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浙江省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浙江省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发布时间:2016-08-17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释放改革第一红利,强化科技、人才、改革“三位一体”的创新支撑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加快把绍兴建成创新型城市。 dedecms.com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

  积极实施科技创新“三三三”计划,继续做好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高水平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八个一批”建设为载体,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到2020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将绍兴建成科技成果承接与转化基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激发企业活力为核心,实现90%以上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专利成果和标准、研发人员来自企业,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全社会科技资金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到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3%以上。发挥龙头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开展科技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集“创新平台、企业研究院、上市公司、高新技术、总部型”于一体的科技型领军企业,鼓励大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研发载体,提升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合作研发,引导中小企业联合设立行业研发联盟或研发中心。引进一批中小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争取先进技术在绍兴率先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创新券发放范围和使用范围,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科技服务。加快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步伐,做大做强绍兴科技上市板块。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吸引研发机构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开展合作,重点建设产业应用型和发展实验型研究机构。借鉴三花收购德国“亚威科”、卧龙收购奥地利“ATB”的成功经验,加强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合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并购、收购或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的海外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研发体系,就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集研究、孵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学研用链条,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支持在绍高校发展科研事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值4500亿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35%以上。同时,支持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构筑技术创新平台。以建设四类技术创新平台为抓手,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重点创建区域性创新平台。围绕八大重点产业,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城(园区),加快推进高新区科技城、金柯桥科技城、上虞科技园、诸暨科技城、新昌南岩科技城、袍江两湖智慧谷等科技城(园区)建设。全力支持柯桥、上虞、诸暨、嵊州、新昌等省级高新经济开发园区先行先试,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优先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创新平台。围绕生命健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十三五”末,全市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150家以上。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中纺院江南分院、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等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大院名校来绍设立分支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中试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构建完善的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打造联通全省、覆盖全市、高效便利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构建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新平台。在省级以上高新园区、科创园区、特色小镇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力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推进众创平台建设,支持草根创新创业。

本文来自织梦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全面推广新昌省级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向、结构和支持重点,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集聚并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到2020年,力争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170亿元。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金融服务链,鼓励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引导金融机构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以持有股权、期权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落实研发经费摊销和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市场拓展扶持,强化普惠性支持创新政策和政府采购作用,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完善技术交易平台,推进“互联网+”技术市场发展,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力争建设科技大市场10家,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全市技术交易成交额达10亿元以上。推进专利信息平台和专利数据库建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力争培育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300家以上。 copyright dedecms

  (二)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转型升级紧密衔接的人才发展规划,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为重点,优化人才结构,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加快“三区”融合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实现人才发展布局和人才政策举措一体化,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引进人才、更实的举措培养人才、更优越的条件留住人才,加快建设人才集聚高地。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8%,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表3 绍兴市“十三五”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着力集聚高层次人才。围绕八大重点产业提升发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330海外英才计划”、“院士智力集聚工程”等重点人才工程,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民营资本与国际化人才对接合作,采取项目合作、柔性引进、海外并购、联合创业等方式,加快企业人才国际化。加强本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一批名师、名医、名家,加快引进培育涉水治水、文化旅游、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十三五”期间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15000名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推进各领域人才开发。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引才育才的主体作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重点培养一批领军型企业家、科技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力开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影视动漫、金融、法律等各类紧缺专业人才。深化民间人才“万人计划”,推进民间人才协会建设,构建民间人才作用发挥机制,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出台绍兴“人才新政”,重点在加大创业创新扶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三方面创新突破,提升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和开放度。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人才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创业投融资体系,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人才服务的普惠性和市场化水平,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增强人才创业创新活力。优化人才创业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dedecms.com

  (三)创新经济体制机制

dedecms.com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府职能变革,推进简政放权,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扁平化管理,积极下放各类市级审批权限。全力推广高效审批试点和“负面清单”以外不再审批试点,完善网上审批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中介超市建设,加强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打造完善的网上、网下中介服务平台。全面建立高效审批制度和宽进严出的监管体制,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审批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城市之一。 dedecms.com

  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以亩产税收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健全企业绩效评价媒体公布机制。推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改革,建立低效工业用地市场化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水、电、气阶梯价格机制,完善企业差别化电价制度。建立资源要素市级统一交易平台,完善以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指标、水权市场化配置和交易制度为重点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推动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科技企业集聚。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到2020年,打造成为浙江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示范区。 内容来自dedecms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消除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的各种隐形壁垒。完善招投标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招标的长效机制。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投融资机制,加快经营性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步伐,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推动出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等投融资模式。以推出盈利模式清晰、前期条件成熟的投资项目为抓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发行养老产业、公用事业等专项债券。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地方金融创新。支持绍兴银行、瑞丰银行等地方银行做优做强。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面向小微企业、三农、社区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梯度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0家以上(不含新三板等)。发展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推进土地金融创新,加强民间融资管理服务创新,探索建立民间金融服务中心。推进地方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广“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经验,构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扩大保险等市场准入,大力发展保险服务业,提高商业保险广度与深度。 copyright dedecms

  再造民营经济新优势。深入实施越商回归工程,推动总部回归、资本回归、人才回归、科技回归,实现回归投资规模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促进小微企业集聚提升集约发展。进一步完善绍兴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障”的优质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大并购重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宽民间资本经营条件,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提升民营企业家队伍素质,大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依法保护企业家资产权和创新收益。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实质性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本文来自织梦

  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构筑协调发展新格局

dedecms.com

  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接轨沪、杭、甬,融合大三区、辐射全市域,提高中心城市能级,加快构筑绍兴都市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生态宜居水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建成品质之城。到“十三五”期末,城市化水平达到68%。 dedecms.com

  (一)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dedecms.com

  依托交通区位和合作基础,对接和担当国家级省级层面赋予绍兴的战略功能,努力把绍兴打造成为多重国家战略的经济腹地和重要节点,实现“东西接轨、南北借力”的区域协同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布局和省内四大都市区、海洋经济区规划,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依托杭甬高速、甬金高速,加快杭绍城际轨道交通等建设,进一步增强绍兴东西向快速交通能力。以杭州都市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依托,加快与杭州形成通勤圈,实现绍兴与杭州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同城化发展;吸引杭州高端人才、金融资本为绍兴服务;联动杭州旅游、医疗、教育等资源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大绍兴港与宁波舟山自由贸易港联动对接,促进绍兴外贸提质提速发展;以加强与宁波临港产业分工协作为重点,开展经济、文化、旅游全方位合作。依托杭金衢高速、诸永高速、常台高速,加快建成杭绍台高速公路,全力推进杭绍台铁路规划建设,进一步增强绍兴南北向快速交通能力。借助“义甬舟”、“义新欧”等通关物流渠道,加强与义乌国际贸易中心的联系,强化与金义都市区的对接和协同发展。以发展大桥经济为着力点,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复制一批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把绍兴打造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重要集聚地、旅游休闲养生的重要目的地、农副产品的重要供给地、建筑市场的重要外源地、资金科技信息等要素辐射的重要承接地。 本文来自织梦

  (二)统筹全市域协同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照“临湾开发、中心提升、两翼拓展、南部统筹”的总体思路,强化各区、县(市)优势功能和特色,以沿江、沿湾、沿路区域为重点,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培育诸暨和嵊新组群,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变,形成“一心二群三带五区”的绍兴都市圈空间总体布局框架。做强“一心”即做强绍兴中心城市,加快中心城市“三区”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培育“二群”即加快培育诸暨、嵊新两大城镇组群。推进诸暨城镇组群集约发展,加快绍诸高速延伸线建设,开展诸暨市域轨道交通前期研究,积极融入绍兴中心城市,有效接轨杭州、金义都市区,加快形成“一主一副五组团”空间布局,努力建设成为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承启浙江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节点城市、具有古越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完善嵊新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嵊新区域协同发展,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平台、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引导嵊新主城区空间融合、功能优化,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协同发展示范区,绍兴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开展诸嵊新高等级公路前期研究,填补诸暨和嵊新两大城镇组群高等级连接线空白,提高全市域集聚力。提升沿杭州湾、沿曹娥江、沿杭金衢高速公路“三大产业带”,加快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通过高效集聚大产业、大项目和大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护发展会稽山、龙门山、天姥山、四明山、沿杭州湾等“五大生态功能区”,大力实施森林镇村创建、森林通道建设、市树香榧推广、生态湿地修复、森林旅游开发、森林灾害防控等六大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优化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图4-1:绍兴区域空间总体布局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加快中心城市融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面落实加快“三区”融合促进大城市建设意见,增强发展共识,加大统筹力度,加快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服务、创新和枢纽功能。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城市布局和功能。优化完善绍兴中心城市“一城三片、一江两岸”空间布局,“一城三片”即绍兴中心城市包含主城片、上虞片、滨海片三片,“一江两岸”即曹娥江以及曹娥江两岸纵深地带。越城区按照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加强古城保护,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5A级全城文化旅游景区。镜湖新区加快“城市核心、城市绿心”建设,促进人才、技术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等高端要素向新区集聚,建成大城市建设融合区、现代水城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生态示范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和绍兴中心城市新组团。绍兴高新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领区。柯桥区按照“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的定位,推动产业、城市、市场融合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纺织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意中心。上虞区按照“杭州湾高端制造之区、浙东商务休闲之都、长三角人文品质之城”的定位,建设具有滨江特色、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新城区。绍兴滨海新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突出大空间统筹、大产业培育、大项目建设,以产业现代化、产品高端化、企业规模化、市场国际化为目标,打造成为现代产业新城、创业宜居新城、生态休闲新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图4-2:绍兴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图 copyright dedecms

  加快“三区”深度融合。坚持“软硬结合、齐抓共管”的方针,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的原则,做到思想上融合、目标上融合、规划上融合,统筹要素资源、统筹基础设施、统筹民生政策,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以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连相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着力破解制约“三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三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市管理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布局集约化、产业布局特色化,加快“三区”高起点上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硬件融合”重点实施绍兴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连相通计划,统筹推进路网、电网、水网、气网等建设,加快建设绍兴城市轨道交通,加快推进孙曹公路、展望大道、二环北路拓宽等“三区”连接道路建设,构建“一环六横八纵”快速路网,打造中心城市“30分钟交通圈”。“软件融合”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统筹中心城市教育、民政、社保、卫生计生、公共交通、农业农村等领域政策措施。教育领域融合重点推进“三区”高中段学校招生一体化;民政社保领域融合重点统一“三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政策;卫生计生领域融合重点实现“三区”医疗卫生惠民政策和计划生育服务政策同城化;公共交通领域融合重点实现中心城市各片区与主城片的公交直达,以及片区之间的便捷公交联系;农业农村领域融合重点统一“三区”粮食收储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政策。通过加快中心城市融合发展,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增强大城市综合能级,提高绍兴中心城市的首位度。

dedecms.com

  强力推进古城水城发展。古城作为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大力实施古城提档升级“四大行动计划”。实施古城疏解行动计划,坚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原则,有序疏解城内“非古城”类要素,加快城中村改造,实现古城常住人口逐步减少,最大限度地把古城“让”给全国人民、“让”给世界人民。实施古城保护利用行动计划,制定出台《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编制水城概念性规划,完善古城保护、修复、发展机制,严格保护古城各类文化遗产,适度扩大保护范围,加强古城风貌修复整合,逐步将八大历史街区和主要文保单位“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施水城整治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古城传统水城疏浚工程、活水工程、畅通工程和还岸工程,高标准推进镜湖现代水城建设,精心打造一批水上游乐、滨水观光、风情水街等项目。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计划,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序化、净化、美化为重点,全面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让文化与文明内化于整个城市。通过若干个五年规划,把绍兴古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休闲古都、文化旅游慢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 dedecms.com

  培育中心镇和特色小镇。抓住全国重点镇和省级小城市试点镇建设契机,深化强镇扩权,实施小城市培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提升中心镇综合实力。发挥好钱清、店口、崧厦3个省级小城市试点镇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小城市经济,主动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城郊农业、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小城市功能。围绕新型城市化建设目标,加快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坚持分类培育、特色发展,通过要素集合、产业整合、产城融合,建设黄酒、茶叶、青瓷、智造、旅游、养生、书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3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要素集聚新平台、“美丽绍兴”新景点。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强化兴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民创收能力,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发展组团式中心村。优化村庄布局,积极推进旧村改造、空心村改造、农村住房梯度转移,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赋予抵押、担保、流转、转让等功能。加强历史文化和精品村建设,推进古村落保护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培育民宿经济,打造一批“最美村庄”,形成生态优良、乡愁浓郁、充满魅力的美丽乡村。 内容来自dedecms

  (五)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dedecms.com

  实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绿化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科学保护,划定生态红线,控制生态本底,保持独具魅力的山、水、城生态格局。至“十三五”末,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以上。建成布局合理、指标先进、功能完备、环境优越、特色显著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认真实施智慧城市建设规划“1349”工程。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努力打造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手段下的“智慧环卫”。至“十三五”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以“智慧交通”建设为动力,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的改造建设力度,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推动道路立体化发展,全面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至“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并完善联结和沟通各片区的道路交通网络。按照海绵道路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求,编制完善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至“十三五”末,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可渗透地面达到46%。 本文来自织梦

  五、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更高标准严格项目环境准入,着力打好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实现产业清洁、城市宜居、乡村美丽、自然环境优美,力争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山更绿、城更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美丽浙江先行区。到2020年,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市域水系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县级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5%以上。率先全面实现省委提出的“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

dedecms.com

  (一)实施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工程 内容来自dedecms

  围绕打造“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集群目标,实施绍兴市印染产业提升工程,以标准管控为核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重手段,促进印染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定印染产业地方标准,通过印染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和“腾笼换鸟”,倒逼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越城区、柯桥区所有印染企业向集聚区转移。全面开展绿色示范标杆企业评选活动,积极鼓励龙头骨干印染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争创国家绿色印染产业基地和特色小镇,不断提升印染企业绿色发展能力。提高印染企业环保监管信息化水平,推进所有印染企业全面安装自动过程监控设施。推动印染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开展印染产业非法产能和“三合一”印染企业(车间)专项整治,力争“十三五”时期,全市印染产业单位污水排放财税贡献增长40%以上。

dedecms.com

  (二)大力度持续进行污染治理 织梦好,好织梦

  大力推进水体污染整治行动计划。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要求,以“两江、十湖、河道”为重点,推进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开展重污染高排放行业专项整治,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的同时,加快推进化工、医药、造纸、食品加工、珍珠养殖加工等重点行业污水治理。坚决整顿关停非法产能,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及集中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加快建设一批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面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强化供水全过程管理,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完善河流水质监测布点,开展农村河流水质监测并向社会公布。到2020年,全市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100%。

织梦好,好织梦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燃煤、工业、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对每小时1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全部实施清洁化改造,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全社会燃煤总量下降15%以上,实现限燃区内企业、餐饮单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加快燃煤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油品升级,严格控制机动车废气排放,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强化对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油烟等污染源规范化管理,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善大气监测布点,开展乡镇环境空气监测。加大定型机废气排放等治理力度,到2020年,全市印染、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VOCs排放总量下降20%以上,PM2.5浓度年均值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监测、治理与修复工作,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落实工业污染场地治理机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水土保持和弃土方治理。 本文来自织梦

  开展固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防治,推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完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安全事故应急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储存、转运及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到2020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5%以上。

dedecms.com

  积极开展环境绿化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整治,加快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科学设计城乡人居环境、景观风貌和建筑色彩,加强城乡生态景观保护,推进生态人文小城市试点和基本无违建市创建。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实施森林绍兴“六大工程”。加强“四大生态经济带”保护建设,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一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强化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到2020年,全市所有区、县(市)进入省生态文明城市行列,森林覆盖率达到56%,林木蓄积量达2260万立方米。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全方位推进资源高效利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实施全民节能计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行动,加强节能综合管理,重点推进结构、技术和管理节能。加快由工业节能向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在内的全社会节能转变,积极建设低碳政府。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以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优化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乡公交覆盖率和城市公交分担率,鼓励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完成省下达指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完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完善绍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00万亩。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及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工程,实行工业用地项目差别化管理,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产出效率。力争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每亩32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每亩平均投资强度达300万元以上。

dedecms.com

  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节水规划,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完善管网建设。大力推进工业节水,以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确保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节水达标。推进灌区节水改造,提升农业节水水平。完善水权、排污权交易试点,调整优化城市供水价格,提高用水效率。到202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左右。

copyright dedecms

  开展节材行动。加强重点耗材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加强金属、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使用,提高替代型材料、再生材料使用率。提高建筑物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修。节约包装材料,禁止过度包装。规范并减少一次性用品生产和使用。 内容来自dedecms

  (四)高质量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dedecms.com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实施绍兴市循环经济“850”工程,鼓励企业进行工艺技术装备的清洁更新,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以园区循环化改造为重点,推广柯桥区滨海工业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诸暨经济开发区和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等经验,到2020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全面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任务。大力推进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环保装备业,做好上虞、新昌省绿色安全制造等示范区试点工作。扎实开展绍兴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启动建设一批废旧纺织品、汽车轮胎、矿渣、建筑泥浆与垃圾、工程渣土等回收利用平台。大力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完善种养业布局和农业资源利用循环体系,加快形成绍兴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2020年,力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全市餐厨垃圾收集率达90%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全方位推进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示范、低碳科技、绿色消费以及碳汇能力建设等七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节能环保装备、文化旅游等低碳产业,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实施绿色采购和消费政策,积极推进越城区西小路社区省级低碳试点等创建活动等。全市基本形成以低碳产业为主导、低碳生活为特征、低碳社会为蓝图,具有绍兴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到2020年,完成省下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

本文来自织梦

  (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保制度 dedecms.com

  完善源头严控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立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国家级试点,开展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推进生态环保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健全“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实现“一证到底、一证对外”。实施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制度,扩大总量控制污染因子和行业覆盖范围,逐步建立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控制转变的制度体系。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责问责。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推进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制度改革创新。健全生态环境共同参与监督机制。建立以环境质量为核心标准的县级和镇级政府生态环保工作考核体系,不断加大生态环保工作在各项考核中的占比。强化政府生态环境信息发布制度,规范排污单位信息公开和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构建公众、传媒和社会组织全方位参与的生态环境社会监督体系。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强化全社会的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意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