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调研分析报告 > 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和处置的回顾与借鉴

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和处置的回顾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7-05-17 作者:派智库 来源:国研网 浏览:【字体:

摘要:回顾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和处置,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是重要原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则主要来自经济金融周期;不良贷款的剥离和处置成效显著,但成本同样高昂。当前面临新一轮银行不良贷款释放期,我们认为不良贷款进入下降过程会较为缓慢;账面不良贷款存在低估;房地产有从系统性收益转变为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不良资产处置的预期收益下降。建议:明确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当前金融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责任,对不良资产准确计量和计提拨备,有计划地在未来几年逐步通过盈余抵补不良资产减计损失;健全和开放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发挥资产管理公司跨周期收购处置不良资产的作用;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金融放松管制应适度并与之同步。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金融风险,不良资产形成,不良资产处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青年招标课题。

copyright dedecms

随着经济增长持续低迷,银行不良贷款持续量率双升。社会各界对于不良贷款的形成趋势、风险化解的判断和政策预期都存在较大分歧。有观点认为中国政府有必要再次大规模重组不良资产和救助银行,也有观点认为不良贷款增长已在放缓,无需多虑。笔者认为,借鉴不良贷款形成和处置的历史经验教训,有助于选择与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的金融风险化解安排。 copyright dedecms

一、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情况

本文来自织梦

(一)不良贷款率很高,主要形成于2000年前 copyright dedecms

由于商业银行改革、不良资产剥离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账面值并非不良资产形成的准确数据。施华强(2005)曾通过回填历次集中剥离不良贷款的数据,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1994—2005年第二季度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进行了估算,但只对不良贷款补回了剥离数值,贷款总额没有还原为剔除不良贷款之前的原值。笔者把历次剥离不良贷款补回,重新估算的不良贷款率低于施华强的估算值,但趋势基本一致;不良率均在2000年达到顶峰,施华强估计超过55%,而笔者估计为45.6%,账面的不良贷款率则是在1999年达到39%的最大值(见图1)。由于未能实行高标准会计准则、贷款分类不够准确及时,不良贷款更多是历史累积而非当期形成。尽管不良贷款率在2000年之后仍维持高位、下降缓慢,但新增信贷的不良率已经大幅降低。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图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dedecms.com

资料来源:wind资讯,施华强(2005),笔者测算。 本文来自织梦

(二)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曾经是不良资产的重要成因 内容来自dedecms

对2000年之前的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唐双宁(2002)和曲和磊、胡海峰(2009)等都做过总结,无论是“三阶段”论还是“四时期”论,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都曾经是不良贷款的重要成因(见表1)。

织梦好,好织梦

表1  历史上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形成阶段和原因

dedecms.com

作者 dedecms.com

阶段

本文来自织梦

成因 本文来自织梦

规模 内容来自dedecms

唐双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dedecms.com

向传统的老工业企业发放贷款和对盲目重复建设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3 织梦好,好织梦

90年代初 copyright dedecms

经济过热时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

内容来自dedecms

1/3

copyright dedecms

90年代中后期

copyright dedecms

国家实施企业破产兼并改制形成的不良贷款

dedecms.com

1/3

本文来自织梦

胡海峰曲和磊

dedecms.com

1983年以前

本文来自织梦

特殊体制和银企信贷关系,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很小,人民银行被视为财政部的出纳,固定资产投资由政府下达包含一定资金额度的项目计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非常少

dedecms.com

1984—1990年初步形成时期 本文来自织梦

“拨改贷”的改革举措 织梦好,好织梦

较多 dedecms.com

1991—1998年急剧增加时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是1992、1993年经济过热和泡沫化,信贷资金被大量滥用于开发区建设、房地产炒作和证券市场投机,随后的宏观调控和整顿金融秩序使泡沫破裂,套牢在房地产和股市上的信贷资金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二是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的成本

本文来自织梦

大量

内容来自dedecms

1999年后下降期

copyright dedecms

由于国家政策支持,银行自身重组,和经济的恢复和持续繁荣,不良资产从总规模到比率再到增量逐年下降 copyright dedecms

较少

copyright dedecms

资料来源:唐双宁(2002),胡海峰、曲和磊(2009)。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1999年和2004年政策性和商业化剥离到信达公司的来源于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共计7700多亿元不良资产进行采样研究,从1084个案例中得到的结论是:政府因素导致的不良贷款数额最大,占到近一半(48%),其中政府干预和不良决策等体制性原因占到26.09%,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等政策性原因占21.93%;其次是企业自身因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不良贷款占到31.65%;再次是银行自身因素,因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问题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到18.52%;因为法律环境和企业破产逃废债形成的不良贷款只有4.48%。

织梦好,好织梦

(三)市场条件下经济金融周期是不良贷款主要成因

织梦好,好织梦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良资产形成主要与经济和金融周期有关。不良贷款的形成具有逆周期性(见图2)。数据测算表明,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信贷投放和货币供给、财政收入增长、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受经济周期特别是名义增长周期的影响超过货币信贷周期的影响。不良贷款在两个方面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一是经济和信贷的波动幅度,二是衰退期的持续长度。不良贷款往往在经济下行到一定阶段开始集中爆发,经济增长下滑越快、调整幅度越深,不良贷款增长越快;经济过热后的宏观调控造成的政策急刹车,会导致一些项目停产、停建,也会产生一定规模的不良贷款。衰退时期越长,不良贷款形成也越多。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图2  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和名义经济增长率 copyright dedecms

资料来源:wind资讯,笔者测算。

本文来自织梦

不良贷款形成相对于经济周期存在滞后。笔者采用剔除政策性影响的季度不良贷款数据,建立不良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动态滞后模型,结论是不良贷款形成具有逆周期特征并有2年左右的滞后期,这可能和银行操控不良贷款的行为有关,如通过借新还旧等方式拖延风险暴露,而时滞较短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银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998年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比重只有25%,2005年就增长到了50%。中长期贷款不良率相对较低,也表明经济衰退期的政府投资类贷款的质量依赖于经济增长的复苏。 copyright dedecms

和经济增长等指标相比,银行不良贷款波动大,不连续,具有阶段性释放特征。剔除剥离因素后,新增不良贷款在1995—1997年年均3000亿元上下,在1998—2000年经济衰退期间累计近2万亿元;2001年起迅速下降,此后2005、2007、2008年小幅回升;2011年底开始再次持续反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不良贷款剥离和处置:成效显著,成本高昂

本文来自织梦

(一)不良贷款的剥离成效显著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主要分为两次(见表2):第一次是1999—2000年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四大AMC),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政策性剥离。第二次是国有银行股改时不良资产剥离。2003年底—2005年,工行、建行、中行、交行上市前的不良资产剥离,以原有所有者权益核销损失类贷款,商业化招标方式拍卖和转让可疑类资产;2008年光大银行和农行上市的不良资产剥离,光大银行不良资产为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而农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仍委托农行处置。两次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合计达到3.45万亿元,成功使主要商业银行甩掉包袱、股改上市,金融风险有效化解,此后银行盈利和宏观经济都进入高增长时期。

copyright dedecms

表2  中国不良资产的历次剥离和处置 dedecms.com

阶段 织梦好,好织梦

来源银行

织梦好,好织梦

金额(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不良贷款类型

dedecms.com

处置方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金来源

本文来自织梦

1999—2000 copyright dedecms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国开行

本文来自织梦

13939

copyright dedecms

呆滞,呆账为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面值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处置 本文来自织梦

央行再贷款,商业银行金融债 dedecms.com

200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行 copyright dedecms

569 内容来自dedecms

损失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核销,委托信达处置 dedecms.com

所有者权益冲销 织梦好,好织梦

2003

dedecms.com

中行

织梦好,好织梦

1414

copyright dedecms

损失类

本文来自织梦

核销,委托东方处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所有者权益冲销 织梦好,好织梦

2004 内容来自dedecms

建行 本文来自织梦

1289 本文来自织梦

可疑类 本文来自织梦

招标,转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央行票据

dedecms.com

2004 本文来自织梦

中行

本文来自织梦

149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可疑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央行再贷款

copyright dedecms

2004 内容来自dedecms

交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41

织梦好,好织梦

损失类、可疑类

copyright dedecms

信达收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央行再贷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工行 dedecms.com

4590 织梦好,好织梦

可疑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招标拍卖

内容来自dedecms

央行再贷款 dedecms.com

2005

本文来自织梦

工行 织梦好,好织梦

2460

copyright dedecms

损失率

dedecms.com

委托华融处置

copyright dedecms

入汇金财政部共管帐户 dedecms.com

2008 copyright dedecms

光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约140 织梦好,好织梦

可疑类为主 本文来自织梦

招标拍卖

内容来自dedecms

自有资金

内容来自dedecms

200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行 copyright dedecms

约800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损失类、可疑类

内容来自dedecms

委托农行处置

copyright dedecms

入汇金财政部共管帐户 copyright dedecms

合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

本文来自织梦

约3.45万 copyright dedecms

- 织梦好,好织梦

-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

内容来自dedecms

资料来源:胡海峰、曲和磊(2009),媒体披露。 copyright dedecms

(二)不良贷款经处置最终仍形成巨大损失 内容来自dedecms

银行改革和不良资产剥离处置的成本同样是巨大的。首次1.4万亿元不良资产按面值剥离,真实价值远小于面值,资产管理公司在2006年相继完成了财政部的考核目标,目前已处置完毕,回收尚不能覆盖2.25%的资金成本。中行、建行和工行股改时剥离的不良资产中,损失类贷款超过4400亿元,资产质量差,回收率在个位数;中行和建行可疑类资产2787亿元被人民银行以50%的价格获得,以30%左右的价格被信达公司收购,这部分资产处置持平或有利润,形成损失约占70%,差额20%左右先挂在资产管理公司账上,后由人民银行承担,另50%的损失由财政承担;工行可疑类资产则按地区组包由四大AMC以大体30%的价格分别竞得,盈利状况不佳,收购较多的长城、东方公司均出现较多亏损,最终部分亏损和另外70%损失由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承担。农行股改时剥离的不良资产,由于形成时间长,资产回收率很低。总体上,尽管剥离不良资产的资金成本很低,处置周期较长,但最终依然形成超过3万亿元损失。在剥离不良资产同时,中行、建行、工行、国开行、农行合计外汇注资近千亿美元,同样是银行改革的巨大成本。 copyright dedecms

(三)房地产是不良资产处置收益的重要来源 dedecms.com

尽管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不发达,大规模剥离的不良资产中抵押并不普遍,信用类贷款占比较高,特别是首次剥离的不良资产,但房地产仍然是不良资产处置收益的重要来源。这不仅来自房地产相关企业的房地产资产,更是因为房地产是主要抵押品和抵债资产,而在首次剥离不良资产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就进入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上行周期,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持续大幅上涨。信达资产在四大AMC中长期保持了最高的处置回收率,中行、工行和建行改制上市前剥离的可疑类资产中,建行资产的收益率也最高,部分原因正是建行资产中房地产类资产较多。在具体项目上,四大AMC通过追加投资等方式对房地产类资产进行增值运作,获得了10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对于大量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的盘活和价值重估成为债务重组、人员安置等问题的关键。 copyright dedecms

三、对当前金融风险判断和化解的启示 织梦好,好织梦

比较上一轮金融风险化解与当前情况,有相似更有差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 copyright dedecms

1.不良贷款的体制性和政策性成因已经大为减弱。不良贷款的形成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法律、信用环境关系密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干预和不当决策形成的不良资产已大为减少,但在局部地区和一些时点上依然存在。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不当也会形成不良贷款,这一因素还会在较长时期存在。 dedecms.com

2.不良贷款形成趋势可能仍将延续。从不良贷款的周期性成因而言,尽管经济下行的空间可能不大,但下行压力会持续较长时间,这可能持续形成较多不良贷款;如果未来经济增长再次出现较大下行或结构调整加剧,则不良贷款可能还会急剧增多;现在和过去不同的是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提高,这导致不良形成的时滞拉长,中长期不良贷款的比例提高;由于市场出清和经济复苏可能较为缓慢,整体不良贷款进入下降也会经历较长一个时期。 内容来自dedecms

3.账面不良贷款存在低估。当前普遍认为银行账面不良贷款存在低估。目前测算主要是把关注类贷款、表内和表外的类信贷业务按一定比例计入不良贷款,主要依据是贷款分类准确性和覆盖面不够。但这种测算在比例设定上任意性较大,并且仍然存在漏算,在正常类贷款中可能也隐藏较多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确认和分类主要根据贷款本息逾期时间,但很多企业通过借新还旧维持经营,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中更为常见。2015年以来由于债务置换和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信用风险增加等因素,银行贷款更加偏好地方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但一旦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变化,融资条件收紧,不良贷款可能集中释放。在已经发生债务风险的企业中,存在不同债权银行的同性质贷款分类不同的情况,有的计入不良,有的仍为正常。

内容来自dedecms

4.房地产已成系统性风险之源。银行资产质量和不良资产价格都与房地产价格高度正相关。20世纪90年代初局部的地产泡沫也曾经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目前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带来一些地区不良贷款下降、银行处置不良意愿降低、不良资产价格居高不下。房地产价格上行时期会掩盖实体经济领域的风险,但也把风险积聚到房地产之上。资产管理公司只能顺应经济和房地产周期,而不能化解房地产风险,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自身也会受到冲击。上一轮不良处置和经济高增长都处在房地产上升周期,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调整,交易量乃至价格大幅下跌,房地产就可能从系统性收益转变为系统性风险,目前可控的金融风险不断放大,金融风险的救助成本和经济的复苏难度都会极大提高。 copyright dedecms

(二)不良贷款的处置

dedecms.com

1.大规模剥离并由国家最终买单的方式已不适用。上一次的情况是:第一,不良贷款已累积多年形成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接近50%,需要整体隔离风险;第二,不良资产来源和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主要商业银行都是国有独资;第三,在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中,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占比较高,政府干预和不当决策影响大;第四,当时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制度条件发生突变,整体剥离、国家买单的方式也是为了减轻改革对于国有企业乃至社会整体的冲击。

内容来自dedecms

现在情况是:第一,金融体系仍然安全、稳健,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到2%,金融风险已逐渐暴露和化解;第二,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都已多元化、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比下降并均已成为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市场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第三,金融风险形成的政策性、体制性因素降低;第四,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国有企业完成市场化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因此,大规模剥离并由国家为损失最终买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而应以市场化方式逐渐化解。

dedecms.com

2.不良资产处置的预期收益下降。上一轮实施了包括银行改革、国企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巨大成功,迎来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房地产上行周期,改革的综合收益远远超过改革成本。但这一次经济增长面临L型走势,根据国际经验未来再上平台的可能性不高,房地产面临人口红利耗尽和城镇化进程放慢带来的拐点,改革后的预期综合收益下降。银行盈利增速已经下降,即使在度过经济下行期后也很难回到过去的水平,通过银行未来收益抵补当前成本的空间减小。 dedecms.com

在不良资产处置成本方面,第一批剥离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向银行对口发行财政部担保的金融债和人民银行再贷款,中行、建行、工行股改前二次剥离,也是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均为2.25%,成本较低。此后四大AMC开展商业化业务,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授信,成本提高,期限较短。融资条件变化也导致处置成本提高和周期缩短,收益下降。 内容来自dedecms

3.行政化救助手段成本高,效率低。一方面,当期经济下行压力尚未解除,去产能等结构调整还在进行之中,不良资产风险还未充分暴露,不良资产价格并未见底。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资产规模很大,银行不良贷款率每提高1%就会形成超过1万亿元不良贷款。现在若采取行政化救助手段,成本高,效果差,容易越陷越深,不断增加救助成本,而且破坏市场体系,助长道德风险,妨碍改革推进,对于化解金融风险作用有限甚至是副作用。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政策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1.明确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当前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再由国家买单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都极为高昂,试图采取行政救助手段的原因之一是预期金融风险仍将继续增大,但对风险演进和影响缺乏准确判断,对市场能力信任不足。建议在跟踪、研判金融风险演进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化化解和危机救助的时点和边界。对危机模式做出预案,在此之前明确以市场化方式有序处置和化解风险。明确市场化主体的风险自担原则,注重防范道德风险,完善信用体系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本文来自织梦

2.市场化方式化解风险首先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责任。建议对银行表内信贷、表外和表内类信贷业务的不良资产准确计量和计提拨备,在未来几年内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僵尸企业,通过历史和未来盈余抵补不良资产减计损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健全和开放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发挥好资产管理公司跨周期处置不良的作用。四大AMC的主要经验是跨周期的收购和处置,应对经济和房地产周期,在价格低点收购,高点处置。如果在经济下行期急于处置,既增加了市场压力,也达不到好的处置效果。建议给予资产管理公司一定的资金、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促进其跨周期处置不良资产。

dedecms.com

4.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金融放松管制应适度。市场出清的退出机制不仅包括国有企业,也应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总体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不排除结构上的分化和个别银行的较高风险。建议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以防范道德风险,化解最终风险。金融市场打破垄断,放开牌照,加强竞争,应与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建立同步;特定时期金融风险较高,放慢金融市场开放节奏,以减轻过度竞争增加的风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copyright dedecms

〔1〕唐双宁,2002:“关于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中国金融》,第6期。 本文来自织梦

〔2〕施华强,2005:“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金融研究》,第12期。 内容来自dedecms

〔3〕胡海峰、曲和磊,2009:《中国不良资产处置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

dedecms.com

〔4〕魏凤春、王洋等,2010:《廉价货币的经济后果》,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报告。 织梦好,好织梦

〔5〕秦晓,2016:“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分析”,《新财富》,第9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回顾和定位”课题组 本文来自织梦

课题负责人:王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执笔:王洋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