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争议东三省:与其扶持,不如放手

争议东三省:与其扶持,不如放手

发布时间:2017-09-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一、梯度发展下的东北“背运”
  

[摘要]关于东北经济未来发展,学界早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认为,东北经济资源外流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是中国经济梯度发展规律作用下的产物。当前热议的新结构经济学倡导的做法,重点在于产业承接和市场补缺,并无新意。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产业,经济才能稳定下来。缺少激励行动机制,使得东北社会寻求自身优势产业的动力不足,应通过政策而去激发经济行为主体的积极性。

copyright 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
非均衡发展是大国经济经济体的必然现象。中国经济的多元性是有目共睹的,经济结构是公认的“二元经济”,李克强总理说是“三元经济”,还因此于1996年获得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大奖--孙冶方奖。可见,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上场跑的选手实在太多,空间有限,选手间身体素质差异也大,只能让跑得快的人先跑,“东北”这个选手,很不幸地落在了后跑的位置上。
  
  东北经济的问题,不是今天才引起市场的关注。早在2003年,东北地区经济尚在和全国增长水平不相上下之际,因产业竞争力散失和企业效益的普遍滑落,东北“塌陷”就一度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占据了全国许多媒体的焦点。如何振兴东北,从那时起就成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点,政府自然也是相当地重视,不仅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东北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工作落实机构--“东北振兴办”;按照该领导小组的级别,落实办公室的行政级别也为委部级别,规格极高,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挂帅: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副总理黄菊和曾培炎为副组长,26个委办局一把手为组员。不过,随着后来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东北振兴办和后来西部开发办一道,被降级调整为发改委下属的一个司:东北振兴司。

dedecms.com


  
  从业已出台的各类振兴东北经济的政策实践看,“对症”多、“见效”少。政既对症为何还会效少?笔者认为,东北经济资源外流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是中国经济梯度发展规律作用下的产物。梯度发展意味着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常伴随着领先地区从后进地区吸收资源的现象,从而导致后发地区经济的困难甚至萎缩。地理、气候、市场、人口、资源、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注定了东北经济发展的“背运”--在全国经济赛跑中并不处“领头羊”位置。
  
  二、振兴东北14年
  
  
东北振兴专门机构成立后,十几年间为东北发展开出了不少“药方”: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地区产业调整规划,到各类金融、财税扶持政策,进而部门行政支持和民生保障政策,进一步还有经济管理体制变革等各类开放、搞活的特殊政策等,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政府管理等方方面面。“振兴办”还协调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关系,对接全国甚至海外各种经济发展资源,为东北经济发展在微观(企业层面)、中观(产业/行业层面)和宏观(体制层面)全方位动员、多领域布局,更不用说直接的资源投入了。如2016年5月,国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1.6万亿的东北“除锈”计划。
copyright dedecms

  
  然而,不缺政策、不缺扶持、不缺投入的东北地区经济表现,还是不如人意。经济规模占东北近一半的辽宁,2016年的GDP增长甚至为负值,东北“塌陷”再度成为一些媒体的焦点词。从各种迹象上看,东北经济的“背运”,短时期内仍无改善迹象:不仅“投资不过山海关”,更为严重的是,东北地区的要素外流如人才、资金等,仍没有停止迹象,更谈不上逆转。从根源上看,文化传统、历史习惯、禀赋要素差异等,即使先天不足,也并不一定造成东北经济今天的困境。先天不足而后天补成优势产业的例子,国内外俯拾皆是,可谓耳熟能详。虽然大家批评东北地区“官本位”严重、思想僵化,运作市场化程度不高,但东北同样存在着其它发展优势: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工人成熟、资源物产丰富等各类优势。可见,东北经济并非“先天”一无是处。东北的“后天”也并非不“补”:从东北振兴办到东北振兴司,光出台文件目录就可以让你在电脑屏幕上翻屏好一阵子。但从实际效果上看,东北的“后天”努力,并没有能补出一个“比较优势”来。 内容来自dedecms
  
  三、耐心寻找“优势产业”
  
  
东北经济也不是没有过辉煌。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城市化起点高,在改革开放前及其初期,甚至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都不落后于全国。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东南沿海的兴起,经过持续的资源外流、人才外流等要素的持续流失,东北地区的经济才渐显颓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叠加经济周期下行的双调整期,转型压力较大,东北经济发展问题开始愈加凸显。
  
  从2003年12月成立东北振兴领导小组算起,14年多的“振兴”努力中,无论是“赶超”战略,还是“跟随”战略,以及求人对口支援的“扶贫”策略,都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对东北优势产业的培育。14年来,“振兴”东北的各种经济和社会“药方”,都已试了个遍,专门经办机构也由部级悄然降格调整为司级。不过,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对东北经济发展的探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当前市场热议的新结构经济学“药方”,笔者认为也只是旧瓶贴“新签”而已,其倡导做法,过去早有实践,其着重点同样也不在于培育适合东北的优势产业;“药方”重点仍然在于产业承接和市场补缺,并无新意。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东北地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产业,东北经济才能稳定下来。在寻找、培育优势产业的漫长过程中,东北经济恐怕还得继续忍受增长落后的痛苦,在全国经济发展行列中,仍将继续充当“跟随者”。 本文来自织梦
  
  四、激发民间动力比政府扶持更重要
  
  
东北经济问题的表象是要素外流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实质是创新动力不足。从经济行为主体的角度,创新是依靠聪明才智和冒险精神得到工作、储蓄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形成资本积累,而且会带来资本积聚(吸引他人储蓄于自身)。马克思在《资本论》相关章节中,将这一过程称为“资本童话”。实际上,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经济理论,卓越才能是创造产业定位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个体创新成功的社会综合就是经济进步。然而,出类拔萃的智慧和能力,需要有合适的机制才能转化为实践行动,东北目前缺乏的正是这种激化行动的“机制”。是东北人不够聪明,还是东北人不够冒险?白山黑水间,不乏才子佳人;既然盛产“黑社会”,胆子一定够大、敢冒险。
  
  缺少激励行动机制(体制、机制、文化、习俗等综合因素使然),使得东北社会寻求自身优势产业的动力不足。空有政府扶持,企业和个体并没有响应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只能是一句空话。如何激发经济行为主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实际上也早有定论--“要政策不要扶持”,这个政策核心实际上就是“放松”,这也是新时期各地积极上马“自贸区”等新型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内容。对东北而言,“断奶”并不可怕,只要放手,东北自会前行。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