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资管新时代下智能投顾发展前景研判

资管新时代下智能投顾发展前景研判

发布时间:2018-03-20 作者:派智库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浏览:【字体:

[摘要]《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出台,在新监管规则的规范与引导下,中国资管行业将被重塑,进入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在分析资管新规对智能投顾新要求的基础上,研判了智能投顾的市场前景,并为商业银行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从事智能投顾的许可合规发展并优化系统,积累客户并提升客户体验,做到相信机器,但不全靠机器。 内容来自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近期,有关当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在新监管规则的规范与引导下,中国资管行业将被重塑,进入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新规首次对智能投顾业务的定义、开办资质、信息披露、模型报备、风险隔离等做出规定,中国智能投顾业务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阶段。
  
  一、资管新规对智能投顾提出新要求
  
  
与2017年2月的内审稿相比,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智能投顾”一节,首次对智能投顾业务的定义、开办资质、信息披露、模型报备、风险隔离等做出明确规定。具体来看:
  
  一是资质许可。目前智能投顾业务作为资产管理的一种新兴方式,开办主体小到科创公司,大到大型银行,并没有资质牌照的要求。新规之后,机构开展智能投顾业务需要经过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并取得投资顾问资质。
织梦好,好织梦

  
  二是加强信息披露与消费者保护。要求开办机构将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向监管部门报备,对智能投顾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充分提示算法中的缺陷和使用中的风险,保证数据安全,不得夸大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三是对模型开发机构提出尽职要求。要求其诚实尽责,根据智能投顾业务特点,建立合理的投资策略和算法模型。
  
  四是风险隔离和风险管控要求。包括要为投资者单设智能投顾账户,不能共用其他投资账户;明晰交易流程,强化留痕管理;对智能投顾的交易头寸、限额等予以监控;
  
  二、当前中国智能投顾发展现状
  
  
2016年以来,智能理财进入中国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三类机构为主体的市场格局。第一类是科技企业开办的智能投顾业务,例如京东金融的“京东智投”、宜信财富的“投米RA”;第二类是商业银行开办的智能投顾业务,例如招行的“摩羯智投”、工行的“AI投”等;第三类是基金与券商开办的智能投顾业务,例如广发证券的“贝塔牛”等。中国智能投顾市场由科技公司背景的京东智投、等率先打开,接着引入证券基金领域,最后进入银行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智能投顾产品已有三十多种。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似乎最后进入的银行领域对于智能投顾最为“衷情”,发展势头也最为迅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智能投顾市场已发展出多种投顾模式,有的专做国内基金组合,如AI理财;有的投资海外ETF,如投米RA;有的投资股票组合,如贝塔牛;有的投资P2P、理财、基金等产品的组合,如陆金所AI理财;有的专做策略出售者和策略购买者之间的C2C平台。商业银行智能投顾的主流模式是第一种。截至2017年6月末,申购规模累计达到45亿元,2017年上半年平均回报位于非货币基金的前1/3。浦发2016年推出智能理财顾问--“财智机器人”,实现了基金、理财、贵金属等多产品类别的组合产品推荐,形成了资产配置顾问式服务。工行2017年11月推出智能投顾“AI投”,起购金额为10000元,用户选定可承受的投资风险等级及投资期限后,点击“一键投资”即可完成基金组合购买。而当基金组合不符合市场投资形势时,“AI”能够建议客户调整基金组合,客户可通过“一键调仓”完成基金组合调整。截至目前,15个资产投资组合表现稳定,涨幅在0.68%-3.03%之间,年化收益率在3.14%-14.59%。 织梦好,好织梦
  
  三、智能投顾迎来飞跃式发展良机
  
  
首先,智能投顾在发展初期就进入“有法可依”“有证可许”的状态。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正式提出“智能金融”这一概念。资管新规对智能投顾给予了明确定义和合法身份,并从资质牌照、监管报备、风险管控、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从而保证了该行业在初始发展阶段就有章有法。一些风险和乱象在未萌发之际就得以避免,行业迎来健康发展的监管空间和法律环境。
  
  其次,银行传统理财模式面临挑战,智能投顾的机遇和潜力较大。根据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资管业务属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保本保收益,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且不得开展或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这表明银行传统的资管模式将面临终结,期限匹配将更为严格,刚性兑付将彻底打破,银行资管亟待转型,净值型产品成为主流。这一变化将给智能投顾业务带来良机,因为智能投顾这种将多种类型产品相组合、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和产品历史业绩给予客户较稳定收益的新投资方式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客户对稳定预期的追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最后,银行系智能投顾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有利地位。一是资管新规要求智能投顾开办机构应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并经金融监管部门许可,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更为有利,那些互联网企业获得资质与许可的难度相对更大。二是从资管新规对于智能投顾的规定来看,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信息披露等都是重要的监管环节,而商业银行相较于其他机构,在这三方面都更为合规和谨慎。三是商业银行拥有良好的资管客户基础,在资管业务转型过程中,将根据自身策略将客户引流至智能投顾。
  
  四、商业银行智能投顾的对策建议
  
  
第一,取得许可,发挥优势。面对监管的新要求,商业银行应快速响应,积极取得监管许可,尽快“持证上岗”。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发挥并不断扩大自身的牌照优势、口碑优势、客户优势和风控优势,让智能投顾成为银行资管业务的窗口产品,成为资管业务转型的突破口。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合规发展,优化系统。从新规具体要求看,防控风险、增加透明度是主要任务。商业银行应根据合规要求,进一步改进智能投顾的产品系统,例如为客户建立单独的智能投顾账户,加强对交易流程的显示,强化留痕管理,做到智能投顾交易头寸、风险限额、交易种类、价格权限的可监控、可调整等。
  
  第三,积累客户,提升体验。随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启动智能投顾业务,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商业银行应在新规过渡期内加强客户引流,培育客户使用智能投顾的习惯。与此同时,还应持续提升产品体验,积累各个角度的客户数据,完善算法设计,提升系统自学习能力,拓宽产品池和组合策略的类型与范围,产品不但要达到能用,还要做到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