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系统性地解决脱实向虚问题

系统性地解决脱实向虚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字体:

[摘要]在过去几年,中国金融业进入一个“大爆发”的阶段,以促进经济转型的名义,通过金融创新改变“金融抑制”的现状,从而形成了金融监管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这不仅表现在以金融创新为名义的P2P大行其道,还包括银行信贷的大量违规操作,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现在,有关部门正在不断加强监管。但光靠处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完善金融市场以及推动监管改革等方面入手,系统性地修正结构性扭曲。

本文来自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自今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后至今,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显示,银监会系统开出罚单超过了1000张,单张罚单最高1670万元,三分之二罚单与信贷业务有关,比如信贷资金改变用途、违规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真实性严重不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等。这是对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滞后的纠正,以“严紧硬”改变监管工作的“宽松软”。
  
  在过去几年,中国金融业进入一个“大爆发”的阶段,以促进经济转型的名义,通过金融创新改变“金融抑制”的现状,从而形成了金融监管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这不仅表现在以金融创新为名义的P2P大行其道,还包括银行信贷的大量违规操作,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
  
  银行业的首要任务是风险控制。但是,在一个影子银行崛起的时代,银行业的传统业务遇到了挑战。首先,这个时期金融监管政策对银行信贷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比如对地方融资平台、地产开发等领域,这种信贷限制间接引发了以理财、信托等产品为主的影子银行的繁荣,市场收益率走高。这样一来,大部分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利润因素,并将利润置于风险控制之上,往往在信贷业务方面有违规操作的冲动。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成本过高,也鼓励客户挖空心思从银行获得资金,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谁能从银行拿到资金,就能产生更多的投资收益。 内容来自dedecms
  
  也就是说,资金价格的结构性分化导致银行与客户都想冲破限制、各取其利,经济脱实向虚则火上浇油。在这个过程中,恰恰金融监管宽松,就会造成所谓监管政策与各种限制性措施徒有其表。从统计看,银监会系统对信贷类业务处罚原因包括虚假授信、挪用贷款、违规发放贷款等。比如,深圳农村商业银行领到20万元罚单,案由是“向项目资本金不实以及比例不达标的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
  
  其中,房地产业是重灾区。这是因为,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银行业的信贷投放空间受到限制。在考虑信用风险的同时又要扩大信贷投放,银行只能优先选择两个重点方向,一个是国有企业,另一个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一度被银行业认为风险最低、收益最高,尤其是不良率还比较低。因此,银行部门除了可能违规发放地产开发贷款之外,更是将按揭贷款视为优良资产,在按揭贷款资质审查时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个人收入很多是由中介提供虚假证明,有的银行并未调查。 copyright dedecms
  
  在去年楼市暴涨的过程中,一些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自P2P平台、小贷公司、房企或房地产中介等渠道,更有一些将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等。也就是说,在银行按揭贷款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的过程中,某种程度上也是银行业对按揭资质过度放松审查的结果。这无疑增加了按揭贷款风险,大量投资者或刚需客户首付款来源于各种借贷,甚至可能是零首付,意味着这些按揭可能有“次级贷款”的性质。
  
  在经济转型期内,传统产业遭遇产能过剩与转型升级的压力,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银行部门业务必然遭受挑战,一方面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信用风险上升。这种结构性问题并非是金融抑制造成的,以化解结构性难题而出现的金融创新会导致结构更加扭曲。因此追逐利润的金融部门会将资金源源不断输入到虚拟领域,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与资产泡沫。脱实向虚会进一步挤压实体经济,又会反作用于金融体系,导致金融部门进一步脱离实体经济,形成恶性循环。 织梦好,好织梦
  
  金融体系脱实向虚没有得到及时的抑制,导致银行部门如果不参与金融套利游戏和地产盛宴,则会在收益上落后同行,好孩子受到惩罚。经济结构的扭曲与金融监管宽松结合,导致虚火更旺,鼓励银行业火中取栗。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不断加强监管。但光靠处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从经济结构调整、完善金融市场以及推动监管改革等方面入手,系统性地修正结构性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