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导向

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导向

发布时间:2017-09-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浏览:【字体:

[摘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要务。识别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政策导向、重点领域与保障措施,对推动我国“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于当前我国低碳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及相关政策导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内容来自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要务。识别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政策导向、重点领域与保障措施,对推动我国“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
  

  作为新的发展理念,低碳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低碳发展强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转变生产和消费观念。作为新的国际经济发展规则,低碳发展与国际贸易问题直接相关,它要求国内产业发展要与国际接轨,否则很可能面临发达国家低碳环保的贸易壁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不断深化,《巴黎协定》进入履约阶段
  
  
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奠定了科学基础。自1990年以来,IPCC先后发布五次评估报告,进一步确认了全球温度正在加快上升的趋势和事实。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被作为重要目标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各国呼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采取行动。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势必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应对气候变化义务。《巴黎协定》所倡导的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高度统一、相辅相成。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以及《巴黎协定》的签约国,我国有必要继续推动落实《巴黎协定》,推动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与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这要求加快推动国内低碳发展进程。 copyright dedecms
  
  (二)国内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加快推动低碳发展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较大代价。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及健康问题日益加剧。老百姓由过去的“盼温饱”转变为现在的“盼环保”,过去的“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求生态”。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瓶颈因素,如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气候变化会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形势,极端气候事件给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运行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为降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我国必须加快推进低碳发展进程。
  
  (三)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有待升级

内容来自dedecms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高碳排放特征明显,第二产业及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低。这种长期形成的“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引发了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也出现了频繁的贸易摩擦问题,高能耗、高碳排放、低附加值的产品容易面临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和CO2排放国,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已是迫在眉睫。推动低碳发展,既顺应了世界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创新动力不足,低碳发展转型缺乏技术支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满足低碳发展转型的需求,一些关键行业低碳技术应用比例较低,工艺技术比较落后,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进展缓慢,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工业生产高碳排放特征突出。金融系统对低碳发展相关项目支持不足,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低碳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内容来自dedecms

  
  (五)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不完善,低碳产业缺乏有力支撑
  
  
十六大以来,我国强调将资源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要求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但一直以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仍有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保与低碳发展工作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的意识不强。低碳发展立法进程滞后,政策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低碳发展方面的单行法律缺失,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包括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如《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等。低碳发展相关的立法又不够细化,导致低碳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
  
  二、推动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主要途径 织梦好,好织梦
  
  (一)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
  
  
工业。工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消费占全国消费总量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工业煤炭消耗占全国的50%左右,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70%以上。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业低碳发展政策,有助于降低工业碳排放水平和我国经济整体碳排放水平,推动当前高消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工业发展模式转型,提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筑。建筑是能源消耗大户,据统计全球有50%左右的能源用于建筑。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升级,建筑人均耗能也快速提升,由此产生的CO2排放迅速增长。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碳排放达到20亿吨CO2。为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亟需推动建筑部门低碳发展。
  
  交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机动化出行比例的提升,交通部门将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来源。201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主要涵盖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建设集约高效交通运输组织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与信息化、绿色低碳基础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消费。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具有良性互动的特点,低碳消费可以带动生产方式的低碳转型,同时低碳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实现低碳消费。通过实施低碳产品标准和低碳金融,大力推动“低碳标签”产品带动低碳消费,可以产生较好的降碳效果。转变消费方式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大低碳消费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低碳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加大对清洁能源和低碳产品的消费。
  
  (二)低碳发展要做到“五个融入”
  
  
一是将低碳发展融入经济建设,通过优化发展实现各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化”。加快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和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空间上产业合理布局。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以节能降碳为抓手,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低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copyright dedecms


  
  二是将低碳发展融入政治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支持。将低碳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生态环保、节能降碳问题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低碳发展制度设计,提升社会参与水平。
  
  三是将低碳发展融合文化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基础。大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生态低碳环保文化意识,加强低碳发展社会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覆盖国家、地方、行业等不同层面的低碳文化体系。
  
  四是将低碳发展融入社会建设,突出改善民生,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低碳发展权益,争取社会各界对低碳发展的支持。
  
  五是将低碳发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将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主要途径,积极推动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相互推动。 copyright dedecms
  
  (三)低碳发展要做到“五个转变”
  
  
一是转变发展理念。推动低碳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对不同发展理念的选择。片面追求GDP是一种无效的增长,有些甚至是虚假的增长,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必须转变我们的发展观,确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大力推广低碳经济生产模式,转变高能耗、高碳排放生产方式为可持续生产方式。
  
  三是转变消费方式。通过宣传教育与政策引导,改变当前社会追求物质消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现状,积极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培育新型低碳消费方式。
  
  四是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转变高耗能城市化建设为低碳城市建设,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 dedecms.com
  
  五是转变社会文化。当前社会崇尚物质消费文化,是推动资源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建设低碳社会,要推动崇尚物质消费的社会文化向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文化转变。
  
  三、打造“五个支柱”,强化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做好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
  
  
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面广,实施过程具有长期性、渐进性与阶段性特征,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低碳发展的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统筹中央、地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局,做出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对低碳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健全财政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地方财政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能源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低碳技术研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健全监督考核,研究制定并严格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考核评价办法。

织梦好,好织梦


  
  (二)探索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和培育低碳产业,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市场可行性。世界主要国家推动低碳发展非常重视采用市场机制,如欧盟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强化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建设;美国通过强调技术创新推动发展低碳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日本期望通过建设低碳社会来引领世界“低碳革命”。我国必须结合自身国情,探索建立低碳发展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把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成本核算和投资决策当中,成为其发展的硬约束。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金融体系、环境友好型税收体系,引导和支持我国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提升我国低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完善低碳发展的法制建设
  
  
完善法制建设,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全过程。首先,健全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宪法、基本法、配套法律法规、部门规范等方面构建多层次、立体型的低碳发展立法体系,确保低碳发展有法可依;其次,严格执法体系,落实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探索高碳排放约束机制,为低碳发展执法建设提供法律根据;再次,完善司法体系为低碳发展提供法治支撑条件,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执行不力的普遍问题;最后,加强对社会公众尊重法律、自觉守法等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建立自觉的守法体系为低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协同推进低碳发展和生态环保工作
  
  
除气候变化外,当前我国还面临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等一系列传统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危害。协同推进低碳发展与生态环保工作,有利于实现政策的协同效益,降低政策执行成本,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和有质量的增长。如大力推动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等不仅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也是推动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推动低碳社会建设,构建发展转型的文化基础
  
  
建设低碳社会,推动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价值观大众化、主流化,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推动消费方式的低碳化,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新公众参与机制与途径,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推动形成有利于推广低碳生活的社会文化氛围。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