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万人口、56个民族成份俱全的超大型城市,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大家庭的缩影。做好首都民族工作是建设国际一流和" />

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上)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上)

发布时间:2019-01-04 作者:派智库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style="width:100%">

  序言

织梦好,好织梦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万人口、56个民族成份俱全的超大型城市,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大家庭的缩影。做好首都民族工作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努力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发挥表率作用是北京肩负的重大责任。为促进北京市少数民族事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据中央和国家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制定本规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规划与2011年制订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是本市第二个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从总体上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本市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蓝图,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以首善标准做好新形势下首都民族工作的意见》(京发〔2015〕9号)的行动计划,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齐心协力推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dedecms.com

  本规划覆盖全市少数民族实有人口及分布区域,并根据统计数据和人口分布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来自织梦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以首善标准做好新形势下首都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北京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等。

dedecms.com

  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16-2020年。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发展回顾 copyright dedecms

  经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的终期评估,全市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全面实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成效显著:

织梦好,好织梦

  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显著

copyright dedecms

  全市上下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族工作与不同时期中心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线推动规划落实,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通过民族团结工作凝心聚力。“十二五”期间,我市有1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14名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140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259名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培育推广了一大批发挥引领作用的示范基地,积极组织各族群众互动交流、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各民族居民相互嵌入式社区,建立维护了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自觉服务国家民族工作大局,圆满承办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出色完成北京市代表团参加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任务,精心组织接待8批次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国庆庆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展示了56个民族团结奋进的国家形象和道路自信。 本文来自织梦

  二、推进民族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成效显著

本文来自织梦

  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全市民族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加强规划统筹,有效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向民族乡村倾斜,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提升。2015年,全市民族村经济总收入达12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37.8%,增幅高出全市5.8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劳动所得达到21238元,较“十一五”末增长69.9%,数额、增幅连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5.9%的民族村达到所在区或全市平均水平,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3个民族乡和42个民族村被评为北京市优美乡村、文明生态村和北京最美乡村,4个民族村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清真食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重点提升清真餐饮企业经营服务水平、加强清真超市和便利店建设、推进清真网点规划与布局,鼓励清真老字号和餐饮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创新发展,全市清真食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清真饮副食网点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近2000家,网点布局与有清真饮食习惯的10个少数民族群众的人口分布吻合度达到93%以上。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在《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修订中增设和完善少数民族聚居区直接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相关指标和要求,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生活品质,少数民族特需服务体系得到拓展和完善。从2013年起每年对全市近3000名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低保群众发放一次性春节临时生活补助,降低了因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和长期处于高位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市政府征地387亩完成回民公墓扩建项目,保证了少数民族殡葬风俗的近期和远期需求。

本文来自织梦

  三、繁荣发展民族教育文化成效显著 copyright dedecms

  落实民族教育“三优先”和完善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努力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丰富民族教育内涵,推动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对民族学校办学条件进行了全面改善,保障了率先达标。市区两级财政加大对内地民族班学校的基本建设投入,将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内地民族班每生每年8000元的生均经费标准提高到27160元,少数民族学生平等享受良好教育,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出版少数民族类图书和音像电子出版物400余种,组织创作了一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立项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40余部。北京国际电影节连续5届举办北京民族电影展,展映少数民族题材电影200多部,一批优秀影片被推介到世界各国的电影节展映,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创作推出少数民族题材歌舞音乐节目20多台,培育打造了一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精品和民族文化品牌活动。建成10个民族文化基地、100个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推广基地,全市民族重点街乡镇、社区和民族村全民健身设施和文化活动室(站)实现全覆盖。广泛开展民族体育竞赛和活动,举办第九届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保证了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主体参与文化创作表演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新建或改扩建共30家基层民族特色博物馆,并充实了馆藏。少数民族传统生产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古籍、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copyright dedecms

  四、加强民族事务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面推进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和文化“六型社区”创建,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和谐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手段,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模范单位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建成覆盖市、区、街、居四级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法律服务站,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社区生活中的民生需求和权益保障。建立了市级少数民族枢纽型社会组织,保障了对各类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引导、管理并加强了这些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并把经常性服务管理工作延伸至基层社区社团社工。着力加强来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将其有效纳入全市实有人口管理,融入覆盖全市的社区(村)流管站和信息平台。建立了流出流入两地服务管理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建立了工作机构,实现了常态合作。加强了本市部门联动协调及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统筹做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卫生防疫、司法援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主动服务。建立示范服务站、配备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流管员,围绕在经济、民事方面的矛盾纠纷,积极开展权益维护和法制宣传教育,帮助来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对口支援与经济合作成效显著 内容来自dedecms

  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以对口支援规划为引领、资金支持为保障、项目援建为抓手,突出落实就业、教育、人才、产业等援助重点任务,打造了智力支援、文化支援、交流交往等援助特色品牌,形成了全面支援的工作格局。“十二五”时期,建立了对口支援资金每年递增8%的机制,全市向新疆和田、西藏拉萨、青海玉树、内蒙古乌兰察布和赤峰等民族地区累计投入援助资金近120亿元,完成援助项目1311项,向对口地区选派挂职干部1312人次,在京举办各类培训班433期,培训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578人。开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形成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服务制度建设、社会工作务实应用、福利机构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等一批援助项目。全面改善了受援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群众生活水平、强化了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机能,增强了当地社会治理能力并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圆满完成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各项任务中有力促进了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受援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dedecms.com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背景与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北京作为超大型首都城市,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大目标,加快全面推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织梦好,好织梦

  一、发展背景 本文来自织梦

  本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80.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1%,全市16个区均有30个以上少数民族居住,相对聚居在13个街道、50个社区和5个民族乡、123个民族村中,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少数民族人口居前五位的分别是: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有清真饮食习惯的10个少数民族约26万人。截至“十二五”末,全市有内地民族班学校20所、西藏中学1所,在校学生共有6874人。全市登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22.8万人。虽然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量不大,但56个民族成份齐全,各民族群众居住生活遍布全市城乡。作为首都,保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仅关系全市各民族人民的福祉,而且对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内容来自dedecms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前景更加广阔,转型升级发展潜力更大。同时也面临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创新推动发展战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服务管理水平等重大课题。北京市少数民族事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北京市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诸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实体化、大众化、人文化上还体现不够,少数民族乡村的建设发展在不少方面还比较薄弱,少数民族因生活习俗所需要的民生保障还有待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展示、艺术精品创作、历史遗产的抢救保护还有局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依法开展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还有待增强等。

本文来自织梦

  为确保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迈进,必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指导思想 内容来自dedecms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准确把握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北京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最大社会效益,着力营造首都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着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力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为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奋力开创首都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本文来自织梦

  三、总体目标 copyright dedecms

  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深刻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做好新形势下超大型城市民族工作和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以首善标准巩固“大团结”,全力营造首都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促进“大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实施“大民生”,保证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城市美好生活;构筑“大服务”,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做出新贡献。全方位体现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和一个民族地区掉队,在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上确保北京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copyright dedecms

  四、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copyright dedecms

  1.在全市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以“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社会和谐同创、民族团结同心”为目标,使示范和教育基地体系建设在纵向由国家级、市级、区级、街道乡(镇)级四级构成,横向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教育机构、服务机构及其它基层单位为辅构成。建立规范的测评指标体系,有计划地设立、测评和命名,建立培育和绩效评价机制,形成覆盖社会主要领域的创建活动实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准化、规范化、社会化、法制化、常态化。

本文来自织梦

  2.建立以优先优惠和鼓励创新为核心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体系。在公共政策的制订和调整中坚持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统一,切实做到在普遍支持的政策项目中对符合条件的民族地区予以重点支持,在先行先试的政策和项目中对符合条件的民族地区予以优先支持,在市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中充分考虑民族因素大力支持并建立增长机制,在教育文化、特需民生、民族乡村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建立和完善相应专项扶持政策。各区财政也应考虑民族因素和需求加强资金保障,有效集成各方面的公共政策,形成差别化支持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的相互支撑,落实少数民族事业的科学统筹、政策保障和优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乡村建设发展水平。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民族乡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市或所在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到2020年,全市民族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围绕此目标的实现,努力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在提高生活品质上、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上、在进一步强化统筹领导上下功夫、求实效,实现环境更加宜居、产业更加发展、农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确保民族乡村同全市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内容来自dedecms

  4.完善覆盖城乡的特需服务保障体系。在民族重点街乡(镇),建立保障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设施,提供入学、就业、养老等生命全周期的社会公共服务;对散居生活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特需民生诉求,在普惠性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中通过合理布局设点、增加特需服务内容和完善落实政府购买服务事项,体现精细化服务;对于具有社会服务、国际交往、文化功能的少数民族特色项目,纳入全市生活服务业规划重点打造。优化民族托儿所、幼儿园、养老机构网点布局,形成一般公共服务与特殊公共服务相辅相成,聚居地区系列化、社会面上网点化、服务内容精细化的特需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特需民生保障能力和质量。

dedecms.com

  5.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民族教育体系。在首都教育事业统筹发展中,把民族教育摆到突出位置优先发展、重点保障,全面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在确保全市各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优质教育资源向民族教育倾斜覆盖。办好办强全市内地民族班学校,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配合京津冀一体化建设高端品牌民族学校,发挥首都优质民族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巩固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常住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成果,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达到和保持全国前列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形成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民族文化新型发展格局。围绕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目标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在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上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超大型首都城市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作用和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辐射推动作用,积极承办国家大型民族文化体育交流、传播、演出活动,丰富和扩大民族文化的对外合作交流。结合城市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依托全市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和各区重点文化建设品牌布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繁荣发展项目,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图书音像出版、旅游休闲娱乐、传统体育、设计服务与广告会展等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成果。在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升级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中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传承和作为主体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文化获得感,丰富首都城市的包容性、亲和力与人文风采、文化魅力。

织梦好,好织梦

  7.确保少数民族群众主要健康指标不低于全市或所在区水平。保证少数民族群众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区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提供适应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健康管理服务。办好北京市回民医院等特色民族医疗机构,整合首都医药研发优质资源建设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医药研发基地。 本文来自织梦

  8.推动民族事务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民族工作纳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全局,依托全市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把民族工作的人、地、物、事、组织信息与事项下沉纳入到街道、乡(镇)一级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主动服务、及时管理,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的社会化、智能化、精细化。推广民族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2018年实现全市重点民族街道、民族乡基层民族事务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目标;2020年在全市推广,实现全覆盖。

copyright dedecms

  9.推进建设市、民族工作重点区、街道(乡镇)民族类“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以北京市民族联谊会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市级平台,在有条件的民族工作重点区、街道(乡镇)建立民族联谊组织,推进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发挥其在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业务上的带动龙头、日常服务管理上的窗口平台作用,保证少数民族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在加强民族团结、服务少数民族民生、协调民族关系上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章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内容来自dedecms

  一、自觉服务国家民族工作大局

本文来自织梦

  在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全局工作服务中履行好首都的职责。积极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各项国家盛典、民族盛事和在京举办的国际活动,充分展示56个民族多彩和谐、团结奋进、圆梦中华的形象和力量。按照主办方和承办城市职责办好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做好国务院第七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服务保障工作和北京市模范集体、个人的培养推荐;组织北京市代表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认真接待保障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来京考察学习活动。

copyright dedecms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等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力度。坚持把推进受援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根本目标,牢牢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工作要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坚持资金项目向受援地基层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向农牧民倾斜,着力抓好精准脱贫、就业、教育、人才、产业、卫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城乡住房基础设施、提升维稳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合作等援助重点工作,把对口支援工作打造成民心工程、团结工程,助推受援地实现脱贫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容来自dedecms

  巩固发展首都作为思想引领高地的地位,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牛街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旗帜的作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列入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培训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计划。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五大创建”紧密结合,将民族团结的要求体现在遵守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公民教育实践养成之中,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dedecms.com

  三、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织梦好,好织梦

  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平台的作用,发挥各界各行各业优势组织资源、提供条件,搭建形式多样的载体一起来做促进团结、融洽感情的事。定期开展干部挂职锻炼、交流任职和民族宗教人士的培训考察交流;坚持在内地民族班开展多种模式的混班教学和“民族一家亲”活动、开展与民族地区的支教助学和“民族团结夏令营”等联谊互访活动;积极与民族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交流、体育赛事交流和各类“光明行”、“健康行”等品牌活动;组织企业界和人民团体参与对口支援地区的经济合作交流、开展各种送温暖、助脱贫的帮扶活动和“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等促进妇女、儿童、家庭互动交流的活动;组织在京各族群众在各类节庆活动中广泛联谊互动,在各民族的广泛交往交流中培育共同体意识,释放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城乡社区建设中,推动形成各民族居民相互嵌入型社区,引导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社区(村),努力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社会氛围。运用群众喜闻见乐的形式和各种传播媒介、宣传手段,讲好首都民族团结的故事,不断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新的典型,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动群众。 本文来自织梦

  四、统筹推进少数民族乡村城乡一体化 本文来自织梦

  把民族乡村建设发展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格局中统筹部署,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等重点工作中优先安排。发挥中心城区“带”、民族乡村“动”的带动功能,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释放政策动力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全面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社会治理一体化进程。着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民族乡村走上走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着力推进产业功能园区建设发展,通过规划引导综合施策,实现当地农民入园就业和集体产业升级,促进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地区社会结构的转型,构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业空间体系。在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加大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等多层次需求,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生产生活空间。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