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调研分析报告 > 在长江大保护中突出抓好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的修复

在长江大保护中突出抓好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的修复

发布时间:2018-09-06 作者:派智库 来源:国研网 浏览:【字体:

摘要:近年来,长江呈现出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鱼类资源衰退、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各类工程建设和沿岸污水排放等因素破坏了水生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过度捕捞加剧了鱼类资源量的衰退,现有治理措施缺乏资金支持和配套举措以及流域面积大、涉及省市和部门多加大了综合治理难度等。我们认为,解决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与环境恶化问题的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指示精神,尽快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修复专项行动,建立长江重点水域禁渔期与禁渔区的捕捞渔民补偿制度和工程项目水生生物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并根据长江上中下游水生生物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特征,实行差别化治理。

dedecms.com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水生生物,资源修复,环境保护

copyright dedecms

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是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应尽快建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修复专项制度,完善长江流域涉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这不仅是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内容,更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copyright dedecms

一、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长江曾是世界上水生生物资源与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受各类工程建设、水域污染、航道运输及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长江流域呈现出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持续下降、水生生物资源全面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突出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一)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珍稀特有物种濒危

织梦好,好织梦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宝库,维系着我国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和重要水生物种的生存与繁衍。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水生生物4300余种,其中,鱼类424种,浮游植物1200余种(属),浮游动物753种(属),底栖动物1008种(属),水生高等植物1000余种,淡水鲸类2种。流域内有白鱀豚、中华鲟、达氏鲟、白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圆口铜鱼、岩原鲤、长薄鳅等170余种为长江流域特有。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持续下降,珍稀水生野生动植物濒危程度加剧,不少水生生物种类已经濒临灭绝。其中,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鱀豚于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号称为“淡水鱼之王”的白鲟近十几年未见踪迹;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的中华鲟,每年到达长江的繁殖群体资源量从20世纪70年的10000余尾下降至2017年的20余尾;俗称为“江猪”的长江江豚,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2700余头降至2017年的约1000头。

内容来自dedecms

(二)鱼类资源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 内容来自dedecms

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盛产我国淡水渔业主要养殖品种“四大家鱼”的天然鱼苗,为我国淡水渔业提供重要的保障。近年来,长江鱼类水生生物资源全面衰退,鱼类资源趋于小型化和低龄化发展趋势,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天然鱼苗量骤降。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长江渔业年均捕捞量为45万吨左右,占全国淡水捕捞产量的60%;近10年来长江渔业年捕捞量已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捕捞产量的0.48%。曾有“长江三鲜”美誉的长江鲥鱼、刀鲚和河豚的资源量严重枯竭,长江鲥鱼从1974年的年产量1570吨到现在已基本绝迹,刀鲚从70年代年产量约4000吨至近年来已很难形成鱼汛,野生河豚鱼数量也十分稀少。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等主要饲养鱼类的天然鱼苗的卵苗发生量也骤降90%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重要栖息地功能丧失

织梦好,好织梦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水生生物栖息地。然而,根据审计署2018年第3号公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已建成小水电2.41万座,最小间距仅100米,其中,有930座小水电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划定后建设78座小水电,有426座已报废停运电站未拆除拦河坝等建筑物,有生态泄流设施的6661座小水电中有86%未实现生态流量在线监测。长江经济带的小水电站等过度开发致使长江流域的333条河流出现不同程度断流,断流河段总长1017km,严重阻隔了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在水生态环境方面,有11 8座敏感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未按国家要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有2.24亿吨污水未有效收集处理或直排入河,导致长江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长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局部江段已丧失作为水生生物栖息地功能。 dedecms.com

二、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dedecms.com

(一)各类工程建设、沿岸污水排放及航道整治等多种因素破坏了水生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全长6300 km,拥有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的良好的洄游通道。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大量的水利水电、交通航运等工程建设,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尤其对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一是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受阻。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5万多座水坝库容总量已经超过10个三峡工程,近2万座水电站装机容量占全国的2/3,长江自然水系被人为分割,严重阻隔了水生生物在湖江间原本的洄游通道。二是水生生物的洄游环境恶化。交通航道等长时间、远距离、高频率冲刷湖江河道,导致长江流域湖江河床和水文情势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原本的洄游环境。三是水生生物天然育苗能力下降。长江流域沿岸众多的石油、化工、钢铁企业,加之沿江城镇密布人口密集,工业、生活污水直排入江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长江流域每年接纳废水量占全国的1/3,湖江库区富营养化未得到有效控制,水生生物受“污染”后,种质质量下降,个体呈现畸形,生理活动受阻,自然繁衍能力降低,严重影响了原本长江水域作为天然育苗场的产卵数量和质量。四是水生生物生存空间逐渐消失。长江沿岸自然岸线人工渠化、通江湖泊围湖、围垸造田及自然湿地逐渐减少,导致沿岸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资源量持续降低,底栖动物物种结构日趋简单化,原本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索饵场、越冬场与育肥场等功能逐渐消失,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打破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其生态功能明显退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过度捕捞加剧了水生生物资源尤其是经济鱼类资源量的衰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目前长江流域登记在册、持合法捕捞许可证的渔船共有11.33万艘,涉及27.83万人,渔业捕捞能力已超过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承载力。在庞大的捕捞能力下,当前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速度已远超资源自然繁殖速度,主要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等数量锐减,年捕捞量已不足该鱼类品种年总捕捞量的10%。专业捕捞渔民收入普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长江渔业资源环境与渔民之间已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尤为严重的是,非法捕捞现象突出。据不完全统计,长江经济带11省市从2014—2017的4年间,仅通过电鱼方式的非法捕捞案件就发生3.46万起,其中149起发生在珍稀鱼类保护区内,胭脂鱼等珍稀鱼类被电亡,还导致超过30人死亡。其他诸如通过不合规的捕捞网具进行滥捕、不符合最小尺寸管理捕捞产卵亲鱼和幼鱼、休渔期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也都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由于非法捕捞数量众多且水域执法难以管控,加剧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全面衰退,尤其是经济鱼类资源的快速枯竭。

copyright dedecms

(三)现有治理措施缺乏资金支持和配套举措

dedecms.com

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因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配套举措等原因,治理成效并不明显。一是禁捕和增殖放流效果有待提高。渔业部门已实施“禁渔期”制度,从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并在禁渔期间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部分放流品种的渔业资源在短期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但从总体上看,还无法抵消因长江水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鱼类资源自然繁殖速度降低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衰退。二是保护区未充分发挥作用。借鉴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和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其目的在于促进保护区内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截至2017年底,长江流域已建立水生生物、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11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17处。与长江水域面积之广、渔业资源种类之多相比,目前资源保护区覆盖范围仍然较小。另外,由于国家对水生生物保护区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保护区管理机构多数挂靠在地方渔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对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缺乏积极性,部分保护区的水生生物资源环境修复效果并不明显。三是执法难度大。渔业部门开展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的专项行动,但由于水域监管难于陆域监管,各省市基层渔政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渔政船艇、码头建设滞后,执法装备陈旧,渔政机构人员严重不足,缺乏专项执法经费,难以确保例行巡航检查时间和监管效果。四是缺乏系统性的专项修复制度。尽管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等一系列涉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文件,但还没有系统性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环境修复的专项制度。

本文来自织梦

(四)流域面积大,涉及省市和部门多,使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的综合治理面临较大难度 织梦好,好织梦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流域面积180万km2,面积之大,涉及地区和部门之多,使长江生态环境治理面临较大难度:一是上中下游水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禀赋差异大增加了针对性治理的难度。长江干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长4504km,占长江全长的70.4%,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是重要的水源地;宜昌市至湖口县为中游,长955km,流域面积68万km2,湖泊多,水道复杂,气候温和,水量丰沛,水生生态环境适宜鱼类等水生生物滋生,是天然的育苗场;湖口县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km,流域面积12万km2,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是水生生物尤其鱼类良好的索饵场、越冬场和育肥场。上中下游水生态环境与水生生物资源禀赋差异大,增加了因地施策、针对性治理的难度。二是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治理涉及的省市多、部门多,增加了协调的难度。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治理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综合性工作。在中央层面,涉及负责自然资源治理的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水利水电治理的水利水电部门,负责运输航道治理的交通部门,负责水生生物治理的渔业部门。在地方层面,上中下游涉及11个省市,不同省市经济发展程度与沿岸的捕捞渔业、渔村、渔民情况不同,其面临的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资源问题差异比较大,导致各地重视程度、治理效果差异也比较大。由于涉及部门多、省市多,缺乏既专业、系统,又全面、协调的综合治理机制,难以提高治理的协同效果。

dedecms.com

三、抓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我们认为,解决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与环境恶化问题的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指示精神,尽快建立长江水生物资源和环境专项修复制度,完善长江水域涉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把包括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在内的长江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一)开展水生生物资源修复专项行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开展长江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普查,建立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专项修复行动。针对一般性水生生物资源,设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专项修复资金,继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进一步加大放流的力度和频度;根据水生生物资源繁殖周期,科学合理地设置并延长长江干流及重点水域的“禁渔期”和扩大“禁渔区”范围,推进长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使水生生物能够得到有效养护和休养生息。针对珍稀物种特有水生生物资源,加快实施珍稀物种拯救行动计划,确保珍稀物种资源修复得到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实施以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重要珍稀特有水生动物为主的自然资源监测、关键栖息地保护修复、增殖放流、人工保种、迁地保护等措施,逐步改善珍稀物种的濒危程度,提高长江水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开展水生生物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行动 本文来自织梦

开展长江水域水生生物生态环境普查,梳理和掌握各类涉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隐患和风险,做好长江涉水生生物的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水生生物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行动:通过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和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修复因水域污染、工程建设、河道(航道)整治、采砂等人为活动遭到破坏或退化的江河鱼类产卵场等重要水域生态天然育苗功能;通过采取闸口改造、建设过鱼设施和实施灌江纳苗等措施,维持江湖水域生态的完整性,恢复江湖鱼类生态洄游通道;通过采取湖泊生物控制、放养滤食鱼类、底栖生物移植和植被修复等措施,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潮间带、河口等水域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恢复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索饵场、越冬场与育肥场等栖息地生态功能。 本文来自织梦

(三)建立长江重点水域禁渔期与禁渔区的捕捞渔民补偿制度

内容来自dedecms

首先,根据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的科学评估,结合水生生物繁殖周期和生物量增长规律,科学划定长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的范围和期限。其次,加强禁捕区域捕捞渔民情况调查和评估,为建立禁捕补偿制度提供科学支撑。第三,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地位,推进禁捕补偿标准的测算,对长江上中下游进行分类施策。第四,由中央财政根据测算基数安排合理的奖补资金,按退捕任务完成数量切块拨付省级财政,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用于退捕转产和禁捕管理相关的合理支出。第五,探索捕捞渔民“禁捕”“退捕”后转产转业新途径,确保渔民长远生计有保障。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及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体系。比照被征地农民的参保扶持政策,纳入相应社保覆盖范围,解决退捕渔民后顾之忧。对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退捕渔民,应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接渔民上岸安居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保障退捕渔民住有所居。在重点水域选择一部分熟悉水情的退捕渔民转为护鱼员,既能有效弥补现有渔政执法力量不足,又能拓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渠道。 copyright dedecms

(四)建立工程项目水生生物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织梦好,好织梦

在对长江流域各类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估中,要把对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原有长江捕捞渔民生计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确保遭受破坏的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得到相应补偿和修复。对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破坏程度,设立专项补偿资金,制订补偿方案或补救措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根据长江上中下游水生生物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特征,实行差别化治理

本文来自织梦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环境修复综合协调治理机制,然后分类施策。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坚持长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有机统一的空间布局,厘清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能与责任。加大对渔政执法的资金支持,加强渔政执法力量、规模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政执法队伍的专业水平与监管能力。健全中央各部门全面协作、长江各流域地方政府联动等合作治理和联合治理机制,建立统筹协调治理机制。加强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长江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二是坚持分类施策。长江经济带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地位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上游人均GDP只有下游的40%,中游人均GDP也只有下游的50%—60%。长江下游渔民捕捞收入更是远远超过中上游地区,尽管长江中上游地区渔民收入较少,但其生态地位却十分关键和重要。因此,在捕捞渔民“禁捕”“退捕”补偿制度上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尤其是对具有重要生态地位的中上游地区应给予更多支持和更高补偿,将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本文来自织梦

注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①生态环境部:《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 本文来自织梦

②《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内容来自dedecms

③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包括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④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仅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就减少了543个,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围垦的湖泊面积达11339km2,约占50年代湖泊面积的47.2%,长江湖北、湖南段围垸现象也较严重,萎缩后的湖泊和江叉水域已丧失基本的水资源调蓄功能,严重减少了鱼类的栖息索饵场所。

织梦好,好织梦

⑤审计署2018年第3号公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结果》。 织梦好,好织梦

⑥狭义的增殖放流是指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广义的讲还包括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向特定水域投放某些装置(如附卵器、人工鱼礁等)以及野生种群的繁殖保护等间接增加水域种群资源量的措施。 内容来自dedecms

⑦衣艳荣的工作单位为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