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区 > 上海未来30年全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研究

上海未来30年全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作者:派智库 来源:《科学发展》2017年第4期 浏览:【字体: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性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应结合其在城市中的区位,与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方向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不排斥某些历史文化资源由于特别适合于某种用途而决定其所在地段的功能发展方向。由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本身就是与城市的现代空间镶嵌在一起的整体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所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只有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加以利用。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全球城市建设 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利用 本文来自织梦

一、上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内容来自dedecms

(一)上海历史文化环境的存量及保存底线 dedecms.com

上海现存的物理性历史文化资源(除棚户区之外的1960年代前建成的历史文化环境地区),在内环以内,占浦西地区城区面积的47.1%,在中环以内,占浦西地区城区面积的25.6%。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和传统空间特征最重要的元素,而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占城区面积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历史风貌的显着度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可体验度,两者所产生的文化吸引力又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知名度、形象特色以及生活环境(物质的和社会的)的异质性,所有这些均是城市软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dedecms.com

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往往是一种新旧建筑和空间小规模混合的地区,因此不仅保存有历史的和传统的建筑,而且保存着历史的和传统的街道网络和街道尺度,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的、地方的社会与文化场所。这类地区一般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对外来人口尽快融入本地社会和满足他们的文化偏好、满足文化生产者对多元化环境的需求都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同时,历史文化环境的地方性带来了城市空间、景观和社会生活的差异性,也最易成为外籍游客青睐的对象。 织梦好,好织梦

1.上海的历史文化环境状况。上海中心城区现有12片法定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总占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其中9个风貌区位于内环以内,叠加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占地面积,上海内环以内浦西地区法定保护要素地块占总用地的比例为37%。在上海中心城区范围(外环以内),法定保护要素占总用地的比例大约为7%。上海历史文化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公共建筑、里弄住宅街区、工业厂区、大专院校、工人新村和公园。

dedecms.com

(1)公共建筑。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建筑是上海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外滩街区是上海租界时期公共建筑的集聚区域,当时各租界区内至今仍留存着大量散布的公共历史建筑。 dedecms.com

(2)里弄街区。里弄街区(包括其中的街道)是构成上海历史文化环境的主体。至2012年年底,上海现存里弄1900条,近10年内消失了近一半。现存的里弄中,旧式里弄占地322公顷,新式里弄占地185公顷,公寓占地7公顷,花园洋房占地73公顷,总计占地面积5.87平方公里,为内环面积的4.9%。其中,包含在内环内9片风貌区的里弄面积为2.98平方公里,占现存里弄面积的50%左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工业遗产。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基地。1930年代,上海工厂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产业建筑的类型丰富,几乎囊括全国工业的所有种类。近年来,以创意园区模式实现对工业遗产的转型升级,在城市更新领域得到大量的实践,上海国际时尚中心、M50、上海雕塑艺术中心等项目,积累了有益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在中心城区浦西地区保存有47个(其中23个未列入保护对象)工业遗产类的街坊,主要分布于黄浦江和苏州河沿线,总占地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 dedecms.com

(4)工人新村、传统大专院校、百年公园等。对上海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工人新村、百年高校、百年公园等历史见证,同样是上海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中心城区(外环内)保存基本完好的有工人新村街坊9个,大专院校街坊5个,公园街坊4个,其他街坊13个。总占地面积约5.9平方公里。

本文来自织梦

上海的里弄建筑基本集中于浦西内环以内,浦西内环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存量占地约38.63平方公里,占到浦西内环内面积的47.1%。但在中心城区浦西内环和中环之间,仍留存着大量以工业遗产、传统大专院校、工人新村为代表的其他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体现出上海遗产资源类型的丰富性。浦西中环以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存量约有50.18平方公里。 本文来自织梦

虽然上海在内环浦西范围内现存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占地面积比巴黎(占环线内市区面积的75%)以及伦敦CAZ法定保护区面积(占CAZ面积的60%)少,但比内伦敦(法定保护面积占34%)、纽约曼哈顿(法定保护面积占30%)以及东京核心3区(历史地区面积占34%)要高。上海已列入法定保护对象的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和风貌保护街坊,在内环浦西地区占地为37%左右,与内伦敦和纽约曼哈顿地区法定的保护(占地)面积相近。因此可以说,上海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现存的数量和类型依然是丰富的,这对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能起到支撑资源的重要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5)上海的法定保护遗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拥有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道路、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五类。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6)上海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底线。据初步统计,上海现存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中尚有约不到5%的房屋质量较差且分布零星,其中的早期工人新村有很大一部分已对房屋和布局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基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历史文化环境。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对上海现存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空间布局进行初步方案分析,并比照巴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情况,上海历史文化环境的“保存底线”,在中环以内浦西地区的占地面积比例应在20%~22%之间(即39~43平方公里),在内环以内浦西地区的占地面积比例应在40%~44%之间(即32~36平方公里)。

dedecms.com

(二)上海历史文化环境与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dedecms.com

上海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城市现代化的新空间已形成的高低层建筑相互交错的马赛克空间结构,这既是上海的遗憾同时又是现在必须面临的现实。上海已不可能像巴黎市区那样回复到一种完整的历史文化环境状态,也不可能像纽约、伦敦、东京那样把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形成的城市环境集聚于某几个地段。但是,我们也不能把那些历史街区所留下的城市空隙继续用高层建筑填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基于上海城市空间的马赛克分布结构,应该依据“保存底线”的规模划定出相对连续的历史文化环境控制边界。在此范围内,应该保持设置恢复历史的空间肌理,分区严格控制新建和改扩建建筑的高度,并整体禁止建设超过24米的建筑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上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与历史文化环境激活的路径 本文来自织梦

1.上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困境。上海的物理性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公共建筑、里弄街坊、工业厂区、仓库码头、工人新村、传统大专院校和百年公园,以及郊区的水乡古镇等8大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类型虽然丰富,但利用途径单一。特别是工业厂区(厂房)都用作创意产业,重要的公共建筑绝大部分用作商业或金融用途,而大量的里弄居住建筑则用于商业功能。这种思路使得对量大面厂一的里弄街坊、工业厂区的利用陷入了困境,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支撑城市发展的作用。而这些量大面广的历史文化资源恰恰是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主体,也是上海营造人文空间的重要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2.激活上海历史文化环境的讨论。总体而言,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的利用单一且低效,特别是里弄街坊有效利用率不足1%(基本处于简单维修并维持原状态的情况),工业遗产用作创意产业园区和时尚商业,以及历史性公共建筑(比如外滩)的利用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对周边街区的推动力有限。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性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理念应结合其在城市中的区位将其利用的途径和方向与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方向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不排斥某些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其特别适合于某种用途而决定了其所在地段的功能发展方向。无论是哪种情况,由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本身就是与城市的现代空间镶嵌在一起的整体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所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只有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因此也决定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应该是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应对所在地周边地区形成辐射渗透效应,而不是个体的内部效应。追求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这种效应的目的是激活历史文化环境。只有激活了历史文化环境,才能营造出城市的人文空间。在这方面,上海新天地的效果要比田子坊的效果好,而M50、红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工业厂区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其中既有利用理念的问题也有政策和机制的问题。

dedecms.com

3.里弄资源的利用。作为上海典型居住形式的里弄街区正在快速的湮灭,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对其的有效利用束手无策。里弄是上海最具地方特征的历史文化环境,面向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我们不仅需要重新认识它的独特贡献和未来价值,更应该思考使其利用陷入困境而被清除的原因。新天地、田子坊模式有成功之处,但对于上海1900多条里弄的保护与利用,现有的模式是根本不足于解决问题的,况且每条里弄都有不同之处,因此必须有一种新的思考。上海的里弄吸引了很多国际化移民,静安、黄浦,徐汇一直以来都是外籍人士择居青睐的地区。纽约市的历史保护区包括了全市4.8%的居住单元,以及曼哈顿11.8%的居住单元,后者意味着众多极为昂贵的物业,是纽约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和全世界高端物业投资者的重要目标。巴黎来自欧盟国家的外籍人士的集中居住区域就聚居在历史空间最集中的1、5、6、7区。因此,探讨和实验里弄的多样化利用路径,特别是宜居化、品质化利用路径十分必要。里弄的利用应该重新从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4个方面对每条里弄进行综合评估,而不是单一方面。因此,在政策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机制设计是当前上海里弄街坊积极、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如产权变更与交易、“居改非”政策,搬迁与置换补偿、居民(业主或第一承租人)的财产性收入保障机制,以及开发效益异地平衡机制等,这些方面如果没有突破,上海80%的里弄被清除的命运不可避免,而上海早期工人新村的状况也类似。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战略 dedecms.com

(一)人文空间营造 本文来自织梦

支撑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关键目标是营造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人文空间系统(可简称之为“历史性人文空间”)。这类人文空间的营造依托于现存的历史文化环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应该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吸引力、包容性和多样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人文空间系统。以历史建筑群体、历史街区和历史街道为主体所构成的“历史文化环境”是城市人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城市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因此,上海全球城市建设中历史性人文空间的营造不可忽视。历史性人文空间系统(即历史文化环境)的空间分布结构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体验度、形象特色以及城市的吸引力,而这些恰是上海对标其他全球城市所不足的方面。历史性人文空间营造依托的是城市历史文化环境,而非个体的历史建筑物。从上海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类型特征分析,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风貌街坊、百年公园、历史风貌道路以及工业遗产集聚区均是上海历史性人文空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历史风貌道路是串联上海各个历史性人文空间的重要网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人文空间集聚区。人文空间是一种多元并存、平等和谐、促进交流、孕育创新的场所。人文空间集聚区是人文空间系统中的核心,也是人文空间系统中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人文空间集聚区具有交流与创新、带动社区乃至城市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在历史文化环境中营造历史性的人文窄间集聚区,不仅可以既有的物质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同时可以对历史性人文集聚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复兴产生实质性的推动,进而带动城市人文空间系统的整体再生。人文空间集聚区的基本特征是多元集聚、宜居宜业。它不是一个文化展示的场所,也有别于任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活动举办场所的功能区。它足一种多种功能(包括业态)和各种人群聚集的场所,具有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相互依存、和谐共融的机制与环境,是当代城市中一种在空间上的社会集聚现象。因此,对当代大都市的中心城区来说,人文空间集聚区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人文空间集聚区的形成同时需要空间上具有开放性和渗透性的结构特征。从这个意义看,上海目前能够称为历史性人文空间集聚区的场所极少,如田子坊、1933老厂坊+虹口港街区、永康路+嘉善路街区、多伦路街区、安福路街区、胶州路创意街区,但是即使这些具有历史性人文空间集聚区属性和潜力的场所,尚有待拓展和完善。在历史性人文空间系统中筛选人文空间集聚区应该基于“小集中、大分散”的基本原则。把在历史文化环境中引入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引入新建筑、新空间和新功能作为营造人文空间集聚区的重要措施。同时在营造机制上需要充分地与社区、NGO合作,避免现存社区突然消亡,提倡多方多样化地参与营造。

dedecms.com

(二)文化规划:实现人文空间营造的有效工具

内容来自dedecms

1.人文空间属性与城市复兴思想。文化发展是任何一个城市再生和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城市再生与复兴对城市空间的利用是立足于对既有空间的再利用和再配置,而不是完全拆除新建或者建新城和新区。一个具有历史的城市地区往往是这个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印记的主要载体,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是促进城市再生与复兴的关键。历史文化资源之所以能够使许多城市再生,是因为它能够为该地区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 copyright dedecms

2.文化规划的作用和方法。文化规划可以具体看做是一种针对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统筹规划方法,也可以抽象理解为是一种以文化观念来解决城市间题的规划理念。它是尊重与落实当代城市公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有力体现.是一种协调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工具,也是塑造宜居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目标之一在于通过文化途径(即文化规划“Cultural Planning”)来实现历史文化环境中的品质化生活。文化规划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4个方面:加强创新,发扬优势并推广合作,传承文明,重建社会信任与联系。其战略愿景具体表现为以下3点: copyright dedecms

(1)以文化作为实现理想的基石。通过文化战略,获得持续的人才吸引力:一是对于城市整体,文化战略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提高城市整体实力和多样性来打造城市之美,成为一个“开放而有魅力”的城市;二是对于市民,文化战略将为其提供共享平等“教育、健康、工作”的基本权利;三是对于“移民”,文化战略能进一步改善其凝聚力和包容性,以实现全新的“社会融合”。 内容来自dedecms

(2)以文化作为促进创新的因素。通过文化战略,充分整合与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开拓创新:一是对于文化体系,作为一系列能被注入活动与个人才能的资源,文化战略将发扬其教育、社会和经济价值,体现出与世界交流的“平台”作用。其中,特别是博物馆和图书馆体系,将成为动态整合相应文化政策的关键;二是对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将促进新研究、新工艺、新技术而进行创新性生产,有助于提升经济生产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织梦好,好织梦

(3)以文化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杠杆。通过文化战略,将有助于调动个参与者、参与部门的积极合作,促进城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更新,全面地、稳步地、持续地提升社会生活品质:一是对于基础设施,能将文化进行数字化表现,开拓信息、文化、生产、工作和娱乐的新途径;二是对于公众参与,在构建和丰富公民社会过程中,文化战略将加强所有公民的义务观和责任感;三是对于城市品位,文化战略可以体现对服务于所有公民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吸引力、美学和适应性,关键是能够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文化规划直接作用于城市形象的美好塑造与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同时着眼于从根本上激发城市各领域的创造力和文化生产,满足城市人的品质化生活需求。文化规划的目的在于平衡人们对现代物质环境和经典精神文化的追求,综合丰富的遗产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更好地反映在时尚、设计和影视等领域的发展中。历史建筑与空间、民俗习惯、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公共活动或社区生活,所有能体现地域和人群差异与特质的事物都是文化规划导向的城市发展中可以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发展阶段的视角分析,文化政策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虽然会带来各种负面的后果,但它往往也是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是由城市发展的经济属性所决定的。而文化规划则关注到更广泛的文化资源范畴和社会公众对文化的传承能力、创造能力和消费能力,是文化导向发展的新工具。

织梦好,好织梦

3.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文化规划。在过去,人们曾以为以文化政策驱动的城市更新能够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经济、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以丧失个性为代价,并过分依赖需求市场的单一经济模式。如今,文化规划模式从工作的开始阶段就重视地方资源的特征提取和需求调查,为城市的个性化塑造和环境的宜居化打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文化规划的任务就是构建一套围绕“文化”,融合政策、经济、社会、环境、教育、艺术等各方领域的综合机制(Evans,2001)。应该将文化规划纳入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中,实现城市物质的文化环境和非物质的文化生活的共同塑造,以文化的综合发展来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内容来自dedecms

参考文献:

dedecms.com

[1]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尔市政开发研究院编.北京、首尔、东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dedecms.com

[2]戴锦辉.伦敦旧城更新浅议[J].城市建筑,2009(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简雅各布布着,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5.

dedecms.com

[4]李祎,吴义士,王红扬.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西方文化规划进展与编制方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7(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李友梅.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社会文化条件[G].未来30年上海城市社会文化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2015-1-7.

dedecms.com

[6]彼得.纽曼等.规划世界城市:全球化与城市政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织梦好,好织梦

[7]于海.田字坊实验:超越全球—地方二元对立的城市更新模式[J].中国名城,2009(7). 本文来自织梦

[8]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第二版)[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内容来自dedecms

[9]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dedecms.com

[10]法国统计局(INSEE)官方网站:http://www.insee.fr. 本文来自织梦

[11]UNFSCO,1972,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世界遗产公约》.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