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北京“对美加税”释放了什么信号?

北京“对美加税”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18-04-03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摘要]针对特朗普对中发起的贸易战,财政部用终止关税减让加以回击,与其说是打响贸易反击战第一枪,不如说这是北京以强硬而有节制的行动发出“以战止战”的积极信号。这本质上很可能是一次“以战止战”的行动,旨在以低烈度“斗争”求“团结”,避免中美关系出现更大危机和嫌隙。它虽然带着一股“狠劲儿”,但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克制且积极善意的信号北京期待着与特朗普最终达成“不打不相识”的“正反合”式双赢结果。 dedecms.com

  (中经评论·北京)4月2日一早,关于“中美经贸史诗大战”的新闻刷爆了中国国关界的朋友圈。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关于特朗普对中国加税,而是由人民日报公众号所转发的“深夜重磅”财政部有关《2018年4月2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为维护我国利益,平衡因美国232措施给我国利益造成的损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15%或25%不等”。同时文件特别强调:“我国倡导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对美中止关税减让义务是我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利益而采取的正当举措。”坊间戏称,恐怕是为了避免被特朗普误以为是“愚人节”玩笑,北京才将如此重大的消息搁在4月2日凌晨放出。
  
  对此,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者们或许会感到欢欣鼓舞,因为“中国终于对美国出手了”。而自由(贸易)主义者则显得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中国陷入到与美国旷日持久的经贸对攻中,不仅中止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和平发展局面,同时对世界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本文来自织梦


  
  而在笔者看来,两者其实都大可不必。如果不是孤立静止而是辩证动态地看待此次“深夜突袭”,或许观察者们将会认同:这本质上很可能是一次“以战止战”的行动,旨在以低烈度“斗争”求“团结”,避免中美关系出现更大危机和嫌隙。它虽然带着一股“狠劲儿”,但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克制且积极善意的信号北京期待着与特朗普最终达成“不打不相识”的“正反合”式双赢结果。
  
  一、用中共的思维理解北京的行为:“前三十年”毛主义的外交遗产
  

  外界要想准确理解北京的行为意图和深层动机,就必须熟悉中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基础。中共立党近百年,在漫长岁月中其意识形态几经演化更迭,逐渐形成当下“三统归一”的大势。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道统”自然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亦所谓“前三十年的传统”。对当下的中国对美外交而言,毛主义最重要的遗产莫过于提供了一整套关于斗争的哲学理念与行动指南。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观察者们不带偏见地审视毛泽东,那么他们应该能够看到,这位曾被赫鲁晓夫斥作“好斗的公鸡”的东方领袖,其斗争哲学内部其实蕴含着大量的自我克制的有机组分,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等。和古人的名言一样,毛泽东的话很多也都是前后两句,看似矛盾、相互否定,实则辩证统一。因此理解时需要“扣其两端而执其中,方可竭焉”;偏执一端则恐误读。
dedecms.com

  
  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对华戒心的提升,一个舶来概念“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政界、学界成为热词。它借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悲剧暗喻并警示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命定”之战。从中国近年来对美外交的总体态势来看,北京的决策者对该概念显然有深入研究并内化于行动。譬如,中共“十八大”以后,对美外交在继续积极主动的同时,也加强了危机管控与善意释放。在美“商人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针对极有可能“擦枪走火”的经贸领域,无论是让美方谈判代表“吃惊”的中方主动提出“本国顺差太多也并不好”的新观点,还是双方共同拟定、执行的“百日计划”,抑或是特朗普访华后兴高采烈带走的2535亿美元大单与中国金融加速开放的承诺,甚至在安全领域,中国也在朝核等问题以付出巨大的代价坚决执行联合国协议……中美蜜月大抵在两国领袖聚首紫禁城的那一刻迈上了巅峰。上述这些在中国政府和民众看来,已经是对特朗普“仁至义尽”。然而,随着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的出台及其对中国为“战略对手”(rival)的明确指认,试图在朝核问题上边缘化中国的明显企图,尤其是触犯中国红线的《台湾旅行法》的签署,以及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3月23日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形势急转直下,让中国从高层到民间沉浸在一种被利用而后出卖、被欺骗而又羞辱的失望氛围中。 织梦好,好织梦
  
  譬如,在美《台湾旅行法》签署后,一位在中国顶尖高校执教、极有影响力的资深学者曾在半公开场合不无感慨地谈到:“(我们)以前判断有误,需要检讨。之前知道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问题上的态度正在出现根本转变,也感觉到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正趋于强硬,但没估计到对台政策的态度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下一步看特朗普政府如何处理高官互访问题,如果真的放开高官互访,中美将有一番激烈的较量。”而对该评论的大量点赞、转发,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策精英群体对中美关系的最新认知与动向。
  
  特朗普一连串强硬的动作让他们认为,中国做了很多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工作,可该陷阱的规避归根到底需要中美两国相向而行;如果只有中国一方一味忍让、妥协,则恐陷入“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而上述考量与舆情,既是此次朝鲜领导人“突然/意外”访华之“外交反击战”的深层背景,同时也是此次“深夜突袭”之“经贸反击战”的根本肇因。
织梦好,好织梦

  
  无独有偶,中国国关学者们在美国也不乏“共鸣”与“知音”。一篇由美前高官撰写、发表于顶级政策刊物《外交事务》的文章《清算中国:北京是怎样让华盛顿一厢情愿落空的》(The China Reckoning:How Beijing Defied American Expectations)同样成为华盛顿政策圈热议的焦点。对此,难道我们真的就要得出“中美渐行渐远,大战恐难避免”的结论吗?且慢,且看中共的另外两个传统。
  
  二、“后三十年”邓小平的发展实践与对美认知
  

  在共和国的“第二个三十年”里,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在继承毛泽东革命主义传统的同时,又续接上了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士人“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师夷长技”的传统。所谓“开放”,主要就是对西方开放,而“西方”的核心自然是美国。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共、中国政府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以纪念改革开放,并为未来的发展道路坚定方向。这一点中国不会动摇,世界也无需担忧。因为但凡今天活着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贫富、左右,客观上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而主观上,“改革开放好”也是绝对的主流认知。在这个让中国翻天覆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总体来讲也是正面的,对中国的益处是主流,危害是支流。不仅如此,中国选择了迥异于苏联的道路不是另起炉灶,搞经互会、华约,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西方)世界,面对重重责难和阻挠锲而不舍地要求“复关”、“入世”。如今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走的开放-融入、改革-进步的道路是成功的,是有益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十三亿人的整体脱贫,不仅是人类人道主义事业的进步,也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与机遇。正是基于上述考量,中国官方对特朗普的具体经贸政策加以批评、抵制,但对中美关系则一贯抱有极大之期望,同时坚定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就在4月1日,就在财政部发文的同时,中国《人民日报》在第三版要闻版发表《挑起贸易战让全球贸易整体受损》,借国际舆论批评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举动来阐述中方的一贯主张与立场。而在第五版则发表评论《将新时代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再次重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方针政策。任何对中共宣传纪律、策略及政策形成过程有一定了解的观察者们都不会将此与财政部发文的行为割裂来看。而一旦联立,人们就不难解读出其中的深意:“你要战,便作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战”不是目标,只是手段是迫使对方在付出一定代价后,经过成本收益风险核算重新制定策略,放弃进攻,重回谈判,最终实现握手言和的工具。
  
  而单就中美关系而言,邓小平充满中国式辩证智慧的认知也同样影响深远。1975年8月6日,他在会见美国议员访华团时指出:“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就谈到中美两国人民希望友好。即使在二十三年的隔绝中,我们也没有改变这个观点:两国人民总是希望友好的。”邓小平倾向于强调的是:中美两国之间既有差异也有共同点,总体上是合作大于冲突,利益大于分歧;因此要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灵活运用到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理解上述观点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影响,观察者们就明白,上次中美海湖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有关“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的论断当属发自肺腑,而非外交辞令,更非“迷惑美国人民”的虚言。
本文来自织梦

  
  三、三千年儒学文化的积淀
  

  说到“和”,就不得不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道义思想与政治实践。假定从“周公制礼乐”开始算起,儒家从滥觞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儒家思想曾一度被中共批判并试图清除,但近几十年来,其影响力与日俱增,足见生命力之顽强。当前的中共领导人,有可能是其所有同行中在中华古典(儒家)文化上涵养最深同时也最为推崇的一位。在向世界阐释其治国理政方略时,他偏好引用(儒家)经典,或者是“儒化”的典籍。譬如,他很可能是兵家典籍《司马法》的推崇者,尤好其中有关仁义理念与正义战争辩证关系的条目,譬如“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又如“以战止战”等。如果说前者被他引述用来论证“(军队)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那么后者则是对毛泽东“以斗争求团结”的另一种表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一个干部内部日常学习中不断加入儒家传统“和合”理念的执政党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将更有可能在其主流体制里内生出制约社会上“(极端)民族主义末流与冲动”的新思想、新规范、新“政治正确”。而这种思想意识上的自觉与组织上的准备工作,或许能够为包括中美关系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和平的维持、繁荣的推进贡献正能量。简短的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华盛顿能够准确理解北京的用意,然后“见好就收”,中美还是朋友、战略伙伴,不打不相识,打打更健康。反之,如果误读误判,即要么误以为中国已经对美采取全面对抗之策、欲成为“第二个苏联”,从而陡增敌意,并全面启动对华遏制战略,那必然会走向“右倾教条主义”的老路。又或者,误以为中国“底气不足”,不敢当真抵抗从而产生机会主义动机,那么也同样会走上“左倾盲动主义”的歧路。殷鉴不远,勿谓言之不预。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前几日朝鲜最高领导人访华一事上,特朗普应该已经领教了其中国同行不动声色的雷霆手段。现在,又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摆在美国面前,究竟是正确接收信号,与中国相向而行,还是视而不见、一意孤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