有总价值高达6.84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受到关税提高的影响。其他主要措施包括反倾销条例、原产地规则、进口配额制、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一年多来,特朗普政府已对数十个国家的94项“不公平交易”进行调查,同比激增81%。
本文来自织梦

  
  2018年伊始,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摩擦趋于升级。美国不仅加紧实施“反补贴”、“反倾销”及“337”等常规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同步实施了“301”条款、“201”条款、“232”条款、“全球保障措施”以及试图对贸易对手征收“互惠税”等非常规性的贸易保护措施。贸易摩擦与贸易冲突的形势日趋复杂。
  
  二是贸易保护从传统商品贸易领域向投资领域扩散。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应对各种形式的投资保护主义保持警惕,并呼吁各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审查的政策空间与审查程序的透明度及公正性方面作出恰当的平衡。2016年,约60个国家和地区有将近五分之一新出台的政策引入了投资限制,滥用国家安全审查可能成为助推全球保护主义升级,其中欧盟和美国的投资审查制度更为趋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国家安全审查报告进一步显示,美国对外国投资国家的安全审查空前严苛,审查案件数量也创下历史纪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除了美国之外,2017年7月,德国内阁也正式通过了对外经济法的修正案,对欧盟以外投资者在德国进行收购制定了新的审查规则,要求非欧盟投资者收购德国企业25%以上股份时,有义务通知德国经济部。这一规定涉及的产业包括能源、水资源、营养、信息技术、医疗、金融服务和保险、交通以及关键基础设施软件、通信拦截、云计算服务和医疗远程信息处理等。目前,欧盟委员会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对通过在欧洲成立壳公司而实现的“内部收购”加强严苛审查。
  
  三是全球范围内爆发贸易战的风险日趋增大。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2018贸易政策议程暨2017年度报告》,该报告坚持“美国优先”,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政策取向。同时,强调了支持国家安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重新协定贸易协议、强化执行美国国内贸易法案及改变现有的WTO多边贸易体制等五大政策支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近期,美国计划对钢铁、铝进口实施高额关税(对进口钢材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征收10%的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措施,钢铁和铝的贸易战似乎只是个“引爆点”。随着特朗普推进新的关税,欧盟贸易委员表示,欧盟将“以牙还牙”,考虑对铝和钢材进口征收“保障性”关税,并对美国商品实施对等的报复性措施。一旦特朗普政府征收高额关税,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国家也将采取同样的行动,保护自己的市场,进而可能拉开全面贸易战的序幕。
  
  回顾全球贸易战历史,在经济大萧条时期,1930年美国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引发了贸易战,加深了当时的全球经济衰退。展望2018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仍是支撑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条件,WTO预计2018年全球商品及货物贸易量增长3.2%。然而,鉴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边际效应递减,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化解全球过剩产能,以及一些大国转向内向型或激进型的贸易战略等,都将可能加速全球贸易战风险上升,对全球经济及贸易发展或将带来持续挑战。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