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拉美国家货币贬值是否引发“蝴蝶效应”

拉美国家货币贬值是否引发“蝴蝶效应”

发布时间:2018-06-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财经报 浏览:【字体:

[摘要]年初以来,以阿根廷比索为代表的多个拉美国家货币出现不同程度贬值。货币抛售不断蔓延,拉美地区经济迅速恶化,危机正一步步逼近。基于此,本文对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拉美货币贬值的影响。本文提出,从长期来看,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均需要从实体经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上去做根本性的改革和调整,以应对美元等短期价格波动的负面外溢效应。有分析称,阿根廷货币贬值或引发“蝴蝶效应”,继而触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本文来自织梦

  (世经评论·北京)年初以来,以阿根廷比索为代表的多个拉美国家货币出现不同程度贬值。货币抛售不断蔓延,拉美地区经济迅速恶化,危机正一步步逼近。由此,使人不禁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美元加息导致的拉美债务危机。时间快进至2018年,就像历史重现一样,美国通胀率上升以及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几乎抵消了拉美国家年初以来的经济增长。有分析称,阿根廷货币贬值或引发“蝴蝶效应”,继而触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正常化政策产生外溢效应,给拉美等新兴市场带来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风险。近期,拉美国家货币贬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源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变会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震荡与冲击。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美国加息周期都引发了全球或区域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提供了大量资金,多余的资金流向了拉美等新兴国家,使得这些国家的货币持续增加。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顺利复苏,美联储开始转换政策方向,转向加息周期,逐渐减少提供给市场的资金量。目前,在特朗普减税、增支、贸易保护等政策的刺激下,不排除美国经济产生过热风险,通胀上升预期增强,一旦通胀水平上升速度快于预期,将会促使美联储加快节奏实施力度更大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引起美国利率上升,将对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拉美等新兴市场产生负面冲击。美国利率上升会对拉美国家带来资本外流风险,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美元短期内升值,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又给拉美国家带来货币贬值压力。
copyright dedecms

  
  美国开始缩小量化宽松规模,意味着美国经济形势向好,这对在美国进行投资是一个有利信号,理论上也会为新兴市场带来好处,流向全球的美元资金将升值。但现实情况则是,资金从拉美等新兴市场流出,在此过程中将出现各国货币被抛售的现象。从近期来看,随着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推进,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等拉美新兴市场出现资产抛售潮,并愈演愈烈,货币危机风险正在加大。从长期来看,各种贸易摩擦风险的存在虽然可能会对冲美元长期升值,但会引发拉美国家汇率下跌,企业为避险而纷纷购汇,进一步加剧资本流出。一旦拉美地区汇率出现大面积调整,其他经济体也很难独善其身。
  
  拉美国家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历史危机不会重演。拉美各国货币贬值程度在不同国家间表现得不甚均衡。其中,阿根廷的货币贬值在近一段时间表现得较为明显。年初以来,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累贬值已接近10%,阿根廷本币比索对美元已贬值高达35%。目前,阿根廷局面非常不稳定,希望获得紧急资金注入。5月初,阿根廷时隔17年再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救援申请,申请价值300亿美元的灵活贷款额度。
本文来自织梦

  
  尽管风险在加大,鉴于全球经济形势整体向好及拉美国家抵御冲击能力相对增强,拉美国家当前的货币风险总体可控,尚不会触发更广泛的金融危机。原因是,如今拉美国家面临的内外环境已大相径庭,抵抗美元波动冲击的能力也在增强。上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后,为尽快摆脱危机,上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实施了全面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大幅度压缩了财政赤字,缓解了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政府信任度低迷的危机。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企稳,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回升,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这三大拉美主要经济体积极实施宏观调控,加速推进结构性改革,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贸易条件持续改善,地区通胀得以控制,企业投资恢复增长,经济稳定性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发布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为1.3%,并预测今明两年该地区经济将分别增长2%和2.8%。 内容来自dedecms
  
  应继续坚持经济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评估这一危机发生的原因,不仅与“美元走强”这一不利的外部条件息息相关,也和拉美各国内部各种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的内部因素有关。
  
  拉美各国虽然于上世纪90年代实施了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在一些经济基础条件较薄弱,市场机制改革不充分的国家,货币出现持续混乱的可能性仍较大。如这次货币贬值最为严重的阿根廷,虽然已经实行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其货币当局多次介入外汇汇率,人为进行操控,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另外,历史上阿根廷曾多次爆发债务危机,经济信用度不高,债务问题一直是阿根廷的大问题。同时,政府进行统计的通胀率等数据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内部原因才是阿根廷此次受影响最严重的根本原因。

本文来自织梦


  
  从本次拉美地区不同国家货币价格所受影响程度的差异可以看出,外因只是一个环境和条件,而内因才是主要因素。面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调整,从长期来看,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均需要从实体经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上去做根本性的改革和调整,以应对美元等短期价格波动的负面外溢效应。具体到拉美各国来说,必须坚持将结构性改革进行到底,且以此次的风险为契机,今后的改革应有所升级,实施具有更高的战略性和更长远的规划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