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区域综合 > 我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对比研究

我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纵横》2018年第1期 浏览:【字体:

摘要: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差异会对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产生影响。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看,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发展结构。但对三大城市群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群中各城市与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联系强度、空间梯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应构建京津冀城市群聚疏有序的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发展水平,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过度极化效应,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关键词:经济联系;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copyright dedecms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要素更大范围流动、实现资源更广区域配置、获取更多协同效应等方面,有着单一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城市群的深化发展有助于突破行政区划藩篱,在优化城镇功能和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合作共赢、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维护方面实现统筹协调。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综合发展基础最好的三大城市群,凭借各自独特的地缘优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良的服务环境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2016年,三大城市群对我国GDP的贡献近40%。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三大城市群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部城市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重大瓶颈。因此,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补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一、文献综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市群的构建及其不断发展是基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经济联系指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城镇之间、农村之间及城乡之间在原料、材料及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活动和技术经济上的相互联系,[1]分为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两个方面。其中,联系强度反映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以及周边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潜能的接受能力;[2]联系总量反映区域间经济往来的规模大小。[3]从既有研究成果看,普遍认为,衡量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指标和总量指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区域的协同进程。劳昕等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4]鲁金萍等利用SPSS因子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以及城市群内部各等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综合分析。[5][6]姜博等测算了“十五”时期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等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并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进行了比较。[7]李慧玲等对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2004~2013年经济联系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8]方大春等结合雄安新区的设立,利用经济联系强度、地理联系率等指标,对雄安新区建设后京津冀城市群人口规模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9]区域经济联系的产生与发展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是各种要素相互流动、交互作用的产物,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同时,根据距离衰减原理,空间距离深刻影响着区域间的经济联系。[10]因此,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的视角,选择区域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空间距离等指标测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此助力三大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城市群经济联系模型构建与测算

dedecms.com

(一)模型构建 织梦好,好织梦

通过空间引力模型测算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11]公式为: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其中,Rij表示i、j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量;Fij表示i、j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Dij表示i、j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P、V分别表示区域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利用2010~2016年数据的平均值[1]测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量和经济联系强度。

copyright dedecms

(二)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测算 织梦好,好织梦

1.京津冀城市群。以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廊坊市、保定市、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等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城市行政级别以及城市综合实力,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和唐山市为主要经济主体,测算京津冀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问的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见表l)。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通过测算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存在两个主要特征: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以北京市为核心,各城市与石家庄市、唐山市的经济联系程度较低。从各城市与北京市的经济联系看,联系强度在50%左右的城市有天津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廊坊市、承德市、保定市。其中,廊坊市以近80%的经济联系强度、近20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的联系总量,成为与北京市经济联系“双高”城市。而邢台市成为与北京市经济联系“双低”城市。从各市与天津市的经济联系看,唐山市和沧州市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经济联系强度均超过50%,联系总量均超过5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成为与天津市经济联系最密切的两个城市。而邢台市以13%的经济联系强度和不足3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的联系总量,成为与天津市经济联系最低的城市。从各市与石家庄市和唐山市的经济联系看,联系总量最高的分别是保定市和天津市,联系强度最高的分别是邢台市和秦皇岛市,其中联系总量最大值近6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联系强度最大值达64%。可见,石家庄市和唐山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及经济往来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dedecms.com

第二,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呈现明显的梯度结构。超八成的城市与北京市的经济联系大于与天津市的经济联系;大部分城市与天津市的经济联系大于与石家庄市的经济联系;各市与石家庄市和唐山市的经济联系差别较小。邯郸市、邢台市和衡水市与石家庄市的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是其与各主要城市经济联系指标中的最高值;秦皇岛市与唐山市的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是其与各主要城市经济联系指标中的最高值;其他城市的相应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与北京市或天津市的经济联系方面。可见,唐山市和石家庄市的辐射范围更多局限于周边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有的外溢效应,其影响程度和深度有限。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经济联系主要聚焦于北京市和天津市,强化了北京市和天津市作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同时,河北省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偏弱、综合实力不强、辐射范围较小等问题突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长三角城市群。以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等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2]按照城市行政级别以及城市综合实力,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为主要经济主体,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进行测算(见表2)。

copyright dedecms

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呈现两个主要特征: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以上海市为核心,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四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明显。长三角城市群内几乎所有城市都与上海市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其中,苏州市以超过25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的经济联系总量、近80%的联系强度成为与上海市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城市。从经济联系总量看,与南京市联系总量最高的是镇江市,超过4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占其经济联系总量的60%左右;与苏州市联系总量最高的是无锡市,联系总量近50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杭州市联系总量最高的是绍兴市,超过9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宁波市联系总量最高的是杭州市,超过2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占其经济联系总量的16%以上。从经济联系强度看,26个城市中与南京市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并不是本省城市,而是安徽省马鞍山市,以超过80%的联系强度稳居榜首,滁州市、芜湖市、镇江市和扬州市的联系强度保持在50%以上;与苏州市联系强度最高的是无锡市,联系强度近80%,且无锡市、常州市、湖州市、泰州市、扬州市、镇江市、池州市等7个城市与苏州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超过与上海市的联系强度;与杭州市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是绍兴市,联系强度近60%,且绍兴市、金华市、湖州市、池州市等4个城市与杭州市的联系强度超过与上海市的联系强度;与宁波市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是舟山市,联系强度超过70%,且舟山市、台州市和池州市3个城市与宁波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超过与上海市的联系强度。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已形成“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城市—外围城市”梯度结构。与京津冀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程度更均衡,26个城市与上海市联系密切,与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4个区域中心城市也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并与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等地级市经济联系密切。综合实力强劲的地级市凭借各自的独特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汲取核心城市外溢成果的同时,又不断向外辐射自身能量,承上启下贯通各层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是城市群发展的“中流砥柱”和经济枢纽,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形成“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城市—外围城市”层次分明的梯度结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珠三角城市群。以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城市行政级别以及城市综合实力,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和佛山市为主要经济主体,对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总量和联系强度进行测算(见表3)。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主要特征是: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以广州市为核心,深圳市、珠海市和佛山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协调。各城市均与广州市保持高度的经济联系。其中,佛山市以15105.93亿元·万人/平方公里的联系总量和96%以上的经济联系强度,成为与广州市经济联系“双高”城市;即使联系总量最少的珠海市,与广州市的经济联系也占其联系总量的一半左右。除广州市的核心城市特征明显外,深圳市的区域中心城市特征也比较显着。与深圳市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东莞市,联系总量近1300亿元·万人/平方公里,占其与主要经济主体经济联系总量的35%;与深圳市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是惠州市,联系强度近60%。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与珠海市的经济联系程度均不高。与珠海市经济联系总量最大、联系强度最高的是中山市,分别为173.66亿元·万人/平方公里、13.86%。与珠海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相比,佛山市与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存在明显优势。与佛山市经济联系总量最高的是东莞市(除广州市外),指标高达505.44亿元·万人/平方公里;联系强度最高的是江门市(除广州市外),联系强度近40%。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以广州市为核心,深圳市、珠海市和佛山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协调,珠海市区域中心城市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copyright dedecms

三、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程度对比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一)从经济联系总量看,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梯度结构优良程度依次递增 copyright dedecms

汇总三大城市群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分布情况,并细化为[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共6个区间(见表4)。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根据表1相关数据,计算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见图l)。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根据表2相关数据,计算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见图2)。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根据表3相关数据,计算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和佛山市)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见图3)。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京津冀城市群中13个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主要分布在4个区间,[100,200)和[400,500)2个区间没有城市分布。从各区间的城市分布数量看,有7个城市集聚在最低区间,占城市总数的54%;有3个城市分布在最高区间,占城市总数的23%;最低区间和最高区间的城市总数占全部城市数量的77%。分布情况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具有明显的断层特征:大部分城市处于经济联系总量的最低端,少部分城市分布在经济联系总量的最高端,处于中间层次的城市数量过少,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并传导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经济联系的枢纽城市空缺。

织梦好,好织梦

长三角城市群中26个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主要分布在5个区间,[400,500)区间没有城市分布。从各区间的城市分布数量看,有12个城市分布在最低区间,占城市总数的46%;有6个城市分布在[100,200)区间,占城市总数的23%;位于经济联系总量最高区间的城市数量为3个,占城市总数的12%;[400,500)区间没有城市分布;在[300,400)[200,300)区间分别有4个城市和1个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分布呈现的特征是:核心城市的区域带动效应良好,中层城市发展较为均衡,但处于较低区间的城市数量偏多,有待加强中小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的经济联系。整体上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呈现良好的高低错落、集疏相宜的空间秩序。 本文来自织梦

珠三角城市群中9个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的平均经济联系总量较为均匀地分布在6个区间。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数量及相应地域面积是三大城市群中最小的,经济联系总量分布最为均匀,且最高区间的城市数量最多,居于最低区间的城市数量仅有1个,说明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总量的梯次结构较为合理,经济相对发达。 copyright dedecms

总体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总量的梯次结构优良程度依次增高。长三角城市群市场机制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布局合理化和区域经济联系程度较高,而这正是京津冀城市群缺乏并需要弥补和借鉴的。同时,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都存在相同的问题:第一,位于低区间的城市数量过多,反映出两大城市群都涵盖部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协调,且差距较大。第二,两大城市群都缺乏位于[400,500)区间的经济主体,反映出城市群对主要经济主体依赖程度较强,缺乏能够承接中心城市溢出效应的第二梯队城市。第三,分布在最高区间的城市比例相对偏低,数量分别占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23%和12%。而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总量的梯次结构之所以成为三大城市群中最优的重要原因是,珠三角城市群集中在同一行政区域内,而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都是跨越省级行政区域的空间布局。受地域行政区划的影响,资源配置与要素调控不合理,导致兼有首都、直辖市、普通省份三种行政属性并存的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梯次结构不均衡。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形成较为合理的梯次结构也从侧面证明了行政壁垒是影响城市群经济联系的重要因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表1、表2、表3的相关数据计算出三大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的平均联系总量(见表5)。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测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平均联系总量跨度分别为[35,779][0,1265][95,5367]。京津冀城市群的平均联系总量最大值较低,最小值处于中间水平,说明京津冀地区存在“强市不太强”“弱市不太弱”的特征,[12]而其整体的平均值大于长三角城市群,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发展差距的悬殊程度高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平均联系总量最大值处于中问水平,最小值近乎为0,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强市较强,弱市较弱”的特征。从三大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平均联系总量的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看,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程度遥遥领先。这既体现珠三角城市群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反映其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较为合理。

dedecms.com

(二)从经济联系强度看,三大城市群的区域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存在差异

织梦好,好织梦

根据表1相关数据,列出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并观测经济联系强度的分布区间,按照数据指标排名,重点关注能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前三名城市的联系强度分布区间,以及联系较弱的后三名城市的数据分布区间(见表6)。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根据表2相关数据,列出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见表7)。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根据表3相关数据,列出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主要经济主体(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和佛山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见表8)。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从各城市与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平均值看,三大城市群存在明显不同。 本文来自织梦

京津冀城市群中各城市与北京市保持高度的经济联系,与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依次下降。在总体趋势下也存在个性化特征:各城市与天津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及后三名的区间值都高于石家庄市,但在前三名指标区间对比中发现,石家庄市的指标区间不论下限还是上限,均高于天津市。这意味着虽然石家庄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总体上低于天津市,但部分城市与石家庄市保持较高的经济联系强度,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影响力较高。因此,应继续强化石家庄市在河北省的核心地位,打造区域枢纽型中心城市。

dedecms.com

长三角城市群中5个主要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均较强。各城市与上海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平均值略高于4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但上海市的联系强度最高值和前三名指标区间不同程度地低于南京市和苏州市。这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不存在以上海市为核心的过度极化效应,南京市和苏州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也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但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的联系强度最低值及后三名指标区间与上海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明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的辐射能力有待提升,覆盖范围有待扩大。总体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格局较好,梯度合理、分工错落有序、具有较强竞争力,应以整体发展为目标带动城市群实现“一群城市”向“城市集群”的根本性转变。 dedecms.com

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无论是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还是部分相应数据区间,与另两大城市群对比都是最高的,其中最高值达96.95%。这说明珠三角城市群有明显的“中心城市集聚”特征,区域内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密切度和依赖度过高,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显着。佛山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超过深圳市,这种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佛同城化”战略实施带来的产业互补性增强、空间成本缩小以及经济往来密切程度提升。佛山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广州市城市功能外溢,而深圳市是广东省乃至我国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应加强深圳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提升辐射能力,扩大覆盖范围,带动区域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对比三大城市群发现,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特征最明显,极化效应最显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梯次结构较为合理,区域内多个核心城市分散,共同促进城市群整体发展。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应借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梯次结构分布,促进分散型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均衡发展,保证区域内聚集一扩散效应对城市群整体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京津冀城市群应注重提高石家庄市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的联系,提升联系总量,增强联系强度,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珠三角城市群应提高深圳市与各城市的经济联系,扩散推广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并加强区域内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学术研究和生产需求紧密对接的科技创新机制,为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发展提供后续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四、促进三大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构建京津冀城市群聚疏有序的发展格局 copyright dedecms

京津冀城市群因覆盖首都、直辖市、普通省份,兼具三种行政属性,存在经济联系梯次结构不均衡、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的现象。“虹吸式”发展模式加剧了要素向北京市、天津市过度聚集,形成“大城市病”等城市负担的同时,削弱了河北省的集聚力。各城市与北京市、天津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高,与石家庄市和唐山市等河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联系较低,河北省经济辐射效应不明显。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应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为契机,把握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一历史性机遇,增强河北省承接能力、辐射能力,提升石家庄市、唐山市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同时,积极借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在经济联系方面的发展思路,加快市场机制改革,弱化行政区划壁垒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负效应,在“疏解”中扩大周边城市承载能力,以聚疏有序的空间布局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dedecms.com

(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发展水平 织梦好,好织梦

长三角城市群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制度环境形成了既有的“一核多强”格局:上海市作为中心城市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协调发展,发挥“干线”作用;无锡市、常州市、绍兴市、金华市等地级城市发挥“支线”作用,贯通长三角城市群联系网络。不同发展程度和发达水平的城市形成了围绕中心发展、层级递进、多地联动的梯度空间格局。但大量欠发达城市急需提高发展质量,如池州市、安庆市、滁州市等城市面临增值提速的崛起重任。因此,为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有序发展,应借助上海市、南京市、宁波市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和带动能力,改善欠发达地区最低关联度现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池州等城市汲取核心城市正溢出效应,清除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的阻碍,加快产业有效承接,提质增效共促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三)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过度极化效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珠三角城市群以充分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开放包容的市场活力在最小的空间格局里创造了最大的经济体量。“广佛同城化”等发展模式提高了外溢效应,扩大了辐射面积,但同时也造成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过度极化效应。因此,为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应在围绕中心城市谋篇布局的同时,密切关注并定期监测广州市聚集效应的合理边界,防止过度极化。加强深圳市、珠海市等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在注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同时增强辐射能力,扩大外溢范围,超前规划并不断优化空间格局,积极探索在适度的空间、适度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从而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过度极化效应。

dedecms.com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地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内容来自dedecms

[2]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2):51-57.

copyright dedecms

[3]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河北学刊,2012(7):52-58. 织梦好,好织梦

[4]劳昕,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7):91-98. 本文来自织梦

[5]鲁金萍,等.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5):117-122. 织梦好,好织梦

[6]鲁金萍,等.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7):5-10.

dedecms.com

[7]姜博,等.“十五”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J].地理科学,2009(3):347-352. 织梦好,好织梦

[8]李慧玲,戴宏伟.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对比——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角度[J].经济与管理,2016(3):9-16. copyright dedecms

[9]方大春,裴梦迪.雄安新区建设后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特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7(11):1-10.

copyright dedecms

[10]杨吾扬.区位论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copyright dedecms

[11]牛慧恩,孟庆民.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3):51-56.

织梦好,好织梦

[12]魏丽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在因素比较:京津冀与长三角[J].改革,2017(7):86-96. dedecms.com


[1]数据来源于2010~2016年《北京区域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京津冀主要指标数据》。城市间空间距离数据根据“2345公路里程查询网”(http://tools.2345.com/jiaotong/lc.htm)查询整理而来,所有公路里程统一四舍五入取整数。 copyright dedecms

[2]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台州市,安徽省的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滁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织梦好,好织梦