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农业经济与管理 浏览:【字体:

[摘要]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发挥五方面作用:一是制度、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的排头兵;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头羊,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动机;三是优质资源进入农业的铺路机,也是农业+互联网、+文化的领导者;四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推手;五是农民增收的发动机,也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积极探索者。本文提出,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应有作用,应是今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转型的方向。 内容来自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简称农村产业融合,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及其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实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和拓展版,农业产业化则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和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力量,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中也应发挥中坚作用。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引导其成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骨干力量,鼓励其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旗舰,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形成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联合舰队”。 dedecms.com
  
  一、制度、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的排头兵,也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航空母舰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和农业政策体系中,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组织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导向市场化、产业运行企业化、产业形态一体化为特征,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龙头企业功不可没。龙头企业的创新实践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活力源泉。在许多地方,龙头企业实际上成为农业产业链创新活动的“发动机”,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领航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有利于培育创新驱动能力,形成有利于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更加有利于推进技术、业态、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农业产业化。如农村产业融合涵盖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等农业产业化形式,也囊括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业产业化“疆域”之外的内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倡导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丰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保、科技、教育、文化、体验等内涵,技术、业态、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正是其“魅力”和价值所在。至于平台引领或服务带动型农村产业融合,往往打上了“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新行动”的深刻烙印。“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正是其主旨所在。 dedecms.com
  
  创新是企业的特有优势。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带农户、带家庭农场、带农民合作社、带中小企业发展,甚至参与、主导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的方式,已经成为企业家成长的“摇篮”、支撑创新创业的平台,也是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建设的“根基”。
  
  通常,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众多,除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外,还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所、农机服务公司、创意农业设计商等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以及供销社、信用社、农资企业等传统农业服务主体。在许多地方,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经营主体还包括一般的工商企业、社会资本和行业组织,如电商企业、行业协会。部分城市居民也通过“社区支持农业”等方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参与者。但多数情况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往往凭借其“立足农业,依托农村,惠及农民”的先行优势,和资金实力、经营理念、产业规模、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顺理成章地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领导者”。许多基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创新活动“上得了厅堂(高端市场),下得了厨房(大众化市场)”,同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头羊,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动机
  

  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已经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放和发展与此相关的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并为此形成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保障。许多龙头企业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增加有效供给。部分龙头企业通过积极打造供应链,增进农业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协调性,完善从餐桌到田间的需求信息传导机制和食品安全治理机制,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供求衔接水平,减少加工滞后、流通梗阻和供求错位导致的无效供给,促进农业从产前到产中、产后全链条的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推进农产品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的转化。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创办之日起,就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消费者反馈作为选择市场行为的依据,不仅有效规避产能过剩和无效供给问题,还在开拓高端市场、特色市场和发展小众经济方面率先取得成效。如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趋势,积极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化、体验化、品质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推进农产品市场与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等对接,有效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头羊作用正在迅速凸显。前述龙头企业作为制度、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排头兵和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航空母舰,也是其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的突出表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补短板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在农业产业化,还是农村产业融合中,融资难、融资贵都是参与企业或农户面临的突出短板之一。近年来,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帮助农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如广东温氏集团利用其信用和资金优势,积极探索“基础授信+农户联保”、“基础授信+产业化组织担保”、“公司内部垫资贷款”等农村信贷模式。在农业部首次评选的20个农村产业融合典型龙头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在探索解决农户、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融资问题。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也是其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龙头企业往往凭借规模、资金、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发展理念,特别是资源整合、市场集成能力的优势,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动机。如近年来在安徽农村蓬勃兴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龙头企业往往是现代农业产业链或农业供应链的组织者,也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系统集成商;龙头企业对资源和服务的整合、集成能力,决定了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的程度,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的效果;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集成和拓展提升能力,决定产能的有效性和将无效供给转换成有效供给的可能性,影响提升价值链的高度。如安徽科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宿州科技产业化联合体,包括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3个家庭农场,探索形成“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成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示范主体。又如拥有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新希望集团,已从早期的饲料产业延伸到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构建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农牧业产业链,形成围绕农牧核心主业,冷链物流、食品零售、跨境电商、农村金融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围绕农业产业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发展相关服务业,已日渐成为多数龙头企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常态”。 dedecms.com
  
  三、优质资源(要素)进入农业的铺路机,也是农业十互联网、+文化的领导者
  

  许多龙头企业通过促进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业生产性服务综合集成商的转型,在拓展和升级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增强了农业的资源整合、要素集成能力,畅通了优质资源、优质要素进入农业的通道。如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时以种植花卉为主,现已成为集鲜切花种苗繁育推广、生产种植、品种研发推广、鲜切花生产技术研究及咨询服务、采后处理及技术研究和咨询服务、鲜切花冷链运输、鲜切花进出口贸易、绿色食品出口贸易、国际国内终端销售于一体的花卉企业,完成从花卉种植商向服务商和运营商的战略布局。该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所在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的先行者和示范带动者。又如广东新兴县的南牧机械设备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于一体,为养殖户提供高品质、机械化、自动化的畜牧设备和售后服务,带动养殖户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养殖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促进了养殖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其产业融合模式,成为通过农牧业装备制造现代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的良好范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是所在区域与行业“农业+互联网”“农业+文化”的领导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显著。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和屠宰、生鲜配送、肉制品加工、连锁销售、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近年来通过打造青莲地方猪文博园,为消费者与产业搭建新的沟通平台,推进青莲食品产业延伸和转型,促进了产业价值链重构。
  
  四、产城融合的重要推手,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带动者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关联企业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集群式融合,成为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龙头企业。而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又通过带动其载体建设和引导关联的二三产业向所在区域集中,成为所在小城镇、小城市甚至城市新区发展的依托,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循环。有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拓展发展空间结合,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有序引导农民流转承包耕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引导农户集中居住,离村进城。如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公司作为面制品产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玉米、小麦精深加工和仓储,建设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流通两大功能区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另一方面,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理念,建设邻近粮食精深加工园区的中鹤新城,引导农民有序流转承包耕地并进城集中居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就地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成为新型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带动者或依托力量。如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打造青莲地方猪文博园,与所在地海盐县的南北湖旅游项目形成客源互享、产品和服务互补格局,带动了独具特色的“美食风情小镇”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许多龙头企业发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资产价值,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其正在加快实现由农村环境旁观者甚至局部污染的制造者,向农村环境保护者与建设者的转变。如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江苏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形成了蚕茧生产、缫丝、绢纺、丝织、服饰、丝绸家纺、丝绸文化、桑蚕茧丝副产物利用一体化的产业链,成为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的典范,还探索形成了“桑蚕茧丝绸+旅游业”、“循环经济+教育示范”、“桑蚕茧丝绸+科普”等农村新型产业融合模式。更多的龙头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由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把改善环境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或提升产品形象结合起来。如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推进肉食品全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旅游,通过“透明工厂旅游行”等活动开放工厂参观,拉近同消费者的距离,让消费者更好地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使企业品牌宣传和发展工业旅游有机结合。 copyright dedecms
  
  五、农民增收的发动机,也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积极探索者
  

  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涉农政策支持的重要目标,一个重要原因是,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经济下行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行“两个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更大,区域性、群体性农民减收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增加。因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更为关键。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在完善同农户、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积极探索。温氏集团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精诚合作,齐创美好生活”为企业文化,一方面通过同农户签订养殖合同稳定农户养殖收益;另一方面带动“公司+农户”向“公司+家庭农场”转型,促进当地中产阶层的迅速壮大,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共进、共享、共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保本收益+分红”方式,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途径,将带动农民增收与促进精准脱贫结合。 dedecms.com
  
  本文归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严格地说,是具有典范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挥的作用,并非全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已实际发挥上述作用。五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这些作用,应是今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转型的方向。只有这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盆景”,才能更好地带动形成农民增收的“风景”;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才能由“愿景”转化为“美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课题组,产业融合: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43-49. dedecms.com
  [3]王乐君,赵海.三产融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发展六次产业的启示[N].农民日报,[2015-12-5].
  [4]张红字.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