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对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

对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浏览:【字体: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在户籍的农民多达9亿,而农民的利益则关系着国家的根本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农民的保险制度问题也都会在每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中被提上日程。农业在我们国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整体农业发展中,农业却一直具有相对其他行业的弱质性以及高风险性,农业保险制度就成为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保险制度。基于此,本文对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改革的难题与政策问题。

dedecms.com

  (中经评论·北京)自古以来,农业都是中国历朝历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赋税也是我国发展的基础税收之一。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漫长岁月中,各类庄稼伴随着地域的不同,会出现旱灾、水涝、虫害、霜冻等问题。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虽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帮助庄稼成长的农药和化肥,但这对于大面积的种植土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们“靠天吃饭”的局面。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人逐渐意识到,农业产业链的脆弱性,为了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各项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相继出台。
  
  一、农业保险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农业保险被视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农业保险可以分散农民在民耕过程中的风险,如天灾造成的收成不佳、各种重型大型农业机械对农民身体的伤害,增强农耕产业链的防灾抗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农产品总产量的增加,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稳定农业产品的市场,避免近几年农业市场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一系列由供大于求进而导致的求大于供等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的农产品市场乱象。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我国农业及农业保险目前发展的状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古有神农氏发明农业,今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救了全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农业保险按照常理来讲,理应拥有广阔的市场。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回复办理农业保险以来,农业保险业务应有的效率和作用就一直处于止步不前、萎靡不振的状态,不管是公有制保险还是个人保险企业,如平安保险、华夏保险、大地保险等各大保险企业,农业保险的保费都明显的有所下滑。2004年我国农业险保费收入3.77亿元,同比减少0.88亿元,负增长18.86%。按全国2.3亿农户计算,户均投保费用不足2元。不只是保费,就连险种的数目也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在减少,由最初的60余个险种降低到目前的不足30个险种,那么导致农业保险出现萎缩现象的相关原因都有什么呢?笔者总结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1)高风险、高赔付率、高经营费用,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农民收入水准较低,与农业保险极高的保费率形成了意外强大反差,限制也降低了农民的投保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受自然灾害的面积也就相对增大了不少,每年都有一部分农民因天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然而保险行业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此高风险的保险赔付率也就相对较高,1993-2014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不断攀升,屡次创历史新高,这样的状况下造成了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至此,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虽然相对来讲非常广阔,但高风险导致的高赔付率使得各保险公司选择敬而远之,从而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其次,农民收入较低,笔者比较了很多省份的农民,春天的时候都会采用“借种子”的形式来开始新一年的耕种,就是说春天来临,农民手里没有足够的周转资金来购买当年的种子,只能选择在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点赊账,待秋收以后卖了粮食才有钱还给当初赊账的生产资料销售点,剩下的钱就作为当年生活的费用以及孩子的学费。这种情况还是当年农作物收成可观,且粮食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如果与上天灾或者粮食价格过低,那么农民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难以保障,又拿什么去承担高额的保费呢?农民和保险公司就陷入了高赔付率保险公司保不起、高费率农民买不起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农业保险市场就出现了供需双冷的局面,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农业保险仅靠市场供需机制是难以维系生存的,更不要提发展了,农业保险就在这两难境地中日渐萎靡萧条。 copyright dedecms
  
  三、农户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到位,导致需求结构失衡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群体目标主要定位于,通过保费补贴的形式来搭建激励农户参保的政策平台。事实上,影响中国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因素较为复杂也比较多,根本原因还包括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与风险的态度、收入水平、各户拥有的耕地面积、受教育年限和务农年限、农业生产总值等。中国农业生产作业区域较为广阔,农民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区域与不同类型的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存在不同的结构差异,导致了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农业现状与各种灾害预期不一的区域性存在需求差异。一方面,各地自然资源不容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不同,进而会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在区域间呈现明显的非连续性,导致农民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上也有所不同;其次,收入水平与对待农业风险态度存在个体差异,因为高额保费和受保人群的不同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导致很多农民意识不到自己的耕地也是可以有保险的。很多农民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始终未能改变,这就要靠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来改变了。另一方面,源于生产规模、生产习惯、务农经验等因素,不同农户对农业风险这件事情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加之中国的农业保险也一直以非延续式发展,不同农户对现有的农业保险需求甚至是认识上都存在着个体异质性。可能一部分有外出务工经历及善于汲取现代农业发展知识的农户能够正确认识到农业保险功能,有效地识别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支持目标。但在当前多数农民持续性增收陷入困顿局面的大背景下,以及长期生活于封闭式农村环境中,且获得外界信息困难的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仅持怀疑态度,而且很多农民可能都不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改革面临的难题
  
  
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持续萎靡不振的状况,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目前,全国90%以上的省份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的工作,各地根据自身的状况出台的方法也不尽一致。不可否认,有的地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但从各试点的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工作还面临以下难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存在着一定的疑虑,既不明确大力推崇农业保险的目标和导向,甚至有的不明白农业保险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在这种“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实施政策,不仅让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自然不能依靠自身的能动性去可靠地实施政策,甚至有的工作人员把这种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看成了一种工作之余的“负担”。加之中央政府没有一套完整的、具体详细的实施办法及方针,各地政府都不敢轻举妄动,就怕“吃不了兜着走”,导致了各地方政府对推崇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 本文来自织梦
  
  其次,没有一个可靠地专司农业保险的公司是实施过程中严重阻碍,没有一个专业的可靠地农业保险公司就代表着,在农业保险方面没有具体的办法条例,各种意外小状况可能会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更何况是在供求关系这个大问题上还没能解决的大环境下,更不要提细化过后的相关规章制度了。
  
  五、中央对于农业保险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对于任何的保险机制,都是需要一定的体系和规章制度来完善的,民间个人保险企业面对农业保险如此大的问题,自然不敢往前迈一步,但中央对于农业保险方面似乎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首先,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行方针以及体系,是很难让农民对农业保险产生信心的,且在保费赔偿方面,如果不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难免会发生有人钻法律的空子来骗保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央在农业保险方面推行的力度远远小于在其他行业领域上的推崇力度。由于中国人口数量众多,是世界上粮食产量的第一大国,农民占比例较高,在如此大的数据之下,政府部门也担心存在很多隐患,如果系统不够完善,一旦开始推行,将酿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内容来自dedecms
  
  六、结语
  
  
农业保险本身是政策性的,而农业保险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每年的经济情况就可以反映出当年的农业状况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例如近几年遇到的旱灾、涝灾等,农民收成不佳,部分农民甚至是颗粒无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滑落。笔者认为,农民是整体经济链条供应的开端,制定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势在必行,可是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领导们深入了解农民的基本状况,梳理整体的农业问题,慢慢积累经验,从各方面的细微末节人手,来定制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确保要做到最基本的“农民保得起,保费赔得起”。
  
  参考文献:
  
  
[l]杨红,杨芳,王丽琳.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5).
  [2]吴扬.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J]上海经济研究,2013,(3).

dedecms.com


  [3]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朱海洋,张晓丽.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探讨[J].上海农业学报,2014,(4).
  [5]马素玲.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J],保险世界,2015,(6).
  [6]温铁军,刘海英,姜柏林.财政与行政资源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