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广东省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广东省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发布时间:1970-01-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韶关市审计局网站 浏览:【字体:

  第四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水利管理与改革工作,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完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全市66条纳入《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推进韶关罗坝水库枢纽工程、城市防洪体系的排涝站工程、中心城镇的乡镇防洪堤工程建设,切实增强城乡水利防洪减灾能力。到2020年,市城区防洪标准力争达到100年一遇,县级市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重点乡镇、重要村庄等防洪标准达至10-20年一遇。 copyright dedecms

  增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加强水库库区的保护和综合治理,维持水库水质达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调整部分水库功能和调度方式,逐步转为以防洪或供水为主。合理布局供水水源工程,注重构建应急供水备用体系,加快推进南水水库供水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市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开展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有序推进中小型灌区改造。继续推进农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到2018年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任务,提高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水平。

dedecms.com

  探索水利管理与改革工作。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按照中央和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要求,修改完善《韶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探索推进水务改革,加强基层水管能力建设。完成全市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水管单位的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由当地财政进行核拨或核补,保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继续实施《关于加强我市小型水库管理工作的意见》,将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经费列入政府财政安排。积极探索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基层水管理方式。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章以培育壮大八大产业为抓手基本建立具有

copyright dedecms

  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以创新驱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强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对接,重点抓好“八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若干个年产值500亿以上的支柱产业,基本建立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dedecms.com

  第一节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本文来自织梦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以珠三角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引进宝钢特钢的技术和产品,加快建设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延伸钢铁产业链,以汽车零部件、紧固件、精密模具、机械制造等为重点发展方向,促进韶钢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打造“宝特”品牌。用炼钢废渣、矿渣等生产建材产品,促进炼钢余热综合利用,努力构建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板材个性化订单生产,加快建设韶关钢材产品交易和配送中心,实现钢铁产品在本地增值。联合珠三角地区积极申报国家级钢材产品质检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到2020年,力争以韶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配套项目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建成我省重要的金属原材料供应基地。 dedecms.com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把握国家和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的战略机遇,聚焦瞄准珠三角和东北、京津冀、沪宁杭、长株潭等地区的央企、上市企业、国内装备制造500强等重点企业,引进优势企业进驻韶关,加强产业协作,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构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锻铸件、汽车零部件、液压油缸、模具等产品,支持发展汽车改装车、发配电设备、矿山工程机械、轻工机械等整机及成套设备生产,拉长补齐做强产业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依托韶关比亚迪、宏大齿轮、飞翔自动变速箱、东南轴承、正星车轮、韶配动力、富洋粉末冶金等企业,提高汽车变速箱、离合器配件、发动机配件等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与珠三角企业配套协作水平。引导机械装备企业入园集聚发展,逐步建成机械装备总部经济基地。全面对接融入珠三角特别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分工体系,到2020年,力争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广东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 copyright dedecms

  大力发展能源电力产业。发挥能源电力资源优势,加强电源建设,安全发展核电,清洁高效发展煤电,有序发展气电,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站等。重点建设华电南雄2×35万千瓦“上大压小”热电工程、国粤韶关2×35万千瓦综合利用发电新建项目;积极推进始兴羊角山、雪风山、观音栋、都塘,新丰金竹、回龙、遥田,南雄犁牛坪、前岭、百顺,乐昌梅花、云祖峰,翁源县福岭、大腊岭,仁化长江以及乳源大布、游溪、县城周边等风电场项目;继续稳妥推进韶关核电500万千瓦、韶关电厂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乳源抽水蓄能电站、新丰抽水蓄能电站、新丰生物质发电、国粤乐昌低热值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国粤韶关综合利用发电(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开发太阳能资源,加快开展始兴、南雄、新丰、仁化、曲江、乳源等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光伏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电源结构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完善接用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网体系,推进天然气入户,积极推进华南地区国家成品油动员保障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能源电力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dedecms.com

  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各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或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新丰稀土分离项目、稀土产业园建设,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ITO粉与稀土高新材料。支持发展环保有机新型涂料、特种油墨等精细化工产品,推进南雄精细化工、乳源氯碱化工、翁源华彩新材料、新丰环保涂料、始兴有色金属产业等园区建设。加快省认定的乳源铝箔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区建设,以铝箔加工为龙头,化成箔、亲水箔为两翼,向上下游拉长产业链,促进铝箔产品多元化,使产品延伸到装备制造业的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方面,加快乳源铝箔特色产业发展。结合韶关产业乃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以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为突破口,形成新材料开发、生产及加工产业集群式发展。支持乐昌发展锆材料、新型绝热隔音材料。到2020年,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力发展特色轻工业。加强培育和扶持,发挥现有轻工业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加快发展特色轻工业。力争到2020年,特色轻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稳定发展烟草产业。对接广州,争取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中烟公司支持,优化卷烟生产布局,加快推进韶关烟厂技改项目建设,提高现代化制造装备和工艺水平,提升卷烟产品档次,培育集种植、复烤、再造烟叶、卷烟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烟草产业链条。发展烟草深加工产业、相应生产设备配套产业以及观光旅游产业。配合广东中烟集团500万大箱“双喜”发展规划的实施,提高韶关卷烟厂的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广东中烟物流基地建设,扩大韶关的烟草销售及物流能力。稳定烟草种植,发展集中烤烟,促进韶烟扩量提质,做大国润等烟草薄片项目,力争到2020年烟草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扶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加大纺织服装产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技术设备,积极引进品牌服装制造、布艺家纺零售等纺织行业上下游高关联度产业,加快培育轻纺工业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打造粤北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重点支持韶关顺昌布厂、广东新纺联纺织、翁源信达茧丝绸、始兴金兴茧丝绸、始兴赛洁无纺布科技、乐昌恒发纺织等企业发展高档服装面料、装饰用布、产业用布三大纺织产品;积极推进乐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地、东盈服装生产基地、以纯服装韶关生产基地、广东东都实业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努力把韶关建设成为粤北地区服装产业设计中心和纺织服装产业链集成中心。支持基业创新时装、天山制衣等企业,开发生产高档服装、内衣系列产品,创造品牌发展优势和持续竞争能力。力争到2020年,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形成一批在面料技术和清洁生产方面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纺织服装企业。

内容来自dedecms

  ——积极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加强与省食品协会和制造业协会合作,建设食品加工制造业和食品机械设备制造业两大产业基地以及食品安全公共信息和食品质量检验中心两大服务平台,打造食品产业集群。支持翁源慧园粮油、南雄金友、始兴江茂源和中江农业、乐昌中健行、新丰云髻山、仁化富然农科、乳源宝华以及青岛啤酒等企业,以大米、山茶油、乳饮料、黄酒、啤酒、茶叶等为主要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新型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新特产品。重点支持曲江娃哈哈、康师傅、王老吉、青岛啤酒等食品饮料企业做强做大,打造曲江食品专业园。力争到202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利用丽珠利民制药厂的中药研发和新药开发优势,发展中药针剂、抗肿瘤药物等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加快推进参芪扶正注射液先进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型中药研发生产基地。依托乳源东阳光药业公司、丹霞生物制药公司、翁源青云山制药厂等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培养和拟生态条件下规模化种植的濒危稀缺、名贵中药材,逐步建立以生物制药、血液制品、现代中药、名贵药材种植、保健食品等几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建设乳源东阳光生物制药园和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园医药科技园等制药产业专业园区,着力引进一批生物工程、医药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引导现有制药企业在韶设立研发中心、教育学院和中试基地,形成集生物医药创新、制造、流通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不断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继续发展玩具产业。充分依托韶关已经形成的玩具制造产业基础,主动对接珠三角,坚持自主培育与积极引进并重,引进知名玩具企业到韶关投资设厂,提升玩具产业技术水平,壮大玩具产业集群的规模。坚持主导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并举,大力促进玩具开发与创意设计产业相互融合,结合文化发展,建设玩具市场,以市场力量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不断延伸玩具产业链,激发规模聚焦效应,把韶关市建设成为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广东省重要的玩具制造基地。以旭日、镇泰、万达等企业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塑胶、电子电动、模型、益智、合金、毛绒等6个主导品系。支持发展玩具包装印刷、精细加工、电镀、小五金、模具、锌铝合金等6个配套品系。力争到2020年,玩具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内容来自dedecms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内部重组融合,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网络经济和创意产业融合,围绕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全市工业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实施工业生产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充分发挥我市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挖掘以铅、锌、铜、钨矿为主的产业链价值,积极推进锌铝合金加工产业发展,做大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加快“中国锌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中金岭南等大型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进韶关冶炼厂升级改造搬迁、丹霞冶炼厂二期、三期等项目进度,加快始兴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大宝山330万吨/年铜硫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支持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交易于一体的有色金属产业链条,建设省火炬计划韶关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建设资源回收、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等项目,发展区域有色金属回收交易市场。到2020年,力争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将韶关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打造成华南地区乃至国内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型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原则,支持水泥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预拌水泥混凝土、预拌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建筑构件和工程预制件,提高水泥应用的工厂化加工率。加快南雄彤置富水泥项目、台泥(韶关)水泥生产线及配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支持新丰越堡、翁源中源、乐昌中建材及永威混凝土、建成混凝土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开发节能、高效、环保的窑炉及配套技术,推广燃料改造和烧成新工艺,解决陶瓷生产的能耗和污染问题。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日用陶瓷、卫浴陶瓷和建筑陶瓷等。重点支持新丰建设现代建陶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新型建材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dedecms.com

  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积极对接珠三角市场需求,创新服务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大旅游、大物流,稳步发展金融业,培育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态,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

copyright dedecms

  大力发展大旅游。树立旅游旺市、旅游富市理念,紧紧围绕发展大旅游的目标,组织编制大旅游发展规划,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利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交通公路建设引导资金,大力推动旅游景区景点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旅游产业社会化、社会产业旅游化”的理念,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韶关建设成为珠三角生态旅游休闲区和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努力实现“十三五”期间接待游客人次年均增长13%以上,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4A、5A级景区达到15家,力争全市接待游客达到6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15%以上,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南华寺至丹霞山、“九龄故里·百里画廊”等项目建设,加强连通景区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完善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的旅游公路网,完善韶关境内旅游标识解说服务系统。建设环丹景观大道和游憩道路,加强城市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打通旅游“毛细血管”,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力度,加强景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与珠三角联合建设旅游综合自助服务平台,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依托京广高铁韶关站、韶关丹霞山机场、乐昌高铁站等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完善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信息服务等设施配套,服务丹霞山、南华寺等著名景点的游客需求。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商品等咨询服务全覆盖。

dedecms.com

  ——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力推进“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大马坝”旅游区建设。加快环丹霞山旅游产业园“六个园区、八个结点”建设,引导旅游产业集聚,培育发展综合性旅游产业园。加快南华寺扩容建设,以“禅宗祖庭”南华禅寺为中心,“禅宗文化圣地”、“马坝人遗址”两大品牌为基底,开发集艺术创作、动漫创作、祈福文化旅游用品、禅修养生文化于一体的禅宗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引入新业态,活化禅宗文化,丰富旅游体验性,打造“中国第一祈福名城”品牌。以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大峡谷两大景区为核心,联合南水湖、天井山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加快建设南岭-大峡谷生态旅游区。以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始兴北山梯田竹海等自然资源打造生物考察、骑行体验、摄影探险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姓氏文化为底蕴,创意文化为特色,完善寻根问祖、民间艺术、文化创意、游览观光等功能,推出姓氏文化祭祖产品体系,加快建设大珠玑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九龄故里·百里画廊”、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云髻山综合旅游等项目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到2020年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特色旅游城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培育一批收入达亿元以上的旅游企业。

织梦好,好织梦

  ——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重点依托现有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旅游度假产品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的国民度假地。加快推动“三江六岸”城市休闲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发展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休闲空间。支持重点景区积极发展印象六祖等旅游演艺节目。解读韶关旅游符号,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自驾游、老年旅游、户外旅游、养生健康旅游等旅游业态。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立足南岭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积极发展民宿和农家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南岭特色气候景观旅游项目。

dedecms.com

  ——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扎实推进旅游商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加大对老字号商品、民族旅游商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快实施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系列。鼓励优质特色旅游商品进驻主要旅游购物区和城市大型商场超市,支持在线旅游商品销售。 copyright dedecms

  ——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建立健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提升宾馆饭店、景点景区、旅行社等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欺客宰客、超低价格恶性竞争、非法“一日游”等旅游市场顽疾,进一步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完善旅游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化景区门票价格改革,调整完善价格机制,规范价格行为。大力弘扬文明旅游风尚,积极开展旅游志愿者公益服务,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素质。

copyright dedecms

  ——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的资源、要素和技术,加大线上线下旅游营销力度,形成旅游业新生态圈,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打造在线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宽移动支付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推动境外消费退税便捷化。加强与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合作,发行实名制国民旅游卡,落实法定优惠政策,实行特惠商户折扣。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租车平台等新业态的准入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到2020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市打造50家以上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

dedecms.com

  ——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围绕“岭南风度,禅韵韶关”的主题,深度挖掘禅宗文化、珠玑文化、九龄文化和丹霞地貌自然资源内涵,设计旅游形象口号,大力开展联合营销,打响“世遗丹霞”、“传奇禅宗”、“十泉十美”、“生态岭南”、“乐美乡村”、“七彩游线”、“围楼之乡”、“九龄故里”等品牌。积极举办各类韶关旅游节庆活动推介会。坚持联合营销,整合旅游营销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树立韶关旅游的整体形象,推介城市形象。创建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韶关智慧旅游信息服务推广平台;启动全市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优化休假安排,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设立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加大对重点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乡村旅游扶贫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落实差别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对投资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重点项目,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土地计划指标。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丹霞山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丹霞山锦江段旅游项目综合整治。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力发展大物流。树立大物流发展理念,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韶关丹霞山机场空港产业园、市区莲花大道(东环线)商贸物流产业带、粤北国际物流中心、韶关港、龙归物流园、黄沙坪创新园、乐村坪公路运输物流园区等七大商贸物流平台建设,将韶关建设成为粤湘赣商贸物流基地。 dedecms.com

  支持传统专业市场升级,打造“专业市场+电商+物流”的商业模式,推进城市大型综合体差异化发展,重点建设社区商业,积极引导农村商贸向中心镇集聚。依托交通枢纽中心的优势,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业,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和知名物流企业,着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壮大提升专业市场,发展若干个大型化、高档次的专业批发市场,打造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重点加快推进韶关市鑫金汇财富中心、粤北国际物流中心、广东中烟韶关物流基地、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韶关快递物流专业园区、中农批农产品电商物流商贸城、始兴现代仓储物流园、七里香黄岗粮油物流园、新丰横江商贸物流城、翁源官渡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韶关港,着力打造韶关无水港。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完善城乡市场网络。到2020年,培育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10家以上,将韶关市建成服务于粤、湘、赣三地的华南区域性物流节点,基本形成现代大物流格局,物流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金融业。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升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

dedecms.com

  ——着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完善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交易所上市融资。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企业进入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省内各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探索设立不同类型的发展基金,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动力。加大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力度,鼓励上市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支持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促进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沟通协作的机制,加强货币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建立重大项目推介及资金需求资料库,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相关产业政策,通报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形成银企对接的良性机制。制定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对金融机构开展执行信贷政策效果导向评估。运用税收和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工业重点项目、地方特色工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第三产业发展。 dedecms.com

  ——加大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围绕全市“三大抓手”、“八大产业”以及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基金,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管理模式,推动金融机构通过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加大对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的信贷支持。创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方式,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公共私营合作制(PPP)等商业模式,参与城市建设。加大对产业园区的金融支持,积极申请运用广东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扶持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信用担保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推动发展前景好的园区经营主体利用资本市场工具进行融资。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根据韶关特色工业产业集群的特点,向工业企业提供融资、结算、资金管理、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完善财政扶持政策,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手段,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开发、宾馆酒店建设、旅游消费等提供优质金融产品及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依托韶关生态资源禀赋,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鼓励金融机构引入绿色信贷产品,加大对碳汇林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的信贷投入,打造韶关新型生态增长极。加快推进金融IC卡在社会民生领域应用,突出金融IC卡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中的作用,并逐步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行业推广金融IC卡小额快速支付业务。

本文来自织梦

  ——加快农村金融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农村贷款机制,积极推动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积极推动设立涉农类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探索林权市场、土地银行等试点,建立农户利用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到银行贷款等制度,争取设立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交割点,积极争取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试点等。逐步形成专业分工合理,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准确,激励竞争与强化服务结合,规范制度与创新发展并重,有助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民创业、有利金融机构做精做强与“三农”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广覆盖、强功能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推进金融“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征信系统,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 内容来自dedecms

  ——创新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吸引各类金融组织来韶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业务,增强担保能力。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落实巨灾保险制度,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大力推动社区金融服务体系,借鉴先进地方社区金融服务站经验,发展“一站式”基础金融服务,推广设立网上“金融超市”,加大“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力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保持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从供需两端发力,加快化解房地产库存。制定实施非城镇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满足新市民住房要求,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购建和运营管理,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取消过时的住房消费限制性措施,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鼓励措施,促进放低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积极争取措施,培育壮大建筑施工企业队伍,支持建筑施工企业晋升资质等级,鼓励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开拓外地市场,不断推动我市建筑业发展壮大。

copyright dedecms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在巩固发展教育培训、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型服务领域,突出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会展业、社区服务业。 织梦好,好织梦

  ——养老服务业。培育发展养生养老服务业,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山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疗养、保健、休闲等服务设施,加快相关保健医疗服务机构发展,提供养生、养老、康复医疗等高端健康服务,发展以养生养老为主题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和完善养老院、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 内容来自dedecms

  ——健康服务业。推动以健康管理、医药保健、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健康旅游为重点的综合健康服务联动融合发展,形成医药产品、医疗及康复器械、健康管理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医药连锁、医药物流、医药名店,方便群众购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会展业。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专业会展机构,统一承办、组织各种会展活动,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结合,鼓励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打造韶关特色的会展经济,培育新兴经济体和经济增长点,为企业提供宣传、拓展市场空间、沟通信息平台,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真正使会展经济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本文来自织梦

  ——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医疗保健服务、家政服务、托幼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满足居民生活多层次需求,发挥社区基础平台作用,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建设,扶持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发展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服务,为社区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推动交通网络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依托韶关丹霞山机场、铁路公路枢纽、港口码头、北江航道等,科学编制港口建设规划、港口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空港产业园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依托韶关丹霞山机场及长来镇、桂头镇规划建设韶关丹霞山机场空港产业园。积极打造高铁经济、航道经济、航空经济和高速公路经济等,推动港口、城市、产业的联动发展和集群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依托韶关港,加快保税仓储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将港口优势与保税仓储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港区联动、一体运作,促进韶关经济外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港口经济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节大力发展大农业

织梦好,好织梦

  对接珠三角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将韶关建成特色农产品主产区、港澳和珠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到2020年,大农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新建一批灌区,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科技兴粮”战略,推行“互联网+粮食+公司+农户”的粮食发展方式,加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开展农田整治,完善机耕道、农田防护林等设施,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支持政策和制度,延长各类设施使用年限,确保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长期持续稳定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22.5万公顷,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12.53万公顷,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利用等级,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内容来自dedecms

  积极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突出抓好10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亩优质稻、350万头生猪和5000万只家禽、150万亩乡土珍贵阔叶树、350万亩速生丰产林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00万亩特色精品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五年内优质稻、优质蔬菜、生猪、家禽、优质鱼、优质水果、蚕桑发展成为农业支柱产业,建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承接珠三角地区农业产业转移优选之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将韶关丰厚的人文底蕴、多样的自然景观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相融合,构建以休闲、度假需求为主要功能,包括果蔬采摘、特色餐饮、乡村休闲、农事体验、乡村娱乐、科普教育等多种产品组合的高水平农业观光项目,培育休闲观光旅游龙头企业或社区,使观光农业成为韶关农业的新兴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与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宗旨,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观光效应,拓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dedecms.com

  培育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围绕各地的名优特农产品,充分挖掘农产品品牌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文化特征,形成农产品特色文化,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大力发展一乡一品、多乡一品,争创自主特色品牌,做大区域优势品牌。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大“三品”认证和监管力度。加强我市省级“菜篮子”基地建设,完善基地产品质量追溯与生产电子档案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名优特农产品推介活动,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打造拳头产品的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到2020年,力争全市拥有省级名牌40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分别达4个以上,打造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品牌农产品。

内容来自dedecms

  支持发展林业经济。大力发展良种油茶种植,推动形成100万亩高产优质油茶种植,建设全省重要的油茶生产加工基地。开发森林景观资源,以创建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为契机,以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森林公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升旅游品质。大力发展竹子、茶叶和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引进、培育、推广效益好的经济林新品种,延长林业产业链,重点建设200万亩竹子、11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技术、产业和市场集群。发挥山地森林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基本建成有粤北特色、优势突出、结构和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林业经济强市。

copyright dedecms

  鼓励发展中草药种植业。抓住我国中药现代化和我省中药强省等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中药材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规范化基地,改进传统种植方式,提高规范化操作技术水平,并以点代面,充分发挥基地示范辐射作用,支持南雄、乳源、翁源、新丰、始兴等地扩大田七、九节茶、甘木通、牛大力、溪黄草、灵芝、胶股蓝、石斛等品种中药材种植规模,努力打造广东省重要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产业基地。鼓励和支持中药制药企业和中药商业公司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式多样、灵活可行的发展模式。

本文来自织梦

  加快发展农林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大引进培育力度,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心和林产品加工流通中心建设,努力建设成为粤湘赣重要的农林产品深加工流通中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优质服务,支持农林产品加工流通骨干企业建设基地,实行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支持发展造纸、制糖、缫丝、人造板、林化工、家具、竹木制品、纸制品、米面制品、食用油、饮料、罐头、饲料、肉制品、蔬菜制品、茶叶、山货加工等农林产品加工产业。整合粮食产业链,支持引导发展一批重点粮食产业龙头企业,促进粮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

copyright dedecms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打造良种育繁推一体及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农业集约高效发展。加快完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农业大数据,建设全市农业资源数据平台、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及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研发推广适用于丘陵山地分散小规模生产的特色农机具和设施装备,到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万千瓦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水平达到6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dedecms.com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与联合、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方式,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4大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实施快递下乡等工程拓展和完善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实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到2020年,力争农业增加值达180亿元以上,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0家以上,其中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带动全市70%以上农户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第四章实施创新驱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copyright dedecms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提升产学研创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实现发展动力从依靠规模扩张、要素驱动向提质增效为主要特征的创新驱动转换。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节深化创新体制改革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快完善和落实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力争到2020年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改革技术创新项目的形成机制和支持方式,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推进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支持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改企。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试行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备案管理制度。 织梦好,好织梦

  建立和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全市科技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评估体系。改进和完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体现创新的经济价值。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 内容来自dedecms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创新政府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进一步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适用范围,提高普惠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和“三权合一”改革。优化政府采购政策,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完善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出台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用地保障和价格优惠政策。

dedecms.com

  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二节大力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织梦好,好织梦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引才引智工作机制,加大育才工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有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加强育才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积累人力资本,重点培养和引进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家。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支持韶关学院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集中优势,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培养模式,打造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做强技工教育品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完善引才引智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广东“特支计划”和“扬帆计划”,深入实施韶关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建立韶关市人才专家库,提升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大对“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投入,保障“人才计划”的实施。坚持把引进项目、技术和引进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配套政策,多渠道、宽领域、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广泛吸收各类学科带头人、管理专家和优秀青年人才。研究制定灵活便捷的引才引智政策,扩大用人单位招聘任用人才的自主权,深入实施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计划,全方位配置集聚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创业平台作用,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来韶创业。积极加强和全国各大学、研究机构对接,进一步加强韶关新型智库建设,扩大充实专家智库力量,让智库在融入珠三角产业转移、技术辐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提高创新动力为目标,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户籍、配偶安置等方面配套政策。建立分类分层、灵活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实施第三方评价。进一步改革职称制度,按照“谁用人、谁评定”原则,创新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条件,扩大评价范围。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加强人才供需预测和监测,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建设,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节提升产学研创新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产学研水平。

本文来自织梦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在市场创新体系中,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在市场机制下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加快建立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通过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多种形式,以及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展深入合作,建立紧密的关系。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企业特派员”行动,根据企业技术需求,组建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围绕韶关地区产业特色和需求,引导和组织骨干企业、核心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国内优势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相关研发机构,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制定有关技术标准。

dedecms.com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建立研发机构,健全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大幅度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在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省或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成果产业化研究。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对民办科研机构等新型研发组织,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同类公办科研机构实行一视同仁的支持政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提升研发机构建设水平。加快出台新型研发机构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一批企业化管理、适应市场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多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鼓励支持珠三角地区研发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与我市合作设立研发平台,推动我市与珠三角地区开展协同创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