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实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实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8-06-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字体:

[摘要]站在全球金融分工与产业变迁的视角观察,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战略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对核心科技与产业主导权的争夺;尤其是底层技术和定价能力,已成为一国能否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重要标志。作为后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由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亟须补齐在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与全球资源配置方面的短板,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强对重要产业领域的自主技术供给,进而提升在全球市场的获益水平。

本文来自织梦

  (世经评论·北京)站在全球金融分工与产业变迁的视角观察,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战略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对核心科技与产业主导权的争夺;尤其是底层技术和定价能力,已成为一国能否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重要标志。作为后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由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亟须补齐在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与全球资源配置方面的短板,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强对重要产业领域的自主技术供给,进而提升在全球市场的获益水平。
  
  被称为中国版超级高铁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其相关研制进度日前在2018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论坛”上得以披露,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张卫华教授表示,这款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比例模型车试验线正在成都搭建,预计今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试验测试,最快将于2021年4月达到1500公里试验时速。尽管实验测试距离商业运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甚至不排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项目的成败。因为技术的稳定性与系统集成的有效性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与试运行,但业已成为我国高端制造业代表的高铁产业,无疑比全球主要竞争对手都更接近于产业链的高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在被视为大国在太空资产标志物的卫星产业领域,中国这些年来的进展也举世瞩目。目前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已形成了以通信、导航、遥感观测为主的应用卫星体系,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量。
  
  高铁与卫星,是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着力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取得显著进展的两个重要产业,也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的代表性产业。核电产业也大体如此。上述三大产业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高端制造的名片,除了我国在技术引进和消化方面积极作为之外,还得益于国内的产业化应用与持续的技术研发。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产值大体与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的经济规模相当,其中,高端制造业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在2017年的数据为32.6%。但是,外资在中国高端制造业产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在局部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今日的智能制造时代,尽管我国依靠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显著提升了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短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消除。长期以来,我国重视应用研究与实验而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这种状况至今尚未根本改变。美国基础研究占全部研发投入的比重接近20%,而据科技部的数据,2017年我国研发总额1.75万亿,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不足6%,差距相当明显。长期大当量且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是孕育革命性技术突破的前提。而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都是大规模的“创造性破坏”,既需要雄厚基础研究积累的突破性表达,更离不开相关行为自觉的养成,尤其是开放的心态、甘于冒险、勤劳、富有趣味性以及敢于挑战技术权威的思维方式在全社会的广泛形成。换句话说,要改变我国在诸如通用计算机CPU和基础软件及集成电路芯片领域对外依存度过高而严重影响产业安全的被动局面,大当量的研发投入固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更关键还在于对基础性研究规律的充分尊重,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对人才创新禀赋的高度尊重,对产权尤其知识产权的优先保护,以及尽最大努力消除浮躁心态,等等。 copyright dedecms
  
  因此,需要为如何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无所不在的风险意识,以及相应的行政高效率,寻找到最优的解决之道。以笔者之见,当前尤须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分配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从中长期来看,还有赖于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以及教育科研体制的突破性变革。
  
  智能制造已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我国正致力于通过智能制造,推动从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到服务的全价值链优化;推动互联网、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并正在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客观而言,当今主要经济体中,我国大致处于第二层级的中后端,与美国等第一层级的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正视这种差距,才能通过厚植研发基础,逐步掌握核心技术,以及加强市场开发能力实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近年来,在信息化与网络化加速改造传统产业的背景下,高水准的研发和对相关核心技术的有效整合,正在催生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全球价值链也因此由封闭转向开放,这已使那些长期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老牌跨国公司,正面临来自新兴经济体创新型企业的挑战,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梯度性转移和技术攀升已成为常态。但要最终谋得与发达经济体同行并驾齐驱的发展方位,尚需很长一段时间。
  
  站在全球金融分工与产业变迁的视角观察,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战略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对核心科技与产业主导权的争夺;尤其是底层技术和定价能力,已成为一国能否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重要标志。作为后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由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亟须补齐在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与全球资源配置方面的短板,加强对重要产业领域的自主技术供给,进而提升在全球市场的获益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