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始终注重抓“三农”工作

始终注重抓“三农”工作

发布时间:2017-09-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浏览:【字体: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福建省“三农”工作的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战略对策与建议。新时期里,省委、省政府开始把林业和水土保持列为“两个文明”的基础,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措施,狠抓落实,初见成效。本文提出,社会制度、政治环境、经济体制的优劣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要加强粮食这个基础的基础,把搞“大农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起点,把林业与水土保持列入基础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福建人均耕地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过去种田人吃不饱饭见怪不怪,缺钱更是普遍现象。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完成,是福建农业短暂的蓬勃发展时期;从“二五”开始的长达20年里,“左”的错误导致了全省农业发展缓慢,路子越走越窄。这充分说明,社会制度、政治环境、经济体制的优劣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加强粮食这个基础的基础
  

  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是计划经济时代提出的,但永远不会过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胡平主持省政府工作首先遇到的重要课题,因为当时的米袋子、菜篮子始终处在紧张运行状态中。
  
  (一)新时期城乡出现的新情况
  
  
1981年,全省农村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好转,新问题也伴随而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由生产队为基础转为一家一户,从耕地、育种、播种、施肥、治虫到收成都小型化,有些地方拖拉机、收割机派不上用场了;兴修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由于人民公社体制解体而停顿了;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良种场等一整套农业服务体系面临新的困难和考验。
  
  市场供应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城镇人口大为增加,粮食需求量急剧上升。还有,城市里每人要有三厘菜地的生产量,稍有疏忽或自然灾害,都会影响供应与民心稳定。且福建人完全不同于北方人,三天不吃青,眼里冒火星,大家只认绿色叶菜才是真正的蔬菜,大白菜都看不上,萝卜、马铃薯更不算数。菜地的增加,必然要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另外,由于政策放松,有些务工的近郊农民不仅不种菜,还到城里买菜,加剧了需求矛盾。
  
  生活改善引起的变化。由于收入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高了,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消费与日俱增,过去只求有,现在则要求品种多、品质好。人们对与粮食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副食品质量、档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制定优惠政策措施抓粮食生产与定购
  
  
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从1983年开始,全省设立商品粮基地县15个,从政策、物资、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当年合同定购粮食10.87亿斤,占全省定购总量的43.5%。
  
  推广杂交水稻。经过几年试验、示范,1983年全省高产的杂交水稻达30多亿斤,占粮食总产近20%。
  
  改造中低产田。1982年全省中低产田面积126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7%。平均亩产增加100斤,投入1元可得到11.5元的产出。
  
  搞好产前产中服务。全省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1985年比1978年都翻了一番多,水利工程定责任制,有效灌溉面积比人民公社解体前还有所增加。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把县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经济作物站和农科所结合起来,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综合性技术服务指导。 内容来自dedecms
  
  抓好农业引进。胡平提出:农业生产必须脱胎换骨,从良种开始抓起。1985年后陆续大量地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粮食、水产、蔬菜、食用菌、畜禽、水果、花卉等方面的近千个优良品种,引进先进种植、养殖与培育技术,尤其在闽南等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农业引进热”。
  
  保护种粮积极性。对全省种粮多、贡献大的农户持续表彰、奖励。
  
  二、把搞“大农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起点
  

  新时期里,福建农村商品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了,发展大农业是起点。
  
  (一)多种经营有了很大发展
  
  
1985年,全省经济作物面积近1000万亩,比1978年扩大70%。同时,开始实行科学种植,增加单产。
  
  各地还重视发展名、优、特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1985年全省出口茶叶、水仙花球、各种干鲜果、蘑菇、芦笋、莲子等罐头创汇l亿美元以上。部分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1985年,全省龙眼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荔枝居第二位,香蕉居第三位,凤梨居第四位,柑桔居第五位,茶叶居第五位,其中乌龙茶、茉莉花茶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甘蔗亩产居全国第一位。

dedecms.com


  
  福建20世纪80年代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除乡镇企业外,是从“两水”(水果、水产)起步的。水果方面,1984年,省里总结推广永春天马果场柑桔上山的经验,全省随即出现种果热,从莆田市到同安县,利用福厦公路两侧丘陵地建立了“龙眼带”,从漳州市到福安县建立了“荔枝带”。从此,全省水果生产发生两大转变:土地利用上向山地、丘陵地发展,布局上由沿海平原向自然条件适合的山区逐步发展,1985年全省新种水果55.4万亩,基本上都利用山地和丘陵地。
  
  (二)牧业渔业副业起步快
  
  
畜牧业,积极推选良种化,种植优质饲料草。198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近17%,但比全国同年的比重低3个百分点,绝对数位居全国第20位。1985年全省肉类产品达44万吨,比1980年增长83%。
  
  水产方面,一是进行体制改革,海上捕捞业实行以船为核算单位,实行收购量与渔需物资挂钩;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实行鱼粮挂钩,收购一斤鱼奖励半斤粮。二是渔业生产手段不断改善。三是兴办一批国营和民营养殖场,扩大了生产能力。四是渔港码头和后勤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五是水产科技力量逐步加强。1985年全省渔业总产量76万吨,比1978年增长70%,总产量和渔业捕捞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海水养殖居全国第一位,淡水养殖居全国第十四位。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449元,比1980年的87元增长了4倍多。
织梦好,好织梦

  全省农村各种副业也有很大发展。
  
  (三)“大农业”格局雏形初现
  
  
198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9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3倍。农业与林、牧、副、渔业的比重,1978年为78:22,1985年优化为60:40。小农业内部,1978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为84:16。农业生产商品率为33%(1950年就达到了30%)。1985年,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当年全省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总值39亿元,比1978年增长1.3倍。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158.8亿元中,三大产业之比为62:28:10,与1978年比,农业比重下降了,工业和服务业都提高了。以上数据表明,1985年,全省“大农业”格局初露端倪,这是划时代的巨变,主要得益于全省上下着手开发山海资源。
  
  (四)新的活力开始显现
  
  
截至1984年6月底统计,全省“两户一体”(种植、养殖专业户,经济联合体)的总户数达90万户,占农村总户数近20%。如龙海市“种花状元”王茂盛办起了拥有7亩面积的家庭花圃,年收入15万元,这在当时是很大数字。此后,全村农民纷纷仿效。这是专业户造就专业村的典型。
copyright dedecms

  
  以上这些,属于农村、农业生产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中的显著变化,有的虽仅处于萌芽状态,但已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向,必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茁壮成长并结出累累硕果。
  
  三、把林业与水土保持列入基础产业
  

  福建建设全国林业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省林业用地1.4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其中森林面积6800万亩。1983年调查,全省活立木蓄积量4.3亿立方米,比1948年增长2.6倍。森林覆盖率为39.8%,居全国之冠。
  
  (一)两大问题的困扰
  
  
乱砍滥伐。全省森林蓄积量虽增加了,但由于成熟林比重过小,森林资源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乱砍滥伐。1983年普查,全省森林蓄积量比1978年净减8.2%。
  
  水土流失严重。1981年,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1164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75%,比1963年的7500平方公里增长55%。全省16个贫困县、边缘县中,有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其他县份不少也是“创伤累累”。新的水土流失面积有70%是人为的。 内容来自dedecms
  
  两者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水土流失原因有垦荒、开山种茶等,但乱砍滥伐是罪魁祸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又给植树造林尤其成活率以及发展经济作物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抓好林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中全会后,福建在林业生产关系中开始实行“三定”,即核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到1984年底,全省90%的山地、林地的权属得到确定,划定了自留山1100万亩。到1985年底,全省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可喜局面,乡村集体林场、林业承包专业户、联合体大量涌现。1984年后,在全省范围内大搞植树造林。
  
  1983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建设步伐和防护林工程建设,几年里取得了很大进展。全省建起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9万亩。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 本文来自织梦
  
  
新时期里,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两个文明建设”之中。省政府年年召开数次常务会议或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1987年5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胡平在会上作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报告。摘录如下:第一,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精神财富,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良好生态环境的形成天长日久,却能人为地毁于一旦:我们既不能毁掉祖宗遗产,也不能砸子孙的饭碗。对此必须警钟长鸣!第二,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教训,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而要闯出一条“边开发,边保护”的新路。第三,把效益寓于保护之中。环境是无价的资源,生态是永久的财富,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姑且不论。保护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先进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中坚作用,能或早或迟地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这方面往往被忽视。第四,摆正几个关系,眼前利益服从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五,搞好“九坚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坚持把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积极性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制,坚持把传统与先进技术密切结合起来(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工程措施为辅),坚持突出重点、加大水土流失重点县的治理力度,坚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举的惩治机制,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机制,坚持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结合。第六,到1989年建国40周年时控制新的水土流失;到2000年完成全省水土流失治理。

copyright dedecms


  
  新时期里,省委、省政府开始把林业和水土保持列为“两个文明”的基础,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措施,狠抓落实,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