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美联储,历史、货币政策与未来

美联储,历史、货币政策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8-04-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百家号 浏览:【字体:

[摘要]美联储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中央银行系统,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撩动着全球经济与金融的敏感神经。整个80年代,美联储在货币主义理念下顺应经济发展,及时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稳定币值和物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宏观货币环境。基于此,本文回顾了美联储的建立与历史,并探讨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举措变迁,提出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未来趋向。本文提出,对于鲍威尔时代的美联储来说,在货币政策实施中,与其被动的应对还不如先发制人似乎更符合当下美国政治经济政策的气息。 dedecms.com

  (世经评论·北京)美联储换帅了,加息了,全球市场紧张了!美联储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中央银行系统,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撩动着全球经济与金融的敏感神经。自1914年算起,顾盼百年,无论沧海桑田都没有阻滞美联储这位巨人在货币政策领域崛起与探索的步伐。
  
  一、谁的美联储
  

  受十多年前一本畅销书的影响,提起美联储似乎就不得不提及罗斯柴尔德家族,但实际上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并无任何联系。美联储全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没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体系,直到1914年美联储的成立,才正式确立了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并开始履行其货币政策的重要职能,至今已逾百年。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相结合的产物。美联储由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分散在各地的区域性联邦储备银行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体现公共利益,成员由政府任命,主要负责监管工作;而各地的联邦储备银行由私人银行家所有和控制,负责具体的货币管理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包括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和12名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而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被称作公开市场操作,通常所说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就是由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为制定这个政策而召开的。
  
  二、风雨来时路
  

  在美联储之前的100多年,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家中央银行性质的组织,分别是1791至1811年期间的美国第一银行和1816至1836年期间的美国第二银行。但这两家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组织,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所以在特许经营权结束后就被解散。因此在美联储之前近70年里,由于没有一个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体系,美国金融体系常常处于容易发生恐慌性挤兑而引发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发生了至少5次大范围由恐慌性挤兑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危机的反复爆发凸显出私人垄断的金融格局弊端,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日益不满和对松散的货币体系的反思。
dedecms.com

  
  1907年美国再度爆发了被称为“1907大恐慌”的因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危机过后美国成立了国家货币委员会成立,加强对银行业的统一监管。随后,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在世界金融史上大名鼎鼎的《联邦储备法案》,正式决定建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生效后于1914年开始正式运营。
  
  一战后至1920年代时值战后大繁荣时期,美国货币存量快速增长通胀压力不断上升,于是美联储决定大幅提高贴现率以应对通货膨胀。虽然最终并没有有效遏制货币超发和通胀的势头,但这是美联储第一次议定货币政策决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好景不长,1929大萧条猝然而止,大萧条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并没有有效地抵御金融和经济危机,甚至和普通商业银行一样歇业实行支付限制,完全没有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这导致美联储及其货币政策的威信受到了极大的质疑。
本文来自织梦

  
  大萧条结束后,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颁布了《1933银行法》并于两年之后进行了修订(《1935银行法》),对联邦储备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由此,美联储的权力和独立性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并有了重要的法律保证。不过,自《银行法》颁布直至二战结束后的几年里,美联储货币政策仍然从属于财政政策,其作用仅仅是以固定价格从财政部购买政府债券,实质上成为财政部金融运作的代理机构。直到1951年《财政部一联邦储备体系协议》签订,美联储对财政部的债券支持政策被彻底废除,美联储才真正意义上开始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由此开创了现今我们所接触到的美联储时代。
  
  三、特立独行
  

  在摆脱了被动的地位和稍显尴尬的政策角色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自1950年代起愈发显露出特立独行而又审时度势的气质,尤其伴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独步全球,为美联储在货币政策的实践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标就是要和其它宏观政策一道促成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copyright dedecms

  
  得益于战后至70年代经济快速复苏的黄金年代,金融危机似乎太过遥远,于是美联储第一个抱定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逆周期理论,将货币政策的着眼点瞄定“物价稳定”和“就业充分”两大目标,通过反复调整利率来控制货币发行量及信贷总规模,以期通过审时度势的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达成逆周期的政策调控目标。
  
  这一政策实践在黄金年代前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胀水平长年运行在较低水平,就业率也不断提升,美国经济快速而平稳的复苏发展。但随着70年代末期到来,美国及欧洲国家经济状况开始复杂多变,复苏与繁荣似乎也接近尾声,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依然着眼于通胀和就业的目标,不断地提高或降低利率,导致经济始终处于“利率低一通胀一利率升一经济弱”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货币政策失灵,出现滞涨。 copyright dedecms
  
  随着凯恩斯以名义利率为核心的“相机抉择”理念在1970年代末滞涨中的失效,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理念逐渐被美联储所重视,并最终取代凯恩斯主义占据主导地位。197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任不久,就宣布不再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转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同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最终在80年代初成功遏制住了滞涨势头。整个80年代,美联储在货币主义理念下顺应经济发展,及时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稳定币值和物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宏观货币环境。
  
  四、审时度势
  

  进入90年代,美联储一直处于“经济巫师”格林斯潘的执掌之下。格林斯潘认为随着宏观和金融环境快速发展,金融工具创新和投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货币与经济增长及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被进一步削弱,从而决定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调整。1993年格林斯潘提出并采纳“中性”货币政策,指出将保持实际利率水平的中性,避免利率对经济的刺激或者抑制作用,确保经济在低通胀的环境下能够以自身潜在增长率增长。这就是至今美联储仍在奉行并视为圭臬的“泰勒规则”。

本文来自织梦


  
  泰勒规则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实际利率的中性货币政策。同时格林斯潘还重视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强化美联储信息充分与金融市场沟通,防范“预期风险”,因此自1999年起每当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都会发布一份声明,这就是那份能够扰动全球金融市场大名鼎鼎的“FOMC声明”的发端。
  
  格林斯潘任内美国经济发展逐渐放缓,为防止经济停滞,美联储在2001年当年连续11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连续的降息虽然刺激了投资、信贷和消费,经济低迷状态有所好转,但同时导致经济中出现了大量的资产泡沫。随后从2004年到2005年,美联储又连续10次提高利息,加息不仅直接刺破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还最终引发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并演化为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后,伯南克执掌下的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在短时间内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限下调至0.25%,形成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但危机并未有化解的势头。此时美联储无法再通过下调利率来实施货币政策,面对恶化的形势美联储选择了量化宽松的非常规手段,于2008年起启动了多轮QE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在危机略有缓和之际还创新性的提出了“前瞻性利率指引”的货币政策。即通过美联储在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中对未来利率政策给予暗示,从而达到降低私人部门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进而带动长期利率下行,以此缓解紧张的金融状况,压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与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次贷危机虽然对美国及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冲击巨大,但伯南克时代美联储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对维护美国金融市场稳定及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促使美国经济在危机后的衰退趋势得到控制,并为实体经济逐步好转奠定了基础。
  
  五、争议与未来
  

  危机过后,美联储迎来的了历史上首位女掌门耶伦。耶伦任内奉行货币政策常态化的政策框架,美联储对通胀的关注让位与对失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稳健的退出危机时期采取的非常规激进货币政策便成了耶伦时代美联储的主旋律,耶伦也因此被贴上了颇具争议的“鸽派”标签。与危机时力挽狂澜相比,收拾烂摊子总是略显有些不起眼,但恰是在耶伦任内的货币政策常态化回归中,美国失业率稳步回落,经济复苏进程不断加快。
  
  耶伦谢幕,鲍威尔时代的美联储会萧规曹随继续稳健的加息步伐,还是会加快加息的步伐,抑制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的过热迹象?从目前的一次加息以及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言论来看,还是盲人摸象雾里看花。但不管怎样鲍威尔任内的美联储一方面面临特朗普脱虚向实,着眼美国优先的施政纲领,另一方面则是渐起的过热迹象。鲍威尔任内将如何在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和影响,或将取决于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而非仅仅盯住国内。
dedecms.com

  
  如果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速度继续超过成熟经济体,使得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继续下滑;亦或美元的话语权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中有所动摇。那么,未来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将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不仅仅只是国内可能抬头的通胀和失业的冲击。比如,美元升值对贸易部门的不利影响会使美国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更多地受到国际竞争的冲击,特朗普政府近期颁布的关税计划的着眼之一就是如此。因此对于鲍威尔时代的美联储来说,在货币政策实施中,与其被动的应对还不如先发制人似乎更符合当下美国政治经济政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