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石油人民币”:让中国供需更多成为国际定价基准

“石油人民币”:让中国供需更多成为国际定价基准

发布时间:2018-07-2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字体:

[摘要]作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人民币国际化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贡献的力度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和进程进一步加快。不过,笔者分析,就国际现状来看,目前人民币仍不具备挑战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能力。但无论在国际结算货币职能方面,还是在国际债务资本市场,人民币交易额远低于美元。由此可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与美元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但人民币既然迈出了这一步,就一定会对原油区域性定价产生作用,形成国际原油价格构成体系的新格局,迎来新的竞争机遇。

内容来自dedecms

  (世经评论·北京)作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人民币国际化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3月26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开始了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业务。这是中国商品期货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次尝试,它除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直接带动作用外,也为我国其他商品期货的国际化积累了经验,使人民币踏上了整个商品贸易乃至国际金融市场基准货币的新台阶。即使仅对石油贸易来说,人民币结算也为“石油人民币”的形成打开了大门,使石油贸易的国际定价基准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的供需实际,开启了石油交易的新时代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在石油交易方面,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中国石油进口量占全球交易量的17%,仅以两个百分点的差距排在美国之后,位居第二。但从石油定价权的角度看,中国基本没有发言权,究其原因是人民币不是石油的定价及结算工具,在国际石油供需关系的价格反映中,不能体现出中国的实际情况。
copyright dedecms

  
  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普遍是通过期货市场而形成,石油也不例外,其价格形成决定于纽约商业交易所挂牌上市的WTI(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和伦敦洲际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市场。而中国这个全球举足轻重的原油消费市场,在国际原油定价上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期货市场所形成的最终价格。上海能源交易中心推出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使人民币参与到原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当中,提升了我国在原油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新的局面。
  
  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贡献的力度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和进程进一步加快。据央行数据,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5%,人民币连续七年稳居我国跨境收付第二大货币。到3月末,已有超过34.9万家企业和386家银行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全球约137个国家(地区)的境外银行在境内开立5028个同业往来账户。 织梦好,好织梦
  
  不过,就国际现状来看,目前人民币仍不具备挑战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能力。在国际结算货币职能方面,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2017年人民币的交易使用率仍排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之后位列世界第七,交易使用量不足2%;在全球外汇储备方面,根据IMF的数据,2017年人民币储备排在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8种外汇储备货币的第七位,占比不到1.2%,份额远落后于美元和欧元;在国际债务资本市场(固定收益市场)中,以美元交易的政府债券、城市债券和企业债券等份额位居第一,而以人民币交易的固定收益产品交易额仅是美元的0.22%。由此可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与美元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快,但还不能成为美元的真正对手。以此考量“石油人民币”对“石油美元”的挑战,其现实意义也仅是对国际交易格局多了一项人民币的选择而已--中国仅是获得了石油定价的话语权,但其比重和作用大小,仍只在入门级别。

copyright dedecms


  
  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道路即远且难,即使人民币通过自身努力跻身于世界货币行列,也面临着漫长的与美元共筑“二元货币体系”的过程。基于此现状,伴随着人民币的崛起,在竞争中面对美元和美国的打压亦将成为常态,最近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频率、力度增加,已经表明了这一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负面作用。
  
  对石油交易而言,人民币作为计价单位参与到原油价格的形成机制之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原油市场的供需状况,虽然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上海能源交易中心还无法取代纽约商业交易所和伦敦洲际交易所成为原油定价的中心,但人民币既然迈出了这一步,就一定会对原油区域性定价产生作用,形成国际原油价格构成体系的新格局,迎来新的竞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