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作用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7-07-17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浏览:【字体:

[摘要]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必然的趋势,而这势必要求供给侧改革提供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所以供给侧改革对于中国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言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库兹涅茨曲线”论证了供给侧改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要求,根据供需两端特性说明了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并基于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方法及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率而公平的社会,为中国的跨越创造条件。

织梦好,好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中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是否具备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供给侧改革是否成功。
  
  一、供给侧改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要求
  

  世界银行2007年对1950年以来先后100多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进入高收入行列,有些国家在徘徊,有些国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按照2016年标准,人均年国民收入低于102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介于1026-403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介于4036-1247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1247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现有高收入国家70个,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中有十多个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各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发展条件和道路不同,但是本质相同,就是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具备长期动力。这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制度合理。都是走上工业化道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又进行了宏观调控,保持适度竞争。第二,社会结构合理。通过国家进行二次分配,保证就业,保障收入,培养庞大的中产阶层,形成强大内需。第三,发挥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创新驱动,依靠技术创新占领上游产业,提供高质高效产品和现代服务。第四,不断改革开放。一方面,打破利国内益固化的藩篱,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扩大内需;另一方面,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紧跟国际形势,搭世界经济发展快车。 copyright dedecms
  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经济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很多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理论的是“库茨涅茨曲线”理论。“库茨涅茨曲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不平等水平也低,当经济开始增长时不平等水平也在加大,当经济增长到达一定阶段时不平等水平开始下降,出现倒U型曲线。倒U型曲线含义是,当经济发展时,社会不平等程度也在变化。工业社会后期是倒U型曲线的拐点,这时效率与公平相对合理,生产力水平高,创新驱动能力强,社会保障程度高,形成庞大的中产阶层,社会稳定和谐,具备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条件。70个高收入国家的实践证明倒U型曲线理论是正确的。
  中国虽然是C2国家,但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是还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求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得社会经济具备长期发展动力,因此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思想。其实质是从“供给侧”这一源头着手进行的系统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供高质高端产品和现代化服务。这要求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制度创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方面要求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科学宏观调控,搞好社会保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要求发挥市场经济的刺激作用,充分调动竞争主体的竞争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是建立合理的社会结构。培养庞大的中产阶层,消除贫富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内需保证。第三是发挥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供优质高效产品和现代化服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技术创新的研发力度,以自主产权的技术来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占领上游产业。第四是不断改革开放,占领国外市场,获取国际发展先机,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外部条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供给侧改革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两个方面,是宏观调控的两个轮子。需求侧改革可短期、快速刺激经济发展,但是无法提供长期发展动力。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高质有效产品和现代化服务,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发展动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
  过去,我们采取“需求侧”改革,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现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但是无法提供高质有效产品和现代化服务,出现需求短板,至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需求侧”动力衰竭,经济下行压力大进入新常态。2011年我国经济速度从两位数开始下降,至2015年“破七”,2016年为6.7%。人工工资、土地、资源、能源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使得一些企业处于亏死状态。政府和企业债务负担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下降,投资边际效用减少。改革开放红利尤其是人口红利尽失,如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至2014年累计减少960万人。经济全球化红利不再,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日经济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使得我国出口总额下降、进出口速度下滑。第二是环境压力凸显。长期采取“需求侧”发展动力,以高投资为主导,造成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生态失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能源和资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多,雾霾、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十分严重。第三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长期采取“需求侧”发展动力,注重经济发展总量,忽视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造成煤炭、钢铁、玻璃、水泥、石化、石油产业大量产能过剩,汽车自主品牌少,房地产开发出现“鬼城”,钢铁产能大但是关键性的材料还得依靠进口。第四是有效需求不足。因为传统的、大众化的消费过剩,多样化、个性化的有效需求不足,尤其是在健康、旅游、环保方面的产品有效供应不足,监督管理不力,以至出现“青岛天价大虾”、“哈尔滨天价鱼”恶劣事件,出现“瘦肉精”、“毒豆芽”、“三聚氰胺”不安全食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受到销售成本增加、名牌产品的地区定价策略不一的影响,以及税率重、费用高、环节多的影响,使得同样品牌产品如汽车、化妆品、食品、日用品等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部分需求被转移到国外,以至出现到日本买马桶盖、到欧洲买奢侈品、到香港和新西兰买奶粉、到美国和加拿大购房现象,甚至因在国外扫货而被称之为“购物狂”。总之,民生短板严重,一直无法提供人们渴望的满意的教育、医疗、金融、保障产品。 织梦好,好织梦
  实践证明,2015年以来“需求侧”改革已经无法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继续实行需求侧改革必将阻碍生产力发展。于是,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改革思想,不以GDP论英雄,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思想,此后在全国实行。习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虽然是经济领域的奋斗目标,但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改革,涉及包括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发挥,涉及政府对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涉及市场刺激作用的发挥,涉及对竞争主体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涉及人们就业、创业,涉及扩大本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制度的创新。是从供给侧发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改革思想。这是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思路和途径,它从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引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来自织梦

  从2015年起,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宏观调控重心从需求侧改革变为供给侧改革并且不断深化。2016年共出台419个改革方案,完成97个重点改革任务,另有194个改革任务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完成,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强调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抓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五年规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进程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进程。
  
  三、供给侧改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通过“供给侧改革”,为建立效率与公平的社会,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条件。
  第一是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政府依法治国,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主要是:(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编纂民法典,保护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利。(2)推进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民营银行发展,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3)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全覆盖,人们安居乐业。实行二孩政策,加快户籍改革,增加社会劳动人口,增强人口流动性。(4)完善跨部门统筹机制,加强对金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城镇化、生态文明这些基础性重大改革的协调推进。(5)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进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制度改革。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是针对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情,走自己特色的培养庞大中产阶层道路,不断扩大内需。(1)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实行承包土地“三权分置”,促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确保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广开农民致富门路,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工市民化。(3)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业。制定激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4)做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扎牢民生保障网。(5)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关注贫困民众生活的长效保障机制,制定更有力更扎实的脱贫攻坚政策并且落到实处。通过上述五项措施,培养庞大中产阶层后,推进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创新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调整消费产品结构,畅通消费渠道,使每个国民都成为“全渠道消费者”,以实现供需结构有效匹配,城乡区域协调互动,释放国内最大的需求潜力。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是振兴实体经济,培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竞争主体。(1)转变意识,营造环境。树立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第一的意识,树立品牌意识。发扬“工匠精神”,培养“百年老店”。提高大企业素质,培养职业精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公平竞争。(2)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抓手,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①深入推进去产能工作。主要是淘汰如煤炭、钢铁、玻璃、水泥、石化、石油六行业高耗能、高排放的过剩的落后产能,提升产业产品结构。要求用市场和法治手段做好化解过剩的落后的产能工作,牵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一牛鼻子,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执行环保、安全、质量、能耗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处置企业债权债务,安置企业下岗职工。②深入推进去库存工作。主要是消除房地产泡沫,减轻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库存压力。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思想为指导,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综合金融、财政、土地、立法、投资手段,建立既适应市场规律又符合国情的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基础性、长效性机制。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适度限购,控制信贷资金流向投机性购房。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把去库存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疏解特大城市的部分城市功能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提供三四线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增强其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引力。③深入推进去杠杆工作。主要是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降低企业杠杆率,消除金融杠杆,防控金融风险。要求地方债自发自还,强调企业自身举债约束,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支持债转股和资产重组。采取多种方式化解银行呆账坏账,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筹资功能多样化。加大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融资作用,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筹融资问题。④深入推进降成本工作。主要是降低要素成本,减税降费。首先是要求企业内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其次是政府提供高质有效的公共服务。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各种税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⑤深入推进补短板工作。主要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既补制度也补发展短板,既补硬的也补软的短板。加大对水、电、路、通讯的投入,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的投入,解决入学难、看病难、养老难问题。(3)推进国企改革。国有企业领域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经营机制。要求如石油、铁路、电力、民航、天然气、军工、电信等这些国企2017年迈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copyright dedecms
  第四是提升产业、产品结构,提供高质有效产品和现代化服务。主要是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使得产业结构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1)构建产业新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行业,实施工业强基和智能制造工程。(2)提升产业结构。以互联网、智能化、信息化为依托,发展“互联网+”、“工业4.0”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发展高效、安全、节约、环保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三产的比重,扶持小型、小微企业发展。(3)成为制造业强国。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建设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以及生物医疗领域的核心技术。(4)搞好现代服务。以大数据为依托,数据资源共享,把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起来,创新购物链、供应链、消费链和产业组织。(5)加强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解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瓶颈。(l)在部分领域继续发挥后发优势的同时,争取更多领域发挥先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加强基础研究。(2)要求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政府发挥为创新提供高质高效服务的功能,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3)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转化。要求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发力,产业升级、财政投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多行业多领域协同创新,确保投融资体制、产权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分配制度科学合理,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最终实现资金、人才、科研成果在企业、城乡、科研机构、高校之间有序流通。水平,提供以基本社会保障为主,由以城镇为主逐步扩大到乡村,促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真正建立起一个面向社会的“安全网”。 本文来自织梦
  第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推动世界经济朝包容、联动、共享、合作、共赢方向发展,实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大国外交、全球外交,充分发挥中国对外话语权。发挥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引领作用,发挥亚投行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引领作用,发挥美国退出TPP后的亚太引领作用。采取更加开放政策,促进对外开放朝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推进,从而赢得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主动权。此外,把顶层设计与调动地方和基层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协调区域发展,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东部率先、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使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工作统筹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