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东北地区 > 黑龙江省土地压力状态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

黑龙江省土地压力状态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

发布时间:2017-09-05 作者:派智库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 浏览:【字体:

摘要:土地是承载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石,面对生产技术进步和人类对土地的大强度开发,有限的土地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科学地测度土地的压力状态,是合理制定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从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三方面,探讨了黑龙江省土地的压力状态测度方法及其压力状态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成因机理。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地压力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梯度分异规律,土地综合压力指数自西向东逐渐由高到低分布,耕地压力指数由北向南从低到高,建设用地沿西北—东南轴线方向逐渐减小,并在这一轴线的两翼向西南和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生态用地压力呈面状和团粒状分布格局。 dedecms.com

关键词:土地利用;压力状态;测度方法;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0 引言

dedecms.com

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属性禀赋正面临着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严重挑战。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幅度和空间规模改变着土地的覆被状况,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土地资源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土地压力应当是一方土地所实际承受的对应于人类所有需求的产出压力,既包括土地的实物产出和功能产出压力,也包括土地的价值产出压力[1]。不同性质的土地压力及其综合压力的定量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对于土地资源压力的研究,社会上一致认为是由于人口对食物需求的压力而产生的[4-5]。粮食的产量与耕地的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多以人均耕地指数[6-7]、人口数量和人均粮食需求[1-2,8]或以人均粮食占有量[6,9-10]等作为耕地压力的主要评判标准,进而分析当地的土地资源压力并对后期的规划发展提出建议。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发展压力也逐步纳入土地利用压力的评判指标[5],一般选择以工作在该地区的劳动力数量与劳均收入期望值。[1-2,8,11]、人均GDP[12-14]或人均耕地面积[9]作为经济发展压力的主要评判标准,并将其作为土地价值产出压力的一部分,进行区域经济分析和预测[1,8-9]。目前,学界对土地压力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将土地压力等同于人口压力、经济发展压力[5],而对于生态用地的压力大多还是着眼于耕地对土地退化的影响上[15-17]。也有一部分学者引用了由联合国0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计算土地利用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以及整体的综合指数,并依此对系统进行评价[18-21]。但是这种方法过于注重过去与现在的发展状况的表达,却忽略了因土地管理者偏好而出现的未来一个时期土地利用系统可能经历的重大变迁,因此,不能准确地符合中国的土地发展情况,缺乏灵活性。 dedecms.com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友好生态环境建设对土地数量日益增长的需求。耕地利用粗放,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生态林地、湿地等被占用,各种土地利用冲突和矛盾不断涌现。科学地评估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压力状态,可以为当地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管理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copyright dedecms

本研究借鉴土地评价研究的相关成果[1-2,12,22-28],针对当前中国土地管理的特点,综合考虑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对土地的需求,将2012年作为规划中期年份,以黑龙江省13个地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对不同行政区域的土地压力状态进行了测度,获得规划中期全省土地压力状态,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缓解区域土地压力的途径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措施以及政策启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 数据与方法 dedecms.com

1.1 研究区概况 内容来自dedecms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最东北部,位于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3’~53°33’N,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从东向西,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黑龙江省有三大水系——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以及四大湖泊——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地势呈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脉,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脉,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黑龙江省东北部和西南部主要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壤以黑土、黑钙土著称,腐殖层较厚,土地肥沃,适宜耕作。全省耕地面积159 408.51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87%。黑龙江省拥有大量的湿地资源,且多为天然湿地。黑龙江省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使得林地面积、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1.2 数据 本文来自织梦

研究数据包括各地级行政区的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包括湿地、生态林地和草地等)的现状面积及其需求面积和相关的经济数据。其中各地级行政区的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现状面积数据来源于2012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更表,由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勘测规划院提供;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需求面积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年)。具体分析中,以2012年土地利用情况作为现状数据,以2020年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作为需求数据(表1)。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1.3 土地压力测度方法

内容来自dedecms

传统的土地压力测度方法中将人口对食物需求的压力看作是土地压力测度的唯一指标,却忽略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对土地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也是不同部门之间土地利用调配的依据并体现着其未来需求,在中国土地管理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规划文件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趋势,所以,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视角对土地利用压力进行测度,着眼于未来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发展趋势,与现在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计算比较,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执行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后期土地利用中应相应作出的调整措施,从而做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地级市行政区划单位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土地类型需求量之间的定量对比分析,依次揭示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方面用地指标的压力状态,依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全省和地市级土地压力的综合指标,最后根据压力指标提出了当地的土地压力缓解对策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建议。

内容来自dedecms

1.3.1 耕地压力的测度。人类对粮食的需求是土地压力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体现。理论上,一个地区粮食生产的压力可以解释为该地区的耕地压力,其计算公式为: 本文来自织梦

Cp=Cd/Cr (1)

本文来自织梦

式中:Cp为耕地压力;Cd为规划的(即需求的)耕地面积;Cr为现有的耕地面积。上述自变量中,现有耕地面积和规划耕地面积一般均可以通过统计途径获取。如果Cp>1,当地耕地面积不足,需要扩大;Cp<1,当地耕地面积充足,满足规划需求。Cp<1的原因可能是:1)其他用地的过度开采;2)扩大耕地时占用了建设用地或生态用地。 dedecms.com

1.3.2建设用地压力的测度。建设用地是指建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相关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大缩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建设用地压力也是反映土地利用压力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本文来自织梦

Dp=Dd/Dr。(2)

copyright dedecms

式中:Dp为建设用地压力;Dd为规划的建设用地面积;Dr为现有的建设用地面积。当Dp>1时,当地建设用地面积不足,需要扩大建设用地的面积;当Dn<1时,当地的建设用地面积过大,需要缩减用地面积,且数值越大,这种需求越迫切。

本文来自织梦

1.3.3生态环境压力的测度。生态保护压力来源于人类对土地生态功能的需求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生态用地是指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各类用地,承担着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目前,国内对于生态用地的分类并不一致,本研究将生态林地、草地和湿地作为生态用地进行分析。生态用地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dedecms.com

Ep=Ed/Er 。(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式中:EP为生态用地压力;Ed为规划的生态用地面积;Er为现有的生态用地面积。当Ep>1时,说明规划的面积较现有面积大,当地需要加强生态用地的保护、及时退耕等,压力较大;反之,当Ep<1时,表示现有面积较需求面积大,生态环境较好。 copyright dedecms

1.3.4综合压力(Lp)的测度。结合相关研究成果[9],区域经济发展压力要略重于粮食产出压力和生态保护压力,因此,将耕地压力和生态用地压力权重系数设置为0.3,建设用地压力权重系数设置为0.4。

本文来自织梦

2 结果与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2.1 计算结果

内容来自dedecms

根据公式(1)、(2)、(3)和权重系数,分别计算出全省及13个地市级行政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建设用地压力指数、生态用地压力指数和综合土地压力指数(表2)。黑龙江省的综合土地压力指数为0.90,耕地压力指数为0.73,建设用地压力指数为0.91,生态用地压力指数为l.07。由此可见,全省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压力问题最为突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综合土地压力和耕地压力、建设用地压力、生态用地压力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综合土地压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齐齐哈尔、大庆、七台河、哈尔滨、绥化、牡丹江、鸡西、大兴安岭地区、双鸭山、伊春、黑河、鹤岗、佳木斯,耕地压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绥化、齐齐哈尔、大庆、鹤岗、哈尔滨、双鸭山、牡丹江、鸡西、七台河、佳木斯、黑河、伊春、大兴安岭地区,建设用地压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大兴安岭地区、伊春、鸡西、七台河、哈尔滨、牡丹江、黑河、齐齐哈尔、绥化、双鸭山、鹤岗、大庆、佳木斯,生态用地压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齐齐哈尔、大庆、七台河、哈尔滨、佳木斯、绥化、双鸭山、黑河、牡丹江、鸡西、伊春、鹤岗、大兴安岭地区。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2.2 土地压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 dedecms.com

依据黑龙江全省以及各行政区土地压力测度结果,利用地统计学中进行插值分析制图,获取4个压力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图(图1)。全省土地综合压力指数自西向东呈现从高到低的渐进过度规律,其压力来源主要为耕地压力、建设用地压力和生态用地压力3个方面(图1a)。耕地的压力由北向南呈由高到低的分布特征(图1b)。其主要原因在于,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位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分布于黑龙江省的东部和西南部,土壤的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由于地形和土壤的优势,再加上当地农耕历史的发展,使得这两个地区的耕地面积满足了当地以及出口商品粮的需求。而其他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些地区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再加上这些地区主要为山地和天然林地,纬度较高,开垦农田的难度较大,所以呈现出了耕地压力大的状态,但在表2中显示,黑龙江省各地级市的耕地压力指数均小于1,政府耕地规划比较松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农业补贴政策完全实行前,当地农民为避免过高的税费隐瞒一定的耕地数量,从而造成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耕地大幅增加;二是政府加大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减少了耕地占用。建设用地的压力呈沿西北一东南轴线方向逐渐减低并在这一轴线的两翼向西南和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图1c)。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减和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规模和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其开发难度相关。从地形上来看,西北—东南轴线方向上地形主要为山地、林地,包括大小兴安岭山脉、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等,开发难度较大,而轴线两翼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降水量适中,适宜人类生存,扩大城市规模的回旋余地大。生态用地的压力呈面状和团粒状分布格局,并在压力最高的西南部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的片状核心区和压力较高的七台河市团粒状核心区向外逐渐递减(图1d)。其中,压力最高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由于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的湿地,致使生态用地面积减小。七台河市为黑龙江省的煤矿基地之一,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过多占用了当地的林地和水源,同时,当地各季节的降水不均,冬季长而干燥寒冷,夏季短而湿热多雨,春季回暖快、风大而少雨干旱,秋季降温快,来霜早,也不利于生态用地的恢复,因而,存在生态用地压力较高的现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 土地压力缓解途径与对策 织梦好,好织梦

3.1 耕地压力缓解途径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织梦好,好织梦

黑龙江耕地资源目前的特点是人均耕地数量多,但利用尚不充分,自然肥力虽高,但有下降趋势,后备耕地资源多,但开发难度大。 本文来自织梦

1)加大农田的保护力度,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要求,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和商品粮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占一补一”的原则,即根据中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占一补一”,以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copyright dedecms

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宏观上,可以依照耕地等级实施差异管理,对水田、菜田等优质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地质量评价管理制度,确保补充耕地质量。针对不同类型的耕地,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中低产田,例如位于松嫩平原农牧区的大庆、齐齐哈尔和绥化地区,应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针对不同的土壤水文状况,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对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采用改垄、修梯田及地埂植物带等方式,保护耕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量。大庆、齐齐哈尔和绥化的耕地存在着耕地经营方式粗放、单产水平低、中低产田占比较大的现象。因此,耕地质量的建设仍然是缓解黑龙江省耕地压力的关键。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优化农作物的布局。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相关的自然因素,如水、土壤、气温等。而不同的农作物对于水、土壤和气温都有不同的要求,合理布局农作物的种植带有利于提高其产量。黑龙江省近年来年均温不断升高,导致作物的积温发生变化,从而使其生长期平均延长了1周,有利于当地粮食的生产。改善各地区的种植格局,增加高产作物的比例如水稻、玉米等作物来提升粮食产量。同时,也应注重耕地的土壤肥力恢复,做到灵活种植,使土地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此外,还应考虑到提升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以提高耕作效率。

织梦好,好织梦

3.2 建设用地压力缓解途径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织梦好,好织梦

建设用地是生活场所、操作空间和工程的载体,经济效益高。考虑到建设用地可逆性差,土地管理制度应严格控制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变。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兴安岭地区与伊春市均为建设用地压力最高的地区,全省建设用地仍存在低效利用、粗放经营的现象,农村居民点布局也不尽合理,工业用地的平均产出率较低。结合《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黑龙江省的建设用地现状和建设用地压力情况,提出缓解对策。

内容来自dedecms

1)大兴安岭地区属于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9.83%。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和农田,建议当地政府明确土地利用的方向,保护自然林业及当地多样化经济。同时,为缓解建设用地压力,应改善购物中心、社区公园等居民生活区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建设新的木工厂或开发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

内容来自dedecms

2)伊春市的主要地貌为山地,拥有大面积的森林和农场。建议当地政府更多地关注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关政策和实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引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注意低收入农田的架构和转型。此外,伊春市北部为中国国界,沿边建设城镇、开展边境贸易也应是当地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dedecms.com

3.3 生态用地压力缓解途径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生态用地是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类型,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包括林地、湿地、水域、草地等。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可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黑龙江省拥有大量林地,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山脉、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等地区,占全省面积的22%,且大部分为原始森林景观。同时,黑龙江省是中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其中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沼泽湿地,松嫩平原湿地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用地压力最大的为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两市均属于规划中的松嫩平原农牧区,由于林地和水域分布面积较小,两市恢复生态用地面积的压力较大。因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1)推进生态建设,防止黑土退化,保护湿地,治理水土流失,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本文来自织梦

2)划定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限制性保护。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减少各类开发和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以环境适宜性为前提进行土地开发建设活动。 织梦好,好织梦

4)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搞好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copyright dedecms

4 结论与讨论

dedecms.com

4.1 结论 dedecms.com

评估了规划中期土地利用情况与地方政府土地利用期望值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全省各个压力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各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龙江省及其各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部分地区的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压力指数较大,规划后期应倾向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加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执法力度,完善土地压力指标体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下,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

织梦好,好织梦

4.2讨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各项土地利用需求指标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各类用地现有面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视角的土地利用压力测度方法。土地压力测度结果不仅更好地诠释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各种土地用途数量的诉求,也体现了土地利用管理部门对不同土地用途利益方博弈的统筹管理能力。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利用压力测度模型,可以结合每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压力状态进行动态计算调整,同时,由于该压力测度模型中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指标,都是以图件为基础,因此,该模型还可以实现土地压力状态的时空一体化表达,实现土地压力状态的空间可视化表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成福伟,张月丛,孟宪峰,等.承德土地压力评估及其缓解途径[J].于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155-160.

本文来自织梦

[2]陈百明,张凤荣.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J].地理研究,2011,30(1):1-9. 织梦好,好织梦

[3]宋乃平,张凤荣,王磊,等.我国土地利用/覆被研究的热点与应用发展问题[J].地球信息科学,2008,10(1):60-66. 本文来自织梦

[4]罗格平,张爱娟,尹昌应,等.土地变化多尺度研究进展与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9,26(2):187-193. 本文来自织梦

[5]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3-118. 内容来自dedecms

[6]朱红波,张安录.中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规律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2):104-10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7]李治国,张竟竟,郭志富.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河南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2):141-145.

内容来自dedecms

[8]朱会义.北方土石山区的土地压力及其缓解途径[J].地理学报,2010,65(4):476-484.

dedecms.com

[9]郝仕龙,李春静.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压力及土地利用模式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8):210-217. dedecms.com

[10]罗翔,罗静,张路.耕地压力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地理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5(4):47-59. copyright dedecms

[11]朱会义.中国土地利用的分区优势及其演化机制[J].地理学报,2007,62(12):1318-1326.

copyright dedecms

[12]龙茂干,孟晓晨.城镇化、郊区化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53-60. 内容来自dedecms

[13]刘旭.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本文来自织梦

[14]李贻学,王岭,徐鹏波,等.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3):388-392.

copyright dedecms

[15]李秀彬,王卫.土地利用压力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土地,1999(5):20-21.

dedecms.com

[16]刘圣欢,彭婵,董利民.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2):119-121.

织梦好,好织梦

[17]戴其文,赵雪雁.生态补偿机制中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生态系统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4):494-506.

copyright dedecms

[18]邹阳.基于双向压力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9]郭旭东.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10):579-582.

dedecms.com

[20]高彩玲,高歌,张现文.基于P-S-R模型的郑州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79-83. 内容来自dedecms

[21]武珊珊.基于人地关系压力指数的山东省可持续性评估与预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织梦好,好织梦

[22]张荣群,孙玮健,艾东,等.基于监测信息可视化方法的土地覆被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1):240-247. 内容来自dedecms

[23]陶陶.我国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126-130.

本文来自织梦

[24]王俊岭,杨雅萍,杨飞,等.郑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模拟与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84-89. 内容来自dedecms

[25]赵兴国,潘玉君,丁生,等.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3):196-204.

内容来自dedecms

[26]刘芳,张红旗.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7):1138-1153.

本文来自织梦

[27]纪昭.土地利用包容性评价与压力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8]彭补拙,安旭东,陈浮,等.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05-31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