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为改善民生、促进人" />

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专家视点 > 佘宇、单大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佘宇、单大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9-01-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管理世界 浏览:【字体:

style="width:100%">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为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教育总体条件还不是很理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尚不充分。下一步,中国将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内容来自dedecms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成就,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本文来自织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育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80%的人口是文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仅有20%和6%。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将普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形成了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范文曜、王烽,2008),主要特征是:公有为主的办学体制;高度集中的事业管理体制,政府对教育教学、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学校运行直接管理;政府为主的经费体制,教育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重心较高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各类学校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党政分工的学校管理体制。这一时期,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等多元办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财政极其困难、紧张的情况下,中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一方面坚持国家办学为主,中小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预算;另一方面,大力提倡、鼓励厂矿企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及农村社队筹资兴办学校。应该说,“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的紧缺状况,对当时基础教育的发展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冲击,中小学教学秩序混乱,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被废止,部分高校停止了教学活动,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织梦好,好织梦

(一)教育基本制度的恢复(1977~1984年)

织梦好,好织梦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整顿秩序,恢复和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的基本教育制度,推动教育管理体制逐步走入正轨。1977年,恢复文革期间被中断了的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978年,恢复实行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政策,规定中小学学制向“六三三”制过渡。1980年,建立了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1983年,恢复和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教育基本制度的恢复,使教育事业重新步入正轨,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织梦好,好织梦

但是,在经济社会体制逐步改革的背景下,原有教育体制逐渐变得不适应。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全面推进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但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与瓦解,使原有的农村社队筹资兴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杨会良,2006)。在此情况下,乡镇政府开始通过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等形式来筹措农村教育经费。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1985~1992年)

内容来自dedecms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改革科技体制,也将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张力,2008)。1985年,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为标志,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式发端。《决定》将中国教育弊端的根源归结为体制,强调从教育体制入手,系统地进行改革,提出包括保证教育投入“两个增长”、把发展基础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社会办学等改革思路。在《决定》的指引下,中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基础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县、乡为主管理的格局,学校办学自主权初步落实,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试行校长负责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改革。不过,由于当时中国教育的突出矛盾还是教育机会不足,主要工作仍然集中在扩大教育普及上,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两基”)的重大决策,这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财政实力不强的条件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谈松华,2002)。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乡之间乃至乡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也很大,特别是在那些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相当数量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甚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copyright dedecms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1993~2002年)

织梦好,好织梦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规划了到2000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提出要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教育管理、办学和投入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这一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义务教育方面,“两基”目标基本实现,开始向着全面普及迈进。20世纪90年代,中国坚持低重心的教育发展策略,将“两基”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全社会力量,着力普及义务教育。经过不懈努力,到2000年年底,全国2541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全国85%以上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总体上实现了“两基”目标。高等教育方面,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1999年,中国做出高等学校扩招的重大决策,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招生563.1万人,比1998年增长1.6倍,高等教育总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2年的15%,迈入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中国还在1995年和1999年相继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极大地提升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copyright dedecms

二是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和教育成本分担的制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从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连续3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1998~2002年,中央本级教育事业费增加489亿元。这一时期,义务教育学校开始收取少量杂费,非义务教育学校改变国家“包学费”、“包分配”机制,全面实行缴费上学制度,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教育经费来源除财政投入外,还包括教育的税费、义务教育学校收取的杂费和非义务教育学校收取的学杂费,以及通过发展校办产业、鼓励社会捐集资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91.40亿元,占全部教育经费的63.71%。多元筹资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有力支撑了世纪之交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次超前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三是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格局。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中国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试验中外合作办学。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民办教育发展进行了规范。2002年,全国人大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2002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共6.13万所,在校生1147.95万人。同时,中国还在公办学校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依托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批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学校等,充分吸纳民间资本,有效扩大了全社会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缓解了教育发展瓶颈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四是形成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新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基础教育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在不少地方形成了事实上以乡镇为主的管理体制,而乡镇政府财力往往又难以支撑基础教育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许多地区单靠县乡财政已经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谈松华,2002)。如果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幅度转移支付,随之而来的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大部分教育集资)可能会造成农村教育的严重困难。为此,2001年,中国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向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变。1998年,在政府机构改革的推动下,中国还针对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办学、自我封闭等弊端,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涉及900余所高校,经过调整,中央部委管理高校120所左右,地方政府所属或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896所,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初步形成。 copyright dedecms

除了上述改革成就外,这一时期,中国在教育法制建设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9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2002年分别通过了《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1999年,中国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深入到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层面,之后,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评估等初步的探索。

copyright dedecms

(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2003~2012年) 本文来自织梦

2003年以后,中国着眼于教育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鲜明地提出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开启了以促进公平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新阶段。这一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织梦好,好织梦

一是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在2000年总体实现“两基”目标之后,中国面向发展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通过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及一系列教育工程专项,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经过不懈努力,2011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08%,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从2005年开始,中国还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扩展到城市,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copyright dedecms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2005年,中国又提出要把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化,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开展学区管理、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在缩小教育差距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重视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各地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积极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制定有效的教育与管护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三是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中国分别召开3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大力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数从2002年的565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1134万人,每年数以千万计获得中等以上技术技能的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了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2010年,为解决十分突出的“入园难”问题,中国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从2002年的36.8%提高到2012年的64.5%,不断普及的学前教育对于促进起点公平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copyright dedecms

四是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中国采取转移支付、专项和政策倾斜等方式加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地区长期任教,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到2012年共招募23.5万名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1000多个县2.7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为吸引优秀人才攻读师范院校并长期从教,2007年中国实施部分师范生免学杂费政策,5年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5.5万人。此外,还加强东中西部的教育协作,实施对口支援计划,推进教育援疆、教育支援西藏和四省份藏区工作,西部和民族地区的主要教育发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copyright dedecms

五是建立完整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20世纪末逐步实行的教育成本分担制度虽然扩大了社会教育投入,但是超常快速增长的教育收费逐渐成为一些低收入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一度造成大量学龄儿童、少年因贫困而失学。为此,中国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政策上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袁贵仁,2012)。2012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幼儿)8413.84万人次,资助金额达1126.08亿元,财政投入资助占比达73.24%。为提升边远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水平,2011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60多亿元专项资金,为680个试点县的26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0年,中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进行了规划,是迄今为止对教育体制改革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本文来自织梦

(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13年至今) dedecms.com

2013年,中国作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教育方面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思路。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完善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起教育标准体系,包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课标与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领域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地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选课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满足其个性成长的发展空间。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高校积极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 织梦好,好织梦

二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启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探索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稳定在80%左右,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高中教育阶段,各地普遍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职业教育阶段,积极推进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高等教育阶段,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形成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2012年起实施的重点高校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累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27.4万人。 本文来自织梦

三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2016年,中国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修订,确立了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基本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难题,各地积极出台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分类登记的配套政策,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民办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层面组建了62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建成约1300个职教集团,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copyright dedecms

四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通过“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向学校、社会放权,完善督导体系建设,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功能。落实和扩大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编制及岗位管理、教师职称评审、人事和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将委托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积极支持其采用现代化评价方法和技术参与教育评价,切实增强评价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在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同时,制定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内容来自dedecms

五是深化教育保障机制改革。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达到4%,之后几年连续保持在4%以上。探索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13年,中国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覆盖708个连片特困地区县130多万乡村教师,人均月补助标准近300元,补助标准较高的乡村地区,还出现了教师逆向流动。2015年,中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专门计划,围绕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2018年,又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出部署。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成就显著

内容来自dedecms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极大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举世瞩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dedecms.com

(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扩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80%的人口是文盲的国情到今天,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扩大,公民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有51.38万所学校,2.70亿名在校生;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79.6%,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达99.9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3.5%,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3%,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接近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在校生总规模达377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位居世界第一。教育的快速普及,极大提升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0.5年。总体来看,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copyright dedecms

(二)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逐步健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教育投入方面,中国从1993年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开始,就一直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4%目标并连续几年保持。而且,在中国已经确定重点支出一般不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原则下,仍然要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不低于4%,这也体现了中国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强决心。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截至201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626.89万人,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小学专任拥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3.7%,初中、普通高中、中职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分别为82.5%、97.9%、90.8%,中小学教师中正高级职称教师近4000人;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双师型”占比分别为29.5%、39.1%;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69.9%,中科院院士748人,工程院院士575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截至2016年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80%,每百名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12台。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不断增强 织梦好,好织梦

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81%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数据显示,2016年就近免试入学公办小学比例达98.5%、公办初中比例达97.8%,“择校热”现象有所缓解。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短板逐步加强,学前3年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56.6%提升到2017年的79.6%,“入园难”问题总体上得到缓解;职业教育年招生总规模达930万人,在校生2682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通过实施重大教育工程,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本办学条件和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不断提升,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累计37万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专项计划实现了重点大学梦。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逐步得到保障,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纳入“两免一补”补助范围,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加上政府在民办学校购买学位达到了86%以上,2017年报名参考的随迁子女达到15万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逐步形成;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盲、聋、培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也已达到90%以上(陈宝生,2018)。

内容来自dedecms

(四)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内容来自dedecms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考试招生、学校管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取得积极进展。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实现重大突破。高度集中的事业管理体制逐步打破,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不断增强,改革后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实施、以县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职业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体制;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小学校和职业院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也不断扩大。公有为主的办学体制逐步突破,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显著的发展,2017年,民办学校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为34.57%,民办教育在校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96%,在弥补国家教育经费不足、提高教育的资源供给能力,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为起点,中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学生成长、科学选拔优秀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14年启动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次统筹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的综合改革,更是一次深刻的体制性改革,正在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产生着积极影响。

本文来自织梦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稳步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国逐步将改革的重心集中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环节,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理念上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并对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提出很有针对性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与动手实践的教学环境。在职业教育方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设置管理,推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高等教育方面,以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copyright dedecms

(六)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dedecms.com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黄金鲁克,2018)。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3万人,80%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毕业后回国发展、为国服务;来华留学人员达44.3万人,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205个,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教育双边多边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海外办学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102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建立248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中国教育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教育总体条件还有待完善,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织梦好,好织梦

(一)教育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整体上看,中国教育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人力资本底子薄、积累少,现有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劳动力大军仍以初中生为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美国的13.3年、日本的11.6年、德国的12.2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赵晶晶、邓友超,201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教育发展自身看,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现行财政体制下,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共投入反而越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财政自给率低,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普遍办学条件落后。二是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大。城乡之间的生均拨款、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差距依然存在,随着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居民对高质量教育需求提高,农村生源进一步减少,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加上不合理的布局调整,导致城镇学校挤、乡村学校弱。三是校际之间发展差距大。由于支持方式存在偏差且激励机制扭曲,公共资金尤其是项目资金通常更多流向区域内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加上历史上形成的好学校的品牌效应,学校之间的差距短期内难以缩小。四是教师资源配置仍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师依然紧缺,一些地方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缺乏,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优秀教师不愿去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去了也留不住,留住的干不好,干的好的马上就要向城镇、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逆向流动。 织梦好,好织梦

(二)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能很好地适应 copyright dedecms

与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教育人才培养背离教育规律、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中小学人才培养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跟不上新的需求与变化,以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仍不健全,一些地方和学校在评价中仍存在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现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进一步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损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与产业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和错位,特别是职业教育布局、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不能适应产业跨区域分布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未形成制度性保障等。高等学校重扩张轻内涵、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问题仍然突出。部分高校专业设置、招生的盲目性问题较为突出。 dedecms.com

(三)教育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织梦好,好织梦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尚未形成,还存在很多弊端。从管理体制来看,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外部监督机制尚未建立,有的学校行政化倾向严重。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教育管理职责权限交叉,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事业的权限不足,省级政府对区域内教育统筹不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办学体制来看,民办学校发展不够充分,许多民办学校发展还处于低成本扩张的初级阶段,内部制衡和外部参与机制不健全,教育服务业仍缺乏充分竞争和规范、公平的市场秩序,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许多政策和制度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本文来自织梦

从考试招生制度来看,作为最关键的一项教育体制改革,现行统一招生录取制度尽管具有管理效率高、整齐划一、公信度高、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王烽,2013),但也存在较多弊端,主要是偏重于用单一标准评价和选拔学生,过于侧重学科知识,忽视对多种形式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的认定,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发挥,没有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和学校自主权,不能很好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事实上,当前素质教育难以实施、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都与之密切相关。 copyright dedecms

(四)部分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尚不充分 本文来自织梦

虽然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总体上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以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然不足,中西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分散地区、留守幼儿集中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较弱,入园率较低,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入园难”还比较突出。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但成果很不稳固,受学习困难(厌学)、家庭经济困难和路途较远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失学辍学问题仍然突出;有的虽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但质量较低。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但一些地区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仍然十分滞后。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明显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还有很多残疾孩子不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多数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逐步得到保障,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各地公共教育资源并不都能实现与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同步增长,供求矛盾比较突出;部分以接收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缺乏相应的办学条件,教学和学习的环境差,教学管理甚至学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内容来自dedecms

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重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高度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习近平,2017),这是非常宏伟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的现代化,未来,中国将围绕这一目标作出努力。从改革重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把握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紧紧瞄准公平和质量这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并以此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周期,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分配上需要得到优先发展,这也是过去4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未来,中国要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仍然需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教育投入是评价一个国家、地区教育事业是否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需要继续巩固来之不易的4%的成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强度,建立长效机制,重点是督促各级政府履行投入责任,把教育作为重点支出优先保障,落实好“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尽快制定完善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以标准促投入,保障投入水平的稳定、规范;在继续保证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同时,还要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投入比重。要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边远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

dedecms.com

(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dedecms.com

加快教育普及,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以中西部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着力提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完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健全控辍保学的工作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要从县域做起,通过消除城镇大班额,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底部攻坚,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逐步向有条件的市域扩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大对困难地区、薄弱环节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实施重大教育工程项目,聚焦最贫困地区、最薄弱环节、最困难群体,推动各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特岗计划”,招收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为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通过教师交流、培训等途径,提高乡村教师专业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保障特殊困难学生受教育权利。结合教育扶贫攻坚等政策措施,精准施策,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水平,不仅保障他们有公平受教育机会,还要提高教育质量。按照“两为主”政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让他们融入学校、融入班级。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干预,保证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尊重残疾孩子的个体差异,探索形式多样的特殊教育模式,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copyright dedecms

(三)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必须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推动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简单地把考试分数或升学率等同于教育质量的观念;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考试评价、质量监测的引领作用,制定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为改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织梦好,好织梦

基础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融合,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要努力探索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积极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高等教育要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总量调控,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建立适应不同类型高校的拨款标准、质量评估、人事管理、监测评价等制度;抓住标准、专业、课堂、教师等关键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通过发布专业类国家质量标准指导高校专业建设,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推进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医教协同、部委协同等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结合,通过“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在点上取得突破,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在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等各个环节加强师德养成教育,让教师形成爱教育、爱学生的职业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二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通过特殊政策措施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机制,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四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改革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dedecms.com

(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将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教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一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校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合各自特点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二是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三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改革目标是推进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发展民办教育目的已不单纯是扩大社会投入,而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有特色、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同时促进教育竞争和公办教育变革。四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向学校、社会放权,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政府主要履行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学校也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制度,积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要完善教育政绩考核机制,建立一整套可操作的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应的教育督导制度和问责制度,引导和督促地方政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五是进一步推进其他社会政策改革发展。教育领域很多问题的产生,与不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密切相关。解决教育问题,还需放大视野,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政策的综合改革与协调。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逐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过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就业政策,给各类人才平等发展机会。通过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的更加平等,为实现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内容来自dedecms

注释:

织梦好,好织梦

①《4%的前世今生——写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目标实现之际(上)》,《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5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②《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财[2003]8号。

本文来自织梦

③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03》。

dedecms.com

④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200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01]1号。 织梦好,好织梦

⑤《201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3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求是》,2017年第16期。

dedecms.com

⑦http://222.177.237.213:8000/rwt/GUOYAN/http/P75YPLUNN7TT635QPZYGG5C/jyb_hygq/hygq_bzsy/201608/t20160829_276938.html。 织梦好,好织梦

⑧资料来源:《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来自织梦

⑨《中国教育的时代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提高质量篇》,《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17日。

dedecms.com

⑩资料来源:《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copyright dedecms

⑾《数据看变化·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教育部网站,2017年9月28日。

内容来自dedecms

⑿《数据看变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情况》,教育部网站,2017年9月28日。

dedecms.com

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copyright dedecms

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

本文来自织梦

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copyright dedecms

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dedecms.com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18年2月7日。

copyright dedecms

(2)范文曜、王烽:《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教育跨越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6期。

内容来自dedecms

(3)黄金鲁克:《这5年,教育开放筑新局》,《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20日。

copyright dedecms

(4)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境与对策》,《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2002年第24期。 内容来自dedecms

(5)王烽:《高校招生“综合评价”的价值导向和制度建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

内容来自dedecms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 织梦好,好织梦

(7)杨会良著:《当代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内容来自dedecms

(8)袁贵仁主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人民出版社,2012年。

内容来自dedecms

(9)张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10期。 织梦好,好织梦

(10)赵晶晶、邓友超:《教育强国强在贡献》,《光明日报》,2018年7月3日。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