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全球长期贸易增速缘何下降?

全球长期贸易增速缘何下降?

发布时间:2018-05-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华尔街见闻 浏览:【字体:

[摘要]次贷危机后,全球贸易增速显著放缓。本文回顾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历史,并对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长期贸易增速下降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并且结构性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自2017年以来全球贸易出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由于贸易保护趋于增强等原因,未来全球贸易的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各国必须进行大力结构改革,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加强风险管控,避免再次爆发危机。 本文来自织梦

  (世经评论·北京)一般来说,如果是由于周期性因素导致的贸易下滑,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后还会反弹;而如果是由于结构性因素导致的贸易下滑,则意味着全球贸易和GDP的永久性下降。有证据表明,结构性因素占据本轮全球贸易下滑约一半的因素。由于结构性因素在贸易增速下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结构性因素仍将存在,这就预示着即便是本轮经济复苏持续进行,全球贸易增速也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展望未来,全球贸易的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引言
  

  全球贸易在过去六十余年增长十分迅速。1950-2008年,全球贸易总额增长了7倍。在此期间,全球贸易增速是GDP增速的三倍以上。由于贸易增速大大超过产出增速,致使全球贸易/GDP比率持续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贸易/GDP比率从1960年的25%上升至2016年的60%。事实上,自1870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快于产出增速,除了战争和衰退期间。然而,次贷危机后,这一趋势似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球贸易增速开始接近甚至低于GDP增速,导致全球贸易/GDP比率自2008年以来几乎没有提升,似乎达到了顶点。全球贸易在次贷危机后曾出现反弹,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复苏后自2011年开始再次陷入低迷。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全球贸易连续5年低于产出增速,2016年世界贸增速仅为1.7%,显著低于危机前1987-2007年7%的平均增速。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2017年,全球贸易出现了自危机以来最明显的复苏。WTO已经将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期上调至3.6%。 dedecms.com
  
  全球贸易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贸易是技术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全球贸易,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通过全球价值链体系使得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全球贸易既改善了资源分配效率,又提高了经济增速以及社会福利水平。同时,全球贸易也是发展中国家降低贫困率、提升人均GDP以及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渠道,可以降低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而一旦全球贸易增长出现停滞,将可能给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全球贸易的长期趋势是如何变化的?当前全球贸易的复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未来全球贸易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全球贸易发展简史回顾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是在一战以前的1870-1913年,以贸易开放、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为标志。在此期间,世界贸易增速略快于GDP增速(O’Rouke and Williamson 1999)。而到了1913-1950年,全球贸易的发展则较为动荡。由于在此期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大萧条,导致全球贸易增速慢于GDP增速。1950-1973年是贸易增长的黄金阶段,西欧和美国以及其他地区经济增速均出现了强劲增长,世界贸易也出现了大幅增长。除了经济繁荣以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促进了战后贸易的显著提升,一是技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二是新兴经济体大幅降低关税,三是中间品的制造使得全球中间品贸易发展迅速。 copyright dedecms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球贸易出现了放缓趋势,不仅仅是因为产出增速放缓,而且出口增速与产出增速之差也下降了。有观点认为,在此期间贸易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有一定关系(Irwin,2002)。也有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早期贸易下降主要是因为预期全球经济会陷入衰退(Bergsten and Cline,1983)。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中印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全球贸易的发展再次提速。虽然在此期间产出增速要慢于20世纪80年代,但贸易增速却维持较高水平,不仅高于20世纪80年代,甚至达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增长水平。然而,自2000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长期贸易增速的下降并非仅仅是因为次贷危机所致,而更像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并且这一趋势自2000年以来就已经开始出现。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全球长期贸易增速下降的原因分析
  

  有观点认为,次贷危机后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其实不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固然是全球长期贸易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全球长期贸易增速的下降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一)周期性因素
  

  一是短期因素。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疲弱,总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投资低迷。尤其是投资低迷,对全球贸易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当前全球贸易金额中的80%都是制造业产品,而制造业产品对投资极为敏感,投资放缓拖累了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因此,制造业产品等高度贸易品需求疲弱是次贷危机后全球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长期因素。过去二十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TFP增速放缓等原因,全球潜在经济增速已经出现了永久性下降,只是由于次贷危机前经济处于繁荣周期掩盖了长期因素的变化。而次贷危机后,由于全球经济受到冲击,致使长期因素的影响逐渐显现。全球潜在经济增速的永久性下降意味着总需求也出现了永久性下降,这是当前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以及TFP增速放缓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除非发生大的科技革命,否则全球贸易的趋势性下降难以避免。 内容来自dedecms
  
  (二)结构性因素
  

  一是中国因素。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已达14%,位列第一。次贷危机后,中国贸易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鉴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其结构变化也会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出现明显内化趋势。近年来中国一直在不断进行产业升级,通过生产更加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向价值链的上游攀登。其中的一个证据是近年来中国出口国内增值部分的增长。次贷危机后,中国制造业进口零部件比例持续下降。虽然这一比例在2000-2011年有所反弹,但自2012年以来又开始连续维持负增长。另外一个证据是中国出口加工贸易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以上两项证据表明,中国零部件进口的下降不仅仅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疲弱所致,而且还因为中国生产力以及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升,使得中国出口附加值迈向更高水平。随着中国出口复杂性的提升,其他国家也会在低端附加值产品上占有更大的份额。例如,越南和孟加拉国正在亚洲供应链低附加值零部件的出口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境内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低附加值产业正在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次贷危机后,中国积极谋求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具体表现为投资逐渐下降,但消费逐渐上升。在对GDP增长的贡献方面,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也持续上升,由2009年的56.1%上升至2016年的64.6%。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逐年下降,除了2012年和2014年小幅增长以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增长。这表明当前中国经济的出口依赖度正逐渐下降,内需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第三,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过去15年中国制造业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拥有大量剩余廉价劳动力。然而,由于近年来剩余劳动力大量减少,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抑制了制造业的扩张速度。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制造业产品在全球贸易中占比较高,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减少了对这种高贸易弹性商品的需求,进而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内容来自dedecms
  
  总的来说,中国贸易和经济结构的上述变化对全球贸易增速的下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这些变化对全球贸易的负面影响仍将存在。
  
  二是全球价值链扩张速度放缓。全球价值链是指商品不是在一个国家制造,而是通过复杂的价值链在一些国家生产零件,而在另一些国家组装,并向目的地国家出口。全球价值链使得一国在进行产品制造时不需要依赖于本国多元化的工业体系。一般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扩张是1990-2008年全球贸易/GDP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由于在此期间商品的跨国制造分割,致使任何最终产品的贸易都出现了增加。由于贸易金额是以总值来计算,包含产品内的中间品价值。因此,一项投入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从A国转移至B国,在计量上是作为A国向B国的出口。而接下来作为中间品从B向C的出口价值也会包含进口投入品的价值,这会导致双重计算。而GDP则恰恰相反,从概念上来说,是一个增值概念,即经济活动中全部增值部分的加总,仅包括净出口。因此,中间品投入越多,最终总贸易量就越大。根据OECD和WTO编制的TiVA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次贷危机前,全球价值链增长迅速。1995-2008年全球价值链平均增速为11%,而同期贸易增速仅为8%。因此,全球价值链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从1995年的40%上升至2008年的52%。

dedecms.com


  
  然而,次贷危机后,全球价值链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开始出现持续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布可能已达最理想状态,因此贸易增速趋缓;二是3D打印等新技术的使用使得生产更加便捷化,降低了对全球价值链的依赖;三是中国等国家大力倡导自主生产,使得零部件的生产更多放在国内,供应链条缩短。供应链专家预计,未来数年全球价值链将从全球跨度、高度分割的供应链体系转向区域生产网络。如果这一情况出现,则更加不利于全球贸易的增长。
  
  三是贸易自由度下降。贸易自由度对于全球贸易增长的影响十分巨大。1929-1932年大萧条期间,世界贸易下降的一半都源于贸易保护主义(Madsen 2001)。贸易壁垒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早期下降的最为显著,主要是因为NAFTA的签署、《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到期、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生效、中国获得与美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以及中国加入WTO。此外,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也极大的降低了贸易壁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然而,次贷危机后,虽然世界依然维持十分开放的局面,但开放的步伐明显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有小幅抬头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快速崛起令发达经济体倍感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认为,当前全球贸易的发展抢占了发达国家的工作岗位,造成了大量的税收流失。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若干年很难出现大幅的贸易自由化。
  
  四是需求重心由发达经济体转向新兴经济体。次贷危机后,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疲弱,新兴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全球贸易活动的重心也逐渐由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过渡。然而,由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弹性要低于发达经济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鉴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可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高于发达经济体,全球贸易可能仍将持续低迷。 本文来自织梦
  
  四、未来全球贸易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虽然当前全球贸易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是,这种复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依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周期性以及结构性的原因,当前全球长期贸易增速正处于下降趋势中,并且在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观;二是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超预期很大原因是源于基数效应。由于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基数较低,致使从数据来看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而这种基数效应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2018年1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钢铁课征25%关税,对进口铝材课征10%关税。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增强,一旦掀起贸易战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科技革命效果有限、贸易自由化的边际效应递减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收紧都将对未来全球贸易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copyright dedecms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自2017年以来全球贸易出现了久违的复苏,然而从长期趋势来看,全球长期贸易增速依然趋于下降。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并且结构性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周期性因素方面,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低迷引发的总需求暂时性不足以及人口老龄化和TFP增速下降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速的永久性下降都是全球贸易下降的原因。结构性因素方面,首先,由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出现内化趋势、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转向内需以及制造业增速放缓,使得中国降低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其次,全球价值链扩张速度放缓致使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再次,贸易自由度下降也对全球贸易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最后,全球需求重心由高贸易弹性的发达经济体转向了低贸易弹性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导致全球贸易下滑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dedecms


  
  一般来说,如果是由于周期性因素导致的贸易下滑,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后还会反弹;而如果是由于结构性因素导致的贸易下滑,则意味着全球贸易和GDP的永久性下降。有证据表明,结构性因素占据本轮全球贸易下滑约一半的因素。由于结构性因素在贸易增速下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结构性因素仍将存在,这就预示着即便是本轮经济复苏持续进行,全球贸易增速也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展望未来,全球贸易的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上述结论具有多重的政策含义。首先,由于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了永久性下降,这就意味着全球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也出现了永久性下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本轮经济复苏的高度。各国必须进行深度的结构改革,降低贸易壁垒,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全球贸易增速的永久性下降同时也意味着本轮加息周期最终的加息高度将大幅低于此前周期中利息的最高水平。最后,鉴于本轮经济复苏高度有限,一旦经济复苏接近尾声,债务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将逐渐显现。各国应加强风险管控,努力降低系统性风险,避免危机再次爆发。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