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防范“灰犀牛” 须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防范“灰犀牛” 须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发布时间:2018-05-07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摘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灰犀牛”一词大热。《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中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灰犀牛”是指大概率的危机事件,如果疏于防范,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当前我国在企业杠杆率、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人民币汇率等五个领域,可能存在“灰犀牛”。防范“灰犀牛”需要掌控好“灰犀牛”的距离,抓准防范“灰犀牛”的时机。

织梦好,好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灰犀牛”一词大热。《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中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什么是“灰犀牛”?它的破坏力有多大?如何在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工作中做好对“灰犀牛”的防范?“灰犀牛”是指大概率的危机事件,如果疏于防范,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当前我国在企业杠杆率、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人民币汇率等五个领域,可能存在“灰犀牛”。防范“灰犀牛”需要掌控好“灰犀牛”的距离,抓准防范“灰犀牛”的时机。
  
  一、“灰犀牛”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灰犀牛”最早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沃克提出,用来指代大概率、事发前有迹可循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最终引发严重后果的重大危机事件。灰犀牛体型庞大,常给人一种行动迟缓、体型愚笨的错觉,从而时常让人忽略了危机的存在,但当灰犀牛被触怒发起攻击时,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终引发破坏性极强的灾难。“灰犀牛”是对概率大、冲击力强的风险的贴切比喻。灰犀牛体型庞大,应该很容易看到它,本不该被忽视,而正是因为其看上去体型大、速度慢,往往让我们低估了它的风险,疏于防范,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dedecms.com

  
  总体来说,“灰犀牛”通常具有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事前有迹可循、重视不足;事中危机迅猛、应对迟缓;事后后果严重、影响巨大。我们可以从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不同的阶段来分别描述一下“灰犀牛”的具体特点:
  
  首先,“灰犀牛”类型的事件发生概率很高,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事件;但在事件发生前,人们通常会否认或弱化潜在的危险。危机越是看似遥远,人们越是不愿意采取行动;但当危机逐渐逼近时,阻止危机发生的代价也在不断扩大。本可以及时阻止的危机最终演变成风险巨大的“灰犀牛”。其次,在事件发生时,面对一头发起攻击的灰犀牛,最坏的选择就是原地不动,但实际情况中,人们很有可能会不采取任何行动。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仍然不愿收手,抗拒行动往往会加深后果的严重性。最后,“灰犀牛”在事后通常会造成巨大影响和灾难性后果。 本文来自织梦
  
  “黑天鹅”则指发生概率低、极其罕见且不可预测的事情;而“灰犀牛”是指本可以预见却没能预见或有意忽视了的风险。相比小概率的“黑天鹅”,同样影响巨大的高概率“灰犀牛”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灰犀牛”的发生可能性更高,影响要远远超过“黑天鹅”,其所带来的危害更为惨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灰犀牛”往往有前车之鉴或有迹可循,却未得到高度重视和针对性防范,由此导致了重大危机。当然,“黑天鹅”概率低、不可预测,应对此类事件缺乏针对性,一般从打好基础、加强预警、提高防控能力等更加通用的应对措施入手。
  
  美国次贷危机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次贷危机发生前并非毫无征兆,各方预警不断,只是未能引起足够重视。200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预警抵押欺诈大范围爆发;2007年有关次贷危机的报道不断;2008年多份风险报告指出,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衰退等将加剧经济崩溃的风险。但这些预警,都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最终,房地产泡沫破裂,由此触发了次级贷款违约问题,二次贷违约使得提供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相继出现了财务问题,随后危机在投资了次贷金融产品的银行及保险公司间迅速蔓延,风险在不同金融市场及国家间快速传染,以至于波及全球经济,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五大领域可能引发“灰犀牛”风险
  

  当前,我国在企业杠杆率、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人民币汇率等五个领域,引发“灰犀牛”风险可能性相对较高。
  
  一是企业杠杆率。高杠杆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达到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率高达156%,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债务问题和去杠杆工作的关键领域。高杠杆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杠杆过高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高杠杆”这一“灰犀牛”势在必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下一步国企去杠杆关键要落在市场化债转股和国企兼并重组方面。
  
  二是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我国房价不断走高,部分热点城市地区的高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2016年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不良资产率处于低位,但其增速明显高于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从新增贷款结构来看,信贷资产有向房贷进一步集中的趋势,“灰犀牛”的身影已进入人们视线,如果房价出现快速下滑,必将加剧房地产信贷的违约风险,导致房价下跌和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因此,在做好房地产市场降温、控制房地产泡沫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银行房地产信贷不良率上升的风险。 dedecms.com
  
  三是影子银行。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2012年后影子银行的融资规模最高累计达到了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0%。影子银行的活动具有顺周期性,容易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也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影子银行间联系密切,与商业银行及其他投资者也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容易导致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传播扩散,放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本身还具有规避监管等特征,监管部门对其约束能力相对有限。影子银行这头“灰犀牛”已经清晰可见,严格的监管和遏制必不可少。
  
  四是地方政府债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32万亿元,虽然总量控制在了全国人大批准的要求范围内,但是部分地方债务余额仍然存在快速增长,地方政府面临较高的还本付息压力。一些地方政府还变相举债,违法违规进行担保融资,形式不断翻新。同时,政府将面临一定的“兜底”风险,由此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更是不容忽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一方面要严控增量,坚决堵住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的渠道;另一方面要消化存量,大力发展PPP模式,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等。
内容来自dedecms

  
  五是人民币汇率。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下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人民币汇率如大幅贬值,将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给国内的投资、消费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加速资本外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保障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以及稳定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防止人民币大幅贬值,要在与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相协调的基础上,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
  
  三、应对“灰犀牛”的路径
  

  一方面,要做好危机排序,优先应对距离最近的“灰犀牛”,防范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阻止风险规模进一步扩大,及时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做好不同风险间的隔离,避免多头“灰犀牛”一起发起进攻,造成多重风险同时爆发的危机局面,给市场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copyright dedecms


  
  值得一提的是,“灰犀牛”作为大概率事件,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防范此类风险需要及早摸清情况和危害性,尽快明确工作重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如果在未摸清情况和危害性的情况下,过早防范“灰犀牛”可能会造成巨大成本。只要掌控好“灰犀牛”的距离,抓准防范“灰犀牛”的时机,“灰犀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此外,应对“灰犀牛”还需要学会从国内外过往的危机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把主动防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进一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实施综合监管,强化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优化金融风险监管覆盖方式,以更好地应对金融机构在综合化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防范引发全面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性风险;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市场监管体系,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本文来自织梦
  
  另一方面,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金融机构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服务实体经济,不但是金融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回归本源首先要做到回归信用,信用是金融的基础和支撑,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于同时降低“黑天鹅”和“灰犀牛”类风险能起到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金融还要做到回归实体、回归实业。脱实向虚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金融回归实体经济,要促进资金脱虚向实,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保障资金高效利用,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手抓”,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改善间接融资结构,降低企业杠杆率。同时,加快补齐金融服务短板,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这样才能为抵御各类金融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