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有效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有效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发布时间:2018-10-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字体:

[摘要]资金“脱实向虚”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部门的投资回报率远超实体部门,导致资金流向投资收益更高的资产价格部门。人力成本等都具有一定的刚性,难以下降,而房价等资产价格下降也涉及高杠杆下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下降空间也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相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获取资金难度以及提高生产率等方面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本文来自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脱实向虚”是近年来降低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高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应通过相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获取资金难度以及提高生产率等方面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一、“脱实向虚”的主要成因
  

  “脱实向虚”是近年来降低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高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主要表现在资金过度流入资产价格部门(如房地产)且实体部门所获资金占比减少,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下降,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其他资产投机领域,资产泡沫愈演愈烈,部分货币资金在银行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相互买卖,交易费用层层加码,客观上增加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经济体系整体负债率快速提高。资金“脱实向虚”的直接原因是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部门的投资回报率远超实体部门,导致资金流向投资收益更高的资产价格部门,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从房地产市场看,前些年外汇占款被动释放流动性以及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国内投资渠道有限以及城镇化等因素使房地产市场的自住需求和投机需求旺盛,而一二线城市土地供给不足等因素限制了房地产供给,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较强也使得地方政府有较强动力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使房地产价格易涨难跌。期间曾多次加强的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因为经济放缓或政府去库存等原因而重新放松,使得房价的上升趋势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从实体经济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到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回落、房地产、劳动力及融资成本的高企、债务和税费负担较重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实体经济利润率不断下降。由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炒作房地产及购买理财产品、股票等,或将信贷资金转贷给房地产等企业赚取资金差价,这种情况使得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难以拉动有效的经济增长,反而可能进一步推动“脱实向虚”。
dedecms.com

  
  第三,从金融体系看,2010年之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2010年2013年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银信合作、银保合作等,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2013年监管层连续出台了8号文和127号文限制银行理财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之后,商业银行逐步开始通过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募集资金,并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委外业务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和标准化债权资产。在上述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加长链条和放大杠杆不断进行空转套利和监管套利,使得部分资金淤积在金融机构内部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部分资金由于链条拉长虽最终进入实体经济但是提高了资金成本;部分资金投向了存在国家隐性担保的地方融资平台、国有“僵尸企业”以及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房地产企业、资本市场等。资产价格泡沫进一步被推升,金融机构杠杆率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无法准确度量商业银行的风险,金融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不断减弱。 内容来自dedecms
  
  上述前两个原因就可以形成资金“脱实向虚”的恶性循环:房地产等资产泡沫推高了企业的生产用房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侵蚀了实体投资回报,实体投资转化为虚拟投机进一步催生了资产泡沫,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又进一步降低了实体投资回报。而第三个原因即金融机构的行为在这一恶性循环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局面的形成,即有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因素,也有我国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机制问题,致使“脱实向虚”现象难以真正有效改善。
  
  二、当前经济是否开始“脱虚向实”
  

  2016年之后,针对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现象,一方面央行通过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加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等途径倒逼金融机构去杠杆,另一方面银保证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强监管、治乱象、补短板、防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向行为监管与机构监管并重,着力于抑制资金空转、通道交易和杠杆交易,促使社会融资从表外转向表内,推动金融去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同期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相关调控对于遏制房地产价格泡沫膨胀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织梦好,好织梦

  
  相关政策对于推动经济“脱虚”效果较为明显,在严监管态势下,影子银行活动有所萎缩,从今年三季度数据看,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这一比例在2016年同期为8.6%,2017年同期为8.3%,自2016年起呈逐步下降趋势。从社会融资总量各项组成看,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9月份为13%,近年来增速整体保持平稳,信托贷款9月份同比增速为0.17%,较2017年30%以上的增速水平大幅下降,委托贷款9月份同比增速-7.73%,而去年同期增速为10.8%。从社会融资总量各项组成占比情况看,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比较稳定,2015年之后保持在65%至67%区间内波动,信托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在2017年底达到最高点4.66%,2018年逐渐下降到9月份的4.09%,委托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则在2016年底达到最高点8.5%,自2017年起呈逐渐下降趋势,今年9月份这一比重下降到了6.49%。能够反映影子银行活动的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增速快速下降,表明在严监管态势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脱虚”,但是“向实”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dedecms.com
  
  从三季度数据看,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尚不够,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4%,而2017年同期这一增速为7.5%,增速呈长期下降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累积同比增长-0.19%,首次出现了下降。反映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经济不确定性提高、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存在一定阻滞、民间投资需求疲软环境下,资金“脱虚”易,而“向实”难。
  
  三、促进经济“脱虚向实”的政策建议
  

  经济波动理论中,当经济处于衰退时自发回归均衡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工资、价格和预期的自发调整,例如,低产量和高失业加大工人工资下降压力、较低的工资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和产出供给,随着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经济最终自发回到均衡状态,衰退自行消失。但是现实中,人力成本等都具有一定的刚性,难以下降,而房价等资产价格下降也涉及高杠杆下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下降空间也比较有限。此外,近年来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都习惯了“脱实向虚”获得的高收益,短期内预期和心态较为难以适应实体投资相对较低的回报,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相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获取资金难度以及提高生产率等方面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copyright dedecms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减税降费的力度。今年以来我国已经下调了1%的增值税税率,并且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并把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四大支出列入个税抵扣范围,但是目前仍有进一步减税空间,特别是目前我国企业部门承担了80%的税收,但是目前仅降低了1%的增值税税率,通过进一步降低企业部门增值税税率,一方面可以通过产品价格的下降刺激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利润水平,推动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部门。
  
  其次,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不应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金融监管的力度,严格约束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以及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行为。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在“脱实向虚”恶性循环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防范资产价格形成继续上涨的预期,如果投资者判断房价将在政策放松后再次快速上涨,资金将很难流入实体经济。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既能够相互促进又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在一定限度内的基于提供更高效金融服务的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而超过一定限度的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目的的金融创新则会与实体经济形成金融资源的竞争关系,因此对金融创新应持更为谨慎的态度,金融监管宜严不宜松。

本文来自织梦


  
  再次,推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资金缺乏动力进入实体经济的问题。由于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通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生产率还有较大的潜力,因此应尽快通过相关改革破除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和障碍,改革科技奖励和分类评价制度,建立更有利于科研人员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并切实确保相关政策能够有效落实,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最后,小微企业融资难等结构性问题也阻碍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部门。由于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更大,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继续通过定向货币政策促使资金更多地流向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应完善相关制度、助力创业投资基金的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基金对创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在早期发展的支持推动作用。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