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实践及借鉴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实践及借鉴

发布时间:2018-03-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紧紧围绕党中央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与河南省扶贫、财政等部门一起从“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风险防控”四个体系建设入手,共同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真正让金融扶贫政策在河南落地生根见效。“卢氏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肯定。 dedecms.com

  (中经评论·北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紧紧围绕党中央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贯彻落实人民银行与6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在河南省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全力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特别是与河南省扶贫、财政等部门一起从“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风险防控”四个体系建设入手,共同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真正让金融扶贫政策在河南落地生根见效。“卢氏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肯定。
  
  一、“卢氏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扶贫服务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设立1个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19个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352个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负责政策宣传、信用信息采集、贷款受理和初步审核、担保受理等工作,向银行批量提供信息,解决金融服务供需不衔接的问题。
  
  (二)信用评价体系
  
  
卢氏县运用郑州中心支行开发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县的农户信用信息大数据库,农户信息采集率和入库率均达到93.7%,其中贫困户采集率和入库率均达到100%,给每个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根据不同分值将信用评定结果分为4个等级,依级别不同相应给予5万元至20万元信用额度。
  
  (三)产业支撑体系
  
  
按照绿色、特色、生态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确定绿色农业等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多种产业扶贫经营方式。
  
  (四)风险防控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省财政、县级财政分别出资2000万元、3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贫困户、带贫企业贷款违约产生的损失,按比例给予补偿。
  
  二、“卢氏模式”的构建过程
  

  (一)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制约瓶颈
  
  
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从我们过去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的体会看,金融扶贫政策落地面临四大难题:一是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服务不到位;二是信用氛围差,信息采集难,贫困户有信率低;三是缺乏产业支撑,贫困户贷款意愿低;四是风险管控难,银行不敢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与河南省财政厅、扶贫办等部门一道,研究出台了《金融助推卢氏县脱贫攻坚试验区工作方案》,着力破解金融扶贫中的瓶颈。
  
  
第一,针对扶贫力量薄弱问题,建立三级联动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整合县乡村和金融机构力量,在县、乡、村分别建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站、部,构建了“三级联动、政银融合”的服务体系,按照“村部受理初审,乡站审核把关,县中心推荐核保,合作银行接单放款”的贷款优化流程,前移金融监管关口,形成“牵头推进有机构、办理服务有人员、贷款发放有流程”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金融扶贫“谁来扶”“干什么”的问题。第二,针对贫困户缺乏信用支撑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以人行郑州中支搭建的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信息采集和信用评分体系。在评价标准方面,对原有指标权重进行了调整,适当降低贫困户资产类指标分值,调整了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等社会管理类指标分值,明确了140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在评价方式方面,以系统评分为基础、人工评价为补充、等级公示为手段,确保信用评定结果公平、公正、准确。对无异议的评定结果录入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并授予不同的信用等级。使贫困户变成了“有信户”,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授信,实现了农村信用体系与金融扶贫工作的精准对接,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第三,针对贫困户贷款意愿低问题,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坚持以产业带动脱贫为主导的金融扶贫理念,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产业、符合发展规划的贫困户创业项目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形成了生产带动、劳务增收、合作经营、自主创业等多种带贫经营模式,使贫困户可通过流转土地、股金分红、就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降低了贫困户的经营风险,提高了生产收益,解决了贫困户缺技术、缺项目“不愿贷”的难题。第四,针对扶贫贷款风险控制难问题,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建立了卢氏县政府、合作银行、省农信担保公司、省再担保集团“四位一体”风险共担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带贫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损失风险,由上述四方分别按照2∶1∶5:2和2∶2∶4∶2的比例分担;建立了贷款熔断机制,对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行政村、超过30%的村不良率超过5%的乡镇,金融机构可暂停对该村、该乡镇的授信和贷款发放,从而发挥信用惩戒作用,防范风险扩散。同时,围绕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强化三级服务体系贷前、贷后管理职责,解决了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二)凝聚多方力量,推动机制建设
  
  
金融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金融部门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在“卢氏模式”推进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五种工作落实机制,凝聚多方力量,形成金融扶贫合力,确保金融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第一,建立省、市、县人民银行联动机制。人行郑州中支在再贷款投放、信用体系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三门峡市中支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三门峡市中支及时把上级金融扶贫政策传达贯彻到基层,由此形成了“郑州中支指导、市中支组织、县支行落实”的工作格局,促使政策上下贯通,使各项金融扶贫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第二,与三门峡市扶贫办建立金融扶贫联合办公机制。人行三门峡市中支与市扶贫办建立了每周会商制度,把上级的金融扶贫政策与三门峡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市级层面的工作合力。与市扶贫办共同制定了《三门峡市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经费保障机制》等制度文件,形成了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第三,与卢氏县政府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合办公机制。三门峡市中支与卢氏县政府紧密协作,采取每周沟通、定期会商、联合调研等方式,实现市县两级直接联动、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提升了金融扶贫工作效率。第四,建立三门峡市金融扶贫联席会议机制。人行三门峡市中支定期组织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会商金融扶贫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发挥互补优势,形成了银、证、保协调一致、全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合力。第五,建立由人行内部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卢氏县金融扶贫试验区创建工作协调机制。人行郑州中支整合货币信贷、调查统计、支付结算、国库、货币发行、征信管理、金融消费者保护等职能部门力量,发挥各自业务优势,加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促使各项金融普惠政策在卢氏落地,不断创新金融扶贫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试验区建设逐步深化。

织梦好,好织梦


  
  (三)用好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源
  
  
人民银行积极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以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放贷积极性,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2017年,人行郑州中支为三门峡市中支新增扶贫、支农再贷款限额12亿元,三门峡市中支依托卢氏县“四位一体”扶贫贷款模式,向卢氏县法人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5.27亿元,向辖内非贫困县法人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9.12亿元,用于复制推广“卢氏模式”。再贷款的投入,一方面促使小额扶贫贷款政策落地,贫困户享受到免抵押免担保、财政全额贴息、基准利率的优惠扶持;另一方面,撬动了金融机构自有资金的投入,放大了金融扶贫效应。截至2017年末,全市新增扶贫贷款58.19亿元,同比增长2.79倍。
  
  三、“卢氏模式”的主要成效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卢氏县金融扶贫四个体系建设有机融合,环环相扣,良性发展,实现了扶贫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深度融合
  
  
通过构建有效的三级服务体系,充实了农村地区金融扶贫力量,扩大了金融扶贫服务的覆盖面,呈现了金融扶贫“有人管”的好现象;有了产业作支撑,贫困户踊跃贷款发展产业,户贷率从2016年的不足5%提高到2017年末的40%以上,呈现了群众愿贷的好现象;以信用体系建设作基础,卢氏县所有农户信息采集率和入库率均达到93.7%,其中贫困户采集率和入库率均达到100%;同时强化服务保障,简化贷款流程,4天内即可完成贷款办理,呈现了贷款好贷的好现象;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解决了金融机构放款的后顾之忧。截至2017年末,卢氏县金融机构新增扶贫贷款累计10.1亿元,是2016年全年的11.5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24户贷款3.57亿元,合作社110家、贷款3.43亿元,龙头企业15家贷款3.09亿元,共带动贫困户7002户,呈现了金融机构敢贷的好现象。 织梦好,好织梦
  
  (二)“卢氏模式”不仅解决了扶贫资金的投入问题,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综合的乘数效应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的建立,赋予了基层党支部新的职责,在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和乡村治理方面有了新的抓手,也让广大群众看到村党支部帮助大家建立信用、协调贷款、联系项目的辛勤劳动,村党支部威信提高了,号召力也增强了,密切了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农村文明风尚逐步形成。通过信用引领,营造了诚实守信良好氛围,“失信者受罚、守信者受益”的共识普遍形成。目前已有257户农户为了争当信用户,主动偿还逾期贷款1100余万元。不少农户为了获得信用等级,积极化解邻里纠纷,改变自身不良习气,形成了一种正面的文明导向,净化了农村风气,引导了向上风尚。三是促进了扶贫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致富。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406家,较2016年增加881家;建成培训就业基地19个、产业扶贫就业基地176个、产业扶贫增收大棚1213个,带动1.09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超上级下达减贫目标1.87%。贫困发生率由15.23%下降为12.03%。四是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四个体系”的有效融合,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末,卢氏县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35.7亿元、57.9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21.7%、40.8%,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3.1和30.8个百分点;金融资源的注入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截至2017年末,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1.1亿元,同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6亿元,同比增长14.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820元,同比增长10%,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卢氏模式”的成功,也推进了河南全省的金融扶贫工作
  
  
通过复制推广“卢氏模式”,河南开创了金融扶贫工作的新局面。自2017年7月份以来,“卢氏模式”在全省51个贫困县全面复制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三级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金融服务延伸至2.16万个村,实现进村入户到人;农村信用体系借势推进,共采集792.18万户农户信息,采集率85.13%,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1.21万户,采集率98.45%;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共到位担保、风险补偿基金24.35亿元;产业支撑体系形式多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成为带贫主力军。与此同时,非贫困县的复制推广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在“卢氏模式”的带动下,全省金融扶贫贷款年末余额达1162.3亿元,同比增加482.6亿元,增长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