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7-06-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新经济导刊 浏览:【字体:

[摘要]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供给结构上,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需求结构上,内需外需关系失衡与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并存;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结构失衡与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并存;资金配置上,货币总量宽裕与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结构性失衡并存。因此,我国要大力开展前沿趋势研究,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经评论·北京)一、突出问题
  
  
一是供给结构上,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及其生产领域,供给不足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和生产领域。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强,有效供给不足。我国出境购物、“海淘”购物快速增长,2014年居民出境旅行支出1万亿多元人民币,2015年就将近1.5万亿元人民币。
  
  二是需求结构上,内需外需关系失衡与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并存。从内需外需关系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但2015年出口依存度仍然达20.87%,比日本高6.6个百分点左右,比美国高8.6个百分点左右。从投资消费关系来看,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仍然偏高,2016年上半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37%。 copyright dedecms
  
  三是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结构失衡与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并存。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虽然2016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4.1%,但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从各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产品多而不优;我国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位置(低附加值生产环节);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国,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
  
  四是资金配置上,货币总量宽裕与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结构性失衡并存。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信贷供给和社会融资规模呈较快增长态势,2015年末M2/GDP超过200%,广义货币信贷余额/GDP超过190%;2013-2015年,信贷增速持续快于GDP增速与CPI涨幅之和,且增速差距一直在扩大,从3.7%扩大到了4.9%。但同时,结构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反映突出,资金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之间配置失衡。部分大企业、政府类项目存在财务软约束,对资金价格不敏感,占用大量信贷资源,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大量过剩产能、“僵尸企业”也挤占了相当一部分金融资源,一定程度上将资金成本转嫁到其他优质企业。这导致风险-收益关系和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扭曲,并推高无风险收益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主要原因
  
  
一是市场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市场要素流动壁垒较多。在现行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激励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发展,设置不少的显性或隐性的要素流动壁垒,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加剧了各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造成产业同构和产能过剩。比如,一些地方以廉价供地、土地税收减免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过剩产能扩张。一些部门存在行政垄断问题。例如基础行业中,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服务行业中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行政性垄断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要素和生产力的提升。价格体系改革滞后。价格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导致了生产要素的不合理流动。
  
  二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比如金融市场,银行业总资产约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股票和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仅为13.9%,并且股票市场层次比较单一,债券市场发展存在明显割裂。直接融资发展滞后,一方面导致企业融资结构错配、期限错配,限制了众多初创和成长期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了其发展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使实体经济过于依赖银行信贷融资,企业杠杆率高居不下,增加了银行业体系风险。 织梦好,好织梦
  
  三是科技创新活力不足。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观念还没有在全民形成,创新氛围还不浓,特别是对各级党政机关的考核中,创新指标权重太低,激励和引导创新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创新人才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缺少。
  
  四是组织保障不力。一些地方领导频繁调动,一届内换几个党政一把手的现象频繁发生,一个领导一个发展战略,一套发展思路;干部考核指标不完善,导致一些领导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一些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死守”行业垄断不放,不愿改革。一些领导不熟悉经济工作,个别领导不作为,甚至乱作为。
  
  三、对策建议
  
  
一是要大力开展前沿趋势研究,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前瞻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把握大势。经济结构在未来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难以想象。第一,从人的因素来看,我国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劳动力将减少,劳动力成本将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方式将进一步由温饱型经济转向享受型经济、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大众化经济转向个性化经济。第二,从科技的发展来看,全球新技术的孕育和发展正在不断加快,推动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颠覆性技术一旦出现,将对人类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分工体系乃至社会治理方式产生极为深刻的难以想象的影响。经济发展动力将进一步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需求驱动转向供给驱动。第三,从国际地位的变化来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生态地位将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将进一步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由追赶主导型经济转向引领主导型经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是大力破除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制度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定价机制的作用,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大土地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力度,释放要素市场的活力。要更好发挥财政税收政策在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以财税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改革;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市场,完善银行业机构体系,夯实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更好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优势产业的支持作用,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低碳化、轻型化;要通过土地资源市场化改革,以用地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以用地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本文来自织梦

  
  三是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进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创新,分类建立健全配置资源管理体制,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全面清理和取消各地保护落后产能与僵尸企业的政策。着力通过“放、管、服”系列改革,切实简政放权,规范政府行为,监管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着力加快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脱钩,发挥其在行业自律、技术支持、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
  
  四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经济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制度、管理、业态、组织形式、商业模式等全面创新,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转变。突出人才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突出重点,加速推动国内国际高端人才、平台、技术、成果、资金等创新资源集聚,围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大工程。突出创建激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和环境氛围,特别是完善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为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提供更大激励;通过舆论引导、容错机制建设,大力建设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的浓厚氛围。

本文来自织梦


  
  五是大力推进“五化融合”,构建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融合”,这是大思路、大战略,必将极大地增强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产生发展新业态。要着力打破“五化融合”壁垒,以相互融合的整体思维来推进“五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比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就是要像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样,来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逐渐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流通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包括使用机器设备、发展专业化分工等,农民像工人一样职业化,使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率趋近于非农产业;就是要逐渐使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真正一体化;就是要用信息化和绿色化的思维和手段来全面改造提升“三农”。“五化融合”,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大动力。 本文来自织梦
  
  六是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全球化参与机制。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坚决破除对外开放的制度性壁垒,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对外投资和贸易合作,提升外经外贸质量。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汇集更多高端要素资源。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制度体系建设,在国际经贸活动中争取到与我国地位相称的话语权,为外经外贸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条件。
  
  七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在完善干部任用、干部业绩考核、干部任期制、整治不作为乱作为、解决短期行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比如,届内党政主要领导除因违法违纪予以调整外,其余原则上不调整;加大科技创新指标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重用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营造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